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Arthur 发表于 2022-8-12 23:17 6 x+ e f* r) Q ?' `6 \巨变到来:为什么同济大学土木专业都没人读了?+ i( i6 L. ` u. F' O; `3 T, A
# |: Y/ f' f" B$ K
制造业的繁荣与强大跟高校教育是鸡生蛋蛋生鸡的关系。。。 ...
8 ^2 }# V( k7 F通识和专技都是无底洞,一根筋心无旁骛钻进去的话,都有彻底挤占另一个方面的危险。 X! ` u2 J5 L) T1 o' W b4 J3 h
5 U' G# R2 ~4 v' w
通识与专技的差别好比育林与种树的差别,或者医生与药剂师的差别。两者都需要,但大学还是需要以通识为基础,而不是在专技(尤其是重复性为主、创造性要求不高的专技)上钻牛角尖。学计算机只会按照要求码代码和差错,那是只会种树不会育林。总体的架构师不是谁都轮得到做的,但架构也是分层的,对于自己和相邻的上下层的架构有所建树,这才是大学毕业生该做的。
zilewang 发表于 2022-8-12 23:02) j' V! F' ~; A! {# C
问题的关键不在这里。& j! \5 T* a9 C: r. P" d) J! ]
路径二近似于大学生还没毕业,就拥有了一对一的完全就业机会。现实是,市场上并没 ...
9 S; H' B: Z- B
我这个设计是站在人才培养的角度,有这种认识和资源的大学可以这么改革。实际上这种培养路径是非常吃师资力量和学校社会资源的,只有在一定地域内处于优势地位的大学才有条件实施这种比较灵活的培养路径。而这种更多样化的培养出的学生在社会上更有竞争优势。或者说,我这种设计主要关注个体大学如何提高人才培养效率特别是对创业型人才,从而令大学及其毕业生的社会竞争优势更高,至于全社会如何实现均衡并不考虑,那是国家领导或教育部的事儿,不是大学自己该关注的。- g e g6 j% S* _
实际上,大多数学校根本没能力实现多样化的培养,教师水平、钱、社会资源都不够。大学两极分化已经是一种现实,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只要市场经济,就导致各行业的两极分化。更何况中国特色的各行业包括教育都是政府故意扶植少数赢家去国际上竞争(公立大学资源分配两极分化),导致大学呈现市场竞争+政府扶持双重马太效应的两极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