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tag 标签: 戊戌变法

相关日志

分享 大清是如何“印”出十年繁荣的?(转)
热度 1 gordon 2016-4-29 01:19
清朝末期,甲午海战之后,清朝又进入一轮民族资本主义蓬勃发展时期。特别是1901年, 慈禧颁布新政之后,相当于承认戊戌变法的措施是正确的,直接带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大发展 ,这个周期一直持续到清朝灭亡,这是史学家基本的共识,也就是所谓的“繁荣十年”。 在这个时期,清政府做了很多事情,那些修园子等类的事情不必赘述,军备上最为典型。北洋水师在中日甲午海战惨败后,首只近代海军舰队便不复存在,大清帝国似乎没有近代海军这个大军种了。 但 事实并非如此 ,大清于战败后的次年,即1896年又开始了重建帝国海军之路。1896年5月,总理衙门指定许景澄向德国订购的3艘穹甲巡洋舰中的最后一艘 “海琛”号军舰北上驶抵大沽,另外两艘“海容”、“海筹”已分别先期驶抵大沽。1897年夏天,在英国订购的“海天”、“海圻”号巡洋舰到达大沽,按期到 达的还有德国实硕厂制造的“海龙”、“海青”、“海华”、“海犀”号鱼雷艇。5艘巡洋舰、4艘鱼雷艇,使海军的实力猛增。尤其“海天”、“海圻”属于二等 巡洋舰,是大吨位军舰。1909年,在日本订购的14艘小型舰艇全数到达。 除此之外,大清还大肆编练陆军新军,新军的编练从1895年开始,到1904年,新军的规模就已经达到18万余人,估计太平天国这样的不安分之人,面对洋枪洋炮,彻底歇菜了。由于是新军,武器装备大部分都是从国外采购的新式装备,支出浩大。 此时的大清,不仅经济腾飞,而且武备强大,用“盛世”来形容似乎并不为过。 清朝武备增强,民族资本主义也得到了发展,看起来又一个“强盛”的大清出现在世人的面前,但是,这种“繁荣”从财政上得不到证实。 对 外战争中不断地战败,大量的白银外流,仅仅马关条约,赔偿金额就是2亿两白银,加上利息和其它支出,清朝需要赔偿三亿两以上。清朝此时是赤字财政,按史料 记载:从康熙中叶开始,每年财政盈余约500万两,乾隆中期以后年均结余也在1000万两左右。鸦片战争之前的年度财政盈余也超过500万两,到鸦片战争 后的1847年,财政结余约380万两。甲午战争前的1893年,国家财政结余约760万两。 清朝财政赤字的真正起点是甲午战争之后 ,1896年赤字高达 1292万银两,1899年为1300万两,1903年的赤字高达3000万两,此后的清朝廷债务缠身,一直到1911年灭亡之前仍然如此。清朝后期,财 政是债务缠身,根本没钱。 可是,清朝又确实很有“钱”,没有钱如何进行大规模军备?如何修园子? 清朝实行的是银本位,白银无法印刷,这是一定的,清朝这戏法是怎么变的?清朝后期的表面繁荣,就支撑在这个戏法之上! 虽然,白银无法印刷,但“钱”还是可以印出来的。 我们都知道新兴国家是如何印美元的,清朝也有自己独到的招数。既然白银都流到境外,那自己就用铜来代替白银,“钱”就出来了。 前 些年,安徽凤阳一位农民挖地基时,挖出约十来斤的铜圆,发行的时代是宣统三年,直径2.9厘米,厚0.11厘米,重量约9克,合古代约两文多、不到三文的 重量。当清政府宣布铜元成为法定货币的时候,意味着很多“新钱”也就出来了,这种铜钱的机制钱大约从1901年前后开始大规模出现,也就意味着市场中,开 始出现大量的新钱(相当于假白银),与白银共同流通。也就意味着从1900年之后的清朝繁荣,和印“钱”直接相关。 可是,我们知道一件事,古代实行贵金属货币制度,铜矿需要开采和冶炼,铸钱是需要成本的,铜钱的面值也需要与白银的价值相对称。 比 如:道光初年,一两白银换钱一吊,也就是一千文,道光二十年前后的时候,一两白银可以换制钱一千五六百文,到咸丰时期,可以换到两千两三百文。但不管白银 与铜钱的比例如何变,都有兑换关系, 老老实实铸造铜钱,或许可以盈利,但不能实现厚利,还是解决不了清政府的财政问题 。 但清政府又进行了创造性动作,上述9克重的铜圆,实际价值为两文多,面值标注为十文,清政府就实现了7文多的利润,钱财滚滚而来,虽然大量的白银赔偿给外国人,用白银来衡量出现巨额的财政赤字,但自身并不缺钱,财源滚滚之下就可以支撑大规模军备等财政支出。 虽然用白银表示的财政穷的叮当响,但实际不缺钱,这就是戏法。 但这必须有一条支撑,那就是管制兑换,如果不管制,是完成不了这个戏法的。清政府所开具的各种票据,无论是以白银还是以铜元为单位都一样,不能实际兑换白银,这相当于“外汇”管制,如果不管制,就抓瞎。 清政府从19世纪后期就规定,无论你是英镑、美元、荷兰盾什么的,进入大清的地盘都必须按规定的牌价兑换成大清银票铜钱,这样清政府就喘了一口气,所有等于白银的硬通货归我,用于对外支付,假钱?对不起,只能归你。 仅 有这一条还不够。任何时候都有出口生意,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内不断印铜“钱”,出口成本不断上升,折合成白银的成本就很高,可是,出口商品的价格是按真实 的白银标价的(金本位)。产品出不去了,最终清朝对外的偿付能力就会枯竭,加上清朝不断烂“印钱”,通胀不断发展,出口商的成本会不断上升,企业都死翘翘 之后,就会出现大麻烦。 清 政府有办法,那就是“强制结汇”,可强制结汇还是不行,如果出口企业都死了,强制也没用,还得让出口企业有动力才行。此时,清政府的机制发挥了巨大的威 力,英国非常“腐朽”,征税还需要老百姓同意,大清很“先进”,铜圆表示的“钱”随便印,也就是随便征税,只需约摸估计着不会逼人造反就行。有了这点优 势,解决上述问题就是小菜一碟。反正“钱”都是印出来的,多印一点也没关系,直接用于鼓励出口。 以 茶叶为例:英国商人只肯出100英镑一箱,按当时的国际汇率折合800两白银,可是,清朝茶叶商人的成本就达到了1000两白银(这个成本自然是以清朝印 的“钱”折算出来的),他得卖1100两才行。此时,清朝出马,100英镑归我,我给你相当于1100两白银的银票(就是铜票),生意就做成了,英国商 人、出口商人、清朝政府皆大欢喜,只是市场中又多出300两白银的“假钱”。这个术语应该属于印钱(财政)补贴出口吧。解决了这个问题,就解决了外债的问 题,也可以解决军备支出,而且还可以展示国际形象,甚至可补贴亚非拉。 可是,有一个不欢喜的,既然 用印假钱解决问题,就带来通货膨胀,穷人过不下去 ,但是,这没所谓,有北洋新军的洋枪洋炮,这个问题看起来不是问题。 经济蒸蒸日上,拥有用用雄厚财力武装起来的、先进的陆军和海军,绝大多数人都不会想到大清在1911年垮台,甚至连外国人都吃惊,这天地变化的也太快。 1910年,金融危机开始了,上海道台蔡乃煌等人紧急上奏朝廷救市。财政有的只是假钱(印出来的票据),没有真钱(白银),如果继续印假钱,这是不行的,因为股市的交割需要货真价实的白银。 此 时,清朝抓瞎了,戏法变不下去了。清廷想了一个好办法:将民间筹资建设的铁路权收归国有,筹集的大量真金白银也就归了清朝,真钱的问题也就解决了。怎么收 归国有呢?当然不是拿真钱出来收购,而是发行国家股票给那些投资修建铁路的人。这样,既掌握了铁路权,又一下就将那些投资修建铁路的巨额资金弄到手了,聪 明吧? 但 投资人不傻,您拿纸换我的真金白银还不算,还将路权也拿走,和抢劫有什么不同?于是,湖南、广东、四川三省就爆发了声势浩大的保路运动,其中,四川最为厉 害。四川告急,清廷抽调湖北新军入川维稳,武汉空虚,武昌阴差阳错爆发起义,一个全球最有钱、军力空前强大的清政府一夜之间就土崩瓦解了。 当然,最终的结果也很清楚,“假钱”催出来的繁荣灰飞烟灭,连印钱的“银行家”也不得不关门大吉。
393 次阅读|6 个评论
分享 从现实看戊戌变法的无厘头
热度 2 gordon 2014-6-5 03:14
戊戌变法的起因是甲午战争的失败。 但解决甲午战争问题,需要财政和国家动员能的提高。 这和清政府的“永不加赋”的仁政是有矛盾的。 翁同龢这个人非常奇怪,任户部尚书期间,处处刁难北洋水师。 他又支持维新变法,推荐康有为,拟定并颁发了戊戌变法的纲领性文件《明定国是诏》。 翁同龢自1856年会试一举成名起,42年都在京师任要职,是同治、光绪两代帝师,并两次入值军机大臣,直接参与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的决策。他是清廷官僚重臣中少有的清廉者,为官42载,官至相国, 罢官回乡后,要靠门生故旧接济。 翁同龢号称“南清流”领袖,所依靠结交的罕有地方封疆大吏,多是词垣台谏、翰林“清流”,这些人发起议论来头头是道,慷慨激昂,但都是些无实力无权柄的京官书生,说大话、说空话振振有词,办起实事来却一筹莫展。 说他什么好呢。 最后这个问题,还是战败赔款后没有办法,“刮地皮” 无意之中解决了。
272 次阅读|2 个评论
分享 长出一口气,茅海建的戊戌变法三部曲终于逐页看完了
热度 8 海天 2013-7-17 01:07
三部曲是我起的名字,其实是三本书:"戊戌变法史事考","戊戌变法史事考二集","从甲午到戊戌-康有为"我史"鉴注". 头两本几年前就读过,这第三本从国内寄来以后,因为比前两本长不少又是注释康圣人那本漏洞百出的自传, "阅读快感"实在不怎么样就搁下了,一搁就是几个月. 所幸领导最近一直在上羽毛球班,每次一个半钟头的时间,我正好在场地边上读书兼等她,总算给读完了. 中学学梁启超的谭嗣同是很动感情的,尤其是谭的那首绝命诗(当然是据梁说)给人印象很深.长大以后想法就有些变化, 感到梁的说法里面隐隐有些可疑的地方,比如袁"告密"的时间问题,比如如果老佛爷在第一时间知道了"围园劫后"肯定 立刻抓人,怎么会还有那么多时间让这些"康党"逃跑或者选择不逃呢. 当然由此阐发出一个主要问题就是:是什么刺激了老佛爷(杨崇伊密奏?伊藤博文?或者光绪请求开懋勤殿?), 使她在那个时间选择走向前台? 茅这几本书的具体结论没什么特别出奇的(不是说完全没有,但如果期待“猛料”则多半要失望,至少,没有类似 毕永年“诡谋直记”这个级别的 ),个人比较喜欢的是茅在第一本书开始的时候做了一个不短的"综述" (review),把这个问题上的几乎所有主要看法(二十余条)条分缕析一一列出:时间,出处(杂志或书),主要观点 都有,等于提供了一个目录,使得有兴趣的人大可以一部部找来看 ,如果有时间的话 。 相传康有为晚年在杭州有一次路过戏园子,舞台上正好上演戊戌变法,呵呵。百感交集之余留下了一首诗,其中 第二句“喁喁万首咸倾动,共指鲰生叹息看。”倒满符合自己看完书的心情: 老夫入座倚阑观,化身冠带正登场。 喁喁万首咸倾动,共指鲰生叹息看。 电灯楼阁闹梨园,笳鼓喧天万众繁。 谁识当年场上客,今宵在座痛无言。
54 次阅读|5 个评论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11-26 04:04 , Processed in 0.027570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