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22-1-24 21:53 编辑
, {' f2 E; U% T6 P0 @9 s
{, x4 A4 N' k' ^$ G刚看到消息:卡尔·文森号上一架F-35C在着舰时发生事故,飞行员弹射逃生,但有7名水兵受伤,其中3人送马尼拉的医院。舰上收治的4人中,3人已经“出院”。
9 B% C: g, l, | P6 g( {) E+ s
/ m% G5 s$ J3 U) D2 m x3 l# ?0 {解读:, ]1 a9 @( c# V1 x7 S. z* R
! h4 }! ~, q0 T$ J7 H4 g; r3 d' d
送到马尼拉的是3名重伤员,超过舰上抢救的能力了,只能送到陆地上的医院。舰上收治的4人中,3人轻伤,没大碍,还有一人还有点小严重,但不到必须送岸上医院抢救的地步。
0 M6 w0 T, B3 X3 O* V0 h; m5 \
2 \* h! X0 Q2 K; Z1 T) O8 C8 Y; ^$ ^F-35C是拦阻索降落。降落时,斜甲板上清空,着陆控制官有自己的逃生坑,而且都训练有素,看到不对转身就跳坑,一般不会受重伤。但确有3人受重伤。猜想起来:最大的可能是拦阻索断了,横扫甲板,范围超过平常的范围,甲板上水兵躲避不及,受到重伤。. H" d, Z6 Q m" j E
# [& k8 f* G( G5 Y/ A3 E/ o' w这也与一下子就有7人受伤符合。否则就要爆炸才可能有那么多人同时受伤了。
8 H# k6 b# h2 l1 z0 `$ G$ n( a% @: K* b: z
为什么拦阻索会断?% }; Y8 [9 K+ y- X% j3 d7 Q6 Z
0 _. ^3 ^) [ o) m) z' j/ x
可能是着舰速度太快,远远超过拦阻索的设计强度。如果是正常着舰速度,拦阻索在设计时就要承受全加力推力,准备万一挂钩失败,或者挂上了再脱钩,可以复飞。但显然没有复飞成功,否则飞行员不该弹射跳伞。
" J+ L' ]3 Y2 T% I& ]1 F( {8 Q# N' ]1 w/ f% e( s8 j
为什么会着陆速度太快?
$ o. ?6 V& O' D+ @
& A# a- U ]5 [; j% R可能是发动机故障。不是失去推力,而是失去调节能力,或者要死不死,只能拼命加油撑到回舰。但速度失去调节了。' p m% u6 Q$ o& j0 }! g. o1 L4 t
% \6 R2 u7 M$ r9 ]还有一个可能:飞行员是老鸟,习惯了襟翼锁定、用发动机推力调整下滑路线的舰载机着舰的“反区操作”。F-35C应该像陆基飞机一样,锁定发动机推力,用襟翼调整下滑路线。但飞行员老习惯难改,到最后动作走形,回到老习惯了。但F-35C的单发大推推力微调不易,一下子就速度过快了。, a/ Q2 A+ J0 g6 z, y# Z
- ~) X4 N9 u# n3 Y2 N$ @- e, T. I另外一个可能就是发动机故障,着舰进行到一半就动作走形了,最后拍在甲板上,飞行员在最后一刻弹射跳伞。但这样,甲板上的爆炸就动静大了,损失的就不止一架飞机了。希望美国海军没有倒霉到这个地步。" J. M+ ?8 ?& N" O
0 [, E3 A- M; {6 L# ~& K
如果是拦阻索断裂,那飞机就是掉海里了,接下来就是打捞问题。
# o0 e- y p$ E* ~+ t
# K& {0 B# W: U+ y( S8 i4 \+ o英国的那架F-35B已经打捞上来了,这架F-35C原则上也能打捞上来,要看事发地的水深了。 E) s) c, t7 p" g% t- U! z
& Y/ `; Q4 h2 ?# k: v! y* k, V接下来美国海军和中国海军可能要赛跑了,谁先捞到,那可是大奖。也可能美国海军赶紧派核潜艇,拉上深潜器,到水下搜索然后放炸药销毁。
' L$ L( y1 j0 O% \7 b, ^2 `) a9 S/ J
这事有点热闹。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