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tag 标签: 心学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分享 阳明心学4:佛道有缘
热度 1 老平 2013-7-23 11:38
阳明心学4:佛道有缘
(王阳明好友湛若水) 王阳明是明朝大儒,心学集大成者,但观其一生,与佛道两家有割不断的关系。在《传习录》一书里,王阳明曾对学生说:“吾亦自幼笃志二氏,自谓既有所得,谓儒者为不足学。其后居夷三载,见得圣人之学若是其简易广大,始自叹悔错用了三十年气力。”也就是说,王阳明在贬谪贵州龙场之前,曾对佛道两家下过功夫,而且心有所得。 一 . 五溺之说 “五溺”之说出自湛若水。湛若水( 1466 ~ 1560 )字元明,号甘泉,增城(今广东增城)人。为明代大儒陈献章的弟子,当过南京礼、吏、兵三部尚书。他是王阳明的好友,两人同朝为官,同时讲学,各立门户,时称“湛王之学”。 王阳明去世后,湛若水为其撰写墓志铭,对好友的人生轨迹作了简要的概括,在《阳明先生墓志铭》里,他说王阳明“初溺于任侠之习;再溺于骑射之习;三溺于辞章之习;四溺于神仙之习;五溺于佛氏之习。正德丙寅,始归正于圣贤之学。”这就是阳明“五溺”的出处。 湛若水认为,王阳明的一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以正德元年 (1506 年 丙寅 ) 为界,那年王阳明三十五岁,因言获罪被贬至贵州龙场。在那以前王阳明曾经五次走入歧途,先后陷溺于“任侠”,“骑射”,“辞章”,“神仙”和“佛氏”,后来经“龙场悟道”才回归圣贤之学。下面根据《年谱》的记载,举两个早年王阳明“溺于神仙”和“溺于佛氏”的例子。 (会稽山“阳明洞天”) 二 . 道家导引 王阳明二十八岁中进士,随后在京当官。到了三十一岁,他开始厌恶京城那种追逐才气,作诗吟唱的生活,发出“吾焉能以有限精神为无用之虚文也”的感叹,于是告病回老家。 按《年谱》记载,这次王阳明是“告病归越,筑室阳明洞中。”这个“越”是指绍兴,“阳明洞”应该在绍兴的会稽山中。绍兴别名山阴,据资料介绍,王阳明世居山阴,后徙余姚,幼年时全家又迁回山阴,居绍兴城内,阳明去世后葬在绍兴兰亭。 话说王阳明在山上的洞穴里修练道家导引术,时间长了便练出了功夫,能够预知事情。有一天,阳明在洞中静坐,感知到朋友王思舆等四人来访,当他们刚走出绍兴五云门的时候,王阳明就命仆人前去迎接,并告知来人的形迹。仆人在半途遇到这帮人,所见情形与阳明所说吻合。众人闻言惊奇不已,认为王阳明已经得道。 王阳明对此却有自己的见地,认为“此簸弄精神,非道也。”王畿是王阳明的高足之一,他在《王畿集》里曾对老师的修炼有过描述,说阳明“自谓尝于静中内照,形躯如水晶宫,忘己忘物、忘天忘地,混与虚空同体,光耀神奇,恍惚变幻,似欲言而忘其所以言,乃真境象也。”由此推论,王阳明的道家功夫水平不低。 (杭州跑虎寺) 三 . 禅宗棒喝 过了一年,王阳明不居山洞,来到钱塘西湖,在南屏寺、虎跑寺这些地方转悠。有一天,他在寺庙里看见一打坐僧人,说是坐关三年,不语不视。阳明对僧人打量了一番,然后断然喝道:“这和尚终日口巴巴说甚么!终日眼睁睁看甚么!” 僧人大吃一惊,禁不住睁开眼睛说话。阳明问他家里还有人吗?僧人回答:“有母亲在。”阳明再问:“想念吗?”僧人说:“不能不想。”于是阳明跟他谈了母子亲情的道理,劝他先尽人道后修佛性,僧人听后感激涕零。阳明第二天去寺庙,发现那僧人已经走了。 阳明能发现打坐僧人思虑不断,然后给予喝止,使僧人幡然醒悟,这种当头棒喝是典型的禅宗方法。可见阳明对佛家的东西不但了解,而且运用到位。 虽然王阳明后来力辟佛道,但始终难以撇清与两者的关系。究其原因,是因为自宋代开始,中华文化开始走向儒释道三家合流的路子,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只是各家的侧重点不同而已。比如,王阳明晚年曾赋诗两首,以阐明心学的基本思想,但用的却是佛道两家的词语。 《书汪进之太极岩二首》 一窍谁将混沌开?千年样子道州来。 须知太极元无极,始信心非明镜台。 始信心非明镜台,须知明镜亦尘埃。 人人有个圆圈在,莫向蒲团作死灰。 (老平 2013-7-22 ) 附: 十有五年壬戌,先生三十一岁,在京师。八月,疏请告。是年先生渐悟仙、释二氏之非。先是五月复命,京中旧游俱以才名相驰骋,学古诗文。先生叹曰:“吾焉能以有限精神为无用之虚文也!”遂告病归越,筑室阳明洞中,行导引术。久之,遂先知。一日坐洞中,友人王思舆等四人来访,方出五云门,先生即命仆迎之,且历语其来迹。仆遇诸途,与语良合。众惊异,以为得道。久之悟曰:“此簸弄精神,非道也。”又屏去。已而静久,思离世远去,惟祖母岑与龙山公在念,因循未决。久之,又忽悟曰:“此念生于孩提。此念可去,是断灭种性矣。”明年遂移疾钱塘西湖,复思用世。往来南屏、虎跑诸刹,有禅僧坐关三年,不语不视,先生喝之曰:“这和尚终日口巴巴说甚么!终日眼睁睁看甚么!”僧惊起,即开视对语。先生问其家。对曰:“有母在。”曰:“起念否?”对曰:“不能不起。”先生即指爱亲本性谕之,僧涕泣谢。明日问之,僧已去矣。(《王阳明全集•年谱》)
个人分类: 阳明心学|1005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享 阳明心学2:真三不朽
热度 7 老平 2013-7-3 11:36
阳明心学2:真三不朽
(阳明先生像) 浙江余姚市有一座龙泉山,又叫灵绪山、屿山,山不高但名气大,半山腰建有四碑亭,四碑亭是并排而立的四座用石头筑成的亭子,亭中立碑。分别纪念余姚的四位著名历史人物:东汉初年隐士严子陵,明代心学大家王阳明,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以及另一位明末清初思想家朱舜水。因此四碑亭又称为四先贤故里碑亭。 (浙江余姚市龙泉山上的四碑亭) 四碑亭从左到右分别有黄宗羲亭、朱舜水亭、王阳明亭、严子陵亭,其中王阳明的碑文是:“明先贤王阳明故里”。楹联为“曾将大学垂名教;尚有高楼揭瑞云。”亭额是“真三不朽”。 楹联含有两个典故,一是“大学”一是“瑞云”。《大学》是儒家四书之一,阳明少年的“格竹事件”,中年的“龙场悟道”,晚年的“致良知”学,都与《大学》有直接关系。而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阳明心学又构成了另一种意义的“大学”,它丰富和发展了儒家学问。 “瑞云楼”是阳明出生的地方,据说阳明出生时,他的祖母梦见有神仙踏瑞云前来送子,遂将出生之处称为“瑞云楼”,阳明早年的名字也叫王云。楹联的下联不仅指出了阳明出生之地,而且点明了阳明心学是直指根本之学。 亭额的“真三不朽”典出《春秋左传》,《春秋左传》又叫《左传》,是儒家十三经之一。《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记载了鲁国大夫叔孙豹的一段话:“豹闻之,‘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这就是“三不朽”的出处。从此之后,“立德、立功、立言”就成了儒家的人生目标和后人衡量历史人物的重要标准。 如何判断“三不朽”呢?唐代经学大家孔颖达在《春秋左传正义》认为:“ 立德,谓创制垂法,博施济众”。“立功,谓拯厄除难,功济于时”。“立言,谓言得其要,理足可传”。 按照如此标准,我们来看看王阳明。他 胜不居功,重振纲纪,移风易俗,感化对手,使天下学子拜服,可谓立德;他平定江西,擒获宁王,总督两广, 拯朝廷之困厄, 除地方之 苦难,可谓立功;他明言“ 心外无理”, 力主“知行合一”,孜孜于“致良知”,传阳明心学于后世,可谓立言。因此后人称之为“ 真三不朽”,是说阳明先生是历史上没有争议的“三不朽”人物。(老平 2013-7-3 )
个人分类: 阳明心学|741 次阅读|2 个评论
分享 田园书院说阳明心学
热度 8 老平 2012-9-30 13:27
田园书院说阳明心学
(右为简朴寨寨主、田园书院创办人杨山) 昨晚在广州黄埔的田园书院进行了一次阳明心学漫谈,下面是活动期间的部分对话整理。 问:请问王阳明在“龙场悟道”里究竟悟出了什么? 答:悟出了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 问:这些东西会不会跟主流哲学观点有冲突? 答: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来看,阳明心学一方面属于主观唯心主义,另一方面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问:“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对我们的现实有意义吗? 答:有的,它提示了人的意识活动有主动性和选择性。在日常生活里,我们可以主动地注意一些东西,也可以主动地忽视一些东西,从而有利于保持自身生命活动的稳定和优化。比如在繁杂的环境里主动地注意内心活动,注意精神与形体的结合,就可以保持头脑清醒,减少情绪波动。 问:为什么王阳明在龙场里悟到的是“格物致知”的道理,而不是别的东西? 答:这跟他以前格竹的经历有关。“格物致知”出自儒家经典《大学》,明代科举以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为依据,朱熹认为“格物致知”是要穷尽事物之理而获取智慧,而一草一木都涵有天理。王阳明早年读书立志当圣贤,就按照朱子的说法去格自家院子里的竹子,竭尽心思格了七天,结果病倒了。因此自叹圣贤不好当,同时对朱子“格物致知”的说法产生了疑问,也为“龙场悟道”埋下了种子。 问:历史上有不少落难的儒家人物,为什么偏偏王阳明开悟了,而别的人却不能呢? 答:原因有三:一是与王阳明的性格和志向有关,二是与他早年接触过佛道两家有关,三是与他在龙场时的心身状态有关。 问:能具体谈谈吗? 答:简单谈谈最后一点。据《王文成全书•年谱》记载,王阳明的“龙场悟道”有四个要点: 1. 反省。王阳明反省自己虽然超越了荣辱得失,但生死一念还未能放下,于是对石发誓,置生死于度外。 2. 静一。不论白天还是夜里,都收拾心身,专一静意,从而做到了“胸中洒洒”。 3. 置换。内心默想“圣人处此,更有何道?”这是以道求心。 4. 恍惚。在半醒半睡之间,似乎听到有人在说话,而后心有所悟。在这四点当中,前三点是有意的,后一点是无意的。 问:阳明心学对现代社会有什么影响? 答:王阳明是明代以来被誉为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人物,蒋介石推崇他,把台湾的草山改称为阳明山。毛泽东早年读书的时候写有《心之力》一文,获得老师杨昌济的激赏,而里面的观点就源自阳明心学。这两个人对现代中国的影响不可谓不大。(老平 2012-9-30 )
个人分类: 大学之道|623 次阅读|1 个评论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9-27 08:23 , Processed in 0.024043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