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tag 标签: 存在主义

相关日志

分享 存在主义与宗教
热度 1 gordon 2014-6-11 18:55
邪教也会牢牢抓住存在主义哲学中的四个终极命题:死亡,孤独,自由与意义。邪教用谎言压缩死亡焦虑,用洗脑从众对抗孤独,用严苛教义解放自由重负,用许诺 捏造来生种种赋予其原本空虚的生命以意义,通过这些手段,最终用一套极端、谎言、伤害、恶毒的方法去“拯救”信徒生命那看似“卑微”的存在。 ×××××××××××××××××××××××××××××××××××××××××××××××××××××××× 美国精神卫生协会将 2000 年奥斯卡菲斯特奖颁给欧文亚隆,奖励他在 宗教与精神病学 方面做出的重要贡献。下面是他在 2000 年 5 月新奥尔良举行的美国精神卫生协会年度会议上发表的获奖演说。此演说曾发表在美国心理治疗期刊 2002 年第三期上。 宗教和精神治疗的关系—— 我还想对存在主义心理治疗和宗教慰藉做些简要的对比。我相信这两方面有一种复杂的关系。 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们是有着共同祖先、共同关注点的表亲:它们共同承担着处理人类固有的绝望的任务。有时它们还使用同样的办法——一对一的关系,忏悔、内 省、原谅自己和他人的模式。事实上,随着年龄增长,我越发把心理治疗看作是一种感召,而不是职业。尽管如此,心理治疗与宗教慰藉在核心信念和基本实行方式 上还是完全不同的。 的确,在历史长河中,至少在 17 世 纪中叶之前,关注存在的那些思想家们都是根植于传统宗教智慧的——不是说他们的洞见一定来自于基本的宗教信仰,而是说宗教机构是宣扬和支持那些智力活动的 唯一场所。我们可以从正反两方面来看待这一现象:积极的一面是宗教机构鼓励并资助(在很多世纪里,是唯一的资助者)哲学探究,消极的一面是宗教机构经常对 那些事情可以思考、哪些问题可以检验加以限制。 ×××××××××××××××××××××××××××××××××××××××× 说个题外话,偶然一查资料,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事。 《河殇》是中国中央电视台制作的六集电视纪录片(时称六集电视连续节目),在1988年6月16日首播;总撰稿人为苏晓康和王鲁湘,导演夏骏,但 全片的主要内容最初策划者为学者谢选骏 。 谢选骏在1978年凭借着文革前连小学都未毕业的学历,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所,是当时中国年龄最小的研究生,1981年毕业,任教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主要 研究的内容集中在宗教与古代神话 。 被一个小学都没毕业的精神病,搞得神魂颠倒,我去,呵呵 注:《武林外传》里的酸秀才 ××××××××××××××××××××××××××××××××××××××××××××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TE0NjgxNTE2/v.swf
178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存在主义电影之 “断水流大师兄”
热度 2 gordon 2013-11-17 04:24
http://www.tudou.com/v/25TqyUNPLYg/resourceId=0_04_02_99tid=0/v.swf ××××××××××××××××××××××××××××××××××××××××××××××××××××××××××××××××××××××××× 存在主义哲学起源于丹麦,20 世纪以前,在斯堪的纳维亚以外很少有人知道 Søren Aabye Kierkegaard ,因为他主要用丹麦语著述。然而,Søren Aabye Kierkegaard 的思想对 20 世纪欧洲和北美的基督教、非基督教和美学存在主义者有过重要的影响,成为现代存在主义思潮的渊源。Søren Aabye Kierkegaard 被认为是使欧洲哲学发展发生方向性转折的重要人物之一。 多说一句:不要把 “后现代” 跟 “前现代” 混为一谈,虽然 “高福帅” 偶尔会装装屌丝,但屌丝却装不成 “高福帅” 。 如果你有一个曾经是世界冠军的老师,得一个世界亚军还是很正常的。
312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享 加缪的存在主义——非理性哲学(转)
热度 2 gordon 2013-11-11 12:46
技术理性和人的异化 现代科学技术改变了社会结构和生产生活方式, 即生产自动化和消费社会化。韦伯把现代历史进程描述为人类社会日益增长的合理组织。在资本主义社会中, 一切都从提高效率而合理组织经济事业的必要性出发, 经济事业合理化的进程无限扩展, 遍及整个生产生活) ) ) 劳动的集体化, 人的职能专业化, 科层化的官僚体制, 对生活的技术控制,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 日益发达的新闻事业。 技术理性给这个时代形成一整套完全依赖外部情况的生活方式。这种合理化、外在化的结果是, 人本身缩小成一个影子和幽灵, 失掉个性和独特性。 机械化生产的庞杂体系, 无个性的消费本身, 把人变成机器的附属品。 人创造的物质成了奴役人的力量,人创造的技术成了控制人的工具。随着人类技术力量日益增长, 个人在世界中的地位日益下降 。在 “机器成人”和 “人是机器 ”的倒错中, 在社会的科层化组织化过程中, 面对各种异己的力量, 人内心世界的基本价值被扼杀, 被抛入一个非理性的无法控制的事件洪流中, 经历种种苦难的历程和严峻的考验。 他们在难以驾驭的科学技术和日益强大的社会力量面前, 感到无能为力, 表现出孤独感、陌生感、无力感, 也即荒诞感, 即使是处在他自己的这个人类社会中, 他也感到是个局外人。 时代思潮和哲学范式的转换 西方进入现代以来一个中心事实是宗教式微。宗教的式微诚如尼采所言, 是人类心理进化的重要阶段之一, 但其意义远不止如此。宗教是一个涵容人的整个生活的结构, 为其提供一个形象和象征的体系, 借此其可以表达自己对于精神完整性的热望。随着宗教这一包容一切的框架丧失, 人不但变得一无所有, 而且成为一个支离破碎的存在物, 并独立面对世界的全部非理性。失去精神容器和终极关怀, 人必然感到无家可归, 成为茫茫大地上的流浪者。把人褫夺得赤条条的, 这始于新教而在20 世纪达到最高潮。新教剔除大量偶像和象征物, 科学更加残酷无情, 褫夺了大自然种种人的形态, 呈现出一个中性、异己和无限的宇宙 。随着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问世, 传统中的绝对性、本质性、必然性、普遍性和确定性观念被相对性、具体性、或然性、特殊性和模糊性所代替,近代范式向现代范式转换。随着科学发展和人类力量增长而来的是人类有限性的认识。科学在其自身领域遭遇到人类的有限性即理性活动的限度, 包括在作为严密科学的物理和数学中。 在这些理性学科最可靠领域中出现人的不牢靠感, 标志着西方思想中的一个转折点。人的视界的缩小, 等于是对其一种褫夺, 剥得赤裸裸, 不得不在自己的视界中心面对自己。西方传统思想是理性主义、绝对主义, 在哲学中占主导地位的是本质主义、客观主义、整体主义、一元论和因果决定论。现代西方哲学坚决与传统哲学划清界限, 反对形而上学和绝对主义, 提倡非理性主义、相对主义、主观主义、多元论和非决定论。 现代人本主义思潮坚持哲学的对象是人或自我意识, 强调人的生命、意志、体验, 关注人的意义、价值和地位。 现代非理性主义思潮主要是生命哲学和存在主义, 加缪的哲学即是在这种土壤中生长出的一株奇葩异草。 生活经历 阿尔贝.加缪( Albert Camus) , 1913 年11 月7日生于法国殖民地阿尔及利亚的蒙多维——“位于贫穷和阳光之间”的地方。父母出身贫寒, 来自移居阿尔及利亚以寻求出路的欧洲人家庭。父亲吕西安在附近的种植园做工。一战爆发, 父亲在加缪才8 个月时应征入伍, 不幸阵亡。母亲是个文盲, 在听说方面存在缺陷, 沉默而迟钝。在丈夫参战后她就带着两个孩子回了娘家, 住在阿尔及尔贝勒科贫民区, 靠做清洁工维持生活。外祖母专横粗鲁, 常用马鞭管教孩子。加缪的童年生活交织着严酷的贫穷和简单的快乐。地中海的阳光和海水滋育着他, 阳光和阴影奠定了他理解生活的方式和他的思想基调: 双节奏, 两重性。阿尔及尔人既无罪过感, 也无不朽的想法, 他们着眼于今生, 追求生活的乐趣, 而不问来日如何。这给加缪以很大影响。加缪靠考取助学金继续读中学, 但不幸在17 岁时患上肺结核并困扰了他一生。死亡威胁着他, 使他认识到命运的荒诞性, 同时也激发了他生活的激情, 孕育了他的反叛精神。“一个酷爱生活的人眼看着自己被莫名其妙地剥夺生命, 这就是荒诞的最初表现之一。”“它支持着人为摆脱必死无疑的命运作出不懈的努力。”加缪指出, 若无生之绝望, 便无对生活的热爱。高中教师、哲学家让.格勒尼埃给了加缪最初的哲学和文学上的启蒙, 以其怀疑论影响了加缪。大学毕业后加缪做了记者, 开始大量接触社会政治问题, 并结识了报纸主编帕斯卡尔.皮亚, 他对荒诞的看法与加缪不谋而合。同时这是个“荒诞的人”的活标本, 一个虚无主义者, “最安静的绝望者”。面对他的悲观主义, 加缪需要以全部热情使人相信: 也许有理由活着。二战爆发后, 一向反抗暴力和杀戮的加缪参加了抵抗运动, 以笔为武器, 为和平、正义和自由而战。其间, 完成第一系列——荒诞系列作品: 哲学论著《西西弗的神话》, 文学作品《局外人》、《卡里古拉》等。战后, 加缪酝酿创作了第二系列——反抗系列作品: 哲学论著《反抗者》, 文学作品《鼠疫》等。战后东西两大阵营冷战时期,加缪拒绝站在任何一方, 宁愿保持自由评判的权利, 结果受到知识界围攻, 陷入孤立。在阿尔及利亚问题上, 由于他对法国当局种族主义和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阵线暴力行为的批评, 陷入两面夹攻境地。1957 年, 由于他始终以其重要作品“透彻认真地阐明了我们这个时代对人类良心提出的种种问题”而荣获诺贝尔文学奖。1960 年1 月3 日,因车祸身亡。 这个致力于探讨荒诞的人被荒诞的命运过早地夺取了生命——他常说没有比死于车祸更荒诞的了 。 ×××××××××××××××××××××××××××××××××××××××××××××××××××××××××××× 我不认为自己有权把个人观点强加给别人, 我也知道通过强力地推行了逻辑,毫无同情心地谴责“思想中坏的、过时的、混乱的习惯 ”,是可能在相对短的时间里有更多的建树。 但是,人总是最重要的。 不同的人们确实会按不同的方式思考,喜欢按不同的方式做事情,对于这种情况的高度容忍和接受是我最愿意的事情。 我的希望是慢慢地——经常是令人痛苦的慢——推动人们去试验新的技术,接受那些适合他们需要或者是口味的东西。确实存在着更有效的技术去达到“宗教信仰转变”或者“革命”,但是我极端厌恶这类技术,从根本上怀疑它们在长时期和大范围上的作用。经常的情况是,如果一个人可以很容易地转变到“信仰”X,那么进一步转变到“信仰”Y 也是很可能的。我喜欢怀疑论者而不是“真诚的信徒”。我把一点点实在的证据看得比许多理论更有价值,把实际经验结果看得比许多逻辑论述更重要。 这些观点也很容易走向宿命地接受现状 。此外,一个人如果不打破几个鸡蛋是做不出鸡蛋饼的,而大部分人实际上确实不希望变化——至少“不是在现在”,不是以某种可能搅乱了他们日常生活的方式。这就是需要尊重事实、需要一点理想主义出现的地方。一般地说在世界上,事情并不总处在很好的状态,要改进它们,有许多事情可以做的。 你知道我已经不愤怒了,现在有点谦逊和保守。 人性复苏 ××××××××××××××××××××××××××××××××××××××××××××××××××××××××××××××××××× 今天看到 “红军小学学生参观天安门国旗护卫队” 这则新闻,不知道为什么莫名的愤怒,现在才明白是我自身思维的盲区。
312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享 海德格尔的解释
热度 7 老平 2012-6-9 16:20
海德格尔的解释
一天,法国人在海德格尔的房子看到一对条幅,上面写着“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就问海德格尔是什么意思。海德格尔说:这是《老子》的两句话,意思是“谁能安定污浊而使它变清?谁能鼓动寂静而带给它生机?” 过了一天,法国人来告诉海德格尔:海德格尔先生,你的理解不对,《老子》的两句话应该这样解释:“要想把混浊变清,就需要安静;要想使生存长久,就需要活动。” 海德格尔从书架上取出一本《存在与时间》对法国人说:纳粹曾经指着书中的一段文字跟我说:“从书上所写来看,我们很清楚地看出你不是雅利安人”。后来法国人对着同一段文字跟我说:“海德格尔先生,从书上所写可以清楚看出你就是纳粹。” 法国人惊讶地接过《存在与时间》,翻了几页,抬头问海德格尔:你到底是不是纳粹?海德格尔回头打量着那对条幅,然后问法国人:这两句话到底谁的解释是对的? 法国人一时无言以对,海德格尔在房间里走了几步,转身对法国人说:存在是存在者的存在,解释是解释者的解释。(老平 2010-11-24) 附《老子》第十五章: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个人分类: 随笔见闻|812 次阅读|0 个评论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9-20 20:36 , Processed in 0.027726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