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之在自己之前已经完成了工业化的各个经济体而言,中国实际可支配的人均资源水平,明显是有着很大差距的。比之当前在逐步发展的新兴经济体而论,中国也是一个人均资源最匮乏的经济体。在这个背景下,中国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过程,就必须既要调动起本国人民的主观能动性,也要有效利用外部资源。这两个要求中,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和前提。道理很简单,就是银行,也不会贷款给一个没有进取心的企业。只有在中国对各种合作伙伴,都表现出相当的合作潜力和价值的时候,才能使得中国有机会得到自己缺乏的资源,包括矿产、能源,也包括后来的资金和市场。
# J% Q5 C: w& O( U: `, _0 ]! T' M+ M* u+ {3 L
由于中国经济的后发地位,在原始积累阶段,和现代化建设的起步阶段,主要的获得外部资源的方式,就是争取苏联和美国的认可和支持。在冷战的背景下,第一步的原始积累阶段,当然需要从苏联争取支持,包括智力支撑;在改革开放以后,就是要融入美国所主导的世界经济秩序。但是,不论是从苏联得到支持,还是和西方进行交易,都是很难保持独立性。这就需要中国的历代领导人,能够把握好这个合作的尺度,使中国始终在自身条件相对不利的情况下,既要有效利用外部资源,赶超发展的差距,又要保持在合作中的主动地位。实际上,不能尽快完成赶超,也就无法保持主动;不能保持主动,也就无法实现赶超。这就需要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侧重,但又坚持基本的原则,才能实现这个要求。, G% R1 A- C4 ?
* h" h/ m7 j; ] d- d 在中国全面工业化的原始积累阶段,毛泽东事实上看到了苏联模式和美国模式,共同的根本局限性所在,就是“见物不见人”。3 I' A# R Y6 F' _) C, t
6 s* u9 D- _9 Z" |. C9 W) b1 n
美国的体制,是为了投资得到最大的回报,直接满足资本的需要。苏联这个体制,表面上看起来不是为了直接满足资本的需要,但是事实上,即便作出最无私的理解,即便作出最正面的评价,我们也要承认,苏联这样一个体制,或者说领导这样一个体制的决策层和精英群体,他们所建立起这个体制,事实上是为了证明某种价值观念,某种制度的优越性。都是一方面需要调动人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实质上不肯承认大多数劳动者和消费者,在这样一个进程中的主体性的地位。这就是所谓的“见物不见人”。9 n' C0 F0 T* d x6 M, V7 p
w% @9 k8 A* v% i. Q( o4 s4 c 不是因为看不到人的感情和欲望,不是因为不尊重这样一种感情和欲望,而是总是试图按照某种方向去引导这样一种感情和欲望。当然,精英群体对于大多数人这样一种引导地位和作用,在任何时期都是不应该被否认的。它既是一种客观的现实,也具有自己的正当性和进步性。但是引导向什么方向,这才是决定性的。是真正去发挥人的主体性的作用,是培养和激发人的主体性的意识,还是为了某种抽象的理论,或者某些人个人的利益或者小群体对整个社会控制力的增强的需要来进行指导,这有一个根本的原则性的分歧。- P6 k& T& X: ], i- M
. g7 n9 ]1 V, ^$ h6 }
在这个意义上,美国和苏联其实是高度一致的,而毛泽东对此是高度警觉的。他始终认为,应该在以调动绝大多数劳动者创造历史的主体性的热情,这个基础和前提下,来进行战略的筹划和现代化的建设。如果背离了这样一个基础和前提,那么可能在一时会取得一定的成就,会表现出一定的优势或者优越性,甚至会被认为坚不可摧,是可以千秋万岁的,但是事实上其实是非常脆弱的。它最终会碰到自己无法克服的最核心的难题。
. j* Z, V3 N% Q! J
# ~2 u( W; n; 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