|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15-2-23 22:26 编辑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但在很大程度上还没有从中国制造走到中国创造的境界,很多门类产品抄袭严重,但曙光已经显现。尽管对中国高科技成就抄袭的指控时有所闻,即使最无知的西方媒体也不敢指控歼-20战斗机为抄袭而不被打脸。但中国创造的真正曙光来自谦卑得多的日常科技。
改革开放最大的经验是两点:
1、发展是硬道理
2、用经济手段管理经济
制造也好,创造也好,都是经济行为,最终都是为了盈利。盈利就是要用最小的成本实现最大的利润。在低水平发展的时候,抄袭成本较低,门槛也较低。问题是, 抄袭是不能垄断的,你会抄袭,别人也会,最后只有同质发展,恶性竞争,疯狂压价,其结果是压缩利润空间,无法盈利,所以抄袭有其历史意义,但这条路是走不 长的。
在同质竞争中要脱颖而出,只有靠创新,拉开产品和价格差距,恢复利润空间。狭义创新指新产品、新技术,广义创新也可以包括质量的跨越式提高,两者的途径和结果是差不多的。
创新造成的差距不是一劳永逸的,别人也在进步,只能不断创新,做龟兔赛跑中的兔子,还是永不偷懒的兔子。这是勤劳勇敢的一部分。勤劳包括勤动脑子,勇敢更是要勇于探索别人没尝试过的东西。抄袭或许还不能算不勤劳,但肯定是不勇敢的。
中国上下倒是不乏呼声,要改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但为什么要这么改却语焉不详,似乎主要是一个面子问题。这是错误的思维。如前所述,创新的动力只能来源于 盈利。在经济水平没有达到足够的时候,从无到有是主要问题,市场到处是处女地,创新是次要的。但市场饱和度达到一定程度后,质量和新意就越发重要,品牌也 有了意义。
品牌代表了一种理念。刻意打造的品牌会刻意维护,随意捏造的品牌不可能对质量和新意上心。品牌的维护是有成本的,这包括产品开发,市场营造、质量保证、售后服务等。买品牌产品买的就是一个放心。要求品牌产品按照冒牌产品标价,这是不合理的。
高质量的仿冒依然不是创新,不过已经朝前走了一步。中国品牌的创新要走老老实实的路,扎扎实实地创新。中国经济成就与印度相比,差别就是这个扎实,但这是 题外话了。重要的是,中国品牌的创新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正在悄悄地发生。有一天,中国和世界的人们会吃惊地发现,中国创造已经充斥于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中国品牌面临双重压力:国内品牌和进口品牌。没错,鸦片战争以来一百六七十年里,洋品牌工业品的质量和性能在很大程度上超过国产品牌,直到近二十年才开始 有所改观。中国品牌突出重围的突破口是洋品牌水土不服的抽排油烟机。洋品牌是有抽排油烟机的,甚至不乏价格不菲的名牌,但放到中国厨房里,大多败下阵来, 很惨。中国抽排油烟机具有强力抽吸和脱油功能,如今即使高档装修,也很少有不用中国品牌的抽排油烟机的。
从这里开始,中国家电进一步推进,侵占微波炉市场。二十年前,微波炉还是珍稀物资,现在已经成为居家必备。而且中国微波炉的设计越来越先进,不光有各种预 设程序,还有蒸汽功能。另外,中国微波炉已经很少采用转盘,而是使用固定的平板式微波发生器,既节省了转动机构,也避免了转动造成的磕碰,实际上增加了微 波炉内的可用空间。
中国洗衣机也在从筒装式向前装式进化。筒装式简单,但耗水量大,洗涤也不如前装式干净,还伤衣料。前装式的机械要求比较高,尤其是高速甩干时,如果不能有 效平衡筒内负载,容易造成剧烈震动。但即使最简单的格兰仕前装式洗衣机在厚重的洗毛巾被时,也有效地控制了震动,令人印象深刻。
中国手机从简单仿造到小米成为世界第三大品牌,更是在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路上走了非常大的一步。西方媒体在质疑小米在欧美市场生命力的时候,提到买断模式不一定符合欧美消费习惯的问题,但并没有指控小米侵权和非法仿造。
值得指出的是,这些中国创造并不是国家组织攻关的结果,更不是象牙塔里冥思苦想出来的。他们的存在和发展来自于切实的经济现实需要,由利润支撑滚动发展。这才是中国创造的生命力。
中国创造当然要包括神舟号飞船、歼-20战斗机,但更重要的是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基本工业产品。从这里开始,中国在打造现代工业文化和基础。二战期间,美国工业迅速转型军工,战后一骑绝尘,笑傲江湖,靠的就是这样的工业文化和基础。
中国创造不是梦想,而是正在悄悄成为现实。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