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248|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军事] ZT特稿:加沙流血 阿拉伯国家噤声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20:21
  • 签到天数: 2843 天

    [LV.Master]无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8-13 00:31: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从另一个观点看阿拉伯国家对待巴以加沙冲突。

    特稿:加沙流血 阿拉伯国家噤声 加沙烽火连天 联合国严责以军狂轰滥炸
    李月霞 2014年08月10日

    以色列朝加沙的巴勒斯坦人展开了近一个月的空中轰炸与地面袭击行动, 在联合国的谴责声中,以色列表示“完成摧毁隧道目标”后才会暂时罢休。 与以往不一样的是:阿拉伯世界基于不愿看到伊斯兰极端势力坐大的考量,并没有像过去那样厉声抨击以色列这一次的军事行动; 美国则再次使用两面手法,既出声谴责,又通过国会拨款2亿多美元资助以色列购买“铁穹”导弹防御系统。 在美国与阿拉伯世界各怀鬼胎的利益盘算中,以巴双方抽离历史因素、地理形势与经济困境形成的对峙局势,再次近乎不可能。
    自6月8日以色列军队展开“护刃行动”,攻击加沙地带以来,交战双方三度停火。本周的停火,使得在开罗举行的和平谈判得以启动,但从双方表明的立场看来,这只是又一个喘息的机会。 埃及从中协调的加沙地带停火协议周二生效,以军地面部队撤离加沙地带,但以国防军发言人表明,国防军将在加沙地带外围重新部署,采取防御姿态。
    哈马斯高级政治领导人穆萨(Mousa Abu Marzook)在开罗告诉媒体,政治领导层会继续制定军事单位的政策,让军事单位继续运作,并允许它为应付以色列的下一轮攻势备战。他强调,哈马斯的政治与军事单位是“完全分开”的。 埃及、联合国和美国都在尽力调解,但无具体成绩。
    曾在多届美国总统任内担任中东问题谈判代表的米勒(Aaron David Miller)在为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撰写的文章中指出:“调解人当中,根本没有一个是交战双方都信任的人。” 前一轮经卡塔尔斡旋达成的停火很快便失效,接受《纽约时报》访问的以官员虽表示对哈马斯没信心,但也希望这一轮经埃及调解达成的停火,能促使在开罗举行的和平谈判取得成果。官员也说,考虑到加沙大规模重建需要大量建筑材料,以方认为,材料运输只能通过加沙与埃及交界的拉法赫(Rafah)口岸,在埃及监督下进行;不然,就得通过加沙的主要口岸凯雷姆·沙洛姆(Kerem Shalom),在以色列的监督下进行。
    是否开放拉法赫口岸 埃及筹码多了
    开放拉法赫口岸正是巴勒斯坦代表准备与埃及官员商议的其中一点。巴勒斯坦各派系预料会站在同一阵线,向以方提出解除加沙封锁、释放在押巴勒斯坦人和以军撤出加沙这三个主要的条件。 埃及依旧是双方的中间人,但埃及现任总统塞西取代穆尔西领导埃及政府后,局面已改观。支持穆斯林兄弟会(以下简称“穆兄会”)的穆尔西,任由“穆兄会”衍生出来的哈马斯通过隧道,运送物资、武器和及以色列指来自伊朗与真主党的军事顾问。 塞西对哈马斯的反对更甚于统治埃及多年的穆巴拉克。穆巴拉克把哈马斯视为以色列的问题,也只是偶尔堵住哈马斯利用隧道运输物资牟利。哈马斯控制的加沙地带与埃及的西奈半岛接壤,它长期以来挖通了大量通往埃及的地道,用于运送物资。
    《纽约时报》的报道引述一名以色列高层官员的话说:“此次最大的不同是:埃及领导人明白,哈马斯不单是以色列的问题,也是埃及的问题……因此,哈马斯运送物资的活动大受限制,加上加沙隧道多已封闭,埃及在是否开放拉法赫口岸的谈判方面,筹码多了。埃及为此能控制物资的非法转移。”
    阿拉伯国家默许以色列打击哈马斯
    巴以交战29天,美国国务卿克里数度斡旋停火,徒劳无功。美国会对以国鼎力相助,于本月1日通过一项总额2亿2500万美元(2亿8100万新元)的法案,资助以色列“铁穹”(Iron Dome)导弹防御系统,对抗哈马斯的火箭炮攻势;加上阿拉伯国家多对于以色列此次行动噤声,《纽约时报》指出,这使得美国难以发挥外交影响力,只能等待以方停火。
    分析人员指出,此次战火凸显了与以往不同的情势:阿拉伯国家默许以色列对哈马斯的打击行动。除了埃及,沙特阿拉伯等国更为关注伊斯兰极端势力的威胁,而不是以色列。
    沙特国王阿卜杜拉(Abdullah)说,加沙的袭击事件是“集体屠杀”行为,他没像2008年那样在袭击事件发生后谴责以色列。他在通过电视播放的讲话中指国际社会默默地看着局势演变,但他并没有呼吁国际社会采取行动,制止以色列。 阿卜杜拉倒是呼吁回教社会领导人团结遏制极端主义,指恐怖分子借回教之名展开袭击,玷污了回教的“纯净与仁慈”。
    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都希望终结哈马斯
    目前为美国智库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学者的米勒说:“这些阿拉伯国家对于政治化伊斯兰有太强的憎恶,以至于超出了他们对以色列总理本雅明·内坦亚胡(Benjamin Netanyahu)的反感。”《纽约时报》引述他的话说:“这么多阿拉伯国家默许加沙地带发生的杀戮和破坏,以及哈马斯受到的打击。这种沉默令人震惊。” 曾为巴勒斯坦谈判代表担任顾问的哈立德·埃尔金迪(Khaled Elgindy)认为,埃及对抗政治化伊斯兰势力的努力,与以色列打击巴勒斯坦武装的做法基本上是一致的。埃尔金迪现为华盛顿的布鲁金斯学会研究员。 美国战略安全情报咨询机构苏凡集团(Soufan Group)认为:“以色列对哈马斯的战斗,是在更大范围内针对“穆兄会”的地区战争的一部分。多数阿拉伯国家同以色列一样,希望一举终结哈马斯,但他们不太可能成功。”
    区域主导权代理人之争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的评论分析员阿里·尤尼斯(Ali Younes)说:“埃及、约旦、沙特阿拉伯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都认为,哈马斯的毁灭,有利于他们的国家内部安全和地区局势稳定。” 一些分析员认为,此次加沙战火背后隐藏着各国对中东地区主导权的争夺。美国企业研究所外交和防务政策研究组副主任丹妮尔·普莱特卡(Danielle Pletka)说:“以色列和哈马斯的冲突暴露了中东地区新的分歧……新一轮冲突不再是回教徒与犹太教徒的冲突,而是穆兄会、哈马斯、真主党等极端组织及支持者伊朗、卡塔尔、土耳其对抗以色列和埃及、沙特阿拉伯、约旦等温和派国家。” 美国有线新闻网主播法里德·扎卡里亚(Fareed Zakaria)也认为:“这是一场争夺中东地区控制或主导权的代理人战争。” 以色列的“护刃行动”(Operation Protective Edge)在加沙造成重大的平民伤亡。7月29日,以军狂轰滥炸,击中加沙唯一的供电厂,180万民众面对缺水断电的困境,卫生状况迅速恶化。 据巴勒斯坦卫生部门统计显示,至停火前,以军的袭击行动已造成1875个巴勒斯坦人死亡、近万人受伤,加沙地带1000多栋房屋受损,近49万人流离失所,约为加沙人口的四分之一。
    以色列方面则有64名士兵和3名平民死亡
    以色列罔顾加沙人命的攻击引起了联合国和好些国家的强烈谴责,在以色列袭击加沙的第三所联合国学校后,连美国也发表声明,对以色列“可耻”的轰炸行动表示惊骇。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说,以色列必须停止这样的疯狂行径。 人权组织则谴责以色列朝人口密集区使用炮弹等命中率较低的武器。7月30日,联合国在杰巴利耶(Jabaliya)的学校遭以色列发射的炮弹击中后,学校以北的居民阿布德尔(Abdel-Latif al-Seifi)说:“看得出他们没瞄准任何房子,只是发射大量的炮弹,任其散落。”
    以色列指哈马斯以平民为肉盾
    以色列指哈马斯以平民为掩护,把武器与军事设备藏在学校、医院、教堂等地。以方还声称,军队攻击前,先发出警报,甚至先朝目标投下空弹,提醒人员疏散。但问题是,巴勒斯坦人不像以色列人那样,有防空壕可躲。 以色列总理内坦亚胡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访问时说:“哈马斯利用他们,利用巴勒斯坦人,作为肉盾。” 以色列军队周一说,他们发现一本《哈马斯战斗手册》,证明哈马斯以人为盾。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翻译了以方提供的两页内容,没发现任何段落说明哈马斯利用加沙平民为肉盾,只有一个段落提及平民房子损毁有利于哈马斯。有线新闻网无法确定手册真伪,也无法就此向以色列或哈马斯查证。
    专家认为,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研究员邓恩(Michele Dunne)说:“眼前不可能确定肉盾的说法有多可信……在战火炽烈的情况下,这并不可能。” 在约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执行委员会成员哈楠(Hanan Ashrawi)解释道:“哈马斯也是一个政治组织,不单是一个武装组织,也有组织、房子。”
    国际刑事法庭是以巴下一个战场?
    巴勒斯坦代表已派遣外交部长马尔基(Riad al-Malki)到荷兰的海牙,准备向国际刑事法庭控诉以色列犯下战争罪行,以巴冲突或许会在海牙开辟另一战场。 马尔基周二向国际刑事法庭检控官表示,希望与哈马斯一道加入国际刑事法庭,起诉以色列。分析员认为,哈马斯不太可能同意,因其领导人也可能被法庭检控。以色列官员也说,国际刑事法庭对以色列采取法律行动,将引发以色列反告巴勒斯坦。 历史造成今天加沙 哈马斯同以色列为国家民族仇恨再次交战,哈马斯让以色列看到,以色列封锁了加沙,但切断不了武器供应;以军狂轰滥炸加沙人口密集区,向国民展示“捍卫国土”的决心。炮火之下,近1900个巴勒斯坦平民送命,当中约447个孩子来到这片苦难之地不过几个月、几年。
    联合国181号决议案沦为冲突法理依据
    联合国大会通过的181号决议案,为日后以巴冲突的战场划下了界线。 根据1947年11月29日的第181号决议,阿拉伯人和犹太人获准在联合国划定的土地上建国。1948年5月14日,英国结束在巴勒斯坦地区的托管,犹太人接着宣布建立以色列国,并在建国次日就面对阿拉伯国家挥军攻击。战争结束时,以军占领了181号决议规定的大部分阿拉伯国领土;约旦占领了约旦河西岸4800平方公里土地;埃及占领了加沙地带258平方公里土地。1967年6月5日,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以色列在战争中占领了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即整个巴勒斯坦。 阿拉伯国拥有加沙与约旦河西岸两片隔开的土地,这样的地理结构,根本不利政治管理与经济建设。 哈马斯(Hamas)正是在巴勒斯坦人遭受压制下顺势而生。哈马斯为阿拉伯语“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的简称。这个于1987年创立的组织,以激进手段,夺回以色列所占据的土地。
    以巴国家民族仇恨杀戮数千年
    追溯数千年前的历史,就能看到哈马斯与以色列的枪炮杀戮背后,消灭彼此的缘由。 近代的“巴勒斯坦”地区古称迦南(Canaan),包括现在的以色列、约旦、加沙和约旦河西岸。公元前1020年至923年,犹太人在此建立希伯来王国。罗马帝国入侵后,犹太人流落世界各地。留在当地的一些部族则和外来的阿拉伯人融合,成为今日的巴勒斯坦人。公元622年,阿拉伯人战胜罗马帝国,占领巴勒斯坦。16世纪起,巴勒斯坦成为奥斯曼帝国的一部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把巴勒斯坦这片委任统治地划为两处:约旦河以东称外约旦,即现今的约旦哈希姆王国;约旦河以西称巴勒斯坦,包括现今的以色列、加沙和约旦河西岸。 对犹太人而言,他们的祖先3000余年前便在在此建国,他们在英国与美国支持下,打着“犹太复国主义”旗帜,在”故土“复国,理所当然。对巴勒斯坦人而言,犹太人离弃了这片土地,巴勒斯坦人则在那里生活了千多年,犹太人不应当回归。 为《纽约时报》撰写专栏的罗杰·科恩形容,加沙这个人口180万的地区如同露天监狱。在以色列封锁下的加沙更是如此。以军宣称,此次战斗目标为摧毁哈马斯运送物资的隧道,这等同在宣布要把巴勒斯坦人困死在加沙。 美国期刊《外交政策》8月4日刊登的一篇文章指出,按联合国防止及惩治灭绝种族罪公约,以色列对加沙人民的攻击正是种族灭绝行为。灭绝加沙民众是否列为终极目标,惟有内坦亚胡与其鹰派内阁成员知道答案。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发表于 2014-8-15 11:08:15 | 只看该作者



    阿拉伯兄弟还没中国穆斯林友爱麽……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昨天 20:21
  • 签到天数: 2843 天

    [LV.Master]无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8-15 17:10:19 | 只看该作者
    大卫 发表于 2014-8-15 11:08
    阿拉伯兄弟还没中国穆斯林友爱麽……

    这些中国穆斯林,no zuo no die, 新疆早就该上霹雳手段了,现在气候,时机也刚好,大家都头痛ISIS。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8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314 天

    [LV.Master]无

    地板
    发表于 2014-8-16 03:22:54 | 只看该作者
    中东油霸们对于以色列搞哈马斯的态度,就跟蒋介石看到鬼子搞华北大扫荡的态度一样。

    攘外必先安内,如果外自己跑来帮俺安内呢?那感情好啊……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4-16 03:01
  • 签到天数: 192 天

    [LV.7]分神

    5#
    发表于 2014-8-16 10:30:15 | 只看该作者
    李根 发表于 2014-8-16 03:22
    中东油霸们对于以色列搞哈马斯的态度,就跟蒋介石看到鬼子搞华北大扫荡的态度一样。

    攘外必先安内,如果外 ...

    华北好歹还有些自己人,哈马斯就是洪同县。奈何以色列可不是苏三。

    但是不管怎么说,攻击平民还是不对。

    点评

    油墨: 5.0 油菜: 5.0
    给力: 5.0 涨姿势: 5.0
    油墨: 5 油菜: 5 给力: 5 涨姿势: 5
      发表于 2014-8-16 12:16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11-5 17:25 , Processed in 0.055269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