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tag 标签: 纳粹德国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相关日志

分享 两个伟大的美国总统的两件轶事
热度 70 老马丁 2017-2-4 00:54
FDR 富兰克林罗斯福是位伟大的美国总统,连任三次,打败日本和纳粹德国,没人有异议吧。 知道么?他做过一件有意思的事。从1933年开始,他义务主持了一个广播谈话节目,人称炉旁夜话 (fireside chat),大约有30多期,一直到1944年。伴随着美国人民度过大萧条,珍珠港,中途岛,和全面反攻,直至胜利前夜。 维基上的描述: “ 罗斯福也利用刚刚兴起的广播媒介,用“谈话”而非“讲话”的形式将自己自信宏亮的声音传遍全国,带进千家万户,一下子就将总统与民众的感情拉近了,从而在心理上造成了一种休戚与共的神圣感。每当听到炉边谈话,人们就仿佛看见脸上挂满笑容的罗斯福,所以有人说,“华盛顿与他们的距离,不比起居室里的收音机远”。甚至有民众将他的照片剪下来,贴在收音机上。炉边谈话取得的巨大影响,成为了广播史上的一个传奇。此后罗斯福将这种形式延续下来,一直到他去世 。” 你们想起什么?对了,推特总统不过是拾罗斯福牙慧而已 罗纳德里根总统也是位伟大的总统。也许有些争议,但是他政治上打败了苏联,打败了华约。经济上弄萎了日本。 知道么?里根参选时,人称他 没经验,极端右翼,过气老帮菜。 他上台后,华盛顿邮报说,里根幕僚的工作就是往里根贫瘠如沙漠的大脑里浇水。各路媒体评论家不甘落后都有话说:此人是国家的耻辱,恶魔,大脑空空,最有威胁性的总统,傻逼,小丑,全人类的威胁等等 (这些报道的出处见 这里 )。他的内阁就是辆垃圾车,吸引各路苍蝇 (January 31, 1981, the Pittsburgh Courier)。哪怕里根退休了媒体也不放过,CBS指责里根故意放纵艾滋病来消灭穷人和同性恋 (CBS’s John Leonard on “Sunday Morning,” Sept. 5, 1993。另,此条被某网站评为20年来十大媒体胡扯之首)。 死了也不忘鞭尸: 里根是骗子,懦夫,杀人犯。朋友们,今晚终于可以睡个好觉了,因为老鼠终于死了。 好吧,这条恨意满满的评论其实来自外国媒体。那么是古巴还是俄国呢?都不是,是英国的 卫报 有些似曾相识吧。不过那时候的媒体人和现在的这帮比还算文明的。而且里根也根本不在乎,他把一切抹黑贬低放在脚下,不象这位薄皮总统睚眦必报 。话说睚眦必报这词不一定都是负面。有些贱人就怕这类人,恶人还需恶人磨,矫枉必须过正。当然,这些浅显的道理现在很多人也不懂了。 最近看了些爱坛的评论,我的感想是,喜欢看(或者只看得起免费的)CNN的继续看,爱逛右派网站的继续逛,每天跟总统推特的继续跟,发日志怼或捧继续发,想干嘛就干嘛,生活本来就是十痛一乐。美国怎么样,你我说了都不算,世界真要被疯子毁灭,你跑不掉,我也跑不掉,也做不了什么。也别想着影响一旁吃瓜看热闹的读者,他们大多数没有投票权,就算有也然并卵,不要有那么强的带入感。
个人分类: 闲谈|526 次阅读|19 个评论
分享 美国大公司对纳粹德国的投资(转)
gordon 2016-5-4 05:42
  二战中,美国和德国是敌对国。但在这场人类浩劫中,纳粹德军用美国人在宣战前参与生产的卡车、制造的炸弹、开采的石油对付盟军。这些美国公司成 了纳粹德军某种程度上的资助者,让人们更深刻地理解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另一面。俄罗斯“纽带新闻网”今年1月31日的文章对这段历史进行了披露。 1.美国“标准石油”经瑞士偷偷输油   1939年时,美国与德国之间的商业联系已经十分紧密,多家美国商业和金融巨头都在德国拥有庞大的利益。几十年后,一位名为查尔斯·海厄姆的美国历史学家还曾专门以此为主题创作了《与敌国贸易》一书。   该书称,一战期间(1917年),美国通过的禁止与德国进行商业往来的《与敌国贸易法》丝毫不能阻止美国公司赴德国淘金,希特勒的战争机器正是 由美国人武装起来的。该书还介绍称,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在美国100家最大的公司中已经有26家在德国积极参与纳粹活动,并凭此与希特勒建立了紧密 联系。而且尤其让人感到惊愕的是,这种现象一直存在着,即使美国已经参加到战争中。   二战中,当美国和英国的民众因为汽油短缺而不得不在加油站前排起长龙时,美国的“标准石油”集团却在源源不断地通过中立国瑞士将石油运往大西洋另一边的德国。而此时的德国却已经是肆虐欧洲的一只巨兽。   20世纪30年代,德国法本公司与“标准石油”集团之间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双方甚至互为主要的股份持有人。而在30年代后期,法本公司已经逐渐“纳粹化”,但这并未妨碍美国人继续这种合作。   这种合作关系使得“标准石油”同纳粹迅速走近,于是美国石油开始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缺少石油的德国军队中。二战爆发后,英国封锁了从北极到南美洲 最南端的大西洋海路,用包围的方式阻止开往德国的所有船只,并没收其运载的货物。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人不得不秘密行动。他们与诸如瑞士这样的中立国达成协 议,让油轮将目的地改为这些中立国,然后由那里再将油料输往德国。通过这种方式,英国人的包围圈被轻松突破。那些同中立国订立的协议由于其秘密性质后来被 人们称为“影子协议”。实际上,英国政府对“标准石油”的这种做法心知肚明,并曾向美国方面发出抗议,但是未取得任何效果。 2.纳粹海军网开一面   曾有知情者表示,德国潜艇在海上威风八面,曾让多国商船苦不堪言,但他们却独独对美国油轮网开一面,双方默契关系可见一斑。他还表示,当时“标准石油”20%的油料都是输往德国的。   查尔斯·海厄姆在自己的书中称,其实关于美国公司向纳粹供油一事,美国政府心知肚明。而且,当时总统罗斯福一直希望让美国参战,并中断同德国之 间的合作关系。但是美国政府内部对此却有不同意见。许多人当时还信奉“孤立主义”,断然不同意让美国参加到战争中去。与此同时,商人们却不断地从美国对德 国的石油供给中获得大量好处。类似1917年禁止与德国进行贸易的《与敌国贸易法》那样的新法律也迟迟无法得到通过,因为许多人都指望着通过与德国的贸易 来挣钱。 3.纳粹德国曾给福特授勋   除了石油,美国人提供给纳粹德国的还有许多东西,比如卡车。   帮助德国人生产这些卡车的正是大名鼎鼎的美国福特公司。实际上,从希特勒刚刚步入政坛开始,亨利·福特就开始对其进行资助。一些德国高层人士后来曾表示,希特勒确实曾收到过来自亨利·福特的捐款,尽管后来美国方面未能确切证实这种说法。   除了捐款,亨利·福特还给纳粹提供了更加实质性的帮助。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福特汽车公司参加了德国的军事建设。例如,1938年该公司在柏 林开了一家组装厂为德国陆军提供卡车。双方的这一合同价值数百万美元。为此,当年7月亨利·福特被授予大十字德意志雄鹰勋章,而这是纳粹德国授予外国人的 最高勋章。亨利·福特则是获得这个勋章的第一个美国人。授勋的原因是亨利·福特“使汽车成为一个大众商品所作出的先驱工作”。希特勒亲自写了一封祝贺信, 祝贺福特获此殊荣。后来纳粹德军攻入法国时,他们驾驶的便是福特牌汽车。 4.美国政府心知肚明   除了福特汽车,美国许多企业都从与德国之间的生意中获取巨额利润。美国的国际电话电报公司(简称ITT)总裁在战争最为激烈时前往西班牙首都马 德里,然后从那里转往瑞士伯尔尼。其主要目的就是帮助德国改善通讯系统和完善正在对伦敦实施的野蛮轰炸中所使用的航空炸弹。也就是说,美国人生产的炸弹被 用在了对伦敦的轰炸当中。   而生产滚珠轴承的美国军用产品公司也向设在拉丁美洲国家的德国公司提供货物,这一贸易还得到美国负责军工生产的领导人秘密批准。   1933年至1939年,在纳粹德国的军事机构中营业的美国公司超过60家。   此外,美国公司还纷纷向德国同行转让技术。杜邦公司通过法本公司把氯丁橡胶和飞机防爆剂的技术卖给德国。美孚公司则将坦克润滑油的技术提供给德 国伙伴。希特勒空军得以建立,则离不开美孚设在德国的一家飞机专用汽油厂。美国军方甚至曾经承认,德国空军战机的许多先进发动机都是由美国人提供的。   就像在石油方面的来往一样,美国政府对这些行为也心知肚明。1941年7月,美国驻外军事情报机构发现了美国商人的这些行为,然后向政府递交了报告:“我们的特工人员发现,美国的一些公司在非法向德国人提供产品和技术。”但是,这份报告没能起什么作用。   而且,即使在美国1941年12月11日对德国正式宣战之后,这些公司也依然与德国进行贸易。有资料显示,德国1944年还通过西班牙的佛朗哥 政府每月得到4.8万吨美国石油和1100吨战略物资。更令人吃惊的是,美国商人在战争期间还在德国进行大量的投资:标准石油公司在德国投资达1.2亿美 元,德热涅拉尔发动机公司则投资了3500万美元,ITT公司投资3000万美元,福特公司投资额为1750万美元,而美国一些大公司还在德国银行存有巨 额现款。 5.德国靠美国贷款重整军备   如同这些数据所显示的,德国人用来购买美国产品和技术的钱偏偏大量来自美国的金融集团和银行。这实际上正是当时美国和德国这种巨大“利益联合 体”的框架。国际金融资本历来喜欢在全球范围内追逐最为丰厚的利润,而在当时那个年代,华尔街的巨头们则普遍将目光瞄准了大西洋彼岸的德国。有证据显示, 摩根大通银行曾在20世纪30年代向希特勒提供数笔资助,总金额高达3200万美元。   一战之后,美德之间在金融方面就已存在合作关系。这为两国在此后的合作打下了坚实基础。德国在一战中战败,被迫签署了《凡尔赛和约》,从 1924到1931年,华尔街通过“道威斯计划”和“杨格计划”向德国提供了330亿美元的贷款,而德国在此期间总共仅支付了200亿美元的战争赔款。实 际上,德国人就是凭借美国人的这笔贷款才实现了国家的恢复甚至重整军备。整个德国军事工业得以迅速发展,就是凭借在华尔街销售德国债券募集公众资金得来。 在这个过程中,摩根等大型金融集团获得了丰厚的利润。   20世纪30年代,美国金融业又同意德国推迟偿付贷款。同意这一条件是因为美国方面无法将德国逼得太紧,双方毕竟已有太多的利益纠缠。更重要的则是,德国正处于重整军备的过程中,这对于当时低迷的美国经济来说无疑是一种良性刺激。   正因如此,美国华尔街与纳粹德国之间的联系愈发紧密,以至于双方在战争开始后仍无法摆脱互相需要的关系,于是便出现了两国虽然已处于战争状态,双方的金融脐带却无法斩断的现象。
122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纳粹德国的经济“奇迹” (转)
热度 2 gordon 2016-4-5 20:06
注:实际上,中国没有多少路可选。在金本位条件下, 没有多少路可选,不“以货易货”,我们怎么办? 生产越多,越掉价。 那就不用商品呗,有产品就行了 。 中国去日本留学是因为到日本留学便宜,中国到德国留学也是因为德国留学便宜,我们没钱嘛。 去法国是因为法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刚过去,缺乏劳动力。 ********************************************************************************* 纳粹德国的经济“奇迹” 希特勒上台后,有两项经济政策对德国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一是扩大德国的“生存空间”,二是消灭德国经济的“暴发资本”,后者主要指向犹太人的商业金融资本。在希特勒看来,经济仅仅只是实现政治目标的手段之一。他认为,经济在世界范围内的工业和商业一体化体系中占有强大的地位无助于实现这一政治目标,这将导致农民阶层利益受损,而助长“国家普遍的浪费”。       在世界近代史上,德国在不同时期留下的痕迹总是深刻而凝重。其国民则因严谨以及奋发精神而闻名于世。一战时期,德国战败,被迫割地赔款,经济被严重削弱,然而,仅仅10多年后,德国的经济实力便迅速膨胀至世界第二。    二战时的纳粹德国成了世界战争的策源地,因而臭名昭著。    纳粹经济的“奇迹”曾经昙花一现,这里不妨先看一组数字:1933年纳粹上台之初,德国1150万就业人员中有600万失业,失业率高达34.4%,而到了1938年,其失业率降为1.3%,同年美国失业率为18.9%,英国为8.1%。而在居民实际收入方面,1935年至1939年德国年人均收入增长竟高达39%。    纳粹是如何做到的?其经济兴起、增长和毁灭的过程,教训深刻。    1.乱中上台 提到纳粹势力在德国的蹿起,一个不得不提的大背景是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始于美国的经济大衰退无可避免地影响了德国,紧接着发生的全球性危机,令德国经济雪上加霜。    美国的经济总量在1929年至1933年下降了39%,而同期失业率由3.2%猛增至24.9%。此外,美国的进口总值1929年为44亿美元,而1932年降为13亿美元。这对于依赖美国资金的德国来说,可谓“唇亡齿寒”。 1928年到1932年间,德国的出口额由123亿马克下降至57亿马克,失业率由7%飙升至30.8%。    这种大衰退对于刚刚经历了“魏玛黄金时代”的德国人来说,真的如从天堂到地狱。在此前的魏玛政府时期,德国几乎所有的经济数据都非常亮眼,国内投资也在大幅增长。而1929年的经济表现宣告了这一黄金时代的终结。这一年,德国全国的净设备投资为1928年的83%,外国资本输入锐减。    德国的银行业在危机中表现出极大的脆弱性。通货膨胀使得德国银行的储蓄状况迅速陷入恶化, 为了挽救危机,德国国内的大银行采取了大量吸引外国存款的方式。结果到了1930年,柏林的大银行有高达近50%的存款为外国存款。而德国的私人外国债务中有超过一半左右是短期贷款,这其中又以美国银行提供的资金为主要部分。    到了1930年,深陷危机的美国银行逐步停止了对外资本输出,这使得德国银行的资金状况迅速恶化。而同一时期德国国内政治上的微妙变化,进一步加深了外国投资者的疑虑。    1930年9月的国会选举中,纳粹党人一举获得全部555个议席中的107个,而此前一届仅为12席。共产党获得了77席,超过上届23席。这些变化使得外国债权人对德国的前景产生了担忧,纷纷抽回短期贷款。而1931年,德国银行业还爆发了挤兑危机。    银行的危机又进一步传导至农业,德国东部的农庄尤其依赖银行的借款。经济的萧条以及居民收入下降又影响了农产品的销售,之后便出现了大量农户和庄园破产的状况。    在应对危机方面,1930年3月至1932年5月执政的德国布鲁宁政府认为,通货紧缩是经济良方,因而不愿意让马克走上贬值的道路,其具体做法是让德国商品的价格下降,并进而带动德国的出口及就业。结果这样的做法不仅没能奏效,还加剧了危机。原因在于当时国外市场的商品价格下降得比德国更快,而实际状况是,德国的失业人口从1930年的230万迅速增加到1932年的600万人。    在纳粹上台之前,德国还有过两届政府,但执政期仅为短暂的8个月。这两届政府试图通过重新通货膨胀的方式来改善经济,结果却造成了新的通缩。德国的就业状况这时期也更加严重。    2.大兴土木 面对德国的经济困局,德国国内各政党在议会相互批评,各种经济主义不断被提出。而 纳粹党则不和其他政党辩论理论问题 。纳粹党人内部分工明确,有做市场调研的、有做组织动员的,有做培训的, 对“穷人的要求有求必应” 。纳粹宣称,只要加入其行列,便可以天天吃饱饭、不再失业,并且许诺将会提供福利住宅。    纳粹的这种做法迅速奏效,其党员人数从最初的10.8万人迅速增加至1932年的100万。而自从1930年起,纳粹就不断在各种选举中有所斩获 。1932年4月,希特勒在德国总统选举获得了36.8%的支持,而同年7月的国会选举中,纳粹获得230个议席,一举成为国会最大党。1933年1月,希特勒“顺理成章”地成为德国总理。    纳粹执政之初,德国政府财政赤字惊人,失业人口高达600万人。经济困局之外, 纳粹的执政地位也不稳固,其在国会并不占有绝对控制权。不过,在执政的第一年里,希特勒在内政外交方面却做得颇为成功 。比如,反对党被“合法”取缔,1930年刚刚收回的莱茵河西岸地区的经济开始迅速恢复,而德国的经济奇迹,也开始显现雏形。    在纳粹的“精心布局”下,德国各地的大型工程紧锣密鼓展开,尤其是高速公路的修建成了重点。 实际上,当时的大多数德国人压根买不起汽车。不过,希特勒对此颇不以为然 。他认为,只要修了高速公路,不仅可以解决一部分就业问题,而且只要有了路,就会有汽车。希特勒在德国四处奔走,不断为各种工程开工剪彩,发表演讲,刻意去激发德国人的热情。结果,德国人在近乎军事化的管理下,开始大兴土木。    在经济建设方面,纳粹并非“毫无章法”。早在1920年,纳粹就已经在其25点纲领中提出了自己的经济主张。1926年,希特勒宣布该纲领为纳粹运动的哲学与原理体系,是“永恒不变的”。    在25点纲领中,纳粹宣称,每个德意志公民的首要职责是从事体力劳动或脑力劳动,个人的活动不许损害全体的利益,而应受全体的制约并对所有人有利。 因此,纳粹要求,取缔不劳而获的收入,废除利息奴隶制;鉴于每次战争都给人民带来生命财产方面的巨大牺牲,必须把战争横财看作对人民的犯罪。因此,要求完全没收一切战争利润。    此外,纳粹还提出要将一切托拉斯收归国有,分配大企业的利润,大规模改组养老设施,将大百货商店收归国有,廉价租赁给小工商业者等。    纳粹的纲领,毫无疑问是反对资本主义的,其将“先公后私”视为主要原则。在这样的政策纲领下,小工商业者成了纳粹最重要的后备力量,而大企业则陷入恐惧。    希特勒上台后,有两项经济政策对德国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一是扩大德国的“生存空间”,二是消灭德国经济的“暴发资本”,后者主要指向犹太人的商业金融资本。在希特勒看来,经济仅仅只是实现政治目标的手段之一。他认为,经济在世界范围内的工业和商业一体化体系中占有强大的地位无助于实现这一政治目标,这将导致农民阶层利益受损,而助长“国家普遍的浪费”。    不过,即便如此,在上台后,希特勒仍然向德国经济界的巨头们采取了安抚做法,以便让这些巨头相信新政府不会采取激进变革的方法。当时,纳粹认识到,如果不能解决国内的失业问题,其政权将没有未来,于是乎,在执着于各种政治运动同时,纳粹党人还是努力贯彻了“反萧条”的政策。    3.广泛刺激 在希特勒政府的联合内阁中,一开始最重要的经济部门的负责人并非由纳粹党人担任,而德国央行的行长也坚决反对采取广泛经济刺激政策。不过,到了1933年6月,第一条有关促进就业的法令正式颁布,即“莱茵哈特纲领的第一条”。所谓莱茵哈特纲领,是1932年由纳粹党的经济智囊、主张采取刺激政策的莱因哈特提出,其内容强调了农业工程的重要性,并且主张修建工人的住宅区以及交通事业投资。    在莱因哈特纲领提出时,德国国内对此意见不一。一些人认为,这是正确做法,不会造成通货膨胀,而只有脱离世界市场,实现经济自给自足,才是解决德国经济问题的必由之路。而另一方面,德国的大企业家则出于对纳粹25点纲领中对大资本的态度而持反对意见。    在1933年6月提出的“莱茵哈特纲领第一条”法令中,其主要做法是通过发行短期的劳动国库券筹措经费,以便将100万失业者吸纳到生产过程中去。    与此同时, 纳粹政府还拨款投资各种交通工程。比如开凿运河、修建铁路、高速公路等 。这一政策对德国的建筑业尤其有利。当时,纳粹规定,在不一定使用机器的条件下,必须用手工劳动来完成某些工程,而且在招募的工人中必须有80%是此前登记享受失业补助的失业者。此外,纳粹还极大扩编政府及党的官僚机构以吸纳更多失业者,同时还要求大企业增加雇员。    另一方面,1933年9月,纳粹还推出了“莱因哈特纲领第二条”法令,为1933年至1934年度维修住宅及农业用房屋提供5亿马克的补助,并且提供价值3.6亿马克的利息偿付券。此外,还大力修建各种居民住宅区,增加邮局、铁路投资等。    据统计,在纳粹上台的前两年,至少拨款50亿马克用于促进就业。这样的做法也确实迅速奏效。到了1933年底,失业状况明显好转,失业人口由600万减少至400万人。    此后几年中,纳粹继续推动减少失业。比如推行普遍兵役制,反对妇女从事职业活动等。结果,由于就业率的提升,德国国民的实际收入水平迅速提高。1935年至1939年,年人均收入增长达到39%。    农业部门是纳粹改革经济的另一个重点。1933年9月,纳粹公布了农庄继承法以及食品状况法、这两项法令对德国农业影响深远。 农庄继承法规定,农庄作为企业单位,必须维持7.5公顷至12.5公顷的土地面积,不允许转让、分割,也不能用于抵押 。而食品状况法则要求将食品的生产、加工、运输、销售、分配等都置于国家的严格控制之下,从而保证稳定的食品价格以及农业部门的工资。    上述做法,在纳粹政府看来,是为了巩固农业自给自足的基础。实际上,这样的做法也确实取得了一些效果,比如1937至1938年度,德国粮食的89%、肉类的95%、奶制品的90%都实现了自给。    农业以外,工业的独立也是纳粹致力的目标。1936至1938年间,德国年均工业生产增长了14%。而为了减少来自“敌方”的破坏,纳粹对德国工业进行了重新布局。比如,将生产重点由工业化基础雄厚的鲁尔等边境地区转移至中部地区。这使得德国各地区的经济落差有所减少。    在纳粹的宣传下,德国国力的提升,被迅速转化为民族主义自豪感。1935年,当柏林获得1936年奥运会的主办权时, 他甚至宣称,“以后1000年德国都不会再有革命了” 。    1936年的奥运会,成了纳粹向世界宣传其经济成就的绝佳舞台。而在1936年前后几年,德国经济确实在世界“一枝独秀”。历史学家汤因比估计,德国在1938年占世界制造业产量的14.3%,超过法国和英国生产的总和。其钢产量达到2330万吨,居欧洲第一位。    4.走向战争 就在德国国内经济迅速发展之时,在纳粹政府中仍有大量意见认为,德国的自给自足仍是个问题。当时, 尽管德国的食品工业以及工业领域都有了长足发展,但原材料方面仍大量依赖进口。比如德国65%的铁矿砂和石油依赖进口 ,而纺织业的原料大约有80%需要进口。    在纳粹的长期政策中,摆脱外部的影响、实现经济自给自足是其目标之一。而德国良好的就业成就,被外界认为很大一部分是基于德国国内军工产业的发展。外界在战前就有分析指出,纳粹认为,只有通过战争征服其他国家,才能取得必要的原料确保经济发展,并且避免灾难性的崩溃。    1939年9月,德国入侵波兰,并且仅仅1个多月就占领波兰全境。这一时期直至1941年底,战争并未对德国经济产生本质影响。在这一时期,纳粹继续向德国民众许诺,将会维持以往的商品供应,并且将采取的是一种与和平时期经济相适应的战时经济。    不过,到了1941年底,德国国内媒体也开始认识到,德国的经济可能即将面临大麻烦。德国经济的重心开始转向军备生产。1941年12月至1944年6月, 德国的军备生产增长了2倍多,相应地,民用消费品生产则开始减少 。情况最差时对民用的供应量甚至比1932年大萧条时期的最低点还要低10%。而随着更多的原料被用于军工生产,民用消费品的质量也开始大幅下降。比如, 1943年至1944年,德国生产的皮鞋中竟有40%是用人造革制造,平均使用期由33个月骤降为4个月 。    在纳粹创造“经济奇迹”中的几年, 德国的金融系统是纳粹募集资金的重要来源。纳粹政府擅长通过发行债券的方式,从资本市场获取资金改善财政状况。结果,在后期,这样的做法越来越收效乏力。为了筹措资金,纳粹德国在国内征收重税,加速印钞,其结果令德国通货膨胀严重,加速印钞使得货币体系迅速崩溃 。战争结束前的1945年4月,纳粹德国的债务高达3370亿马克,而战争开始时仅为310亿马克。金融系统的崩坏成了压垮纳粹的最后一根稻草。 注:蒋介石政府的做法,就是发公债,印钞。
479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打倒纳粹德国,希腊自由万岁!
热度 46 holycow 2015-1-24 02:17
打倒纳粹德国,希腊自由万岁!
1941年5月30日,两个希腊人趁夜色爬上雅典卫城,降下了巴特农神庙前旗杆上飘扬了一个多月的纳粹占领军旗帜。 2015年1月25日,希腊人民将决定是否降下同一个旗杆上德国走狗欧盟的旗帜。 打倒纳粹暴政!让自由的旗帜高高飘扬
1230 次阅读|15 个评论
分享 纳粹德国式的伪满洲国(转)
gordon 2013-12-21 14:02
注:黑太阳——青春、健康、向上,日本搞的就是这种东西,呵呵 东北当年的经济比日本本土还阔,这是一个事实。     五族协和的王道乐土   日本人也讲“和谐”,满洲国的意识形态就是反过来念,曰“协和”。建设“ 和谐社会”的满洲国的口号是“五族协和的王道乐土”,五族就是指日汉满蒙朝,协和就是地位一律平等、共同建设大东亚。日本人说是这么说,做也是这 么做的,起码表面功夫是下到了,日本当时最出色的战略家石原莞尔就主张在满日本人应当放弃日本国籍,加入满洲国籍,全心全意建设满洲国。   任职于满洲国司法部的台湾人林凤麟先生回忆道“而满洲国甫经成立,虽由日本扶植,但日本对满洲国不像对台湾那样,以殖民地作风来对待;同时当地又同样是中国民族,土地辽阔,若去满洲,环境生活将大为扩展,精神一定畅快,因此决定赴满洲求发展。”   “彼时满洲国中央各部门中,日本官员的人事由日本政府作主。尽管如此,但满洲国各种法制上之基本构造,并无民族地位之差别待遇。”    但事实上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满洲国实行配给制度,这就很不“协和”了,日本人与台湾人吃大米,朝鲜人吃小米,满洲人吃高粱,蒙古人吃啥我也不知道。 (应该是继续吃羊肉)如果满洲人吃了大米被发现了就得吃官司,据传有个满洲人被汽车撞死了,呕吐物中有大米,于是他们家吃了场官司。还有个满洲人坐火车晕 车了,呕吐物中有大米,他就被当经济犯抓起来了。当然了,如果满洲人吃了大米不在日本人面前吐的话就无所谓了。   其实,满洲国也是一个有政党的国家,这政党就是协和会,这个协和会是一个很有趣的政党,由石原莞尔等人创办,协和会的口号是“反共、反资本主义,建设五族协和的王道乐土”,本来是用 来取代关东军日后成为满洲的执政力量的,协和会本来也挺像那么回事儿的,还真把自己当棵葱了,摩拳擦掌要接替关东军,关东军不爽把协和会给清洗了,协和会就变成了一个全民打酱油组织,并没有发挥原来预想的作用。1943年满洲国10%的人口都是协和会的会员。 五族协和的美少女邮票,从右至左是蒙古、朝鲜、日本、满汉分不清,穿的都是旗袍。   胡子抗日,皇军剿匪   东北人管土匪叫胡子,清末一直到张作霖时期,东北胡子都很猖獗,张作霖自己就当过胡子,日本人控制了满洲,这种社会治安显然是不能被接受的,于是日本人开始打胡子。    生于吉林市的于志钧在回忆录《蚕食》里写道“日本人看准机会,组织日军和伪满军联合部队,进山,大规模打胡子(剿匪)。一石二鸟,既稳定社会,又收买人 心。这是长期统治所必须的。在不到三年时间,把东北的胡子全部肃清。到1935年,在东北农村已经看不到胡子。胡子除了部分被打死外,大部打散了。混入民 间,金盆洗手,当了良民。”“1942年,我父亲和二伯父合伙买一辆二手卡车,从事货物运输。父亲有位姓傅的朋友,是蔬菜老客(批发商),雇我们的车,把 蔬菜从吉林运到长春,贩卖。听父亲说,老傅当过胡子,是给胡子写账的,他媳妇(老婆)是当胡子时抢来的,现在儿女都有了,当菜贩子,日子过得不差。都说妓 女“从良”,东北胡子也有“从良”一说!”“1934年,在东北农村已看不到胡子了,社会比较安定。等我记事的时候,九一八事变,也被人忘淡,少有人谈 论。日本人在东北开始一些建设,老百姓生活逐渐好起来。”   满洲国的官吏制度   满洲国的政治体制很有些莫名其妙。说是帝制呢?溥仪说了不算!君主立宪?也不是。其实关东军才是“太上皇”,本来是有个准政党“协和会”的,但是一直没发挥作用。    但是 关东军都是些军人,并不具有具体的治理国家的操作能力,政府部门的公务员和官员则是通过考试选拔的,类似于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但是考试科目则是现代的内容。满洲国的官吏制度是一个十分正规的文官制度(Civil Service)。满洲国可以说是一个专业人士治国的国家,在政府部门任职的多为政治、经济和法律方面的专业人士。其中有日本人也有朝鲜人、满洲人和台湾 人。   毕业于京都帝大的台湾人蔡西坤在《满洲警务生涯忆往》中提到“满洲国高等官考试分两科,一为司法科,一为行政科。我两科都通过,通过以後,考上的人必须先到满洲新京(长春)大同学院接受训练。”    “大同学院的同学有满洲人、蒙古人、朝鲜人、台湾人和日本人,其中日本人最多,第十三期的台湾人有我和许根元两个。我们每八个人住一间宿舍,和我住一起 的有:两个满洲人张守先,王成春,一个韩国人郝维宇,还有四个日本人池田愿、绪方秋行、门屋太郎和吉野丰,我们彼此感情很好,相处得不错。”    任职于满洲国外交部的吴左金回在《满洲国外交生涯》中提到“後来实施外交官制度,我想与其一辈子当个委任官,不如以在职身分参加满洲国的外交官考试,若 第一年没考上,次年再考,只要再接再励,不怕不能成功。 那时台湾人被视为中国人,能讲一种外国语即可应考,我具有日语能力,考试比较容易。与我一同参加考 试的台湾人尚有黄清塗,试场在新京(长春)。那时深恐自己考不上,因此和妻子约定,放榜当天若被录取,在回家的路上将会高举双手为记,若否,妻子也不必追 问,幸好果如所愿。”   “到满洲之後,我和任职於满洲国的日籍官员共同学习满洲话(即北京话);那时我们有个语言津贴,学成後测验,及 格者分一、二、三,三级,考头等的人发三个月奖金三十元,二等的二十元,末等只有十元。考试结果,我以三级及格;同为台湾人,任职於文教部的陈锡卿先生, 则因年轻学得好,考上一级。 学会满洲话,在会议时很有帮助,因为会议中,日语和满洲话都说,有人说日语,稍後即翻译成满洲话,反之亦然,若两种语言都懂得 的话最好。”   一桥大学的商科硕士,在满洲中央银行任职的吴金川也回忆“当时在满洲的日本人都很拼命,很认真为建设满洲国而努力,记得 当时依规定,这些待在满洲的日本青年都要学满洲话,还要经考试分等,计有一等、二等、三等、四等,每个人都要一再考试,每升一个等级以加奖金做为鼓励,所 以由学中国话一事,就可以想见他们的认真。 ”   毕业于九州帝大任职于满洲国司法部的林凤麟回忆“日本为方便治理满洲,必须制定满洲国 法律,因此设立一「法典制定委员会及民事法典起草委员会」主修「满洲国」法典,内容包含宪法、六法全书、民事、刑事法的制定等,我即厕身於委员会中,参酌 各国法律及当地的风土民情,负责民事法典的编纂工作。”   “民国二十六年八月,法律公布後,有一段试行时期,为验证法律的适用程度,派我任审判官,赴哈尔滨地方法院做推事”    “民国二十八年,司法部欲编新法律,调我们这些有经验者编纂,所以我又任司法部事务官,兼民事法典审议委员诸法令调整委员会暨司法制度委员会的干事,专 任法律的编订、修改工作。二十九年又兼任国务院总务厅的参事官,以为「满洲国」各种组织法把关。同年七月升兼司法部参事官。”   “在司法部的这段期间,我勤事著述,曾著有论文多篇,每篇皆以日文、汉文发表,甚受好评。”    满洲国的文官考试制度和司法体系都是照搬日本,在当时还是比较先进的。台湾人谢报回忆“记得当时满洲国的「六法全书」为林凤麟和欧阳余庆两人编的,比日 本的六法还要进步。因为他们两人将中国六法全书与日本法律合并比较,留下适合满洲国的条文,去除不合时宜的部份,所以是一部符合社会需要的法律全书。” 满洲国人的生活水平、配给制度和经济犯   满洲国从建立到1941年,人民生活水平跟以前比并没有下降,由于金融改革和货币统一以及生产力的发展,甚至有所提高。   毫无疑问的是,满洲国时期没有发生过饥荒,人的基本生存保障是没有问题的。   东北有史以来第一次平民因饥饿而大规模死亡的时间发生在1948年的长春,此后的1960年到1963年发证的事情也是众所周知了。满洲的土地上发生饥荒就跟鱼被淹死一样荒谬。日本人的统治还没有荒谬至此。    我买过2006年8月号的《华夏地理》,该期杂志做了个专辑叫《中国蒸汽火车:任重道远130年》,有一篇文章提到了满洲国时期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以为 普通满洲籍火车司机的收入,据说,当时满铁火车司机的收入十分可观,不但一个人工作养活全家没有问题,他太太的高跟皮鞋还是专门在奉天的高级百货公司订做 的。另外,“革命样板京戏”《红灯记》,也很让人深思,剧中主人公李玉和,不过是个满洲普通铁路工人而已,二七罢工失败后逃来满洲的。不过 《红灯记》却告 诉人们这样一个事实:老李的工资能养活八九口人,包括他自己,母亲李奶奶,女儿李铁梅,加上另外两个工友的家属(每家按三口人计)。 《红灯记》的原作是《自有后来人》,原剧中的李玉和是个酒鬼,李奶奶常劝他少在外面喝酒,所以才“临行喝妈一碗酒”。一部《红灯记》,不自觉的透露了老李 的工资不仅可以养家,还能常下饭馆喝上几盅,这说明什么呢?说明老李一家,在满洲国是过着温饱有余的生活!另外,还有一段剧情也很有意思。 鸠山说:“老朋 友,想当年我在铁路医院给你看过病。” 鸠山曾是铁路医院的医生,老李作为铁路职工,有在铁路医院免费医疗的待遇。   我姥爷在满洲国末 期在日本人的医院里工作,我姥爷活着的时候,每次在我姥爷家过年,他都要做一道汤,里面有海参,干贝,虾仁,木耳和蘑菇,最后还要放炸脆的薯片,我问他这 是什么菜,您跟谁学的?他说没跟谁学,自己吃过琢磨出来怎么做的,在日本医院的时候新年聚餐就吃这个。   生于吉林市的于志钧在回忆录 《蚕食》里提到“父亲没有读过多少书,粗通文字,学了驾驶汽车技术,在当时的吉兰长途汽车运输公司当司机。那时东北胡子多如牛毛,父亲胆大心细,技术高 超,几乎没出过事,得到公司信任。1934年。当了公司经理。那是个身份股,没有实际投资。1936年,公司被日本人接收,父亲离开公司,到吉林市邮政局 当投递卡车司机,工资40多元“国币”,这是很不错的待遇,直到1939年。1940年,父亲辞掉邮政局的工作,自己开了一间汽车修理厂,取名“大和洋 行”。同年,工厂倒闭。父亲和四姑母、二伯父合伙买辆二手卡车,从事个体货运运输,到日本投降。”“当时我父亲是汽车司机,我们属于中偏下的家庭。”   “老家离城里不远,上学放假或星期天,常回来玩,在河里游泳。河里鲫鱼很多,用手就能摸着,回家烧鱼吃”(当时的棒打狍子瓢舀鱼是毫不夸张的真事)    在满洲国,就是这样的没什么文化的卡车司机一家,生活水平也是相当可以的。于教授回忆起他们一家1938去新京购物的情形“我们住下后,来到三中井洋行 (百货公司),一进大门,十来个青年女店员,清一色十七八岁日本姑娘,分列两旁,夹道欢迎,向我们鞠躬,口喊:“藕哈优勾札一麻司!”,中国话意思是“您 好!欢迎!”。这是一幢六层楼,商品琳琅满目,有自动梯、电梯,售货员全是日本姑娘,非常有礼貌,非常亲切,耐心地介绍商品。当时日本还没对英美开战,所 以商品除日本货外,还有美国货。我父亲选购一架美国柯达牌照相机和一台美国造五灯(电子管)收音机。这两件东西,是我父亲最珍爱的宝贝,当时是非常时髦 的。这两件东西,虽经“满洲国”、苏联红军占领、国民党、解放等重大社会变迁,一直流传到上世纪八十年代,还在。此后就不知去向了。爸爸使用这架相机,拍摄很多解放前时期照片,记录许多有价值的历史镜头,可惜,文革中被我母亲烧了,付之一炬,尽成灰烬。害怕呀!”   来自满洲的司机一家也有机会出国旅游,1939年,于司机就带着全家去了北平和天津。   “1939年春,父亲攒够了钱,全家五口(父亲、母亲、我和妹妹、弟弟)到天津、北平(北京)去玩。当时,北平、天津已被日军占领,日本在华北扶植汉奸,建立了伪政权。关内外都是伪政权,以山海关为界。我们到天津、北平,叫“出国”,还得起(办)出国证,才能成行。那时,我四姑母一家在天津法租界住。第一站,先到姑母家。我们乘的火车到达山海关,要检查出国证;还要兑换钱,换关内使用的“联合券”。我们使用的“满洲国币”,一元钱上有个古代老人,不知道是谁?我们叫“老头票”。那时的“满洲国币”很值钱,一块钱老头票能换很多联合券,就跟美金一样!所以,我们一到天津、北平,觉得一下子成了财主,有用不完的钱!这趟旅游,我姑母一家四口(姑父母和两个表弟)全程陪同,费用全由我父亲负担。”“在北平,住高级旅馆,旅馆包饭,吃得非常好。白天外出游玩,乘两轮人力拉的东洋车,六七辆排成一队,浩浩荡荡,穿街过巷,嗖嗖地,好不威风!我们不是地主老财,并非富有,这是实情。”“这次旅行,我不懂事,只知道吃得好,玩得好,住得好,莫名其妙的优越感。我不是写小说,给人看,我没必要掩饰思想,一个生长在日本统治奴役下的小孩子,谈不上觉悟,我不懂政治。我没必要用七十年后的今天观点描述当时。历史就是历史。 注:这个是因为汇率的问题,银本位嘛,钞票还是值钱的   至于满洲的有文化的人,收入更是可观,在满洲国经济部任职的台湾人杨兰洲回忆“到满洲,最大的好处就是没有差别待遇,比方在台湾的大学毕业生一个月六 十元,在满洲国月薪则是一百七十元,可以生活得很富裕。在新京(长春)开台湾同乡会,三元一桌的菜,十二个人都吃不完。不过我在满洲国娶妻生子,薪水都傻 傻地花掉了,一些比较会打算或聪明一点的人,则将钱寄回台湾买房子。   十二个人吃不完的菜,放到今天起码也要400人民币吧,这样推算,当时满洲国大学毕业生的月薪相当于今天的两万块以上。满洲在制度上实行不分种族的平等,满洲籍大学生的待遇也是这样的。   在满洲做警务工作的蔡西坤回忆“在大同学院受训时,一个月薪水是一百五十元,当警佐也是一个月一百五十元,另外加些津贴。”“满洲国制度中,高等官的薪水是每年调升十五元,若遇拔擢,则升两倍,我在满洲待四,五年的时间里,待遇总共升了七倍,日子可以说过得很轻松   作家梅娘在回忆自己的大学时提到“上关内读大学,“满洲国”币不能与中国货币兑换,学费不好解决。“满洲国”币能与日本国币自由兑换,生活水平也相差不多,家里负担得起。” 可见当时满洲的生活水平比日本差不了多少。     但是30年代末40年代初,随着战争的加剧,作为日本后方的满洲也开始实行配给制 ,蔡西坤回忆“满洲国虽采民族协和,各民族一律平等的政策,但经济上则 采配给制,分有日系、鲜系和满系,配给各有不同,并不平等。 一般说来日系为最高级,配有米、肉、清酒和衣服,鲜系和满系级数则较低,配给是粟和高梁,我们 刚去时,因为要适应北方的气候,衣服需要多一点,要求配给多一点,他们也给予优待,衣服,棉被都给得多,甚至连锅子、面包、烟酒都有配给。後来我们生下大 儿子,小孩的牛奶也配给,一天送来五瓶鲜奶,有时候生产过多怕坏掉,曾一天送十瓶,我们喝都喝不完,还害小孩喝太多,拉肚子。许多配给的物品我们用不到, 如烟酒,我们就拿去和满洲人换鸡蛋,满洲人很会将破袜子抽纱重织,所以我们有破袜子也拿去换鸡蛋。   于志钧教授也回忆“当时,日本人的主食是大米,东北人视大米、白面为细粮,开始(1942年以前)日本人不限制东北人吃大米、白面。后来随战争压缩日本的空间,日本不允许中国人吃大米,吃大米为“经济犯”,犯法。”    这以现在的观点来看显然是制度上的歧视,但是在满洲国以前满洲人确实也不怎么吃大米的,因为当时满洲不怎么产大米,满洲人又是华北移民的后代,没有吃米 的习惯,满洲的本土民族也不吃大米。我爷爷生于20年代,现在80多岁了,至今最喜欢吃的主食还是粘豆包。日本人进入满洲后才逐步地发展水稻种植,用的水 稻品种也是日本人特殊培育的耐寒品种, 一开始是在满洲的朝鲜人种大米,为了赚钱,大米基本上也都卖给日本人,然后朝鲜人自己吃小米。满洲国成立后,东北的 水稻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与中国建交的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当年就是在满洲设计建设水田灌溉系统的。 所以,配给制是按照原来的饮食习惯定的。但是满洲人也不 是傻子,日本人引进来的大米好吃谁都知道,所以,才不管什么配给制,能买得起大米的话当然还是吃大米,于是出现了前文的一幕,满洲人被车压死了或者晕车吐 了之后就被当成经济犯了。不过,如果不吐呢?吃了也就吃了,谁会知道?这就叫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因为日本人一直没有取缔市场和私有经济,满洲人手里有生产 资料,流通环节也没有掐死。比如1942年的时候吉林的于教授的爸爸就自己买了辆卡车跑运输,菜贩子当时的生活也不错。    来自台湾,丈夫在新京当医生的家庭妇女黄洪琼音回忆道“有一阵子,日本人也对东北人施以配给制,并不准其在市场卖肉,但东北人并不理会,市场内不能卖, 就到市场外卖,日方见配给制无效,乾脆任由东北人自由买卖,再徵收税金,所以有时日方所配给的肉品不好时,我便到东北人的市场购买”   但是近代史不像古代史,不太好编,尤其是日治时期的近代史,日本人数据记得详细,大楼盖得坚固,铁路修的瓷实,这些都是历史的见证,而且经历过这段历史的老人还有不少建在,我家里四位老人全部出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东北,姥爷最年长,差不过跟李登辉一样大,奶奶在满洲国垮台的时候也17岁了,女子国高辍学,四位老人全部全程经历了“伪”满洲国十四年。我又好信儿,经常跟他们打听那时候的事情,这些平民百姓眼中的历史似乎跟教科书和抗战电影有给人的印象有些出入,而且还不小。此外,有很多无关紧要的零碎的历史片段TG是来不及和谐的,方方面面也能反映出当时的真实状况。   “伪”满洲国的成立并非社会的剧烈震荡,而是在东北原有的社会基础之上“统治者易主”的一种“外科手术”式改变。   衡量某地的农业经济是不是小农经济的主要指标就是粮食商品率, 东北土地肥沃,地广人稀,与关内几千年的小农经济不同, 东北的粮食生产在近代就已经达到了很高的商品率,不但自给不是问题,商品粮还大量的输出到关内和国 外,东北的资本主义工商业最初也依托东北发达的农业建立起来,以面粉和榨油工业最具代表性。   随着铁路的开通和外国资本的涌入,东北广袤无垠的黑土地的潜力被逐步地开发出来!    1908年,东北大豆在英国试销成功,同年沙俄纳坦索公司将东北大豆、小麦等粮谷五千吨输往美国,哈尔滨粮食交易所也在同年将在东北购买的1000吨大 豆销往敖得萨。德国、意大利、荷兰、加拿大也先后取消对东北大豆进口的限制。从此,东北大豆对欧美的输出明显增加,东北粮食生产迅速被纳入世界市场中。 1908年以后,东北的大豆三品输出不仅数量猛增,而且很快由向关内市场输出转向国外市场输出。1908年东北大豆输往日本者占35.9%,输往欧洲者占 5.4%,输往中国关内者占总额的58.7%;1910年,输往日本者占12%,输往欧洲者占67%,输往南洋者占1%,输往中国关内者仅占 20%。东北大豆迅速成为中国出口贸易的拳头产品,“其声誉几超丝茶”。1909年,东北北部新垦区小麦的输出率为80%,大豆输出率为70%,东北迅速 成为以面向国外市场为主的大豆商品生产基地和出口贸易基地。东北大豆在20世纪30年代一度占领了80%的全球市场份额!   不仅仅是工农业和交通运输,沙俄与日本的殖民者在文化、教育、医疗、建筑、城市建设等等诸多方面为东北带来了现代化和西方文明,俄国本身是一个相对落 后的列强,但是来到哈尔滨的俄国移民则大多是具有开拓进取精神的精明商人,犹太人占了很大比例,以色列总理奥尔默特的父亲就葬在哈尔滨。十月革命之后更是 有大批白俄贵族避难哈尔滨,其中更不乏学者和工程师,他们不但建立了中东铁路技术学校(今哈工大),中东铁路商业学校等学校,更给东北带来了中国最早的电 影院,中国最早的啤酒厂,中国最早的出租车,中国最早的交响乐团,哈尔滨“康季莲娜”乐器店当时中国名气最大的乐器商店之一。经营世界最新款的各种管弦乐 器、乐谱和唱片,直到1966 年以后才消亡。时至今日,哈尔滨每年夏季都举办“哈尔滨之夏”音乐节,可见西方音乐在哈尔滨市民中广泛的接受程度! 季羡林留德途中路过哈尔滨!他记述到“这是我第一次到哈尔滨来。第一个印象是,这座城市很有趣。楼房高耸,街道宽敞,到处都能看到俄国人,所谓白俄,都是 十月革命后从苏联逃出来的。其中有贵族,也有平民;生活有的好,有的坏,差别相当大。我久闻白俄大名,现在才在哈尔滨见到,心里觉得非常有趣。”对于当时 哈尔滨人的生活,季羡林恐怕是十分的羡慕!他说“除了食品店以外,大街两旁高楼大厦的地下室里,有许许多多的俄餐馆,主人都是白俄。女主人往往又胖又高 大,穿着白大褂,宛如一个白色巨人。然而服务却是热情而又周到,饭菜是精美而又便宜。我在北平久仰俄式大菜的大名,只是无缘品尝。不意今天到了哈尔滨,到 处都有俄式大菜,就在简陋的地下室里,以无意中得之,真是不亦乐乎。我们吃过罗宋汤、牛尾、牛舌、猪排、牛排,这些菜不一定很“大”,然而主人是俄国人, 厨师也是俄国人,有足够的保证,这是俄式大菜。好像我们在哈尔滨,天天就吃这些东西,不记得在那个小旅店里吃过什么饭。”可见当时哈尔滨人整天吃俄国大菜 可不是什么稀罕事。我有幸在北京的基辅餐厅和哈尔滨华玫吃过正宗俄国大菜,其美味至今让我念念不忘。关于大列吧,哈尔滨还有这样的顺口溜“上有天堂,下有 列巴郎。大姑娘行三辈子好,才能嫁给列巴郎。”。最初从事制作“大列巴”的面包师,多是来东北闯关东的山东人,由于他们工作吃苦认真,收入也很可观。20 世纪早期的哈尔滨,无论是建筑还是基础设施,教育医疗和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中国城市中都是数一数二的。而且中国人能够分享到经济成长的成果,比如作家梅娘 的父亲孙志远就是当时在远东赫赫有名的大资本家,梅娘生在符拉迪沃斯托克。   与此同时,在南满道的另一端,新兴港口城市大连的建设也是如火如荼!大连本是沙俄始建,原名“达列涅”日俄战争后易主日本,改名大连,就是达列涅的音 译。早在沙俄统治时期,俄国在大连就下了血本!根据2009年大连档案局在俄罗斯四个国家档案馆获得的史料显示,沙俄对大连的定位类似于今天的旧金山和温 哥华!   “大连湾港位于伟大的西伯利亚铁路末端的一个站点,日益繁华的黄海中心,具备所有的优势,在最短的时间内成为全世界重要的贸易中心。”——沙俄财政部1899年N239密档。   “在占领这个港口之后,宣布其将对所有国家的商务舰队开放港口。为追求财富,我们欲在它周边着手兴建城市设施,并将其称为‘达里尼’。”   ——1899年8月沙皇尼古拉二世发布的《关于兴建达里尼市和赋予这个城市自由港权力》敕令   “随着港口的兴建,世界各地的工商业将涌进大连湾,随之而来会有巨大的商业效益,毫无疑问会在维多利亚港湾(注:大连湾)诞生城市的生活。   眼前有许多北美州城市的例子,例如旧金山、芝加哥、温哥华和其他城市,由于兴建了铁路和港口,几十年的时间,由贫瘠的小村庄演变成人口众多的繁华的城市。可以想象,大连湾将具备独特的发展条件,也会这样快速的发展。”   ——沙俄财政部1899年N239密档   到1904年俄罗斯人对大连的港口和城市建设总统投资了2800万卢布,而对于旅顺港的投资
0 个评论
分享 毛熊的国歌不雄壮啊,但俄语版的《苏维埃进行曲》真他吗雄壮 ...
热度 20 苏双 2012-12-19 14:59
毛熊的国歌不雄壮啊,但俄语版的《苏维埃进行曲》真他吗雄壮 ...
毛熊这个国家绝对配得上“侵略成性”四个字,好在它解体了,解体得好,再解一次更好,历史充分证明了,谁跟毛熊当邻居谁倒霉。但毛熊这个民族确实很威猛,这点也得承认。把纳粹德国被俘军旗摆成一个旗阵,彪悍啊。 斯大林被很多人称作暴君、独夫、 民贼,但 1941年11月7日的斯大林,是绝对当得起“是条汉子”四个字的。 个人感觉毛熊的国歌不雄壮,但俄语版的《苏维埃进行曲》真他吗雄壮。 历史真是搞笑,《苏维埃进行曲》本身并不是苏联歌曲,作词者与作曲者都是美国人,且创作年代也不是1987-1991时期,而歌曲本身只是作为红色警戒3的主题曲
1840 次阅读|2 个评论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11-22 12:57 , Processed in 0.036833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