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6-9-4 09:56 |
---|
签到天数: 2 天 [LV.1]炼气
|
本帖最后由 萨苏 于 2012-11-24 23:18 编辑 1 {3 g0 e, I) y% T4 w0 `* t o
5 L2 }( Q4 @- S5 u
【爱吱声论坛专用文档,谢绝转载】- `/ p- t) ~ h: N4 A8 ]
' {. d6 l/ @& p& _
题图:里根遇刺 6 }: m7 G G' s
, S& }' M% S0 w, Z* q/ y1981年3月30日,美国华盛顿希尔顿饭店前连续六声枪响,大呼幸运的记者们发疯般争夺着一切通讯工具,转眼就把一条惊人的新闻传遍了世界 – 我目睹了刺杀美国总统!
* D& p% W. Y+ D& v- o$ j+ [' o
; u- @0 L5 A4 g: Y一时全球震动。* O0 k# C0 I8 Y, y
. s0 V2 v* o5 e( \ M考虑到强烈的新闻效应,建议美国总统签下广告合同,一旦中枪后必须挣扎喊出比如“只有XX可乐“或者”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XX车“的台词,对全球GDP做出贡献4 x" E5 U( h* ]$ I: Y! g
, u$ E9 ~4 Z( ], i7 E$ ]6 ~" f* f
“真挨上一枪,你还能记得说什么吗?”“没事儿,俺们有配音演员…….”
" K& P: I+ Q, d8 {, w
+ n' ^3 E% [' v, e6 Z9 k这一天,美国总统里根被一个号称患有精神病的年轻人欣克利枪击,身负重伤。对比这位病魔缠身的小伙子,里根要幸运得多 -- 他是历届美国总统中第一个中枪后居然活下来的家伙。( `! o/ u* @$ J6 q. h n1 r% @
# ~( I+ K. W6 R! G" ]. x( u0 g
靠,老子这叫幸运?!还有没有天理了?
/ W/ I1 Y/ E# v! e5 d& O3 e; G- f5 i
说起来,这一事件,当时便被新闻界当成重点报道,应该有什么幺蛾子也早就挖掘净尽了。然而……随着近来伟大的中国网民提出“没PP没真相”的新闻理论,这起案件又可以从新的视角挖掘一下了。比如这连续的四张照片,因为几乎拍自同一角度,仔细看来,可以发现里面有很多微妙的细节。
& e* R- N8 U- ?* o2 Y. f+ n
: v; c; Q* ?5 G3 b, T% P第一张 里根走向轿车,并向周围的人群致意,一秒钟后,枪声响起
0 y+ G [( z6 u% {: u
8 o8 x8 I1 u8 i' V第二张,枪响之后,多名官员和保镖中弹倒地,现场一片混乱. w8 r) ^7 p8 h4 D: W
# s3 w2 [8 B V/ t- H) ^( J- g; J
第三张,警卫人员冲向刺客6 T/ s4 w6 l# p/ b0 `' g
4 Y/ h+ k6 e2 Z第四张,刺客被擒,保镖们一面警惕地观察四周,一面把刺客的枪捡拾起来
Q2 J! X3 a) B% z$ Z" U7 I
$ e. l5 ~& g% S各位老大估计要撇嘴了 – 这些照片都公开三十年了,还能有什么东西没挖出来呢?其实,很多出色的情报都是从公开的渠道获得的,关键看你是不是有一双慧眼。在真正的情报战中007不是工资最高的,情报分析员才是。- a3 H" m6 y' W& T, C- A
8 J' G' A! l2 ~比如,严济慈先生带队到柏林考察大学建设(回国后建立了中国科技大学),其中一位曾在冀中搞过地雷战的老大也在其中。当时各国驻扎柏林的部队跟走马灯似的出来巡逻。大家都跟着免费阅兵式看热闹,唯有这位老大看过之后,慨叹道除苏美之外列强都没落了。原因很简单,除了苏联以外,各国车辆用的都是美国轮胎,而且很多磨损严重却没有更换。- M: t% A7 n0 g% K9 z5 e9 ]9 M( [
1 O2 C/ e. v4 O( M! Z看,这就是公开的情报,看你会看不会看而已。咱们老百姓,也是可以做情报分析的。' M4 s+ M- W- H1 U; G
/ n& e; z" k7 C, N( `
那么,里根遇刺的照片,里面包含着哪些公开而又不为人所注意的情报呢?; X, y" a. d; j& y. I
1 A/ a1 h( ]$ e5 J }) `
比如吧,你说里根身边,表现最失常的是哪位呢?仔细看看,肯定有人会得出结论 – 那就是第一张照片里面,他左侧的那个军官啊。
: v2 }; a+ L% F3 y" P5 N
# J* z6 z' N9 t$ E2 x# `" n为啥呢?* Z2 S" U9 L4 e+ {6 {' f7 x
) j! V; e( _5 n% ^您看看第二张照片里面这位军官的形象,就明白了。
9 V6 L8 O4 l# m7 R0 L8 j, P% r0 l* h+ ]) u
有人说,对军人来说,枪声就是命令。; g" q9 C+ d J
& `" s) _6 y" d3 C- j( H2 j6 e7 b( M
这位听见枪声,执行的是什么命令呢? -- 卧倒!5 d% E% h6 z/ |
1 \8 _. Q" I& X照片中共有三人倒地,左侧是这名军官,右侧是布雷迪新闻官和德兰提刑警队长。这两位都是中弹负伤,但按照报道,欣克利的子弹没有打中现场任何一个军人。所以这位在第二,第三张照片上都趴倒在地的军官显然是出于自我保护意识才做出了这个姿态。
W2 b1 N/ s( }5 P$ ?- z
- f3 h5 T6 ^5 A% E% L要在战场上,这也无可厚非了,但在里根遇刺的现场上,保安人员都是警察或者保镖,真正的军人,只有这位一个 – 而且从服装来看,应该是一名美军现役人员。眼看周围无论警察还是群众都在朝刺客猛扑过去,你老哥肩章绶带,衣冠楚楚的,怎么也应该上前去与歹徒奋勇搏斗才算合理吧。当年孙凤鸣刺杀汪精卫,一众文官目瞪口呆之际,张少帅学良挺身而出,干净利落地放倒刺客。在紧要关头,你代表的可是美利坚合众国全体军人的形象啊。
c& c- T: ^" p) {2 h1 |' {
9 u. d, T$ s- K/ v8 }+ C' R# A不过,仅仅看到美国总统身边有个仪表堂堂却保命第一的军官,可算不上什么情报分析。真正值得琢磨的问题是,美国总统身边怎么会有这样一位活宝呢?
- i' |: N& D: |' y& Z, r& R/ Z; B9 ]9 b) a1 D7 g8 c
现在,我们来看看这位军官是干什么的?
$ V: o w. y& q7 [
8 q3 u; C' M6 O! \4 P8 ~! b3 n答案就在照片中 – 如果知道了他是干什么的,估计大家更会啼笑皆非 – 玉皇大帝有卷帘大将,美国总统有拎球侍从。, U, J1 l" c! [! d
( k6 X; r- _: P" |- F
那位说了,不是拎球,是拎包吧。! I3 f$ X& |5 G4 B v
8 Z5 ]. o( s: O' |1 ]
不,这位,就是个专门给美国总统拎球的。! _; f& o/ I# m% `( ?
7 c# Y# _. O3 J% p【待续】
# r0 @- p# E- U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