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海明山视 于 2014-2-15 19:02 编辑 9 V- C% ^: [1 A4 ~9 `
/ j7 ~6 l( f8 }3 Z0 x9 ^7 j. G
上个周末和一对夫妇朋友去参加一个艺术介绍会”从一个艺术家眼里看中国”China—through an artist’s eyes.俩口子开车带上我.路上我们就聊天. 在谈到耶鲁艺术馆扩建之后,朋友告诉我;”It’s creepy that the artist’s remain is under his painting of George Washington.” “Trumbull?” “I don’t remember the artist’s name”. 言者无意,听者有心. 第二天我就到耶鲁艺术馆(Yale Arts Gallery). 找到了这幅己近真人大小的华盛顿戎装画像.一打听果然川伯(John Trumbull)和太太就葬在画像的下方.记得在什么地方看到过,安楚(John Andre)临刑前画的自画像收藏在耶鲁学院(Yale College). 我就和前台的人打听.前台的几个人都没有听说过.有个姑娘还是上网查了一下.果然就收藏在耶鲁艺术馆.但不对外展示,她给了我一个电话号码,说和这的人联系可以专门安排你看.星期一艺术馆休息没人接电话.星期二打通了.对方也不知道我要找的是那位艺术家.很快就说没有他的自画像."Let me spell his last name.”让我拼出他的姓.原来她在后面加了一个W. 很快她就说"We do have Major John Andre.” “That’s him”."我们有约翰安缀少校."(她还给我正了发音)"就是他"."一般我们要用两天时间把东西准备出来,但是星期四下雪,你明天来吧." "太好啦!""You are? a college professor? or a professional historian?” “I used to teach in college.”(I just don’t want to admit that I am only a history buff).”OK, I put down: independent researcher, then.” “Sure.”
% m2 f1 Q, y) _1 r2 w$ q4 j! p昨天3点钟就告假提前离开了公司,比预约的时间提前了20分钟就到了耶鲁艺术馆的办公室.三件东西已经85度角地立在一个大桌子上.一件就是安缀的自画像,一件是当年的报纸刊登这幅画像如何转到耶鲁的往来通信.最后一件是安缀画的佩姬石潘(Peggy Shippin)的肖像!我激动的不可自己,问招待我的工作人员”你知道画中的女人嫁给谁了?””我不知道.谁呀?””Benedict Arnold.”我也没有再问她是不是知道Benedict Arnold是谁,他又如何与安缀相关的.我的第二个感慨就是有二百多年历史的作品依然保存得很好.尤其是佩姬的这幅铅笔画. 纸是有些黄了,画依然清晰.- r" G3 ~/ }; ?% a3 d
9 k5 j3 d- }5 c G- g2 a* v安缀的自画像是钢(羽毛)笔(pen)画的. 是没有照镜子而是凭记忆画的,信中专门讲了画中的安缀是很像真实的安缀.画中的他显得很坦然.从画这幅画也能看出他是非常坦然的.很多人在临死前,或因惧怕,或因思绪万千,很难安静地坐下来,做一件事的. 我认为这是需要很强大的心理能力才能做到的.他是在看管他的美军军官汤姆林森(Jabez Tomlinson)在场的时候画的,画好之后就把它交给了汤姆林森. 然后赴刑场的。. P: P; \4 d1 Y+ k4 Z# V/ E
) K, T: P, A( }5 W8 U' F: W V2 M剪报记载的就是50年之后的1832年,由汤姆林森和另一在场的军人毕耶斯(Beers)的律师将此画赠给了耶鲁.从今天来看,这是很了不起,很慷慨的捐赠.现代人不是拿到拍卖行就是Ebay上去换个大价钱.
T/ V# O- r$ k- T6 T在那个年代,照相机还没有发明呢.所以佩姬没有相片留下来.安缀画的她的肖像笔触非常细.在这么小的篇幅里(4X5英寸)画得这么细致,安缀是倾注了感情和精力的.
, C" a- V7 m' i3 d! ^# i" g
1 f) c+ u* y' g" o% K& e* _
我辨认了一下安缀在画像下写的字:* }* C7 V) @0 J. F' j H$ [
玛格丽特(佩姬是爱称)石潘.大法官石潘的女儿.
; X& t7 A( F& P- B从她的发型能看出是不能干活有人伺候的上层社会名媛.
" e( m0 _0 B% g& m0 V& {这是脸部和发型的特写:
/ {+ C7 i I6 d8 e3 h
i
! I* s7 }) \ V8 i8 j+ v+ _你能想象出这么安静贤淑,稳重端庄的女子会是间谍大战中的高手吗? 在阿诺德从西点逃跑的同一天,(参看"从英雄到叛徒")华盛顿和他的随从和阿诺德俩口子约好了要共进早餐.阿诺德得到安缀被俘的消息仓皇出逃.佩姬已经装扮完毕准备接待华盛顿一行.阿诺德只来得及告诉佩姬事情败露,他只身骑马而逃.佩姬照常接待华盛顿,对阿诺德的失约表示非常失望和愤慨.给人以她与丈夫的背叛行为没有一点干系的感觉.稳住华盛顿一行,佩姬为丈夫的出逃赢得了时间.% R) G& a) S, k5 ~7 _- Z
是谁揭露佩姬不仅知道而且唆使阿诺德叛变的?就回到了引出整个这个故事的人。艾伦博(Aaron Burr)在战争期间追求一个刚丧夫几周,有五个孩子,比他大十岁的寡妇Theodosia Prevost,不久他们就结婚了。Theodosia 当然也是上层社会的女人。是佩姬的闺蜜。在佩姬从费城去西点与阿诺德汇合的路上,她在Theodosia和博的家里逗留,谈了她对美国革命的反感和她要让阿诺德把西点交给英国的计划。博把这些谈话都记下来了。但他当时并没有揭发。只是二十多年之后才谈出来。& G5 \" s4 M: c0 u$ q/ U
美国独立战争以英国承认美国独立而告结束。阿诺德和佩姬在1781年跑到伦敦。第二年1782,在英王乔治三世赞助下,在威斯敏斯特教堂(Westminster Abbey)立了安缀的纪念碑。他的遗骨要在多年之后才从纽约移葬到他的纪念碑下。阿诺德和佩姬还来拜访过安缀的纪念碑。佩姬还回过费城看望父母过一次。虽然人们对她很冷淡,但并没把她抓起来。6 ?# R( `* ~7 `. c% k; }
伦敦的威斯敏斯特教堂和巴黎的忠烈祠(Pantheon, Paris)一样,都是安葬名人的地方。威斯敏斯特教堂有几个大厅。安缀在Nave与牛顿和达尔文为邻。阿诺德和佩姬分别在1801年和1804年客死他乡,也可以说是叶落归根,阿诺德的祖上是从英国移到美国的。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