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tangotango 于 2022-8-12 21:41 编辑
6 Q. y3 \0 m* ~2 q5 L1 [+ \/ J3 |- J3 ^, H; r$ O* f+ @
昨天看了个美团王兴的采访很有共鸣:记者问王兴经历清华的本科有什么最大的收获/体会,王兴说,他觉得应该尽量上名校,大学前两年是最有价值的——可以结识一群优秀的同龄人、离家体验集体生活、学习很多基础的数学物理知识,然后就应该去体验创业啊、工作啊什么的,在工作中可以学到大多数有价值的知识技能,同时也暗示大学后两年的课程都没什么用。
, ~. v7 A4 d( u* y5 J) t3 A 作为一个大学老师,同时也在企业工作过,我对此深表同意。大一大二的数学物理+专业基础课确实能提升一个人认识世界的纬度,受用终身,但是大三大四的大量专业课越分越细,毕业后如果碰巧工作与所学专业对口,能用上的也不过是专业课的1-2门,而且专业课那点内容只是个入门,90%的专业知识要在实践中学到。如果工作没那么对口,可以说34年级专业课几乎就没用。比如我们电子专业的学生如果想要毕业后做软件开发,那么去校外上个好的培训班三个月突击写1万行代码的效果比在校上一学期编程课写那不到一千行程序要提升大的多。
# m- P7 Z, ^( H' Y& z! y' [! D 另一方面,现有连续4年的学制也容易让没有多少社会实践经历的大学生中途感到倦怠。极少数人在高中就能明确自己的长短板和职业追求,因此报大学志愿多少都有一定的盲目性。在一二年级,由于大学的(理工科)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相对于高中能极大地提升思维并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因此还可以让学生心甘情愿地努力学习,但是进入三年级通常也是倦怠期的开始:分工很细的专业课在学生对该行业没有感性认识的情况下,容易显得很枯燥;而大学教师基本都是一路走学术路线的,对于这些专业知识除了在研究开发以外的实际工程中如何应用认识不深,即使现在大学里努力开发教学案例和课程设计案例,对于大多数没有企业经验的教师而言开发的案例也可能脱离实际需求。另一方面,如果学生发现对于本专业不感兴趣就更糟糕,进一步失去对专业课的兴趣和对后续学习的方向感到迷茫。虽然大学也提供了转专业的选项,但是没有实践经验指导的转专业并不见得比入学前的志愿选择能高到哪里去。+ p# M/ X3 I5 q
有鉴于此,我设想未来的大学从大二结束后应该设计几种不同的学业发展路径:8 R; [* R$ f; Y! u3 B
路径一:学生保留学籍去投身实践。能力最强的可能这时候就先尝试自己创业或加入别人的创业项目了,比如王兴、雷军这类人,比尔盖茨和扎克伯格都是这么干的,哈佛给他们保留学籍,只不过后来创业成功他们感到没必要回去完成学业了。不去创业的也可以自行找企业打工或实习,理工科大一大二的基础让他们足以在技术工作中学习专业技能,但这时的打工或实习不必受专业限制,正好让学生花一两年在实践中发现自己的长短板和兴趣适合原来的专业还是其他的行业。当他们带着对自己、对社会、对行业的基本认识回归学校时,可以继续原专业或选择换专业,此时他们会有一个相对成熟清晰的规划比如是否应该读研究生、毕业后选择纯技术还是带着技术背景与人打交道的工作等。
: T8 X7 b4 K0 {9 S9 w+ X9 q路径二:学生继续在大学学习,但是大三大四的培养计划与企业深度合作制定。可以有两种方式:
- w5 t0 ~" ]! y# v" C! n2 H/ h1)大三直接在合作企业实习1年,大四根据实习中发现的学习需求再选择系统性地学习几门专业课。其实多年前北工大就让通信专业学生花1整年时间在摩托罗拉实习,因此他们的学生毕业后适应工作都很容易。把实习前置一年还可以让学生带着工作中的问题修专业课,理解会更深入。, J( e) T3 f; |$ M. @ Z
2)每学期由企业导师提交一些与实际工作相关的课题,学生按小组围绕课题选择少量专业课(比如2门)系统学习,主要靠在项目中和在企业或学校到时指点下自学,学期成绩大部分主要由课题报告和答辩成绩决定,小部分由专业课决定。这种方式在丹麦奥尔堡大学已经实行多年,但是从本科一年级就采用项目制容易导致学生的理论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扎实,因此放在大三大四比较合理。
8 d: o( |, h4 |( [4 s/ q 总之,近年来企业和大学都认为大学的教学方式需要改革,也进行了很多比如MOOC的探索,还有一些类似的大量依赖网络、无校园的实验性大学,但是我的教学经验是此类前沿探索只适合少数自制能力很强,属于Geek 或创业者类型的自我驱动型学生,大多数学生依然需要一定的集体生活、面对面交流和强制的基础理论训练。因此我提出的这几种路径是比较灵活、同时与现有大学架构相兼容的容易实现的改良人才培养方式。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