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478|回复: 2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战史] 预备第四师的故事。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16-1-14 10:34
  • 签到天数: 2 天

    [LV.1]炼气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7-27 21:19:3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文是从一则新闻开始的http://news.sohu.com/20100921/n275174195_1.shtml2 g5 D. Q' E: w3 _
    去年在湖北宜昌,发现了一个大型国军抗战烈士墓葬群,经确认,是属于国民党第七十五军预备第四师的,共埋有烈士遗骨三千余具。: L* X' H1 B5 a2 J$ v  z# o
    但是随后很快,大家就对这个新闻失去了关注兴趣,因为……* B& @/ ?+ M0 g6 v6 C

    0 [; k8 _# |7 Q, [
    今天下午,参加了萨大的王府井6层《京城10案》的签售会,全程,萨大举着一本盗版搞宣传。
    ; Q+ ~6 Z, N9 N' [! _, B" w别的不说,就为了这本书里面提到了我,以及我的那个扯淡的系列作品,我就得去捧场啊!. D0 Y- S) ^( X) \
    没想到,签售结束,引哥带着我们来到国子监,等往外马甲过来喝茶聊天。
    % I7 I9 g& ]! Y8 V5 I* Z" N$ p马甲一改网上的严谨少语,竟是十分健谈,我也得以知道一个比较少见的,关于国民党预备第四师的传奇故事。
    / ]; Q1 S& C: ?4 G7 ?以下为本人整理马甲的话,以及本人一些心得。3 H3 J+ ?* B8 C, t& F

    ) {* T& W  Q  |) c. c& R' V+ s/ Yhttp://baike.baidu.com/view/4230531.htm?...old=synstd1 S  o& O2 a4 f, Z$ s
    上面链接为百度百科预备第四师资料。! L, O: O* I. R
    下面为引用百度百科:0 ~" m+ G2 \% S' i! i" q
    军团介绍
    9 [3 _) w! h9 b  @! Q  抗战爆发后,先期的正面作战,国民党军特别是中央军嫡系部队损失巨大,因此国民党政府从19378月开始对部分伤亡惨重的军、师以及前期未完成的川军等地方军阀部队进行整编,并新建了部分军、师。预备第4师在这样的条件下于19385月编成,师长傅正模(字镜磨、号汉卿),隶属于第3战区第32集团军(司令官上官云相)第75军,属于中央军嫡系部队,并参加武汉会战。会战结束后,该师随第75军改隶长江上游江防司令部(湖北宜昌),属于第5战区序列。在军编成内参与随枣会战,1939年冬季攻势等作战行动。特别是1939年冬季攻势作战给驻守武汉地区的日军第11军造成了重大威胁,并牵制了日军大量兵力,为改变不利局面,日军调集第6师团、第40师团各一部,会同原驻湖北的第31339师团,采用奇袭和机动作战的手段,击破和消灭第5战区的国民党军部队(史称枣宜会战)。国民党军事先未判明日军企图,仓促应对,使第5战区部队造成严重损失,第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第173师师长钟毅等在此役中为国捐躯,后不得不从重庆调来整训中的第18军,勉强巩固了防线,此时鄂西重镇宜昌已入敌手,国民党军退守三斗坪防线。预备第4师爷是防线中的一员,随着整训深入,预备第4师已成为国民党军陈诚军事集团麾下一员,1941年底原师长傅正模升任第54军副军长,师长由原陈诚军事集团第11师的旅长王中柱继任。对峙局面一直维持到1943年,该年2月至6月间,预备第4师在军编成内相继参加鄂西会战(宜昌战役),常德会战等作战行动。19454月,该师被裁撤。( n3 ~- T$ a) o
    国民革命军第七十五军预备第四师曾在宜昌与日军对峙、鏖战近四年,该师牺牲的将士超过3000人。19406月宜昌失守后,预四师师长傅正模、副师长王中柱率部退居晓峰一带,而师部就在位于南边村枣子树岭的一个大地主家里,该师野战医院就位于河边的平地上。抗战将士在保卫宜昌的战斗中受伤后都被送到这里治疗,由于伤员众多,当时的医疗条件又有限,许多受伤的将士都在这里牺牲。% h# h* L0 l. ^& T. J
    战役介绍
    % G. M6 s4 b) l# t2 x" w) k4 g  V0 ~对峙
    0 {$ Q/ P/ z, N5 U  宜昌沦陷日军西进四川,中日两军在黄花乡一带对峙7 m! q% _& s! S2 O$ {
      19406月宜昌沦陷。日军向西北方向进犯。
    2 C7 n0 x" o6 C  黄花乡两河口以东地区一些地方,均被日本占领,并修筑了大量半永久性工事,明碉暗堡密布,铁丝网拉满山头,企图步步推进,西犯四川。
    0 C& {4 q. c7 t# L; V  这里是进入陪都重庆的重要关口,战略意义显著。$ j2 H. k% `) V) {: v- A
      国民革命军第七十五军预备第四师,下辖三个团。1941年春担负该地的防守,这一年敌我双方拉锯战极为频繁。& P; Y) d, @# G/ w) w, d7 b3 Q
      据宜昌市夷陵区黄花乡政协做统战工作的魏启俊介绍,这段历史在《宜昌县政协文史资料》第11辑中有详细记载。2 p% s% u9 q/ }* O4 x; K# _9 J
      书中前预四师已故战士易行锡生前曾口述:有一次,他帮通讯兵抬电线杆时,与师长傅正模同行,看到师长一路心情沉重,不时用手帕擦眼泪5 I% ^9 F4 u( K" ]9 n; e8 f3 f' h% m: x
      年纪较长的人告诉他,前线战斗激烈,将士伤亡太多,傅师长很痛心。5 E+ T: e( o( E4 r* v
    深夜血战
    , S' j; b. [" C9 `8 U9 g+ n  1941年冬天,预四师奉令全师开赴晓溪塔地区,准备与日军作战。那日当晚该师三个团冒着凌厉的寒风连夜出发。: a! \1 V# p' }$ T: v
      某日凌晨一时许,师指挥部向10团下达了夜袭沙坝店子日军据点的命令。约二点时分,主攻团进入预定区域,在离敌军阵地约300的山地中潜伏下来,工兵排余排长带领1人在前面排除障碍,他们摸到敌前沿阵地,用虎口钳子剪断敌人第一道铁丝网,又顺利地剪开了敌人第二道铁丝网,把敌人的阵地撕开了一个口,10团向前跃进了100多米。
    ! @3 ^9 k, B: X; B1 q* Y9 N7 u  当我工兵剪第三道铁丝网时,触动了敌人的警报。一时敌军军犬狂叫,照明弹立即升空,我部1000余人顿时暴露干日军视线与火力网之下。此时此刻,似乎除了主动进攻已别无良策,团长立即下令强攻冲锋。敌阵中六挺机枪一齐向我军开火,我军一无掩体,二无战壕,一排排地被敌火力扫倒。冲一次倒一批,二营营长当即阵亡。8 u0 [3 s; t* T+ y0 W- a
      第二次冲锋时全团已伤亡过半。三营高营长冒着弹雨,带领50多人从侧面迂回,接近敌阵,连炸敌碉堡两个,接着与300多名日军短兵相接,展开了惊心动魄的肉搏战,终因寡不敌众,我50多名官兵全部与敌同归于尽。10团在此次血战中,仅剩下1人。
    ' V& H; a5 l" F3 ]; F) C. [# M8 V3000
    将士埋葬在金鱼坪的山坡
    6 l" P7 c  J8 A1 ^3 F6 j  七十五军的野战医院那时设在南边村的养老坪,也就是现在的金鱼坪。8 Y7 H/ F/ B% e" x' {% Y
      这里与易行锡的老家只隔着一条河。关于野战医院的一些情况,十六七岁的他是亲眼所见。2 B; Q  i4 l# ], H& B' ?5 \$ s
      入伍前,他每天都看到成批的伤亡战士从前线运回,轻伤员住轻伤室,重伤员住重伤室,死了的立即掩埋。) N- Z3 V1 g1 _1 k5 V. V4 \) f
      由于日军封锁了我军的运输线,医药奇缺,全靠人工从三斗坪下面的地方运送,数量有限,而且不能及时送到。因此,一般到了重伤室的战士,百分百的没得救了。
    & M0 j) m9 s6 z+ ?  有一次,担架排三天没回后方,医院就死了60多个伤员。起初的对死去的还能用白布裹一下,一人一个土坑掩埋,坑里垫一点稻草。后来战争激烈,伤亡人数倍增,医院就顾不过来了,干脆几个人一个坑或几十个人一个坑。7 C8 c4 T6 \4 {/ H2 j
      在预四师驻南边村的4年多时间里,养老坪野战医院后面的山坡上,一共掩埋了3000多位抗日战士的忠骨。凡排长以上的军官都单独刻了小石碑,凡士兵都把姓名集中刻在几块大石碑上。易行锡记得其中一个石碑上刻有800多名士兵的姓名。[1]
    + s, `$ C( R5 S: l- H
    将士遗骨被发现+ l' _9 W, E: \6 r/ D
      ! r/ `& A) v6 p
    施工人员挖出的遗骨
    6 G$ |' c5 `  N8 B/ U& @" A  `2010
    9月,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黄花乡南边村宜巴高速公路工地,在施工时发现了3000余具遗骨。经当地文史专家考证,遗骨为抗日战争时期国民革命军第七十五军预备第四师将士遗骸。
    ( V6 d2 X8 k# f6 l# p0 p  该施工坑位于黄花乡南边村村委会背后的一片山坡上,工地负责人刘先生描述了当时的情景:挖掘机挖了一个小坑,因为下雨,部分泥土被冲刷后露出了白骨。经询问周边群众后得知,这里曾埋葬过许多抗日牺牲的将士。随即工人将这些遗骨集中起来,小心地存放到另外的地点。% F7 h. i) r' l3 y
      
    - C4 Z; g+ y' S6 G) T$ f6 v1 ?4 N3 |+ {7 ~国军七十五军预四师抗日将士遗骸4 k6 R, \* {  C- w1 D5 h
    据当地时年73岁的村民秦德标介绍,在抗日战争时期南边村村委会一带是一处野战医院,抗战将士在保卫宜昌的战斗中受伤后都被送到这里治疗。由于伤员众多,当时的医疗条件又有限,许多受伤的将士都在这里牺牲。
    * u9 t4 s5 @. m' w" o3 j, O+ x9 c9 k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政协文史委员会专家简兴安称,《宜昌县文史资料第9辑》中对这段历史有真实的记载,根据抗战老兵的回忆以及后来发现的一块残碑记载,国民革命军第七十五军预备第四师至少有3000余牺牲的将士埋葬在此处。[2]( \: E! J/ L: z3 W' R9 D

    ) @4 C! J4 Z+ O  i/ {, k$ V; }2 x
    4 |4 l& _! P* H! j3 E, P
    进入正文:
    : _* x& j' K8 F" @* f. D众所周知,国民党部队番号规矩如下:整编第某师,多是由原国民革命军第某师整编而成,战斗力虽然参差不齐,但基本都是原有正规军,老部队;暂编第某师,多为原警察部队,地方保安团,虽然军事素质远不如整编番号,但是至少,是拿过枪的,多数,还有过上阵经验;预备第某师,就完全是由老百姓,甚至拉来的壮丁组成的了,虽说是军队,但素质,基本上属于只能干个后勤,修个路送个给养之类,绝对上不了战场的,我本人也记得,当年淮海战役,曾有过地方武装力克预备部队的战绩。
    7 W( V) u+ X* _5 f* i' L; ~. b那绝对是一支,连县大队区小队游击队都干不过的部队才会被授予的番号。
    7 h1 s. H" E. m! B- {那么,一支战斗力如此的渣的部队,又怎么会有三千人阵亡呢?
    & K4 J* Q+ U) Q4 u0 ?) t要知道,阵亡三千人意味着什么?这个师满员一共才六千出头,等于整个师都打光了!一般正规部队主力,1/3的人员伤亡,就可以视为该部丧失战斗力,一半的人员阵亡,加上伤员,等于全师没有囫囵人了,如此死战,如此士气,如此战斗力,别说预备番号序列的部队,就算整编番号序列的部队中,也不多见!' Q, B# c; u$ V+ T" n6 ], r$ [; Q$ \& ?
    这么强悍的部队,绝对不是预备这个番号序列所能够代表的正常状态!
    ! {0 J; r% F* @5 D7 ?  ?% {王外马甲给我讲述了一个跌宕曲折,离奇的故事……
    " c! F3 {: w, |3 D6 @1 V, t6 ?4 e  m) _
    预备第四师师长傅正模(字镜磨、号汉卿),黄埔一期生,但是在1937年的他,却还是个上校,要知道,37年,黄埔四期生胡琏,已经是第六十七师步兵第一一九旅中将旅座了4 C) x% j; K4 X) O1 \9 y- S, I
    这让他的黄埔一期的同窗情何以堪啊!
    & \; p) I! e( I' ^- r& T马甲说,傅大校在一期的同学中间人缘很好,类似雷锋的角色,帮着大家洗衣服,但是,成绩较差,考试基本得靠瞟,做引体向上,得让同学在下面托着,所以,虽然资历绝对高,但是实在没有军事才华,混到37年,才是个上校,跟他同期的同学,看在眼里,急在心头。* Z. M% ?3 N' G/ C& k
    抗战爆发后,先期的正面作战,国民党军特别是中央军嫡系部队损失巨大,因此国民党政府从19378月开始对部分伤亡惨重的军、师以及前期未完成的川军等地方军阀部队进行整编,并新建了部分军、师。预备第4师在这样的条件下于19385月编成,因为属于预备序列部队,所以谁都不愿意去,正好陈诚也很喜欢傅正模,实在不忍心这么一个老好人,混不上金豆子。
    " r+ ]: a$ v7 C) Z0 C于是大笔一挥,傅大校终于扛上了金灿灿的将星,终于成为少将师长,因为是预备部队,谁也不指望去打正规战,所以虽然百度百科说得挺漂亮,参加了若干大型战役,实际上预四师在那些战役中,担负的都是后备任务,运输任务,以及修建工事,道路等任务。* h. L0 A7 o1 [( q! [

    . y) d# L+ v5 X: H, b1940
    6月宜昌沦陷。日本陆军攻陷宜昌的理由居然是海军航空兵要在宜昌修建机场轰炸重庆。
    5 Q0 a. F; I4 F! v4 _0 h( `: z事情是这样的,武汉会战之后,日军大本营认为,继续使用地面部队推进,是得不偿失的,因为中国剩下的国土更加不适合日军展开歼灭作战,于是,他们制定了使用空军轰炸,逼迫蒋介石政府投降的战略,但是,当时日本军队并无空军,只有陆军航空兵与海军航空兵,陆军航空兵的飞机比较落后,巡航距离,携弹量都达不到战略标准,于是,大本营命令海军航空兵执行轰炸重庆的任务。3 }" A& P# I2 w* N0 b' s7 h, ^8 V
    众所周知,日本陆军和海军的矛盾极深,海军说,我们执行该任务可以,但是我们的飞机不从武汉起飞(陆航的战斗机从武汉起飞),我们得自己选择机场。
    ' r( Z7 t' G4 r' I! Z于是海军方面大手一指,就指到了宜昌。/ a! u& z. V8 A2 Q
    当时,宜昌尚在国军手里。. _! Y+ c+ h+ T0 C  s( i/ P+ p
    日本陆军也是有尊严的,陆军参谋本部直接指挥发起了宜昌战役,并于同年6月,攻占宜昌,随即,海军在宜昌修建了军用机场,并负责保卫,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宜昌及其城郊,当时是由海军陆战队负责保卫的,日本陆军并没有在宜昌驻军。
    - H: r8 ?. L+ R5 A* S8 N$ r有了海军航空兵的加入,对重庆的轰炸力度,以及精准度就大大增强了,因为国民政府空军以及防空武装几乎为零,导致发生了一件让蒋介石再也无法忍受的事情,当时,日本海军航空兵负责护航的部队,战斗机群,因为长期没事干,居然使用机载火力清理了国军重庆军用机场地面部队之后,停降在机场跑道,飞行员跳出来,打死哨兵,拔下军旗塞进飞机,再飞走的情况!
    ) [  @  @* j/ j0 N蒋介石勃然大怒,命令,必须解决重庆的轰炸问题。
    2 u4 d* U4 z, ~2 }于是,国军首次成建制使用正规狙击手的战例,出现了。
    $ t. j4 @" g, W7 M6 U( ^那就是,军统特别行动队,20名在德国接受特种狙击训练,持有德国造先进狙击步枪的狙击小分队,每名队员,配4名武装护卫,分别是观察手1人,爆破手1人,武装突击手2
    : B' K( m/ J! ~5 v2 X) e这样,这只特别行动队的总人数就多达100人。
    ( N- x# o% [% k2 B原本是军统打算在敌占区大城市清除叛徒以及汉奸的,但是因为解决重庆轰炸成为天字一号任务,所以,这只特别行动队就被派往执行宜昌军用机场的任务。5 U% J4 G2 u/ [
    补充一句,当时虽然民国政府跟德国的关系依然保持良好,但是,德国已经不能明目张胆向民国政府出售军火了,这批狙击步枪以及相关配件和弹药,都是以猎枪的名义,通过中立国葡萄牙,经澳门购得的。
      E9 h) \, W+ o0 l20个人,都是接受过正规狙击训练的,真正的狙击手,而不是顺溜那类野路子。
    0 g# @, P+ B. d. R/ x时间推进到1941年,夷陵区黄花乡,大家可以从百度地图上面看到,黄花乡实际上处在宜昌市的东南,在他的西面也就是撤退的方向,已经被日军占领了。当时,正规部队作战灵活,通讯畅通,就及时撤退了,预四师,因为种种原因,就被堵在了后面,黄花乡还有一个野战医院,当时属第七十五军,归预四师驻防。8 }  a+ I4 A/ z  M- k# {
    日军知道黄花乡有一支国军的部队,但是日军也同时知道这支部队战斗力很渣,陆军顾不上收拾它,海军不屑收拾它,于是预四师就在黄花乡驻扎下来。$ y8 q. R% z1 H* v! G2 f. I# {# G/ B
    但是,随着解决宜昌机场的命令下达,整个宜昌地区唯一的军队,就只有预四师,这只从没上过正面战场,全师六千多官兵,打过枪的都没多少的部队,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8 U1 f% ~" a' F& v7 c( K1 n) ?
    需要说的是,傅正模虽然打仗不行,但是爱兵如子,所以他的部队,非常团结,对长官也十分爱戴,否则换成其他国军的部队,孤军悬于敌后,早就大水崩沙,军官跑路,士兵回家,各找各妈了。. b. l2 e5 R7 h6 a# r3 i" X9 |
    傅正模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忠诚,也许他没有如其他一期同学那么炫目的军事才华,但是,黄埔精神,他是学到了的。3 G; }) t/ I; {. }3 H
    于是1941年冬天,预四师奉令全师开赴晓溪塔地区,准备与日军作战。那日当晚该师三个团冒着凌厉的寒风连夜出发。那六千子弟,跟着他们衷心爱戴的长官,踏上了一条不归的路。
    8 \7 N0 A/ C/ _9 l5 j3 H3 L/ U0 u具体战斗过程,百度百科里面都写了,我只说几点,这也是马甲的总结:" c$ r% _9 s3 K; x9 v# |
    2 z5 R7 j$ p" S+ p2 n
    1
    这支部队,曾经三次攻入了宜昌市区,前两次成功防御主阵地长达数小时,最后一次攻入随即被击退,那个时候,全师已经弹尽粮绝,跟日军展开了肉搏战,白刃战。
    : U& S3 D( H/ k- K5 b$ h  {! ]1 r2 P1 H$ z, A
    2
    三次攻入宜昌市区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趁乱将军统的特别行动队送入,那一百名特别行动队员,在目睹了一群农民,一群百姓,以大量的自杀式攻击,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为了保护这20个狙击小分队的任务,不得不说,这给了他们极大的震撼,可能这也是,这一百人全部战死,而无一被俘,无一生还的主要原因,百姓尚且如此,让军人以何面目偷生?) ]5 O5 l- B1 G- {  V

    ( U& P: Y% ]3 i3
    日本海军航空部队,在所有的空袭重庆的过程中,没有损失一架飞机,没有一名飞行员受伤,但是,在宜昌,却有三十多名飞行员,被狙击手击毙,五十多架战斗机被爆破手和武装突击组破坏。$ _; E, X! s& c' c% H" d. f+ X/ S
    ' g% w4 d4 x+ I
    4
    宜昌战役最终以预四师的全军覆没结束,但是后果就是,重庆长达4个月,没有遭到空袭,因为,海军航空部队认为损失太大,撤出了宜昌。同时指责陆军没有及时援救,而陆军参谋本部对前段时间海军的表现表示了惊讶,尤其是机场的斩将夺旗,他们认为,如果真的因为海军的空袭而导致重庆政府的投降,将是他们莫大的耻辱。
    * X  w4 P' M2 @) t+ v: c/ I' Y2 w" |8 s9 D' @
    5
    四个月后,陆军航空兵也配置了先进的轰炸机,但是,此时,重庆已经组建飞虎队,以及组建沿江防空部队,日本空军可以肆无忌惮的轰炸重庆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2 a, r" I* K* n& {' j0 I: J6 z  U
    一支预备序列部队,用全军覆没的方式,用比正规部队更惨烈的伤亡数字,展现了他们的风骨,实现了他们的价值。
    $ U% M. }/ J0 V- |4 X3 ^9 R抗日英雄,永垂不朽!
    0 G# ^* J* D* L0 K敬礼!

    评分

    参与人数 5爱元 +15 捐资 +2 收起 理由
    landlord + 2 谢谢分享!
    皇家骑警总监 + 4
    夏翁 + 2 谢谢!有你,爱坛更精彩
    大地窝铺 + 2 给力
    万里风中虎 + 5 非常感动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1628085887
  • 签到天数: 2 天

    沙发
    发表于 2011-7-27 21:50:13 | 只看该作者
    老七的头像就是一表人才啊~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7-3-1 00:54
  • 签到天数: 286 天

    [LV.8]合体

    板凳
    发表于 2011-7-27 21:55:26 | 只看该作者
    老七这老帖重读还是令人感动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8-4 22:04
  • 签到天数: 2 天

    [LV.1]炼气

    地板
    发表于 2011-7-27 22:03:0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史老柒 的帖子& g+ Z( @+ V# O) K' Z  q

    . d7 `4 x1 V6 J: `一个社会的中坚是那些苦干活、尽职本分的沉默的大多数,如果他们被过度消费,消耗殆尽,这个社会和政权就该完了。当年国民党聪明的人太多了,有“文化”的人太多了,耍嘴皮子的人太多了,愿意保存实力不顾大局的人太多了,于是败给了日本人、败给了土包子的共军。

    点评

    这个不能完全同意,国民党败给日本就是当时中日的实力对比,换谁当权都会先有这么一败。败给TG那是人心向背,另一个话题  发表于 2011-8-18 04:24
    这个回贴好得不行,赞  发表于 2011-8-18 00:24
    基层桩脚才是社会的主流。  发表于 2011-7-28 01:20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9-4-30 09:06
  • 签到天数: 1155 天

    [LV.10]大乘

    5#
    发表于 2011-7-27 22:04:3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旅途愉快 的帖子
      E! f! ?8 e. |" |7 W9 h
    ) {- S" F1 P" W$ P7 P怎么特象苏友朋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6-4-20 00:14
  • 签到天数: 15 天

    [LV.4]金丹

    6#
    发表于 2011-7-27 22:48:0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史老柒 的帖子
    & O  y6 e. Q) P1 N" O% H0 ]. u! |* F* G% _
    这帖是头一次读,很感人,王外马甲有了衣钵传人。$ X2 I- G4 }* m8 E6 T6 c
    但这头像在新宋吧里已经看腻了,换一个吧,太文青了。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4-3-8 05:45
  • 签到天数: 2441 天

    [LV.Master]无

    7#
    发表于 2011-7-27 23:38:4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东湖珞珈 于 2011-7-27 23:40 编辑 5 V# `3 ?$ g1 y* ^$ H# ]# _' L

    4 G0 R' I- {: ]+ Q) J7 f/ [网上看来的:! G; e0 I, Z+ ?5 Q( P
    据考证:在1935年德国顾问就建议国军应配置狙击手这一编制,随后中国于1935年11月从德国购买120支配置有光学瞄准镜的1924式重枪管型猎枪,其实这就是二战时德国大量使用的98K型狙击步枪的前身,只不过当时是以猎枪的名义生产的。从国民政府1935年财政部开支列表中看到他的存在,有一项“购毛瑟24猎枪120支,配望远镜式瞄准镜,每支配弹2000发,另配备用枪膛30支,望远镜式瞄准镜30支”。
    # V8 s5 h& z) c* X- e+ R( G3 C( F  U- b  t3 k5 _
        1936年中央教导队挑选300名优秀射手,在德国教官的指导下开始进行狙击训练。
    ; ^* ~2 ~. l  n% j* y
    & m$ a! \3 K! k( W    1936年下半年,一个德国支援的、生产军事光学装备的工厂在南京建成,可生产诸如迫击炮、狙击步枪等装备的瞄准镜。
    - z5 j. X9 u) s7 \  g: }) E
    ! Y7 [3 Z: _9 S/ P# G. @, e, S4 B    凇沪会战期间,美国华人向中央政府捐赠雷明顿30式猎枪1200支,也都同样有光学瞄准镜。据称,日军于月底急电大本营“支那军大量配置神枪手对我军造成大量伤亡”,要求支援。据说在日本神枪手上阵之后,由于国军缺乏相关训练,因此对抗中没站到上风。9 i! e1 x" t: A# K+ Y- ^& G- W4 t
    ) r+ _! T- s. w
    ========================" u6 _8 ^  E$ o( O5 U1 _
    网上看到一张照片,长官手里的步枪跟现代的狩猎步枪已经几乎一样了。肯定不是军用毛瑟,可能是毛瑟枪机的猎枪。不知有没有考据党对这张照片考据一下。后面那个副官的靴子有意思,看起来像藏人的。0 D% \$ i* o: x: j; Q

    点评

    那为什么他们需要这么高精度的步枪呢?打谁?  发表于 2011-7-28 23:31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就是驻藏(康?)国军部队的照片  发表于 2011-7-28 23:20
    看来顺溜里面那把枪也不是完全编的。  发表于 2011-7-28 01:26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发表于 2011-7-28 09:13:5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史老柒 的帖子
    $ m1 A9 }# N2 k2 I- `6 q: \% n4 \* C6 S* d% m: g7 C+ k$ c
    血性男儿!
    ! y5 |5 y: w; T# S民族风骨!
    / W2 Z4 |. b: Y/ [$ U/ ?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3-1 00:08
  • 签到天数: 2397 天

    [LV.Master]无

    9#
    发表于 2011-7-28 23:24:2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史老柒 的帖子
    . O* k, H) r& j' D3 U0 Q
    可能这也是,这一百人全部战死,而无一被俘,无一生还的主要原因,百姓尚且如此,让军人以何面目偷生?
    5 u% l2 n9 m- B
    可惜可惜。。。 高昂代价培训出来的狙击部队,本来应该是做刀尖、探针,不应该拿来剁骨斩肉用。。。

    点评

    真是可惜了  发表于 2011-7-31 19:51
    东湖大大真真理解错了。  发表于 2011-7-29 18:08
    你理解错了吧。。。  发表于 2011-7-28 23:54
    这说的死的一百人都是老百姓。那狙击手们没有提回来多少人  发表于 2011-7-28 23:32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8-1-28 12:53
  • 签到天数: 46 天

    [LV.5]元婴

    10#
    发表于 2011-7-29 05:10:52 | 只看该作者
    任何时候,最有血性的都是普通老百姓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
    发表于 2011-8-15 08:57:2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史老柒 的帖子
    , h- k3 R4 \# e' W. {8 j; d! {
    / ]: b& x( f: L. R这个,老七哈,写的时候,要认真核对材料哈,傅正模在1933年初,就升任八十七师二六一旅少将旅长,1936年l0月授少将军衔,1938年成立预4师的时候,是中将师长咧!这个1936年的是正式授衔,而胡琏呢,1945年6月28日才正式授少将军衔。至于职务军衔,就不用说咧,261旅是少将旅长,预4师则是中将师长,何来上校之说?还有哈,这个不能说一期的就了不起,还有个倒霉蛋直到解放还都只是个师管区司令……

    点评

    我说了,只是转述呵呵……多谢找虫。  发表于 2011-8-18 17:53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
    发表于 2011-8-15 09:06:0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史老柒 的帖子
    * a" k9 k5 ], t0 E( n, o* f7 l6 \% ~4 R9 |$ U5 H7 N
    还有哈,表说预X师就不咋样,陈明仁的预二师也很能打,被何应钦童靴两次吞并……

    点评

    何应钦是军政部长,预备师本就是他的下属部队,调用或将其转正也属他的职权范围,不应该是吞并的问题呀。  发表于 2011-8-15 22:14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0-1-7 11:21
  • 签到天数: 181 天

    [LV.7]分神

    13#
    发表于 2011-8-15 22:05:18 | 只看该作者
    巅峰背影 发表于 2011-8-15 08:57
    6 H' x+ E& W6 U6 g回复 史老柒 的帖子' m6 ]; S7 X& J4 g
    7 _% O" e  e/ A" N6 ^& x! N
    这个,老七哈,写的时候,要认真核对材料哈,傅正模在1933年初,就升任八十七师二六一 ...
    " U  l! c' U) s! J8 D- p
    36年正式授衔少将,那38年的中将可以肯定是职务军衔;胡琏38年时的职务军衔应该是少将,45年正式授少将衔时已经是王牌军正军长,职务军衔是可以挂中将的了。

    点评

    是的,这个错误已经有人跟我提到了呵呵,谢谢禅大!  发表于 2011-8-18 17:52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8-2-25 20:16
  • 签到天数: 128 天

    [LV.7]分神

    14#
    发表于 2011-8-18 00:28:2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史老柒 的帖子) h- y5 D4 B& ~: Q3 o4 H1 e! a

    ' K3 G: q9 E) x' l: Z# }英魂忠骨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9-8-20 01:05
  • 签到天数: 1020 天

    [LV.10]大乘

    15#
    发表于 2011-8-18 04:22:21 | 只看该作者
    了不起,了不起,抗日先烈都是英雄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7-10-6 11:22
  • 签到天数: 1 天

    [LV.1]炼气

    16#
    发表于 2011-8-18 19:20:0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史老柒 的帖子
    - D' i: I1 N# h6 b% N9 u& [; y
    ! y1 A! a# L. J& z( K我也是第一次看,这个必须顶' }3 G0 K; N# h
    针对捉虫挑错,对于经过认真研究写下的东西,错误就是白璧微瑕,瑕不掩瑜,) ]0 D  z" u' f9 O1 l; P
    在其它论坛经常看到抓别人小错不放的人,一篇大作在他眼里就剩这个错误了。/ Q. i0 I8 a) E" K# _- t7 o% Z1 p
    这个月断断续续重读《大国之魂》,今天中午读完的。发现以前我下载的txt版(台湾零度电子图书馆下载)里面太多东西都被和谐掉了,和谐的内容主要是委员长和第一夫人的劣迹,还有相关作者的一些知青经历和考证经历等,看来,和谐也不光是TG的招式。
    * c2 ~3 _% W  J& S再次向中华民族的脊梁们致敬!!!

    点评

    表示,错误是马甲的,金钱积分是我的灭哈哈哈哈……  发表于 2011-8-20 23:05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9-7-2 00:12
  • 签到天数: 809 天

    [LV.10]大乘

    17#
    发表于 2011-9-9 13:32:58 | 只看该作者
    英勇,国军也有猛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18#
    发表于 2011-9-10 01:12:1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禅人 的帖子  e) j* c" C$ |7 ^' }2 x
    5 q) G% X1 |; Y" N- W8 Q
    对,38年任预备四师师长时的中将是职务军衔。不过这不是傅的第一个中将职务,第一次任中将是37年。
    & Q$ E, S+ b# H( o因为35年才开始授正式军衔,傅在该年获得陆军上校正式军衔,次年晋升少将军衔。至于职务军衔,29年第一次任上校,33年少将
    4 ~9 P% e: t* A' y0 l4 t; Z在黄埔一期中不算最出类拔萃的,但绝对是不晚的, |  w8 O4 v: p% D5 A% ~
    但后来确实被后生超过了,按某黄埔同学的评论,资格老,打仗一般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0-1-7 11:21
  • 签到天数: 181 天

    [LV.7]分神

    19#
    发表于 2011-9-10 11:12:0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逸云三洲 的帖子$ f0 a0 ?- S0 Y' z( U  w

      `6 z4 ~8 Q9 k$ Z  n& c35年上校,36年就少将,都木有停年的啊?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2-23 17:02
  • 签到天数: 529 天

    [LV.9]渡劫

    20#
    发表于 2011-9-10 18:27:08 | 只看该作者
    向先烈致敬!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5-4-4 06:31 , Processed in 0.060087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