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97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旅游] 在西藏过藏历新年——桑耶寺、青朴修行地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4-4 17:25:3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求真唯美 于 2014-4-4 17:24 编辑

      在西藏过年,一定要去山南看一看。山南地区是藏民族的发祥地:在这里诞生了神猴与罗刹女繁衍高原人类的古老神话;在这里建立了吐蕃王朝,有藏族第一个国王——聂赤赞普,第一座王宫——雍布拉康;在这里藏传佛教得到落地扎根和广泛传播,有藏地第一座佛堂——昌珠寺,第一座寺院——桑耶寺。还有第一部藏族经书——邦贡洽加,第一部藏戏——巴噶布…..等等。山南地区是当之无愧的西藏民族文化的摇篮。
      我们山南之行的第一站是桑耶寺。从拉萨出发沿着宽阔的雅鲁藏布江前行,中午时分到达了桑耶寺。桑耶寺(藏语:bsam yas gtsug lag khang)又名存想寺、无边寺,位于山南地区扎囊县雅鲁藏布江北岸桑耶乡的哈布山下,是公元8世纪吐蕃王朝时期,由密宗大师莲花生主持修建的。桑耶寺被认为是西藏第一座正式的寺院,尽管此前藏地已建有大小昭寺、昌珠寺等,但当时只是拜佛念经的佛堂,没有出家人和正规的戒律。公元779年有七名贵族子弟剃度出家为僧,史称“桑耶七觉士”。这七人因而成为西藏第一批真正的住寺僧人,被后人奉为藏传佛教的先驱者,桑耶寺也从此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佛教寺庙,声名显赫于佛教界和西藏的历史。
      桑耶寺殿塔林立,楼阁高阔,规模宏大。寺内建筑按佛教的宇宙观进行布局,中心佛殿——乌孜大殿兼具藏族、汉族、印度三种风格,因此桑耶寺也被称作三样寺。寺庙造型独特,建筑结构精美。寺内还有很多题材广博,技艺高超,绘塑精湛的壁画造像,以及众多木雕石刻、唐卡等文物瑰宝。这些建筑、壁画、雕塑等多方面地展示了西藏自吐蕃王朝以来各个时期的历史、宗教和文化,集西藏古代文明之大成。《贤者喜宴》中曾赞道:"此寺是难以想象之建筑,此世间无以伦比之寺院"。
      我们参观桑耶寺是藏历新年初二,游人很少。但不巧的是寺庙要提前关门,我们只能走马观花地转了一个多小时。刚走进寺庙,在一个经堂里赶上一场法事活动,有两个喇嘛吹响了长达数米的大法号,声音低沉浓厚,传送甚远。以前只在电影和图片上见过,这次亲眼所见,还真有些庄严肃穆。中心大殿很高大,有三层,一层为藏式风格,二层是汉式风格,三层三印度风格,建筑很有特点。每层都有大厅和回廊。大厅里供着佛像,回廊里有很多壁画和彩绘。寺庙里很昏暗,但那些高大威武、神采奕奕的佛像还是令人赞叹。只是很多壁画彩绘有些陈旧斑驳,看不太清楚,也不许照相。大殿四周还有许多配套建筑,特别是红、黑、绿、白四座大塔蔚为壮观,十分引人注目。过去在藏区只见过各式各样的白塔,而红、黑、绿色的巨塔还真是头一次见。,说是代表四大天王。桑耶寺的建筑格局很有讲究,是按照佛经中的"大千世界"的结构布局设计而成,是依照密宗的曼陀罗建造的,不过我们这些外行看不太懂。
     从桑耶寺出来,我们又赶往著名的青朴修行地。青朴修行地位于桑耶寺东北15里的纳瑞山腰,平均海拔4300米。因为此地环境幽静典雅,加之寂护、莲花生、赤松德赞等吐蕃时期的著名历史名人和众多高僧活佛曾在这里闭关修行。所以青朴与桑耶寺共负盛名,朝拜者络绎不绝,藏族人认为到了桑耶寺而不去青朴,就等于未到桑耶。
    相传,青扑修行地的大山里曾有108座修行山洞、108座天葬台和108处神泉。闭关修行源自古印度无上瑜伽密法,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闭关修行,只有经过特殊训练的人才可以。修行者把自己封闭在一个矮小的山洞里闭门思索,闭关期间他们不吃五谷杂粮,只吃少量的水果蔬菜,饮少量的水,维持生命的最低需求。正是在这种极端的状态下,人的潜能才得以发挥,所以闭关修行一年往往相当于普通修行几年。至今青朴修行地仍有不少远道而来的苦修者在此潜心修行,甚至有一些内地的信徒和游客也留在这里修行,使青朴成为地一个人丁兴旺的修行圣地,现在修行的山洞也远远不止108个了。由于山太高,路也不好走,我们没有上到山顶,只是在半山腰远远望去,山上有许多洞穴和简易的小房子,飘扬着一簇簇彩色经幡,那是修行者们的归宿,我真佩服他们的虔诚和勇气。
     在半山腰还有一处叫这“文则拉康”的尼姑庵,是由喇嘛丹增和尼姑德钦主持的。据说丹增曾是医生,德钦曾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他们来自青海两个不同的家庭,双双离家,又双双出家,四处流浪,还去过印度,最终选择了青朴作为终点。开始的时候他们也是栖身在洞穴里面修行的,经过漫长而艰难的苦心经营,终于建造了现在这所寺庙。现在寺庙里已经有90多位尼姑,不仅自己读经念佛,也为山上的修行者提供一些帮助。离尼姑庵不远有一处已经有1000多年历史的修行人洞穴,洞穴口按了一扇简易门。从门缝望去,洞穴不大,点着酥油灯,有一些佛像和生活用品,但已经没有修行者,只是供参观的。从洞穴下来,正赶上尼姑庵准备做下午诵经,两位尼姑吹起法螺,声音悠扬深远。在桑耶寺赶上吹大法号,在尼姑庵又赶上吹法螺,也是一种缘分吧。

1、桑耶寺


2、大法号


3、绿佛塔


4、留影


5、桑耶寺全景


6、青朴修行地


7、供奉的莲花生大师石像


8、龙头雕饰


9、清洗圣水碗


10、吹法螺的尼姑


11、

评分

参与人数 1爱元 +10 收起 理由
不爱吱声 + 10 谢谢!有你,爱坛更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发表于 2014-4-23 07:55:20 | 只看该作者
西藏给人的印象似乎永远是寺庙。你们这趟跑的够疯够野。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2 17:54 , Processed in 0.043931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