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tag 标签: 缝纫机

相关日志

分享 20160105 缝纫机
喜欢 2016-1-6 10:10
看了约四小时的视频,缝纫机入门课程,英文的。 还是没动手,没开封缝纫机。 又困了,争取再睡长一点儿。昨夜睡了7.5小时。
个人分类: 杂记|0 个评论
分享 从缝纫机看中国社会的变迁
热度 1 gordon 2015-12-5 07:16
偶然看到一个记录篇,就是我们的老式缝纫机竟然 “昭和7年” 就有了。 (即1932年) 缝纫机传入后, 中国人对它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奇技淫巧”到“有裨工业”的转变, 尤其在社会的上层更为明显。“奇技淫巧”出自许多晚清高层官吏之口, 即便到了1932年, 前清遗老郑孝胥在劝阻溥仪购买缝纫机时仍然说“洋人的机器都是些奇技淫巧”① 。但是, 未过两年, 国民党元老林森在为上海的阮耀记缝衣机器公司成立十周年的题字中却使用了迥然不同的四个字:“有裨工业”。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 代表了近代中国人对待西方科技的两种观念, 也反应出西方器物文明在近代中国传播过程中所遭受到的巨大阻力, 即观念上的抵制。观念往往与长期积淀而成的思想与信仰有关。 当然, 也不能一概而论的, 对一个国家、一个城市来说, 观念是具有多元性的, 不同阶层的人对同一事物会有各自不同的考量, 因为他们代表着各自的利益集团, 他们的观念也直接地反应出他们各自的政治、经济与文化背景。 有代表性的是郑孝胥。郑曾是李鸿章的幕僚, 也当过清政府驻日使馆书记官、驻神户、大阪总领事, 辛亥革命以后, 以遗老自居, 后奉溥仪之命入京, 负责溥仪的总务处及对外事宜。1928年赴日本, 筹划溥仪复辟活动。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 唆使溥仪投靠日本, 并起草满洲国国歌与建国宣言。郑反对溥仪购买缝纫机的理由是“祖宗从未用过。皇上和皇后的服装, 若用机器来制作, 有悖于先朝留下的祖例”。貌似遵从祖宗例法, 不敢越雷池一步, 其实仔细想来, 另一层含义就是维持现状, 不愿改朝换代, 恰如溥仪回应时说的一番话:“这缝纫机我买定了, 我偏要买! 我不明白, 一个缝纫机, 不过是用来做衣裳的, 值得你们这样害怕吗? ”② 相对保守型的人物主要是那些洋务官员。他们虽然接受西学, 积极倡导近代洋务工业, 但他们对于服饰的西化也显得十分保守, 这一类最具代表性人物是李鸿章。1875年(光绪元年), 李鸿章曾在保定直隶总督官邸会见日本驻华公使森有礼, 两人有过关于传统服饰变革的一场争锋相对的唇枪舌战: 李:对于近来贵国所举, 很为赞赏。独有对贵国改变旧有服装, 模仿欧风一事感到不解。 森:其原因很简单, 只需稍加解释。 我国旧有的服制, 正如阁下所见, 宽阔爽快, 极适无事安逸之人, 但对于多事勤劳之人则不完全合适 , 所以它能适应过去的情况, 而于今日时势之下,甚感不便。今改旧制为新式, 对我国稗益不少。 李:衣服旧制体现对祖先遗志的追怀之一, 其子孙应该珍重, 万世保存才是。 森:如果我国的祖先至今尚在的话, 无疑也会做与我们同样的事情。距今一千年前, 我们的祖先看到贵国的服装优点就加以采用。不论何事, 善于学习别国的长处是我国的好传统。 李:贵国祖先采用我国服装是最贤明的。我国的服装织造方便, 用贵国原料即能制作。现今模仿欧服, 要付出莫大的冗费。 森:虽然如此, 依我等观之, 要比贵国的衣服精美而便利。象贵国头发长垂, 鞋大且粗, 不太适合我国人民, 其他还有很多事不能适应。关于欧服, 从不了解经济常识的人看来, 虽费一点, 但勤劳是富裕之基, 怠慢是贫枯之原。正如阁下所知, 我国旧服宽大但不方便, 适应怠慢而不适应勤劳。然而我国不愿意怠慢致贫, 而想勤劳致富, 所以舍旧就新。 现在所费, 将来看期得到无限报偿 。 李:话虽如此, 阁下对贵国舍旧服仿欧俗, 抛弃独立精神而受欧洲支配, 难道一点不感到羞耻吗? 森:毫无可耻之处, 我们还以这些变革感到骄傲。这些变革决不是受外力强迫的, 完全是我国自己决定的。正如我国自古以来, 对亚洲、美国和其他任何国家, 只要发现其长处就要取之用于我国。 李:我国决不会进行这样的变革, 只是军器、铁路、电信及其他器械是必要之物和西方最长之处, 才不得不采之外国。 森:凡是将来之事, 谁也不能确定其好坏, 正如贵国四百年前(指清军入关前)也没有人喜欢现在这种服制。 李:这是我国国内的变革, 决不是用欧俗。① 李鸿章坚决反对服饰改革的态度, 跃然纸上。这不能不使人感到疑惑, 原本是一种看上去并不复杂事情为何如此难以改变? 况且按常理, 服饰的变革由不便利到便利, 是顺应时潮的, 而且使用缝纫机既可以减轻人们负担、提高制作质量又可增加制作速度, 如能使用推广, 效益也是显而易见的。 但事实却并非如此, 服饰的改革步履维艰, 服饰工具的变革自然也在服饰改革的种种阻力中缓慢前行。根本原因是统治阶层不肯改变服饰所代表的等级秩序。 这种情形到了民国以后才开始有很大的变化,缝纫机作为西式服装的主要制作工具, 在民国初年进口数量有了骤然的攀升, 而且开始出现了缝纫机的制造业以及与之相关的多种近代产业。这与民国缔造者们有着直接的关系。他们一般都接受过西学, 代表着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 扶植工商业的发展。 1934年, 国产缝纫机品牌阮耀记机器公司十周年的纪念信笺上, 印有时任国民党主席林森的“有裨工业”、孙科的“自出机杼”, 国民党高级将领李宗仁的“巧夺天工”等题词。这些题词不仅反映出当时上海缝纫机工业的兴旺发达, 也反映出晚清与民国时期的掌权者对西方器物态度的巨大差异。 注:他们都是南洋华侨过来的 **************************************************************************************** 在上海, 缝纫机的使用人群分作两类, 即男性裁缝与中上层的城市女性。 前者将缝纫机作为一种生产工具, 主要用于制作西式服装以及批量生产服饰, 后者则多将缝纫机作为一种新式女红或西式教育中女性必修课程。林语堂在《婚姻与职业》的演说报告中讲得颇为清楚:“现在的经济制度, 你们都明白, 是两性极不平等的。… …在女人可进去的职业中, 男子还会同你们竞争, 而在酬劳机会、天才上都占便宜。我不必提醒诸位, 世上最好的厨夫及裁缝都是男子, 并不是女子, 所以在你们的传统地盘, 也是男子占了胜利。……所以唯一没有男子竞争的职业, 就是婚姻。在婚姻内, 女子处处占了便宜。这是现行的经济制度。出嫁是女子最好、最相宜、最称心的职业”。③ 男子掌握技艺更多是为谋生, 相比较而言, 女子掌握技艺、接受教育似乎更多地是为抬高身价, 以缔结更好的婚姻, 尽管林语堂的演说不无偏颇, 但也能反映出近代上海男女两性在技艺、教育获取上一种具有代表性的目的差异。 这一点在“缝纫机”的广告中也可得到映证, 以《申报》广告为例, “所有同家务有关的日常用品诸如肥皂、洗衣粉、拖把、味精、缝纫机、炉灶等等广告, 其广告形象都是女性。这里存在着一种强烈的暗示, 那就是所有的家务事理所当然地由女性来承担, 家务同女性是直接联系在一起的。女性的 社会职责就是相夫教子、操持家务。这既是社会的共识, 也是社会的现实。”④ 缝纫机被看作是19世纪西方对世界文明的最重要的贡献之一, 它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但在近代上海, 首先使用缝纫机的裁缝社会地位并不高, 他们中的部分人最先购买、使用缝纫机, 使缝纫机率先投入服装生产, 从而逐步产生一系列相关的产业, 如西装、衬衫、内衣、鞋帽、时装业等等, 并推动与这些行业相关的其他产业以及机器制造业的发展, 如纺织、缫丝、缝纫机器制造等近代工业。 从中上层城市女性的角度来看, 她们是缝纫机在家庭中的主要推广普及者。在缝纫机刚进入上海的头二三十年间, 很少有女性购买使用。到19 世纪末20 世纪初, 中上层女性开始使用缝纫机, 如1900年前后曾纪芬就在上海购买了缝纫机。1913年《时报》上刊登了一首赞扬胜家缝纫机的“海上竹枝词”: “金针暗许度鵷丝, 人影花光总入时。 拼得工夫争上学, 春风鸣遍胜家机。”① 诗中反映出中上层女性为了追赶“时髦的服饰”而愿意解囊购买缝纫机并乐意学习技艺的场景。对于她们而言, 缝纫机是一种“摩登女红” , 通过它来实现装扮自己、引领潮流的目的。 从20世纪开始, 这一风气扩散到一些接受过新式教育的女性, 她们一般也多出自城市中产家庭, 有机会接受新式教育, 而在 当时许多新式学堂都为女生开设有机器缝纫的课程 。这使得这批知识女性在成年成家以后, 愿意使用缝纫机。由于她们的带动, 上海社会还涌现出不少机器缝纫、刺绣的女子培训班、职业补习所等等, 不少妇女前往学习, 以获得一技之长。 缝纫机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有学者说, 近代化是“一种在科学和技术革命的冲击下, 社会已经变化或正在变化的过程”, ②尽管这种变化时缓时速, 但却是细雨无声, 推动近代中国社会的变化。 注:西方教育有家政课程,吃大锅饭,取消了。(过于密集,效率不高。“人要实心,火要虚心”; 塞死了,经济怎么发展 ) **************************************************************************************** 随着晚清各通商口岸的开埠, 洋布开始大量涌入, 1884年, 上海洋布店已有62家, 比1858年增加了3倍, 1890年已增至一百三四十家。19世纪晚期, 上海的棉布行业已具有相当规模。④ 由于洋布精致美观且廉价, 很快在上海等口岸城市被接受, 洋务派之所以在上海、湖北等地筹设机器织布局, 也正是看到了“洋布”潜在的发展前景。于建成19世纪90年代的上海机器织布局, “每日夜已能出布六百匹, 销路颇畅”⑤ , “通商大埠及内地市镇城乡, 衣大布者十之二三, 衣洋布者十之七八”①, “穿用洋布已经成为习惯, 在城镇居民中洋布甚至成为人们居家生活的主流衣着质料。”②对洋布的接纳, 是对制作服饰工具接纳的一种先导。可以说, 在晚清上海等通商城市, 服饰制作的衣料经历了由传统丝绸、土布到新式机织衣料的转变接纳过程。 这一接纳使得服装的原料供应发生变革, 这种变革必然要求服饰制作生产工具乃至服饰式样款式的相应变革。当然, 对于洋布而言, 将洋布制作成服饰的工具除缝纫机外, 还有一种更便利小巧和价廉的手工工具:缝针, 它在上海的传播比缝纫机更早、也更为快捷和广泛, 前文已经提及, 此处不再赘言。 对机制服饰原料与西式服饰款式的接纳, 必然对生产工具有新的要求, 缝纫机也自然乐于被消费者所接受。缝纫机使得大批量生产制服成为可能, 军人、医生、学生、新式职员等穿上相同的制服, 产生了认同感, 促进了城市新兴职业的产生。此外, 大批量生产服装也有利于制造流行款式和时尚, 并带动相关商业和棉纺织工业的发展, 也成就了上海作为全国服饰之都的地位。 注:机制布啊,中国的棉花也不行,还得引进国外品种。像日本都不用中国棉花,都是用美国棉花或者印度棉花。 近代中国就是狗屎,啥都没有,就是劳动力和消费市场。 消费市场它也没钱。(早年清政府有点钱) 开除球籍,狗屎嘛 ( 正是因为愚昧,才以为日本人过来掠夺原料,要中国棉花 ) **************************************************************************************** 1931年,英镑贬值,金本位结束。国民政府 “废两改元” ,货币改革 这一时期有很多重要的事情,只是被抗日战争压着,不引人注意罢了 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断层。到一个临界点了。 跟五四类似,一战结束,土织布瓦解,粗纱盛行。国外赔款少了好几个国家。 日本逼着袁世凯签 “二十一条”(那时候就是中国市场,粗纱市场变化了),北洋硬撑着,就是没签。 1934年,正当日本加快侵略步伐全面进逼华北之际,南京国民政府在全国抗日浪潮和政府及军界有识之士的推动下,于11月21日至22日在南京举行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防空大演习。参加演习的军兵种和政府各部门及民防组织人员之多、组织协调之复杂也是新中国成立前绝无仅有的。
316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我的缝纫机更新
热度 16 redbud 2015-11-25 04:53
看到葛姐姐在那里甜蜜抱怨葛公的缝纫机,想起我自己托人从美国带回来的电动缝纫机,还有绣花功能,500美金。 迄今为止,我拿它改了几条裤腿,做了内衣,还有妈妈暑假过来时跟我一起研究了电动功能,修好了我家里坏的被套。 我一到超市看到织毛衣和缝纫的书,就走不动了,买了一堆,一次也没翻过,迄今为止还没有用过绣花功能。 人到中年,发奋图强,现在我吃饭上自习跟在中国上大学时作息差不多,早9晚9。
个人分类: 人在英国|73 次阅读|14 个评论
分享 某人要改行了!
热度 72 graceusa 2015-11-24 03:30
周五下班到家,看到门口有一个大盒子。不用猜,一定是某人又网购了。 我自己极少网上购物,偶尔为之,皆是妹妹们在网上看好了什么,让我在这边买。 打开盒子一看,居然是台缝纫机! 他前些日子买了一条裤子,偏长,我建议拿到洗衣店改短,他坚持要买个缝纫机自己搞定。 为了一条80刀的裤子花100多刀买个缝纫机,在我看来有些滑稽,他老人家却认为顺理成章。就像夏季的时候换纱门,我觉得买个现成的换了便可,他不认同,又买窗纱又买滑轮再买其它零部件,花出去的银子远远超出预算自不必说,还且一阵忙活!好像不这样折腾一番就不足以证明他动手能力强似的。 年轻的辰光,遇到此类状况我会试图说服他放弃“不合理”的想法;到了这把年纪,老早想通了,他喜欢怎么折腾都随便他,何必为了这样的小事搞得不开心,让他觉得不爽呢? 昨天,为了让我意识到缝纫机物有所值,他除了改了一条自己的裤子以外还非要给我做点什么。被他烦不过,我找出来两条偏长的裤子, 一条是铁锈红的,家里没有这个颜色的线,他立马开车出去买。回来不止一团线,五颜六色的买了一堆!俨然一派要开缝纫铺子的架势,我一看收据,又是80多刀。 能改的裤子都改完了。 凭良心讲,他做得蛮漂亮的。边码得很好看,特意选了我喜欢的花式,线走得也很直。 对于机械、电子之类的东西,他的悟性高出我N个数量级。手巧心细也是我不及的。 也许,正因为他有这个能力才会想到买缝纫机吧。但愿,他不会因为我闲话多以后买裤子的时候都故意选偏长的!
199 次阅读|56 个评论
分享 我家的缝纫机是飞人牌的
热度 61 蓦然回首 2015-1-3 16:19
我小时候家里的缝纫机是飞人牌的。 这台缝纫机非常漂亮,即使用今天的眼光来看,依然可以算得上制作精美。我在网上找了几张照片,应该是和我家的缝纫机是同一个型号的。台面是光滑的烤漆五合板,机身通体镀着光滑的漆皮,进线的镀铬小盖板能当镜子照,机头侧面有精美的凹凸花纹,连铸铁的脚踏板上都铸着飞人的标识。注意看第三张照片机头侧面亮晶晶的凹凸花纹。别问我这么精美的花纹有啥用,这缝纫机可是代表了计划经济年代中国工业最高水平的上海货,有本事就是这么任性。 记得那时候家里买个大件儿都得凭工业票,我家这台缝纫机是我爸爸从太原扛回来的。当时缝纫机属于实用的紧俏物资,银川没有卖的。我爹81年带着我哥回太原老家,老家的亲戚匀出来的票,60元买了台上海出的飞人牌缝纫机。然后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机箱和机头,一部分是下面的铸铁架子,用床单一裹,褡裢一样一前一后我爸背着挤火车,手里拎着大包小包,还得牵好我哥。回到家来,小孩子欢呼雀跃,大人喜上眉梢,着实是件大喜事儿,好多邻居都到家里来参观。那时候一栋楼里上上下下住的都是我爸妈天天见面多年的同事,家家睡觉前都不关门的,小孩子们挨家窜进窜出,大人们饭前饭后一抬脚就进屋,彼此之间都非常熟悉。家里买了缝纫机,对于我们小孩子来说,可是一件脸上很有光值得炫耀的事情。 我妈是个手巧的人,缝纫活据说从小就得到锻炼。我姥爷是个老工人,一辈子先后娶过四个妻子。我妈的生母是个裁缝,以前在青岛的工作就是在街道办的缝纫社里做裁缝活。64年国家号召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我姥爷所在的青岛橡胶厂一部分车间的人和设备都整体搬迁到宁夏银川去,65年他们全家随着我姥爷到了银川,我姥姥66年就因为癌症去世了。我妈说她小时候我姥姥有时候会把白天干不完的活带回家来做,作为长女,我妈从小就帮着母亲做一些锁个扣眼儿,盘个扣子,钎个边儿之类的小活,对于缝纫基本上学了个七七八八。 小时候孩子们都盼着过年,有鞭炮放有好吃的,还有新衣服穿。我妈是个勤俭又要体面的女人。在我印象里,我和哥哥每年过年都能穿到新衣服。里面的棉裤每年都接出来一截子,不中看,外面的外套却年年是新的。小时候我家两兄弟的新衣服,基本上都是我妈自己做的。每到腊月里我妈就开始忙上了,有了缝纫机就方便多了。我妈不但帮着自己家人做,还经常免费帮着街坊邻居干点儿活。经常有不会裁剪缝纫的阿姨来找我妈帮忙,我妈总是很热心和耐心帮忙。 我对缝纫机很有兴趣,从小就帮着我妈穿个针,修理个小故障什么的,一来二去怎么使用缝纫机就都学会了。记得那时候我妈在厂里上班,能接到一些厂里发给私人的活。厂里出口机床,里面要用一些纱布袋,用来装防潮剂(我脑补的,事实上我从来没见到装啥)。很简单,纱布叠上两层,三边用缝纫机缝上,把纱布袋掏过来,再缝上两条布袋儿扎口。从哪儿采购都是采购,这活我妈就接下来回家做。正是刚上初中的半大小子,喜欢逞能的时候,我就帮我妈踩缝纫机,有时候寒暑假在家闲着也是闲着。我妈也不让我白干,做多少个有几块零花钱都有讲头的 。对我来说,踩缝纫机帮我妈做纱布袋那是件记忆里很开心的事情,又好玩又有钱挣。 前两天有人日志里写到,缝纫机不用的时候就是写字台,可以趴在上面写作业,简直太对了。对我来说,其实还有另一个用处,就是用来藏匿课外书。上学的时候,我爸妈不让看课外书,而我又正处在疯狂地渴望大量阅读的年龄。那时候还没有租书店,课外书都是在同学间借来借去的,一般头天借来隔天要还的。飞人牌缝纫机的机头是可以折叠到机箱里的,然后台面上有个活门儿一盖就是个桌面儿。于是晚饭后我爸妈在隔壁房间关上门看电视了,我就把活门儿打开,课本摊在桌面上装样子,课外书放在缝纫机肚子里翻着看,一听到里屋门响,手一松活门落下继续假装学习。这招屡试不爽,我记得至少金庸的《倚天屠龙记》就是这么看完的。 再后来,我上了大学参加了工作,在北京买了房,02年把爸妈接过来,那台缝纫机就一直留在银川的家里没人用了。05年我爸妈回去一趟,把空关的房子出租出去,就不知道是把那台漂亮的缝纫机送人了还是卖给收破烂的了。再再后来,银川的房子拆迁了,整个厂区家属院全部拆迁了,别说缝纫机,啥啥留下记忆的东西都没了,我也有十几年没回那片从小长大的机床厂家属院去看过了。很想念,又很害怕再去看看,因为我知道,看过一次以后就会把记忆覆盖和冲淡。
1978 次阅读|20 个评论
分享 【记忆碎片】也从缝纫机说起
热度 45 山菊 2015-1-3 12:57
【记忆碎片】也从缝纫机说起
: 看了易明回忆妈妈的缝纫机,想起以前写的这篇博文~~~好像是在清谈跟葛MM的风写的。搬过来收藏! 【侏罗纪故事】 第一次踩缝纫机是在小学四年级。先练空车,拧松机头的一个螺丝,针就不会上下移动,也就可以减少磨损。手带一下皮带轮,脚下开始用力~~~答答答答~~~我觉得声音挺好听的。正车练熟了练倒车,正正反反都踩熟了就穿上线,找块废布练习踩直线了。 家里那台老掉牙的飞人牌缝纫机是奶奶的。奶奶是个非常能干的女人,不过不会裁剪,除了车家里人的衣服,她有时从裁缝那里接些活回来做,赚点零用钱。有时候接了很多象民政局给五保户做的棉衣等活,她会要我帮忙踩些直线如裤缝等。我那时刚回到父母身边,感觉很陌生。也不明白奶奶为什么看我不顺眼,好像时时都在挑我的毛病。我做别的家事总不如她老人家的意,学踩缝纫机却很快,没多久就可以帮 她干些活了。我也喜欢,至少不会被骂。 我学得快的还有纺线。奶奶有个纺车,就是《南泥湾》里那种,估计这里的大多数人都没有概念。亲眼见过的人恐怕就更少了吧?操作那玩艺儿需要一手画圈,一手画直线。 大妹就学不会,我记得略为定了定心,很快就会了,而且纺得很匀。后来读金庸,周伯通教郭黄二人双手互博,先让他们双手在地上一手画圆一手画方。笨笨的郭靖到是一学就会,黄蓉好像就比较困难~~~看到这里,不由点头暗笑:原来我是郭靖一族。妹妹的精明,连奶奶也让她三分的。那时候奶奶也常常从会织布的布依族妇女那接些纺棉线的活,赚点加工费。有时是换工:奶奶纺线,她们帮奶奶织布。那种土布看上去粗粗的,做棉被里子冬天盖着可舒服呢,我出国前还用。 我学裁衣服,是受了父亲的影响。在那场冲击到每个家庭的‘大革命’中,父亲也未能幸免。可他天生乐观,又闲不住。被揪斗游街回来,把脖子上挂的写着‘新生反革命’厚重的木牌子一摘,就找事做。先学木工,推推刨刨,打了一个碗橱,还挺象回事,记得我还帮着凿了好几个眼。后来照着本裁剪书,学着给弟弟裁裤子,也做出来了。我那时刚上高中,在边上看着,觉得裁衣服也没有想象的难嘛。 那时候上课无聊的时候多,难得谁找来一本杂书,大家抢着看。没有书的时候男生们不知道干什么,女生一般就在课堂上偷偷织毛衣,钩桌布或者纳有各种花纹的鞋垫。我原来比较喜欢画美人,小人书那样的美人,当然功夫差得太多啦。只是那段时间在申请入团,‘小资产阶级思想’是我需要克服改正的‘缺点’之一,所以不敢再画。改在几何课上画裁剪图,按比例缩小,绞尽脑汁按比例排料,那时候买布要布票嘛。市面上大多是二尺二或二尺七宽的的布料,我喜欢先在纸上排好,尽量利用每一个边角,再去买布裁剪。 刚开始是拿比我小差不多一轮的小妹妹作模特儿~~~先找些破旧衣服拆拆改改给她穿。当然制作中加上我的想象力,爱美的小妹妹很喜欢。记得有件蓝卡叽布旧衣服改的围裙,滚了花边绣了云彩,还有小花口袋,妹妹穿上就不肯脱。后来就试着给自己做衬衫什么的了。爷爷是裁缝,在另一个小城工作。从厂里退休回来后,我已经上了大学。暑假回来给他当了一回助手,得他传授了一些缝纫技巧,差不多也可以蒙人了。 地质系里穷人的孩子多,会这门手艺的不止我一个。常常商量着自己做衣服,在宿舍里裁好了到家住本市的同学家去做。记得江青同志倡导了她设计的‘四不象’连衣裙之后,各种各样的‘布拉吉’开始流行。买一件成品很贵的,不是我们这样家里每月只有十块钱资助的学生买得起的。我买了几本裁剪书,琢磨着给自己做了一件布料的连衣裙。老帅这次回国从他家翻回来我的一张黑白旧照片,身上着的就是这件连衣裙:略微深的蓝色,不规则的繁星似的小白点,非常简单的式样。记得宿舍里两位小妹妹看了就央我也帮她们做一件。我要她们先答应要完全相信我的眼光才肯做,俩人连声保证。于是我们上街买布。 小芝经常对着镜子报怨父母,发誓以后一定要找个长得好的男朋友结婚,免得小孩今后也怪她(后来果然嫁给他们班的帅班长,可惜后来离婚了)。这种想法让我咋舌不 已 。其实她身材很好,我为她挑了颜色朴素的大格子布料。小红单纯可爱,长着张娃娃脸,我看中一种比较活泼的碎花布。布料拿回来,宿舍里的其他人都说不好看,太土。小芝小红因为有言在先,不敢吱声。其实买布时她俩穿上裙子的形象已经在我大脑的屏幕上出现过了,呃~~~可以用个成语,就是‘胸有成竹’罢。 我根据她俩的脸型身材,从那几本裁剪书里分别挑选组合了两款不同的式样。跟这会儿做饭一样,我的本事在于搭配:把不同的材料随心所欲地变出花样来,菜的照片还不好看,那是俺还没想花钱下功夫,味道大多不差~~~不好意思,吹把牛先!服装款式千变万化,一条连衣裙总得有领有袖(无袖也是种袖)有裙身。我把几本裁剪书中不同的部位搬来,有的稍做变化就成了新的款式~~~就那么简单! 新裙子上了身,人人都变了口吻说好看。俩妹妹也高兴了~~~尤其小芝,有天回来就搂着我脖子直叫姐姐,然后转了个漂亮的圈说路上有人问她裙子在哪儿买的。 如今有钱了,根据自己的消费水平能买到各种档次的漂亮衣服,没有人愿意也没有时间自己去做衣服啦。可是我觉得那种在制作过程中才能体验的美才是回味无穷的。这大概是为什么几年前我买了一台缝纫机,希望有一天还能坐下来,找回那种心境罢:) (2005) 我给自己做的第一件连衣裙,找到这张,可惜看不太清楚:) 好容易从全家合影又找到一张,还是彩色的:) 这是另一件碎花的,右边梅穿的那件也是俺的手工:)
个人分类: 记忆碎片|1747 次阅读|29 个评论
分享 Mole Day鼹鼠日带来的麻烦
热度 65 东湖珞珈 2014-10-14 22:12
以前只知道春天有个Groundhog Day(土拨鼠日),今天又学习了,知道了还有一个Mole Day(鼹鼠日):10月23日。 这不是一个正式的节日,从九十年代起,美国还有其他几个国家的化学家、学习化学的学生们庆祝这个节日。前一个是个红脖子过的节,后一个必须是书虫们才明白。 它的来历是这样的:因为avogadro constant 阿夫加德罗常数用科学计数法写做6.02X10^23, 所以书虫们在10月23日早上6:02开始到晚上6:02结束庆祝这个节日。忘记了这个常数的回忆一下高中化学。 再转一道弯,回忆一下单位摩尔: 表示物质的量的单位,每摩尔的物质含有 阿服加德罗常数的微粒。 再转一道弯,摩尔MOL在英语里面也写作mole, 得,这就是鼹鼠了。 这节日就是这么来的。 也是传统的一部分,这天学生们要做一些鼹鼠作为吉祥物来庆祝。 于是我的麻烦开始了。儿子周末跑到沃尔玛买了一些布料和填充物,回来跟我说:呆帝,我学校有项目,要请你帮忙做一个鼹鼠! 我说:你有没有搞错?要是你还上幼儿园,我还可以理解。你现在都是高中生了,居然要我做布玩偶??? 他说:嗯,是有点喔。不过,这就是项目。 于是我拿出家里家里崭新的从未用过的BROTHER微电脑控制的缝纫机,赶紧开始准备。我最痛恨拖延症,经验也告诉我,最后一天肯定搞不定很多事,务必早早开始。儿时父亲用家里的老蝴蝶牌缝纫机给家里几个孩子都做过衣服,那些过程都记住了。简单的针线活我也学会了。平常家里的小针线活比如钉扣子,裤子卷边等等都是我的活。这次又要学新式缝纫机做布玩偶了。 这BROTHER CS6000I忒复杂,居然是可以走并排双针,还可以绣简单的花的,预存了60种常见的针脚。在选定了基本的针脚型号后,还可以微调步进的长度和宽带。在我看来,这玩意和CNC控制的车床是一回事。 总之要学习,要调整的有一堆,一周要做出东西来,学习曲线比较陡峭。 这是第一个晚上,一个小时的学习成果。调整针脚的松紧,熟悉几个常用的针脚的参数,走直线,走曲线。 布头还给卡在机器里面一次,随机器来的用户手册上面没有解决方案,于是只有自己摸索着开始拆。于是拆梭芯,拆针,拆压脚,最后拆梭芯盖板的时候还有点麻烦,随机带的起子显然在机头的悬臂下施展不开,看看那个螺丝头上面开槽的大小和弧度,猜测是用硬币,从一分硬币试起,然后10分,最后发现25分硬币完美解决问题。拆开来盖板发现很简单,锁边的花样没有调整好,把布头锁成了一个球,卡在盖板下面了。找到了原因一剪刀就解决问题了。 这机器太精密了。不过拆过一次之后信心大涨。
1515 次阅读|32 个评论
分享 20131226 生日礼物
喜欢 2013-12-27 12:26
今天是boxing day,适合买礼物的时间。一进Canadian Tire,我就往摆缝纫机的地方跑。如我所愿,两款缝纫机各降价20元。犹豫一下还是买了复杂一点的那个。担心简单的不够用。 我说,这就算我的生日礼物了。虽然还差两个多月呢,但到正日子缝纫机价格早就升回去了,不划算。 终于了了一个心愿,接下来就看自己肯不肯下功夫学着用它了。加油!
个人分类: 琐事|0 个评论
分享 话说缝纫机
热度 23 redbud 2012-12-5 01:05
那个redbud最近都没有什么时间写日志,看到东湖大哥整起了缝纫机,想说说我夏天买的brother缝纫机,照着说明书,才刚刚将架子搭起来,缝了几根线,第一个工程是准备给汽车做4个脚垫,用的都是旧衣服的布,然后外面罩上罩子,也才开工。 然后在下面是将几条裙子改改,大的工程比如做衣服,真的是没有时间碰。 这两件事情能够在圣诞节的假期时间做好,我就偷笑了。 至于上面带的绣花功能,我是有心在毛巾上都绣上花,比如绣点别人的名字做卡片什么的,不过,这是长久计划了。 俺的长远计划是将来能为家里的娃娃做点衣服,绣点花,像爱菊轩那样给孩子提供点好条件。 再长远了,像平沙落雁姐姐那样,能够自己给自己整点爱好,用缝纫机创作点作品。 不过,照现在的水平,看起来还要几年。
个人分类: 流水日记|95 次阅读|13 个评论
分享 缝纫机
热度 62 东湖珞珈 2012-12-4 04:32
LP前几天狂热的在网上购物,买了一台BROTHER的缝纫机。不要以为她会拿来做什么,那是给我用的。 昨天把盒子打开,有点看傻眼了,这玩意跟以前用的缝纫机差别比较大,说明书都是一厚本。前面板上显示的能缝的各种预设的针脚跟将军胸前的简章牌牌一样,密密麻麻的一大堆,能有几十上百种吧。 装针头的地方看上去就跟平常的机器不一样,看了说明书明白了,这机器怪,能装特别的针,两根针头是并行的,难怪最上面装线卷的地方也奇怪,能装两个线卷。两根针各带自己的线能齐头并进。 本来说昨天晚上就试车的,但是看到这个架势给吓着了,先把说明书看完了再试验吧。花名堂太多了。 儿子很高兴,听说这缝纫机是计算机控制的,马上问这玩意是不是有个USB接口? 幸亏没有,否则我就更忙了。 他很高兴的预订了特制睡衣一套。他小时候我给他做过裤子,他很喜欢,现在还记着涅。
1464 次阅读|75 个评论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7-3 02:03 , Processed in 0.032349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