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毛锥子 于 2011-12-26 16:43 编辑 ; [! Q& B. Z; R( b4 s
' _; G( G+ f$ ^4 x
老兵帅客既然在篇首就说明希望坦率讨论。那我就坦率说了,这篇文章,让我很失望。不客气一点说,读起来很有哗众取宠的感觉。以老兵的史笔,不应该写出这种水平的文章。0 T. D3 c) i8 J1 E$ a* b0 c" t# ~* d
; _$ l6 }! x0 [' F; f8 m( q' x
“现在网上有一些文章,称宋朝优待读书人、恩养礼遇士大夫,还说赵太祖太庙立誓不杀大臣(除非大臣谋反),本人对此有不同看法,故写此文,欢迎有不同意见者坦率讨论”' |( W0 s) O* _, u+ B& h
) z+ O; F( ]) V k这是开篇第一段。就是作者认为“网上有一些文章”称宋代士大夫政治地位高。而他本人对“宋代士大夫政治地位高”这个观点有不同看法。即,他不认同宋代士大夫的政治地位高。
; s m5 k/ R; Y" C) ~" e1 e" |# I1 m% w( c& V; B
这是我对这篇文章老兵写这篇文章主旨的理解,如果这个理解不对请作者澄清。如果老兵承认我说的无错的话。那接下来就继续。
6 u- {$ G s# W1 x0 q
* G) i3 T3 h* I1 z( M9 r3 B我这里要特别指出,天水朝士大夫政治地位高这一论断,不仅只见于“网上一些文章”,而是若干史家之定论。有兴趣这可参加余英时先生力作《朱熹的政治世界》上第二章《宋代“士”的政治地位》。我不知道老兵帅客是反对这个宋代士大夫政治地位高结论本身,还是反对某些“网上文章”对这个观点的论证。故此处暂且记下,请作者一并澄清。
& h; Z2 }; H4 g5 ?
" u, r+ A7 I! _5 v' N; s作者二三段,我看和这篇主题没什么关系。故就不论了。第四段,开头这句“开科取士始于隋代,至唐朝走向完善,宋朝照搬而已”可谓大谬。张希清先生在《中国科举考试制度》中对唐宋科举制度之不同,早有详细考证。邓广铭先生在《宋代文化的高度发展与宋王朝的文化政策》一文中,对科举制度之于宋王朝文化发展之影响亦早有论述、即使对这些都视而不见,《宋史选举志》,一般读史总不会不翻吧。试举一例 G: B, d( G; N6 z' B: ^9 @, j3 {
- l2 ]& Z( _: c/ @“天圣初,宋兴六十有二载,天下乂安。时取才唯进士、诸科为最广,名卿钜公,皆繇此选,而仁宗亦向用之,登上第者不数年,辄赫然显贵矣。”& l0 `! l. Z; s! i" q, E
& e. N( I& E' y# E
“时取才唯进士、诸科为最广,名卿钜公,皆繇此选”。仅此一例,即可见广泛实行科举制度的宋代士大夫政治地位如何。敢问宋之前哪朝可与宋比?/ Q$ ^, h. Z6 I) N6 K% o- ^
; W. l6 \1 o6 n6 c( p
第四段后面论述基本都是论及宋代冗官问题,我亦不知此与宋代士大夫政治地位高低有何太多关系。故此处先放下其多有乖于史实之处不论。; w1 H, K; ]: x' d( M4 t3 l- @: ^+ X( n
# V" k) G$ [# G
第五段谈论的是冗兵问题,我亦不知此与宋代士大夫政治地位高低有何太多关系。" n; V e( S8 j; |
! }4 q# f* x1 I5 a$ ]" L: M. q第六、七段,老兵之观点“”历朝历代凡是稳定的政权,都不会对读书人太苛刻,更不会轻易杀害读书人”“历朝历代的朝廷政治斗争一般不会杀人”。且不说根本没有作证观点的证据,即以观点而论,也是表述模糊。何谓
d9 a# z, G" B! r“不会太苛刻”“?何谓“一般不会杀人”?老兵这种模糊表述,实际上企图模糊宋代与其他朝代的重要不同,不杀大臣及上书言事人
$ Z: d" g1 r3 [% K D$ b3 r
; F7 d; f' ^7 `# [1 W宋代“不杀大臣及上书言事人”到底是不是史实,请看宋代人,以及后代人之观点,试举数例。7 Q6 D# T5 |. r* p {( S0 T
. V2 F; l' j+ i& [
”尝观自三代而后,本朝有超越古今者五事:如百年无内乱;四圣百年;受命之日,市不易肆;百年未尝诛杀大臣;至诚以待夷狄。“
2 X$ l$ U: O. r3 f
& B7 d9 T8 ?* t4 h; ^! ?以上为宋大儒程颐之言。% p8 ?7 J8 c, Q( V7 P+ S
8 b6 n+ [( f) J( R- s0 b”贵朝之建国也,家法之美,体统之正,治内者甚备,御下者甚严,唐末五季之弊一皆革之,纯乎其一王也。……而外戚不与政,宦官不典兵,而不杀大臣,此又汉唐之所不敢望,与三代可以比隆者也。“
1 d, Q' W+ {, a: H( o) A8 z3 P+ m
; s, @0 C8 P9 ]此为元人郝经之言。; l: u. C) S$ B. K
4 Y3 V, X; N8 P; V& p1 |
”宋世典常不立,政事丛脞,一代之制,殊不足言。然其过于前人者数事,如人君宫中自行三年之丧,一也;外言不入于梱,二也;未及末命即立族子为皇嗣,三也;不杀大臣及言事官,四也。此皆汉唐之所不及,故得继世享国至三百余年。”7 w$ ? f% U) c/ _2 |+ a' a
$ T" j0 ]7 y( E/ T% V以上为大儒顾炎武之说。
. T% Z9 c/ p# u: V5 x {2 n4 | S" E7 S. Z1 f
由此可见,不论是宋代人自己,还是宋之敌国人,还是宋之后人,都不曾否认宋不杀大臣之事。这更不是老兵三言两语就能否定的。8 i1 k, w* ?1 R3 t
! Y. b$ Q5 u. Z1 S6 k" J
至于最后,言论自由云云。我只能说,按照现在的某些标准,任何封建王朝都是没有言论自由的。但这种讨论历史的方法,一点没有可取之处。2 k7 m6 _! I1 r# |: [# e
+ e7 {3 p) K7 H: |7 l$ x3 q4 N% c( w" y
3 ~: h* `0 {9 `/ K y$ t
+ K8 ]' K7 P' k( u1 h
, J) w7 z- O- W0 I$ u; s" C
z) o7 e4 T3 ^8 ~+ 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