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天数: 627 天
[LV.9]渡劫
潮起潮落 发表于 2013-3-25 21:56 # h7 a. J8 j7 f# Y: j. k 肯定是装罐头的纸箱,挪用装文件、杂物之类,这样的镜头潜艇出海比较常见。
使用道具 举报
MacArthur 发表于 2013-3-25 21:59 * w6 U# `! @! z+ }, R0 g# F 艇长的“文件柜”。。。
该用户从未签到
北京阿新 发表于 2013-3-25 15:43 5 Q; B" M7 C n% d m. j* z0 i 光靠AIP是不可能的,AIP的航程不超过1000海里。 X( |" l/ Q4 L- W 主要还是靠通气管吧~
签到天数: 3543 天
[LV.Master]无
白色潜水艇 发表于 2013-3-26 02:03 - t* s4 ?1 Y3 `7 n& o2 E! B 在长时间航渡中纯aip跑10+节现在就是一个笑话。+ E; t; D$ D. p6 r8 \ 6 i! G( u9 O! s 要跑到这个速度必然得有三分之二以上的时间在通气管航行 ...
北京阿新 发表于 2013-3-26 01:42 ' p7 O; }6 U7 \: _ 通气管航速也就不到10节,4~8节左右吧?
潮起潮落 发表于 2013-3-25 19:19 6 \. D+ v. W9 w' `0 N8 f% T% ] 德国“哈恩”号核动力货轮
白色潜水艇 发表于 2013-3-26 02:56 * e) U6 X8 U( k: U* G( P速度跑高一点也是可以的,但长时间这么玩我很怀疑。又不是紧急战备,没必要这么磨损机械。为了测试性能? ...
北京阿新 发表于 2013-3-26 02:09 $ Q: K8 U) _+ V 估计中间有些战术演练的部分跑了高速,权当训练与技术测试了。毕竟在欧洲水域里没啥机会跑全速~ ...
白色潜水艇 发表于 2013-3-26 03:27 2 Z5 d! u) A& B( {0 j @) t5 i对这个速度我还是表示怀疑。按官方说法10+节基本是通气管状态的全速了,所谓20节的水下最高速只能跑不到 ...
北京阿新 发表于 2013-3-26 02:29 " }( { r' p& {0 p, `1 |5 H' o1 K5 o v 作为一次测试航行,牺牲些寿命估计还是可以接受的。
白色潜水艇 发表于 2013-3-26 04:55 0 W# d2 y/ _/ S( R, ]$ j! U* H0 H我们都被忽悠了。 ! ]- R" F* C; U4 w; L, I0 O $ M) F" s$ ~6 Y* J# Q. J刚才无聊去翻了一下航海图和德语的文章,8000多公里指的是全航程,本次航渡耗时37天, ...
北京阿新 发表于 2013-3-26 03:58
白色潜水艇 发表于 2013-3-26 05:03 7 K: @* u Y- ~( Y3 N而且既然没有说明,我们可以默认十几天的连续水下航渡(可以认为是检验AIP)之外很多时候都是走的水面状 ...
签到天数: 1084 天
[LV.10]大乘
白色潜水艇 发表于 2013-3-26 04:03 8 L5 Z8 s+ N: a% C! u 而且既然没有说明,我们可以默认十几天的连续水下航渡(可以认为是检验AIP)之外很多时候都是走的水面状 ...
签到天数: 1421 天
akboz 发表于 2013-3-25 21:19 ( r( h6 v' c) N常规AIP的水下高速性能不好,与核潜艇对抗时还是很吃亏的,要不然老美也不必发展全核舰队了。另外个人猜测 ...
猫元帅 发表于 2013-3-26 09:19 + Q2 ~/ x C9 r6 W1 s/ Z$ d) D 美国搞全核潜艇队和该国的地理位置关系很大。: C1 n: ~7 b4 C3 l9 f8 \ # F, X& u: {. ]' X l; C 两边都是直接进大洋,搞常规动力完全没有必要。
白色潜水艇 发表于 2013-3-26 03:57 6 k% C/ G8 M" {# |& S2 A/ N {+ @* d貌似老兄的文章乌龙了,具体可以看一下我给北京阿新的回复,建议您修改一下帖子。 ...
要跑到这个速度必然得有三分之二以上的时间在通气管航行状态,否则连续大电流充放电,主电池会给玩坏的。
akboz 发表于 2013-3-26 09:27 1 o- z7 S' I' f4 f 老美也是有浅水作战需求的,要不然为什么要开发为近海作战优化的百人队长级。坚持全核,主要还是核艇对常 ...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5-9-18 15:45 , Processed in 0.042695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