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vince House由于这样一段历史,如今是加拿大的National Historic Site,由联邦政府出钱维护,PEI拥有,并继续作为省议会所在地。PEI这小算盘打得真是精啊。这里有一个小小的历史陈列,记录当年Confederation Conference的情况。当年的请柬、时装、场景油画、会场用具都有一些陈列。其实回味一下,这很说明问题,点出了加拿大和美国的一个原则差别。美国是为了维护自己权力而用枪杆子打出来的,加拿大是为了维持现状而用嘴说出来的;美国开发西部是一部血淋淋的屠杀史,加拿大开发西部是一部花言巧语的收买史,一部《英国北美印第安人法》至今依然是联邦和土著土地产权的依据,也是无数纠纷的来源,但至少没人因此被灭族。
由于这样一段历史,Charlottetown如今大言不惭地自称是“联邦的诞生地”(Birthplace of the Confederation)。PEI有很多以Confederation命名的地方,其中最有名的是Confederation Bridge。这是连接New Brunswick和PEI的大桥,全长12.9公里,是加拿大最长的大桥。不过Charlottetown和Confederation最近的错肩是在1992年。加拿大历史总的来说比较平淡无奇,但加拿大的总理们都不大太平,莫鲁尼总理是名声颇有争议的其中一个。加拿大在1867年建立,魁北克作为奠基成员之一加入,但法语的魁北克对居住在主体为英语的加拿大这个大家庭一直不大舒服。1967年特鲁多总理主持制定新宪法,在此之前加拿大的最高法院不能终审,只有英国上议院才是终审。但魁北克省长雷内·拉维克代表强烈的魁独势力,拒绝签署新宪法,所以魁北克在理论上至今在加拿大内依然“地位未定”。特鲁多是加拿大历史上少有的敢作敢为的总理,中国解放前夜就来过中国,1959年再仿中国,1970年在西方国家中率先承认新中国,1973年作为总理访华,和周恩来会晤。在国内政治上,特鲁多不仅主持新宪法的制定,建立多元文化和英法双语原则,还在1970年魁独恐怖袭击事件中铁腕镇压。他还是卡斯特罗的好朋友。特鲁多退出政坛后,莫鲁尼雄心勃勃也继续Confederation大业,试图用Distinct Society这样模棱两颗的用词吸引魁北克签署加拿大宪法,但在省内魁独的强大压力下,魁北克省长罗贝尔·布拉萨尽管倾向联邦主义,但还是没有签署。另外,萨斯卡奇温省长加里·费尔蒙和其他西部省长强烈反对。Distinct在英语里有多重含义,可以作为“杰出、优秀”的意思,也可以作为“不同”的意思。律师出身的莫鲁尼想用文字游戏把魁北克“玩”进宪法框架,遭到赞同联邦主义和赞同魁独的两方面强烈反对,谁都对自己不喜欢的另一半含义坚决反对。莫鲁尼本来想用Charlottetown这个“Birthplace of Confederation”的口彩为他的个人野心鼓一点东风,甚至把宪法修正案的名字都取好了:Charlottetown Accord,但最后流产了。Charlottetown Accord的流产一方面刺激了魁独势力发酵,导致1995年的魁独公投,另一方面导致西部省份的离心。莫鲁尼两面不讨好,还被空客A320采购案和非法军火商人的贪污案连累,名声扫地。
要说庙小菩萨大、池浅王八多,PEI大概是名副其实了。
不过我们是游山玩水观风景的,不是来考证历史或者指点江山的。作为旅游胜地,PEI不负众望。和Nova Scotia、Newfoundland和New Brunswick不一样,这个小岛一农业为主。这大概是因为PEI被Cape Breton隔着,离渔产丰富的Grand Banks较远;又被Nova Scotia的“脖子”割着,离Bay of Fundy更远,而眼前的Northumberland Strait水流呆滞,水温较高,鱼类好像不大喜欢。
PEI的人们有理由带一点自恋情结。这片小小的精致的土地曾经与世隔绝,需要渡船才能和大陆相连。不像Nova Scotia和Newfoundland、New Brunswick那样盛产渔产,但自己吃是远远有余了;加上盛产土豆和牧产,岛上很是富足。在三十年代大萧条的时候,PEI曾经用无私的援助救活了很多西部的饥民。岛上的精致与美丽孕育了加拿大最著名的作家:Lucy Maud Montgomery(当地人昵称LMM)。她的名字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很陌生,她的名著《安妮的绿色小屋》(Anne of Green Gable,严格来说,应该译作《绿色小屋的安妮》)在中国也不能算出名,但她是英语世界最著名的少女文学作家之一,尤其在加拿大、美国影响巨大。据说日本小学课本里也有《安妮的绿色小屋》,所以这里的日本人也很多。很多青春玉女和花甲老妪都慕名到这里来。说起来,安妮的绿色小屋可能是PEI人气最旺的景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