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橡树村 于 2012-5-22 16:17 编辑
N% @! G* Z* U0 S2 c) V6 P5 j4 K, R; V% A. k# N5 o7 b# o
13 清 7 ]% E) u! h/ u! D' g
6 f/ S f/ J" {" Z' N4 {; _. v$ n0 X5 V清初继续明末的寒冷。中国东中部地区,1650-1660年代较现代(1951-1980)年的平均低1.3度,1640-1690年代,平均每十年里面出现4.3个寒冬年。竺可桢在最早对中国古气候的研究中,把17世纪确定为小冰期的冰盛期。进入十八世纪之后,东中部地区气温转暖。1700年代和1760年代就比较温暖,东中部地区的平均温度能比现代暖0.3度,不过这里面1720年代冷一些,比现代冷0.2度,但是比17世纪要暖。1700-1770年代,寒冬年份只有17世纪末期的一半,是清最暖的时期。不过西北地区转暖要比东中部地区晚了不少,明末开始的冷期在西北地区以至持续到1750年代,其中最冷的时期是1680-1720年代。 % h! t- ]: c/ u+ C4 T9 s; b% I
清朝还开始了气温的仪器测量,虽然不完整,但是也留下了早期的气象资料。仪器记录了1743年的一次高温,7月25日北京气温可能达到了44.4摄氏度,超过了20世纪仪器测量的北京地区气温最高值,有可能是近700年来北京最热的一天。7月13-25日间,北京城区和近郊就有上万人死于炎热。这次高温天气影响到直隶、山东、陕西等地。 ! Y }+ d; \/ ~: }. l
东中部地区1780年代以后气候转冷。最冷的十年出现在1870年代,要比现代冷1.4度,是清最冷的时期,此后气温开始回升,到1910年代气温已经与现代相当。西北地区则在1760年代以后气温缓解稳定,到1860年代以后开始逐渐升温。
" _6 y3 D7 Y" s- M7 R' H- G8 d, j与相对干旱的宋、元、明相比,整体上清比较湿润。东中部地区偏干的时段比较短,有更多的时段偏湿,干湿变化也不是很大,只有华北地区的极端干湿事件略多一些。因为整体偏湿,清朝的水灾比较严重,文献中有大量的水灾记载,最严重的是1725年,水灾范围遍及整个华东华中华南地区,影响范围很广。黄河在清朝泛滥多次。第一次的大泛滥发生在1662年,与1761年与1843年大洪水一起成为清时期黄河最大的洪灾,1662年长江、珠江流域也都有大面积洪水。长江流域的洪水在寒冷的时候发生次数较多,但是大洪水的发生频率则是暖期要高于冷期。 0 ^. q3 _' P, {: x4 B' N% X% S
清干旱的发生频率偏低,偏旱到大旱的年份只有55年,只是洪涝灾害年份(90年)的一半多。连涝的事件在清朝发生过几次,连续干旱事件只有1876-1878年。这次连续干旱的程度非常严重,被称为“丁戊奇荒”,干旱范围覆盖黄河中下游和海河流域,因为中心在山西和河南,也被称为“晋豫大饥”。旱灾从光绪元年1875年开始,一直到1879年结束,以山西、河南、直隶、陕西、山东为中心,辐射到苏北、皖北、湖北、川北、陇东地区,共有2290万人因旱荒以及随后的瘟疫死亡。这次旱灾的程度在中国两千年历史上可能仅次于明末的旱灾,造成大量灾民流民,出现一些自发武装组织,但是因为清政府这次赈灾抚恤以及镇压比较卖力,并没有引发大规模的社会动荡。
& j Z* o) V: T' p( `4 H19世纪中期的灾害加上长期赈灾不利则导致遍及全国的起义。清朝人口增长迅速,虽然有多种鼓励开荒政策,但是人地矛盾逐渐突出,连边境地区人口也逐渐饱和,还造成了外来移民与原住民的矛盾,太平天国最初的金田起义就发生在这个背景下。1850年代之前南方多年的灾害、瘟疫没有得到很好的抚恤赈济,为太平天国运动提供了足够的灾民,而地方政府镇压无力也导致起义军得以生存并迅速扩大。差不多与此同时,北方也爆发了捻军起义,西北有回民起义。19世纪中期是小冰期的一个冷谷,整个中国在动荡中度过。
# I4 J+ [5 w: O* H4 J19世纪的最后几年到1900年代,气温虽然转暖,灾害频率却加剧。这时候的清朝政府已经完全无力行使统治职能,对灾害毫无作为,社会再次陷入动荡。1899年和1900年的黄河中下游大旱给义和团运动提供了灾民,也提供了反对洋人的借口,1900年代遍及全国的连年水旱灾害导致大量民变。1902-1911年间,有记载的民变达到1028次,其中1906-1907,1910-1911年是民变高发期。这些民变也有利于革命者从事宣传工作,扩大群众基础,同盟会发动的第一次大规模起义萍澧起义直接使用中部的饥荒作为理由。灾害中,清王朝终于走到了末日。
' b0 M0 S3 b0 M( J5 j2 X( r, t! h- i! D! s4 Y) C$ C# i
全文终
3 ?0 c7 O u( G$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