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慵懒 2022-8-27 22:14 |
---|
签到天数: 351 天 [LV.8]合体
|
晨枫 发表于 2024-3-23 12:09
1 n6 {3 g2 i3 h" B$ l. y( v8 L G这个倒不是我想象出来的,但要我找,现在一下子不好找。
+ z. @: s. q! X ^2 Z) R7 M: _4 Q. a5 j9 R; Z8 f( P! p+ [
欧盟-美国贸易和技术委员会4月会议主要研究欧美 ... ; e& b- B. T) F! T" c( G% Z
去找了一下相关资料,
$ R! W) w+ l/ q2 g; vhttps://cn.nikkei.com/china/ceco ... 02-05-08-32-39.html 中国车载芯片9成靠进口,10年实现国产替代5 U% T+ l4 u* r6 t+ I$ L9 C f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2024-02-05的文章。这篇在国内有广泛摘录报道。
6 M7 X* ?+ B% n9 ?) ? # M1 @8 \7 X. @! [! }/ a. _" f' i
盖世汽车的数据显示,控制电流、影响纯电动汽车性能的功率半导体的中国国产比例仅为15%左右,用于实现自动驾驶等的尖端芯片则不到5%。包括这些芯片在内的车载芯片整体的国产比例被认为在1成左右,仅为估计国产比例达到约2成的芯片整体的一半。
8 P* l( Y& ^/ a" Q在中国,开发车载芯片的企业达到300家,但技术开发跟不上。德国英飞凌科技、荷兰的恩智浦半导体和日本瑞萨电子等实力雄厚,很多中国企业都依赖进口。
2 w& F% S \; L5 k【我印象中的1成,多半是看到其它媒体转载的此文。
& {( E" O5 a/ h7 ]* \" T, b, ?以目前的实力、产能,中国汽车芯片应该做不到往欧美大量出口,在国内做好国产替代就很好了。】
; p6 R8 k8 D$ g% t0 a/ f2 ], |, j
---
, F+ S- {3 {4 ^- L9 O n, X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 ... ns-with-us-escalate
3 J9 H( ]: r1 t9 f& @China Urges EV Makers to Buy Local Chips as US Clash Deepens
' z) b8 G* K, d【彭博社的收费文章,我是用一个插件绕过收费看的。】7 i) M: k$ k# F) p, G [( Q0 V
据知情人士透露,工业和信息化部今年要求汽车制造商扩大采购国产零部件,以加速采用中国芯片。知情人士称,该国技术监管机构此前设定了一个非正式目标,要求汽车制造商到 2025 年在本地采购五分之一的芯片,但对进展速度越来越不满意。
# a1 D6 v) T; D: U/ O0 _( C8 R4 }这位因讨论敏感信息而要求匿名的人士表示,该部门现在直接指示企业尽可能避免使用外国半导体。一位知情人士表示,这意味着海外芯片公司实际上必须通过中芯国际或华虹半导体等当地代工厂生产芯片。另一位知情人士称,在近期国内某主要品牌进行的一次招标中,一家外国竞标者尽管报价比最终中标者低 30%,但未能获得合同。
5 I3 J/ J9 v7 V, c
4 ]2 ~1 A' y7 G! }, l0 C这些事态发展反映出北京加大力度振兴本国科技行业,这是对美国试图通过制裁和限制先进技术销售来限制中国芯片开发的回应。中国的汽车指令给英伟达公司和恩智浦半导体公司、瑞萨电子公司和德州仪器公司等公司的业务带来了不确定性,这些公司与当地公司竞争供应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
% m |+ V @ n% l2 [: R5 _
) B8 U% `% S: N7 v& G为中国电动汽车公司供货的欧洲芯片制造商的股价在欧洲早盘交易中下跌。英飞凌科技公司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下跌 4.8%,意法半导体 (STMicroelectronics NV)下跌 2.2%。
- P+ _6 y! f, R
) s3 G. y3 Z! {' q# w+ P/ R许多本土品牌购买了各种其他组件,从电源管理芯片到微控制器和显示 IC。例如,从领头羊比亚迪到蔚来汽车等新贵,一些汽车制造商依靠 Nvidia 处理器来协调其超互联汽车的功能。
9 D7 y% `$ w: c }( I3 R N. @( `+ w1 h- }
在此背景下,北京通过补贴和有针对性的政策支持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等本土龙头企业的努力。目前,该公司正在设立一项超过 270 亿美元的基金,以推动芯片投资,并将全国研究支出增加到 510 亿美元以上。
8 d& m9 {3 x0 X/ [# b: ~: C: Q" X% q7 L
中国最大的汽车芯片和软件供应商包括华为、龙芯科技、兆易创新和闻泰科技。诺信微电子和星源半导体等许多公司在所谓的成熟或低端芯片领域拥有大量产能。节点。工信部的政策可能会吸收部分产能——但代价是牺牲外国竞争对手的利益。
, V8 b9 n, {7 V) f- m1 }# P5 \2 n6 @' Z' Z& O; ]; b
与此同时,美国及其欧洲盟友对中国急于开发老一代芯片感到震惊。除了其他贸易工具之外,拜登政府正在考虑对这些零部件征收关税,但表示不考虑使用出口管制来限制它们。
: j* I1 J* y% R) b" b% H
2 k6 p) l! o2 S' I$ j& k* \' ^尽管美国于 2022 年出台的规定减缓了中国先进芯片制造能力的发展,但基本上没有影响该国使用 14 纳米以上技术的能力。这使得中国企业比世界其他任何地方都更快地建造新工厂。根据贸易组织 SEMI 截至 2023 年的数据,预计到 2026 年,他们将建造 26 座使用 200 毫米和 300 毫米晶圆的晶圆厂。相比之下,美洲只有 16 座晶圆厂。
1 s5 c7 R/ z+ U4 ], M【欧美汽车芯片厂被牺牲了,但这是它们的政府自找的】
: b, X4 N4 Z9 k: \# L7 R----
, G* t* q( H# l4 h' V3 ~( lhttps://mp.weixin.qq.com/s/OX6-EsQHMPX00rAtDMFmZw U# h6 R. j' q. ]
汽车芯片疯狂内卷,中国公司坐上牌桌 原创 何律衡 远川科技评论 2024-03-07 20:53 上海
+ d+ V1 Q- `9 U. _9 U【这个写的很专业,有一堆数据。原文内容很长,摘录一段。】
2 e! _, m" Z6 e6 m6 y+ r) x2023年的中国汽车芯片市场,一棵白菜真的可能换到一颗进口芯片。2 [6 k6 a# z( N9 W- G# L1 G
德州仪器明星产品TPS51200DRCR在两年前的缺芯潮中一度暴涨至70元,目前已经跌到了1元。意法半导体的L9369-TR,是用于电子稳定车身系统(ESP/ESC)的关键芯片,从巅峰期的1500元跌到了13元。. D) V$ f4 K# x# ^
两年前车企排队抢芯片的光景恍如隔世,海外芯片大厂破防之余,体验了一把中国震撼。
, K$ K5 l$ _( @2020年芯片供应短缺至今,中国汽车芯片的自给率从5%翻倍至10%[1],蜂拥而至的本土厂商,颠覆了供应端被六大国际巨头把持的局面,价格也在顷刻间失控。. y- @) L: A9 {
去年5月,德州仪器一度全面下调中国市场芯片价格,且“没有幅度和底线限制”。然而,当TPS51200DRCR的国产替代芯片成交价来到7毛,六大汽车芯片巨头集体破了大防。! c2 J7 S4 H2 B/ ]" c, F
【70元跌到7毛,1500元跌到13元,欧美厂商的心情......】
) F. r$ Y" [4 E' k8 U欧美厂商确实担忧中国汽车芯片了,但中国汽车芯片还做不到大量出口欧美。如果有1、2家欧美厂商丢掉了中国市场导致破产就好玩了。
: t! }# P3 m4 c9 t2 q# h
4 z/ f0 P3 J; k8 e9 K希望如10#楼方恨少说的那样,早日实现 汽车tier 1供应商大面积进入欧美市场,国产芯片跟着大面积进入欧美市场。6 \# ]' u( H$ F- U
0 F1 T" Y5 {1 R
/ Z& g+ X; F1 H( _5 K9 `8 h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