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131|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 《新海峡时报》引述军方消息人士: MH17或遭空对空导弹击落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3 天前
  • 签到天数: 2844 天

    [LV.Master]无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8-8 01:19: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jerf71 于 2014-8-9 02:02 编辑

    @洗心

    要发的消息跟洗心发的一样,不过是中文版,可是链接一直上不去,明天再补,再讨论。对不起了。
    马来西亚称MH17 被空对空导弹击中

    先解释一下《新海峡时报》,它是马来西亚执政党(马来族YSL教)巫统掌控的英文报,喉舌之一。
    马来西亚在这次空难(MH17)中的表现很有意思,刚开始,首相兼巫统主席纳吉(译名起的多好)以巨大的政治勇气/智慧,应该是私下承认了东乌叛军的政治/独立地位,换取东乌叛军直接将黑匣子交给马国调查人员,并当场确定黑匣子没有被做过手脚,这一招堵住了很多人的嘴,使调查实质意义上开始第一步。我总觉得马国应该是在MH370学到太多打断牙和血吞的经验(还有TG?),变聪明了,这不就有了引述军方的消息,基本上就是说是乌政府军干的,@holycow 把天捅了个窟窿,美帝跟西方政府/媒体,好像啥事没有,原来今天都去追美帝轰炸伊拉克的ISIS。脸黑皮厚,高手妙招,厉害。可是躲得了初一,十五呢?板凳旁观。
    附带一则简讯,荷兰公司标得搜寻MH370合约。又是荷兰。澳洲和荷兰在马航2起空难中,出头露面太多次,让人很怀疑。美帝用日本在东海牵制中国,在东南亚用澳洲牵制中国和东南亚10国,越菲只是过河小卒。用英国和加拿大牵制欧盟和大毛。自己和TG拼非洲,和TG+大毛争拉美。天眼5国里,最搞不懂澳洲和加拿大,硬要扮黑脸对TG,至于吗,搞的澳洲女外长把自己的话吞回去,加拿大出个非华裔间谍案。@晨枫 只有新西兰人少地远,躲进小楼成一统。


    《新海峡时报》引述军方消息人士: MH17或遭空对空导弹击落
    2014年08月07日
    (吉隆坡讯)航空专家正在调查,马航MH17客机遭一架苏-25战斗机发射的空对空导弹击落的可能性。马来西亚媒体引述消息来源指出,MH17可能在遭导弹击中后失去控制,接着又被战斗机发射的炮弹射中,从空中坠毁。
    《新海峡时报》昨天独家引述军方消息人士说,MH17客机残骸的照片显示,机身出现两种明显爆炸痕迹:一类相信是被箭形弹造成的不规则裂痕;另一类则是形状大小相似的弹孔,一般认为是炮弹造成。
    专家目前正分析山毛榉-M1地对空导弹(Buk-M1)和三角旗R-60(Vympel R-60)空对空导弹的弹头组成。他们如今相信,三角旗R-60导弹可能是击落MH17客机,导致其坠毁的武器。
    这两种导弹系统的弹头上都装配主动近炸引信,但弹头重量不一。山毛榉导弹系统的弹头达70公斤,三角旗R-60导弹系统的弹头则是3公斤。两者的瞄准系统也不同,山毛榉导弹系统使用主动雷达制导,三角旗R-60导弹系统则是利用红外线自导引。
    消息人士说:“我们现在有的只是机身部分残骸的照片,一些爆炸痕迹显示,那可能是近炸造成的爆炸碎片形成的。另外一些痕迹则同炮弹造成的痕迹相似。”
    新理论:苏-25战斗机 先发射导弹后发射炮弹
    专家提出的新理论因此认为,一架苏霍伊(Sukhoi)苏-25战斗机在乌克兰上空盯上MH17后,以其红外线自导引瞄准客机最热的部分,即其引擎,再向它发射导弹,爆炸造成的碎片在机身形成许多不规则的痕迹。
    战斗机接着再向MH17发射一枚30毫米炮弹,这也就解释了客机机身会出现划一弹孔的原因。
    不过,消息人士指出,专家们还需要进行更详细的分析,才能证实MH17遭空对空导弹击落的新理论能否成立。
    此外,消息人士也质疑英国空难调查处对MH17驾驶舱通话记录器(CVR)的初步分析,为何会显示客机出事前并无异状。“记录器至少应捕捉到导弹击中机身那股冲击力的声音,或是机师对大爆炸导致舱内出现减压的反应。没有任何不寻常之处,这是令人难以置信的……飞机解体前的最后几分钟应会被记录下来。”

    荷兰公司标得 搜寻MH370合约
    2014年08月07日
    简 讯
    (悉尼综合电)澳大利亚政府宣布,荷兰工程公司辉固在公开招标中赢得搜寻马航MH370客机的合约,负责新阶段在南印度洋的搜索工作。
    澳洲副总理沃伦特拉斯昨天指出,荷兰辉固(Fugro)有限公司将从下个月开始,于一年之内在面积6万平方公里的南印度洋海域,搜寻MH370客机的踪迹。
    澳洲联合机构协调中心也发表文告说,辉固公司会使用两艘载着拖曳式深海巡航器和专家的舰艇进行海底搜索。“这些舰艇将使用侧扫声纳器和多声束回应测深器来搜寻海底,并使用摄影机来确定和识别飞机残骸。搜寻海域的深度约5000公尺。”
    该中心指出,马来西亚政府也派遣四艘舰艇支援新阶段搜寻工作,其中,马国皇家海军军舰KD珍珠号将于8月底抵达珀斯,参与水深测量工作。
    从吉隆坡飞往北京、载有239名乘客及机组人员的马航MH370波音777客机,于今年3月8日失联至今已有五个月。
    根据专家调查,判断客机绝迹于南印度洋,但国际搜寻队经过数个月的搜寻仍无功而返,而这也已成为世界民航史上历时最长,且费用最高昂的搜寻工作。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0-5-10 00:00
  • 签到天数: 1237 天

    [LV.10]大乘

    沙发
    发表于 2014-8-8 16:20:22 | 只看该作者
    真是扑朔迷离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1-4-29 22:35
  • 签到天数: 598 天

    [LV.9]渡劫

    板凳
    发表于 2014-8-8 20:46:09 | 只看该作者
    各种消息满天飞,看得眼花缭乱。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发表于 2014-8-9 22:43:17 | 只看该作者
    新理论也不可能

    大毛子自己的飞行员使了吃奶的劲才把Su-25勉强飞到9000米高度。这个勉强是啥概念呢,就是飞机非常不稳定,稍微动作一大就失速了。而且即使是这样,大毛子自己也无法在9000米高度飞行太长时间,最终还是要掉下去。

    看到失速就该知道,如果乌克兰人不是早早飞到MH17前面去吃奶,是根本不可能追上以0.7马赫巡航的客机的,也就是虽然看着高度是接近了,但是客机却越飞越远~``真要比数据,777的最大平飞速度比Su-25还快~``

    阴谋论从来解释不了最基本的问题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发表于 2014-8-10 00:22:50 | 只看该作者
    洗心的英文版里,倒数第三段还有两架战斗机的描述。反正我是没看懂。这个中文版是删了吗?

    还有这个专家是哪儿的?如果他不是调查小组的成员,他也不会接触到飞机残骸。但是如果他是调查小组的成员,一般不会在小组有结论之前,先发表自个儿的结论。这个专家是能接触到残骸的独立调查人员吗?还是马国或美国政府授意他先私下放个风?

    另外,俄罗斯是怀疑跟踪的飞机是苏25,也没说一定是苏25。这个应该是乌克兰军方站出来说清楚。要不就说我根本就没有飞机上天,俄罗斯雷达坏了,假信号。也是一个说法。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3 天前
  • 签到天数: 2844 天

    [LV.Master]无

    6#
     楼主| 发表于 2014-8-11 20:58:08 | 只看该作者
    马来西亚交通部长廖中莱说,马航MH17被击落事件的初步调查报告,以及黑箱数据将在下周公布。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3 天前
  • 签到天数: 2844 天

    [LV.Master]无

    7#
     楼主| 发表于 2014-8-11 23:42:19 | 只看该作者
    向大家鞠躬致歉。我错了,错的很冤枉。

    2014年08月09日
    马来西亚国防部长希山慕丁表示,马航MH17不可能被空对空导弹击落。据星岛日报报道,希山慕丁表示,根据军方情报和已经找到的马航客机残骸,击落客机的是地对空导弹,而在那一区域乌克兰方面和民间武装方面都可能拥有这种系统。之前,曾有报道指,美国情报部门已经得出结论,认为马航客机是被空对空导弹击落,并认为袭击与乌克兰政府有关。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3 天前
  • 签到天数: 2844 天

    [LV.Master]无

    8#
     楼主| 发表于 2014-8-11 23:44:11 | 只看该作者
    jerf71 发表于 2014-8-11 23:42
    向大家鞠躬致歉。我错了,错的很冤枉。

    2014年08月09日

    问题是,美国情报部门的结论,马来西亚的报道,再来马来西亚的否认,又要重演MH370的历史?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11-8 21:50 , Processed in 0.045006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