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爱吱声 标签 中国社会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中国社会

相关日志

分享 如果你看过 《路易十四时代》,对中国社会现象不用吃惊
热度 1 gordon 2016-6-28 19:51
如果你看过 伏尔泰的 《路易十四时代》,对中国社会现象不用吃惊 *************************************************************************** 都是法国玩儿剩下的 注: 多学学法国的东西,有用 日本的集权,也是学法国的,法式集权 *************************************************************************** 天安门广场 与 荣军院 荣军院地处巴黎市中心,紧邻铁塔,建于太阳王时期,后来被拿破仑用来安置 "荣民",现在是军事博物馆。是巴黎市区难得的一块开阔的地方,有时,总统府不够大,很多仪式在这里举行。夏日来临,这里举行露天声光表演,重新展现从高卢到现在的法国历史演变 票价不贵,值得一看:既了解法国历史,又欣赏举世闻名的法国声光艺术 注:俄罗斯也是跟法国学习的 天安门广场 是从苏联学过来的,它真正的根子在法国。 不用那么害怕日本人,日本人的东西也是从法国学的。 *************************************************************************** 加强中央 集权 ,但也不是中国独有的,西方现代史也是一部加强中央 集权 的历史。 ***************************************************************************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TQ4NDI0ODk3Mg==/v.swf
223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四大怨 —— 我从中国社会毕业了 (转)
gordon 2016-6-28 19:38
四大怨 苦逼大叔拯救世界, 小镇青年胸怀天下, 中色女子征服人类, 烟火怨妇扯人JB ******************************************************************* 我年轻的时候,又穷,也没有什么本事,也不服 基本上,就是 “苦逼大叔拯救世界,小镇青年胸怀天下” 那时候不是看电影《小武》,遇见丹青先生了嘛,丹青先生说,要吃饭,要有个手艺,干手艺活的。 ******************************************************************* 其实我中等姿色,不算太帅 及长,越来越自己长的帅。 得有自信啊 注:因为中国 社会爱搞这种 “野猪的嚎叫” 傻憨憨,膀大腰圆,没啥本事, 哎,这种人挺 “吃的开” 。 ******************************************************************* 后来,发展到, “ 烟火怨妇扯人JB ” 扯不到,瞎扯 ******************************************************************* 后来,我研究了很多 “ 控制、虐待、家庭暴力,性虐待 ” 呵呵 社科类的东西,我入门还是万虎、鼎导开始的 只是我的关注点是社会学,而不是经济学。 不够有乐趣, ******************************************************************* 你说,“膀大腰圆,傻呵呵,没知识没文化,兄弟七八个,村里横着走” 这是多么惬意的事情啊 后来,我喜欢上了 “泼妇骂街,鞋底抽它” 。 真像电影《美人鱼》 开头所说,世界真奇妙啊
181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中国社会的犯罪特征
热度 2 gordon 2016-6-28 08:57
不少朋友都很困惑于一点,就是中国即使是大城市的安全度也是很不高的(至于犯罪率的统计数字,呵呵,呵呵呵),但是中国人的 安全感 却是很高的。一些安全类的服务即使是很有钱的人也极少购买…… ***************************************************************************** 中国的有组织犯罪非常不凶悍,这是影响 安全感 的主要因素。社会底层犯罪(所谓抽刀向更弱者)和意外事故致死率则是典型的第三世界高发特征。 注:一发生个什么事,看热闹的 “闲人” ,非常多。
275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不是不知道,而是无力改变 —— 对中国社会我们都 “了然于心” ... ...
gordon 2016-6-19 21:26
诚实、信任和守法是最重要的公民美德。人们认为,公民共同体里的国民公平地对待每一个人,也期望别人公平地对待自己。他们期待他们的政府能达到很好的标准,他们也很愿意遵守加于己身上的法律。 在这样的社区,“国民不准备也不能够为所欲为,因为他们明白他们的自由是他们参与共同决策和依照共同决策行事的结果。” 相反,在公民精神较弱的社区,生活有更多的风险,国民有更多的担忧, 由高等人士制定的法律就是准备人们去钻它的空子的 。 ———— 《使社会运转起来:现代意大利的公民传统》 *************************************************************************** 以前 Duang 对文艺作品的要求,是反对 “现实主义” 的,像金瓶梅这样的作品 是提倡批判现实主义的 *************************************************************************** 现在,老大们都不管呢,你一个杂碎管那个干嘛 而且你也不是啥名校毕业的,只上过小学三年级 *************************************************************************** 对中国社会我们都 “了然于心” , 忘掉那些不开心的事,寻找快乐吧 大家都是这么过的,这么多年也过来了 *************************************************************************** http://video.weibo.com/player/1034:5695c01022c7974c5137267a8b9f1370/v.swf 让贞子生活在我们抗日的这片沃土上,她的心再冰冷也会融化。
184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美国力量的局限(转)
gordon 2016-5-16 16:58
二战结束后,国民党和共产党的冲突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杜鲁门及其美国政府想根据自身利益来解决国共矛盾,尽量避免内战的发生"出于与苏联争夺的需要,美国希望能控制中国,把中国作为抗衡苏联的力量"罗斯福逝世前曾担心中国的内战会把苏联和西方国家卷进去,形成西班牙内战那种局面"并且由于中国的地域和人口,如果大国介入中国内战,对美国和西方可能更加不利"杜鲁门基本上延续了罗斯福支持国民党的政策,力求在中国避免内战,担心中国共产党的胜利是苏联的一笔财富,中国会被纳入苏联的势力范围" 此时美苏冷战不断加剧,美国政府内部对苏强硬观点渐占上风,对华政策中扶蒋反共色彩更加明显"虽然美国在军事上没有直接参与中国的内战,但美国政府不断地向国民党提供外交!经济和军事上的援助"同时,美国政府也试图调解国共之间的对抗,促成国共合作,组成联合政府"为此,美国积极出面调停,希望国民党能让出部分权利,以换取共产党交出军队和解放区的地方政权,将共产党融化在以蒋介石为首的政府里,从而既可以避免内战,又可以建立统一、亲美的中国政府"。 然而,尽管美国拥有无与伦比的优势,但也受到诸多的限制。" 美国民众渴望和平生活,从本意上不支持扩张主义政策 ;在财政上,杜鲁门政府 面临要求减税!通货膨胀和财政赤字的巨大压力 "所以,美国在这一时期的扩张政策主要是 避免战线太长!负担太重,突出重点 "。 注:刚打过二战,美国财政上受不住。它又不能搞 统制经济,压制通胀。 一句话,它没有力量这么做 。 美国面临蒋介石政府类似的问题,就是通胀。 而 另一方呢,有着 “低人权优势” 。 ****************************************************************************** 美国此时的战略重点在欧洲,究竟能够在中国投入多少力量?时任国务卿的艾奇逊在回答国会中那些主张大力干涉中国的议员时,反复强调欧洲的重要性"他曾说: “ 我认为我们开始就必须认识到我们目前的主要中心必须是欧洲 。我们不能平均地向全世界各地放枪。我们没有那么多子弹好放。我们在西欧比在任何其他地方力量都强 。西欧一旦发生事故,一切都会付诸东流 "因此,我们的主要力量必须用于加强西欧的防御和经济 。至于亚洲,应该作为防守战来对待,而且不能在亚洲投入真正进攻时所需的那样大的力量 。这对许多人来说是不满足的,他们希望同时在各地采取强有力的行动, 但是我们没有力量这样做 。" 1951年5月,马歇尔在美国参议院军事委员会与对外关系委员会联合听证会也曾表达过类似的观点:在我任国务卿期间,美国国内可供调动的军队只有一又三分之一个师,那时国内经常有人要我尽量搅得苏联和中国共产党-”日子混不下去“,但是我是军人,知道让别人”日子混不下去“,需要多少力量,所以我无能为力。" 参考阅读: 《追根溯源:战后美国对华政策的缘起与发展:1945~1950》 ****************************************************************************** 把朝鲜战争爆发的文件,和艾森豪威尔时期 大量的财政投资,连起来看,就明白原因了。 它没有力量这么做 。 注:早年进步主义在美国国内是主流,对外干涉也是很困难。 还有财政平衡的问题,它无法这么做。
193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中国社会的 “同心圆” 结构
gordon 2016-5-2 07:47
终于上路了 还搞不明白呢 中国社会的 “同心圆” 结构。 一个县里,有县长,有乡长。 你想当乡长,那几个乡的乡长愿意吗?
202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中国社会问题的经济根源—— 跨代了
gordon 2016-4-28 11:13
中国造成了某些原因,造成了跨代 什么意思呢,就是上一代人把下一代人的钱给挣了。 寅吃卯粮 ****************************************************************************** 上一代娶下一代,就这种模式。 学好数理化,不如一个好爸爸 注:其实这个现象,大家都知道。 只是没有从金融这个角度解释这个事情 。
107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不够柔软的原因,在于中国社会不给你这个机会
热度 1 gordon 2016-4-21 16:34
中国社会是很恶劣的一个情况, 你心慈手软,你不要想长远,今天这碗饭能吃不能吃,还两说呢 ***************************************************************************** 所谓hard 模式,所谓阶层固化 在中国社会,你脱离原来的生存环境,是很难的。 当然,对所有的人都是如此。 不但需要力量,更需要智慧,还需要毅力 ***************************************************************************** 还在于,你曾经花了多大力气获得,还得花多大力气放弃 这都是很难的 *****************************************************************************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zY0MDcwMzg4/v.swf
160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论步兵 1 —— 军事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热度 1 gordon 2016-4-20 00:06
研究方法: 考察历史啊,众说纷纭。所以会尽量利用一些变化较慢的慢变量来说明问题。(役使原理) 也就是说,在论步兵之前,必须先论炮兵。 从炮兵的技术演变,来映衬出 步兵的变化 ******************************************************************************************   现代炮兵源自欧洲,要理解炮兵术语的概念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欧美的相关术语。首先介绍几个外语单词的概念,以美军术语(英语)为主,部分兼顾德语和法语。 Cannon:身管火炮的统称,注意不是加农炮,至少在美军不是。法语拼法Canon,德国人对应的词语是Geschütz。 Gun:加农炮,德国人则用Kanone特指加农炮(这可能是日语“加農砲”的由来)。 英语Howitzer/德语Haubitze:榴弹炮。法语中虽然也有榴弹炮的单词“Obusier”,但法国人似乎并不特别在意区分榴弹炮和加农炮,而 是统一称为Canon,例如Mle 1897野战加农炮“法75”(Canon de 75 mm modèle 1897)、GPF加农炮(Canon de 155mm GPF)、冷战时期的155mm F1榴弹炮(canon tracté de 155 mm Tr F1)。 Mortar:臼炮和迫击炮。实际上这是两种差异相当大的火炮,前者属于攻城重炮,后者是步兵伴随武器,中文分别称为臼炮和迫击炮是有道理的,翻译时不应 该混淆。有趣的是德国人在这方面与中国人不谋而合——前者称为Mouml;rser,后者称为 Minenwerfer/Granatwerfer(字面意思是地雷发射器/榴弹发射器)。 英语Artillery/德语Artillerie/法语Artillerie:这个词有两个意思,一是火炮装备,二是作为兵种名称。后一个意思就是指炮兵,前一个意思在中文里最接近的应该是“地炮”。这个词的范畴在不同历史时期也有微妙的变化,后面会一起分析。 英语Battery/德语Batterie/法语Batterie:这个词特指炮兵的“连”,与骑兵或者步兵连的称呼不同。它曾经是炮兵的唯一建制单位 ——下不设排,上直属步兵师。拿破仑战争时期,法国炮兵开始使用“大炮兵连”(Grand Battery/Grande Batterie)的临时建制,用于集中指挥多个连的火炮轰击同一个目标。但是首次建立连以上固定炮兵建制的是德国——炮兵营、炮兵团直至炮兵旅。炮兵连 是炮兵指挥作业中的原子单位,同一时间同一炮兵连只会领受一个射击任务。炮兵连的编制常见的有8门制、6门制、4门制,各有优缺点。炮兵连越大越难选择合 适的展开地形,越小则对个别火炮丧失战斗力越敏感。   下面按照年代分别介绍不同历史时期的加农炮和榴弹炮,几个历史时期只是大致地选取参照物,不一定特别精准。 一、十九世纪   之前的欧洲对于操作火炮的人员究竟算不算“兵”一直有争议。插句题外话,由于经历过较长时间低水平的军阀混战,国人往往认为 步兵是训练要求最低的兵 种 ,甚至一名士兵+一条步枪即可成为一名步兵, 但在当时的欧洲则不然 ——“一名步兵需要经过严格的训练,而开炮的人只需要临时雇佣就可以了”曾经是普遍的 看法。   这种看法随着火炮的进化逐渐动摇,直到拿破仑把炮兵正式确定为一个独立兵种。炮兵第一次取得了和步兵、骑兵平起平坐的地位。   这一时期法国军队里已经有了加农炮、榴弹炮和臼炮的类别,三者按照射角区分——加农炮的射角不超过45度(实际上这一时期通常都不超过15度),只能 用于直接射击;榴弹炮的射角在45度上下,主要用于间接射击;臼炮只能用大于45度的角度射击,以攻城重炮为主,少见用于野战。这一时期身管火炮是炮兵的 唯一装备,陆军里也只有炮兵装备火炮。   类似这样的图片大家应该都看过,这就是这一时期区分三种火炮的标准。   当时的步兵战术还处于排队枪毙时代,加农炮直射实心弹(Round shot)和榴霰弹(Shrapnel shell)对步兵方阵的杀伤力比榴弹(HE)更显著,因此野战炮兵的装备以加农炮为主。例如拿破仑时期每个炮兵连有6门加农炮和2门榴弹炮;普法战争时 期普鲁士炮兵则几乎清一色装备克虏伯4磅野战加农炮(4-Pfünder-Feldkanone C/64)。   炮兵和步兵的距离也不是那么远。普法战争时期的普鲁士4磅加农炮射程不过3800米,法国的同类装备射程还要更近一些。直到普法战争后,德军炮兵仍然提倡要勇于把火炮推进到敌军步枪射程内为步兵提供支援。 ****************************************************************************** 最早的步兵的作战单位是方阵,所以炮兵比较简单。 使用的主要是实心弹和榴霰弹 榴霰弹和榴弹的差别就在于,榴弹使用的是撞击引信,而榴霰弹使用的是定时引信。 就是榴霰弹在方阵上空炸开了,跟榴弹差不多。 类似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军的vt 引信,离地面有一定高度炸开,杀伤步兵。 ****************************************************************************** 在一次世界大战时期,英国大量使用这种榴霰弹用于西线战场,但是由于普通榴弹的杀伤破片杀伤效果可以和这种榴霰弹几乎相同,但是使用起来却比榴霰弹要方便的多,不需要计算引信时间,所以在一战后,这种榴霰弹几乎销声匿迹了。 直到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无线电引信的应用,新型榴散弹的概念得以应用,不同的是这种技术最早是应用在美军的高炮里,利用无线电引信技术来打击日本自杀战 机。而直到二战后期无线电引信技术才在英国得到了应用,新型榴霰弹可以做到自动探测高度后引爆,“空爆弹”技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注:vt 引信的多普勒效应,省了好多劲儿,省计算了。
237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在中国社会生存 —— 能不能在 “躲闪”上 ,下点功夫(转) ...
热度 1 gordon 2016-4-18 19:16
中国社会生存环境是非常恶劣的,烂人很多 那么能不能在“躲闪” 上,下点功夫呢? 以前 霍利菲尔德 和泰森 打的时候,就请过 “舞蹈” 教师 擒拿、摔法更不行,还不如 “打” 呢 击打是最简单、最有效的,最容易学。 说白了, 你稍微学点拳击就ok ,足可以应付中国大陆的日常纠纷。 它比所有中国武术都有效的多 ) 注:“独孤九剑” 那个东西,不适合普通人学习。说实话,还是不要学为好。 ****************************************************************************** 中国大陆那些烂人, 能得出的唯一结论,就是 “你就揍它一顿算了” 你知道,“小粉红” 和 “五毛” 都是被洗脑的, 整个知识体系都是错的 。 呵呵 那有什么办法, 你懂的 ****************************************************************************** 从李小龙的格斗能力说起 李小龙生活在一个体育理论井喷的时代。在他之前,很难说有什么成型的现代搏击理论, 正规比赛中的体育选手也是依照教练的经验 而不是科研成果来训练,因此我 们在看50年前的搏击比赛录像的时候可以看出明显的“流派”风格。李小龙自己结合了咏春拳、拳击和其他传统搏击术的训练方法在现在看来并不能说是系统而科 学的,但是在那个时代已经远超过许多同时期的武术家了。而李小龙在个人的研究领域形成的“截拳道”特色的训练和实战理论,也对于现代搏击产生了巨大的影 响。时至今日,格斗术的训练已经越来越系统和科学,但是格斗选手的训练依然都很难回避其中包含了李小龙的部分格斗理论这个事实。 要知道能够影响到科学和系 统的格斗术的武术家寥寥无几 。从这一点上讲,李小龙是一个非常伟大的搏击理论家。 从实战角度来说,格斗遵循短板原理。现代格斗的选手必须从力量、耐力、抗击打能力、反应、速度、技巧等各方面全面系统训练。经过李小龙之后的几十年的发 展,我们有了大量的辅助器械,有了科学的测算仪器。从理论上,现代营养学以及韦德训练体系对于力量、耐力和抗击打能力的训练方法有革命性的推动,而格雷西 柔术也让格斗术的技巧有了质的飞跃。假如把李小龙放到今天,他绝对打不过高水平的现代格斗选手。但是拿李小龙和现代格斗选手比是不公平的,因为李小龙没有 学过上述这些,反而现代格斗选手的训练中借鉴了不少李小龙的理论。这就好像拿牛顿和今天的某个物理研究生去比一样,牛顿不懂相对论丝毫不影响他的伟大,你 比牛顿懂相对论你也不是个伟人。 就算把李小龙放他自己的时代,他依旧不可能是最能打的人。 首先他是个演员,大量的时间在拍戏和各类活动 ,不可能像专业格斗运动员一样保证训练时间和强度。 其次他的武术方面的工作也是以理论研究和教育而不是训练为主。最后他的体重级别低,格斗家的脂肪含量一般都不高,因此 格斗中体重体现出来的力量和抗击打能 力,而这两者对格斗能力有决定性的作用 ,“以弱胜强”只是一句外行话。 当然,纵然李小龙的格斗实战能力不是世界第一,从他的训练视频、记录等来看,也绝对不会太差。放在那个时代依旧可以称之为一个水平不错的实战格斗家,何况 他的理论对于当今的很多顶尖水平格斗家都起到了借鉴的作用。因此,在武术发展的长河中,李小龙作为一个伟大的武术家是无愧的,他对于实战格斗的发展作出的 贡献不可磨灭。 ****************************************************************************** 为什么女士要学习拳击? 记不记得有一个新闻,一个女警官打保安被停职了。她就是用高跟鞋打的保安 反击手段受 当地社会文化影响。 在中国一个大男人被妇女用鞋底抽,是很丢人的事情。 考虑到控制冲突的烈度, 还是用拳头打,比较文明一些 。也避免进一步的刺激 “犯罪嫌疑人” 。 注:为啥用高跟鞋?因为女生在力量、体能 等很多方面处于劣势。 实在不行,只好用鞋底抽丫了。 并伴随 高分贝 “尖叫” 攻击 ,让其,从此以后心理有阴影。 到了用鞋底的时候,不要留情。 另: “高分贝尖叫” 非常重要 ,鼓舞了自己,打击了敌人。 伴随 “以气助力” ,打得更有劲了。
185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恶人” 孙中山
gordon 2016-4-14 10:53
后清时代政体早已开始接近宪政状态,包括当时全国范围内的大量自由媒体的存在。孙中山,割断了中国社会自然宪政发展过程。促成了一种,“拔苗助长”的结局,一个民主的夹生饭。百年后的结局,依然是,后清时代。 ************************************************************************* 如果你过的不幸啊,你就骂他吧 这王八蛋搞的 ************************************************************************* 其实话不能这么说,后清也有自己的问题。 它不是一个现代国家,它是脱胎于旧中国社会的。 就跟 "儒教"思想,似是而非,“八竿子打不着” 其实跟后清比较类似的一个国度,就是奥匈帝国(奥地利、匈牙利 共主的国家) 国家军队不行,地方军队挺好 ************************************************************************* 呵呵 大家把事情想的简单了, 说实话,把自己的事情弄好,整个 “大白馍” 啃,这个还简单一点。 ************************************************************************* 民主政体比君主立宪还难搞 难易程度: 君主立宪 共和政体 民主政体 差不多得了 ************************************************************************* 实际上, 这跟生物多样性类似,跟自身的条件有关 。 象希腊城邦时期,有各种各样的国家,也不能保证其不覆灭 其实跟公司一样,领导人,连续出几代猛人,就很牛逼 要是领导是渣,再好的制度也不行,它不盈利啊,在哪儿墨迹
179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改开前,中国工业化时期的人口是中国社会的主力
热度 1 gordon 2016-4-2 23:43
人口统计里面有个很奇怪的现象,1990年我国90以上的人居然比75以后各层人口要多,是当时人口出生率下降了还是后面打仗导致随后的几个年龄层级人口减少。 把统计数据往后推五年,从图中可以看出现在人数最多的一个年龄层级应该是五十左右了,这帮人还有十年时间工作为社会做贡献 注:1900年-1920年出生的人口不见了,如果是战争的原因,那就是应该是抗日战争。1931年的抗日战争。30-50 岁的青壮年都投进去了。(不知道,那时候战争本身就比较多。) 不过,军阀混战都是假打。“真打” 的标志是 直奉大战后 “孙传芳杀降” 事件 (1925年)。 1926年,北伐战争 日本在1931年在东北发动“九一八事变” *********************************************************************************** 底下的人口就好解释了。国民政府时期,高出生率,日本入侵代替了自然条件的限制。 下面人口的增加,是新中国工业化时期的,虽然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因为 医疗的进步,造成人口增多。 跟日本在一战、二战时期一样,人口膨胀。 底下就是计划生育,人口减少 ************************************************************************************ 经济能力: 这批人(接近50岁)已经丧失了加杠杆(举债)的能力,只能以以前的积蓄进行投资活动,而且风险偏好呈现快速下行的态势,实际上已经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非常小了。也就是折腾不动了。 据说,e租宝和泛亚的投资者多数为50岁以上的 ************************************************************************************ 当代中国最老的一拨人,已经91岁了。从1925年 孙传芳杀降开始算,对抗加剧。(早年,北洋就是夜里打麻将,白天打仗。) 前面的战争为什么不算,本来就是兵荒马乱的。 真有能力的人不多 注:除了80年代 金观涛、刘青峰 那一拨人以外,估计我们就是最强的。 我们那时候因为某些原因,没有听说过 金和刘 。几乎是从新发现,用的就是高斯方法。 这一拨人也是 拜互联网之赐 。 后辈跟第一代人不一样,第一代人是提出问题的。大部分后辈都是前辈提出一个问题,解决问题或者优化。为什么提出这种问题,它不明白。 我们的精神领袖就是 韩寒、凤姐、罗永浩 (当代鲁迅)、芙蓉姐姐。 (石康不断的在感叹,自己的书卖不过韩寒和郭敬明)。
169 次阅读|4 个评论
分享 中国社会的变迁 —— 现实博弈起到根本性的作用
gordon 2016-3-26 01:56
从当下的一个网红说起。 这个网红呢,比较有意思。 从2010年往后翻了一下原博历年发的微博,很有意思。2014年之前发的微博都很正常,车展,世博会,咖啡屋,音乐会,俄罗斯电影,痛惜拆文物,调侃青奥会吉祥物,充满生活情趣。2014年 x 鱼 成仙以后,原博风格突然大变,从第6页起忽然变成了谌容小说里“马列主义老太太”那种风格。 ************************************************************************************ 团团,早已不是 张爱萍时期的团团了。 中国和苏联很不一样。 苏联是先有党,后有团;中国是先有团,后有党。 呵呵 知道些老掉牙的典故有什么用啊,回字有四种写法。 ************************************************************************************ 怎么演变成这个样子? 现实博弈起到根本性的作用 知道些 “老掉牙” 典故的人,其实是很少的。 你说,如来佛厉害,它就能扮成如来佛。 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真的。 注:中国社会就这样。 ************************************************************************************ 霍布斯鲍姆曾提出“被 发明 的传统”一词,意指许多人们自以为“古已有之”的传统是当代人活生生的 创造
99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中国社会描述:给政策、分一点
gordon 2016-3-16 11:37
中国的“权利均等”、“结果均等” 问题,在自然法则的作用下坍塌 当下演变成了 “给政策、分一点” ,这么一个博弈均衡 有点象自由都市 *********************************************************************** 《甄嬛传》等电视剧的热播,反映了这么一个事实: 中国有点象西方的文艺复兴时期 。 政治科学等的社会科学,蓬勃发展,体现了蓬勃的生命力。 注: 其实很多中国人对文艺复兴是咋回事,知之甚少。 *********************************************************************** 人口的减少,还带来另一个优势,就是农民转型的问题。 小农向现代社会转型也是非常困难。 转不过来嘛,怎么转
131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中国社会必然通胀
热度 2 gordon 2016-3-7 09:29
中国社会 “同质化” 严重, 我都这么努力了,还摆脱不了。 我还找过年龄比我大的,也是好牛逼的,也是非常努力。都老了,还非常努力呢 ******************************************************************************* 都他妈一个德行,都解决不了 怎么解决结构问题 ******************************************************************************* 结构个蛋,就是印钞 注:年轻的也有一点,还行吧,也是能出国就出国去了。 就是我跟他们说的,别他妈在这儿呆了 ******************************************************************************* 说白了,就是内部培养不出人才。 掏高价,去聘外部的专家呗 只要掏的起钱,就行 ;有的是人卖命 ******************************************************************************* 高端也要钱,低端也要钱,它自己又没啥能力,它怎么弄 ******************************************************************************* 有不要钱,诺,就是那个 谁谁谁 的师兄 呵呵 ******************************************************************************* 我现在的梦想改成能做一家被阿里或者腾讯收购的公司了 国家要收购,我献给国家 把一切献给国家
185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享 中国社会和大多数个人的根本问题就是没钱
热度 1 gordon 2016-3-6 08:40
辉格史观、黑格尔,世界文明和本国文明教学构成的自殖民地化 你为什么亲近白人,对难民不满,就是这种教育造成的。 这个事也没办法解决,因为 “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 ,怎么能管这种事情呢? 我们都是为凯撒服务的,挣点小钱。 ************************************************************************** 说白了就是利益的问题 众所周知,教会根本就不反科学,只是科学触犯了教会的利益。 文艺复兴,就是把知识的权力,从教会手里,转移到了新型商人的手里。教会失去了统治权。 ************************************************************************** 我一直对中科大这些爱国主义分子,抱有偏见。 难道我们上了个五毛学校,难道我们上了个二类学校,就天生矮一头。 野百合也有春天。 ************************************************************************** 我是一个个人主义者 其实普及教育是从法国开始的,英国人就不关心这个,是个人的事情。 管它呢,你聪明,他蠢,你不多挣点钱。 当朝贤人政治大部分人都是国家主义者,国家在国际竞争中落后,它自然会改教材了。 趁着这个时间差,多挣点钱。 改教材的时候,他们会了有什么用,就是提高点素养,呵呵 素养值几个钱,我这人从来就没素养。 注:搞的哭哭啼啼的,都是公知那帮人,说的也不对。 把他们钱都挣了,把他们的妹子 都把了,结束 ************************************************************************** 科学素养 + 有钱,都能解决 大部分问题 只是知识落后,只是浪费你时间,只是让你变无能 说白了,就是利益纠纷,就是钱的问题 这把年纪,都老了,才活明白 ( 别人早活明白了 ) **************************************************************************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NzQ5NDExNTU2/v.swf “你以为我会留下来,成为你无足轻重的人吗?你以为我是一架自动的机器 吗?一架没有感情的机器吗?能够容忍别人把一口面包从我的嘴里抢走, 把一滴 生命之水从我的杯子里泼掉吗? 难道就因为我穷 , 卑微,不美,矮小,就没有灵 魂, 没有心肠了吗?你不是想错了吗?我的灵魂和你的一样,我的心灵跟你一样 丰富,我的心胸跟你一样充实!要是上天赐我一点姿色和充足的财富,我会使你 同我现在一样难舍难分,我现在跟你说话的并不是我的习俗,惯例,甚至不是通 过凡体肉身,而是我的灵魂在和你的灵魂在对话,就像两个都经过了坟墓,我们 站在上帝的脚跟前,彼此平等??因为我们是平等的! ” ———— 《简爱》
210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享 中国社会的根本特征就是缺钱
gordon 2016-3-5 21:18
从长周期看,陈云是完全正确的 战争创伤再加上 投资黑洞,肯定会引起通货膨胀的 引进外资也绝对必要,也多亏了日本的资金了 ******************************************************************* 所谓科研啊,你就把它看成是长期资金就行了。 ******************************************************************* 中国社会的根本特征就是缺钱 不要再从科学还是愚昧,国民性 这种角度考虑问题了 没有啥就是缺钱, 从利率角度考虑问题,金银货币时代也是,人口多,缺钱 注: 中国社会的根本特征就是缺钱 ( 我敢保证 2000年以前绝对是如此 ) 2000年以后的事,我就不知道了 *******************************************************************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NjQxNzMxNjI0/v.swf
144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中国社会如何帮助你成功?
gordon 2016-2-27 12:39
感知时势,或者说感知 政治风向的能力,是 所有男人品质的终点… 从此,你再也不 “ 男人 ” 了 呵呵 *********************************************************************************** “ 从此不再男人 ” ,这就是成功的秘密
169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福公司与中国社会进程
热度 1 gordon 2016-2-27 05:27
福公司是一个大公司,职员的生活福利,待遇高。 而中国人开的小煤矿,职员生活很差劲。 但是呢,中国因为人口众多,这就涉及到就业问题。 其实地方官是偏向本地的小公司的 。 ********************************************************************************** 中国实际如何与 马克思主义相结合 很简单,把外资赶出去就行了。 这就跟马克思的书描写的场景对上了。 ********************************************************************************** 至于为什么? 看《知识分子》关于马克思的那一章 (大陆版是没有这一章的) 注:但这带来了一个问题,正好 马尔萨斯描写的,跟中国实际吻合了。 呵呵 ********************************************************************************** 其实马尔萨斯也是很背的人物,刚发表人口论,立即被英国打脸。 英国冲出了 “马尔萨斯陷阱” 。 马克思在英国的年代,英国已经冲出 “马尔萨斯陷阱” 了。 ********************************************************************************** 实际上马克思并不是工人,而是知识分子 在当时,他就与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工人有争论。 因为 有实际经验的工人,斗争目标是实际生活的改善 ,而他不是。 他是一个知识分子,他的目标是证明自己的理论对。 工人的目标,就是所谓的改良的吧,争取生活条件的改善呗。 注:他是一个诗人、记者、革命家;他跟日后的主席很像。 ( 实际上马克思不是工人,他是知识分子 ) 虽然 耶拿大学 不是 柏林大学,他还有个博士学位呢 也谋不到教职,不过 德国的大学,谋教职都很难。例如黎曼 (教职本身就不挣钱) 黎曼 (1826年9月17日-1866年7月20日),马克思( 1818年5月5日-1883年3月14日 ) ********************************************************************************** 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这也是天才的洞察。 不仅仅是思维产生行动,行为也可以产生认知。( 认知失调 ) 这也是天才的洞察 注:心理学突破都好些年以后了。 ********************************************************************************** 马克思认识的有钱人 他认识两个有钱人,一个就是恩格斯,一个是他叔叔 Lion Philips ,没有错,是跟飞利浦电器公司有点关系。但在当事,Philips 家族的生意还是 烟草咖啡贸易。 跟恩格斯差不多 。 也就是说, 工业革命的有钱人 ,他不认识。 ********************************************************************************** 1872 年 2 月,《资本论》第一卷法文版译就,但出版商却提出印刷费需要作者本人先行垫付,于是,马克思便 给他的表兄弟奥古斯特菲利普写信说:给点钱印《资本论》第一卷法文版吧!奥古斯特菲利普很快就回了信。生活困难可以接济,宣传革命决不资助。 注:呵呵 ********************************************************************************** 马克思的母亲叫罕莉娅,她嫁过来的时候带了很多的嫁妆。马克思的姨妈叫索菲亚,索菲亚留在了荷兰,她嫁给了一个有名的荷兰巨商利奥菲利普(Lion Philips)。索菲亚姨妈和这位利奥菲利普先生,就是飞利浦公司的创始人。马克思的表兄弟叫 Frederik Philips,飞利浦公司正是在他的子孙们手里真正站起来的。大家可能用过飞利浦剃须刀、飞利浦洗衣机,质量非常好,但几乎没有人知道,那就是马克思姨妈家的产品。 ********************************************************************************** Lion Benjamins Philips Also Known As: "Leon" Birthdate: 1794年10月29日 Birthplace: Zaltbommel, The Netherlands Death: Died 1866年12月28日 in Zaltbommel, The Netherlands 直系亲属: 父母: Benjamin Philips 和 Lea Phillips 妻子: Sophia Philips 子女: Karel Samuel Philips ; August Philips ; Henriette Sophia van Anrooij ; Frederik Benjamin Philips ; Johannes Philips 向其借钱的是 奥古斯特·菲力蒲律师 创办飞利浦电器公司的是 Frederik Philips ********************************************************************************** 飞利浦家也很困难 传统收入就是做贸易的,安东‧飞利浦(Anton Philips)是阿姆斯特丹的证券交易学校毕业。都跟恩格斯差不多。 转折发生在 赫拉德(Gerard Philips),在安荷芬创立了飞利浦灯泡工厂(Philips Light bulb factory NV)。 灯泡这个新玩意儿,才刚被美国的发明大王爱迪生发明出来12年 ,造价昂贵,并不普及。但是热衷电子工程的赫拉德认为灯泡终将改变全人类的生活,与 父亲一起投入了这门新事业。 尽管赫拉德有工程学位,但是对于灯泡这个新产品也是相当陌生。创业不到两年,就因为 良率太低、成本太高而亏损连连 ;更因为灯泡在市场上还不普及,消费者缺 乏购买意愿,造成荷比卢一代许多看准照明产业而投入的工厂纷纷闲置、倒闭。 欧洲人只愿意买德国厂商西门子与AEG生产的灯泡:尽管昂贵,但是质量精良。 注:参考 (日本经典电影) 《望乡》,做贸易的,纺织,交易所报价。 他不认识 工业革命的有钱人 ********************************************************************************** Gerard Philips 和 卡尔马克思的关系,维基 Gerard Philips 的词条是这么说的。 以前只知道 奥古斯特·菲力蒲律师,不知道飞利浦电器公司的 Frederik Philips 注: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知道 工厂投资大吗?转产不易。 他是不知道,没做过生意。(我们做过生意的,都不这么看) 飞利浦公司是做出来了,没跳出来,也够受。 Lion Philips,Frederik Philips ,Gerard Philips 三代了,就是硬投入啊,都是血汗钱。(刚开始良品率 上不去;不上规模,成本降不下来) 他没做过生意,不知道事。 注:Frederik Philips 以前做过 煤气灯照明。 Gerard Philips 在苏格兰上学,在格拉斯哥上学,那时候,爱迪生发明灯泡已经10年了。那时候, 灯丝的改进是一个重点 ,爱迪生的电灯公司也在各国开展业务并对竞争者提起专利诉讼。 荷兰直到1912年才通过专利立法承认保护外国专利。在此之前,飞利浦已经获得了足够时间让企业得以生存发展。 这和鼎导的看法,有点不太一样。 (鼎导重 专利) 德国AEG 为了挤压对手,1891年将价格压到了一个灯泡一个荷兰盾,1894年甚至跌到了两毛五分钱,许多厂家纷纷关门倒闭。 跟当代中国的企业竞争一样,那时候就这样了。(就不是什么专利保护之类的,理论上的东东)
224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中国社会价值观的瓦解
热度 1 gordon 2016-2-15 03:54
改开一直没有改变中国社会 只是,化学燃料替代了骡马,可以养活更多的人口了。 中国社会的特征就是人多,无法养活大牲畜,它的肉食来源比较多的就是家禽 传统的安全威胁,就是游牧民族的弓箭和骑兵 火枪和铁路使得到草原开荒成为可能,以前运输时的粮食消耗都划不着。 注:改开后人口多,劳动密集型企业成为可能。 ******************************************************************************** 真正瓦解中国社会的是老龄化 人工工资涨的太高 它们干活的时候,人正多呢,工资低。现在人工高了 现在农村盖房就很麻烦,不是它们没盖过房,而是它们干的时候,工资正低呢 它们给子女盖房的时候,工资上来了。 入不敷出啊,兄弟
188 次阅读|2 个评论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7-1 05:00 , Processed in 0.035812 second(s), 3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