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tag 标签: 蒙古

相关日志

分享 绝非偶然 —— 蒙古作为 欧亚大陆的核心区域 为什么是笑谈? ... ... ...
gordon 2017-4-8 05:18
这个错误,以前美国入侵越南时候犯过 美国认为会发生连锁反应 但 英国认为不会,因为它获得那些岛屿,都是不连续的 实际上,当时英国把抵抗区域放在 马来西亚。 ********************************************************************* 为什么 《蒙古作为 欧亚大陆的核心区域》一文是笑谈呢? 逻辑很好,很顺 但不是可行性报告 knowhow 特别重要,know how to do 而不是天马行空,画个大饼。 逻辑很好的问题,你要想看懂,还得学数学,还很难 ********************************************************************* 正像《疯狂的石头》所说,咱拿了就跑,费那事干嘛 长期,长期我们都是要死的 说实话,大部分人的考虑都是短期的 ********************************************************************* 很多国家,都是第一代人 没有上过军校的,打仗很厉害 往往都是之后数代,上过军校的,都是平庸的将领 没有什么原因,大概是 “ 天授 " 吧
198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阿勒颇大捷,从蒙古西征讲起
热度 41 草蜢 2016-12-18 11:57
高射机关炮射出一连串美丽的曳光弹,划过黑暗的夜幕。 这不是战斗的开始,而是一场长达4年多城市战争的结束。一座千年古城经过战争的洗礼,浴火重生。 阿勒颇,至少有7000年人类连续定居历史的古城,告别了一场噩梦,一场二战以来最惨烈的城市巷战。 叙利亚内战,在即将进入第6个年头之际,发生了重要的转机。 四战之地——阿勒颇 阿勒颇的阿拉伯名字Halab“哈拉伯”,原意是白色,以当地白色的土壤和大理石命名。因为其重要的地理位置,从有历史记载起,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亚历山大征服当地后,这里成为北叙利亚最重要的希腊化城市。 罗马帝国时代, 阿勒颇继续繁荣,在东罗马帝国时代,阿勒颇是帝国境内第三大城市。而阿拉伯帝国征服阿勒颇后, 在此修建了著名的倭马亚大清真寺。 东罗马帝国回光返照时曾一度收复阿勒颇,但塞尔柱突厥人突然从中亚的到来,决定性地击败东罗马军队,占有了阿勒颇。后来十字军东征虽然也曾两次兵临城下,但始终未能攻破坚固的阿勒颇古堡。 赞吉王朝幕下有一位著名的库尔德人将领,他叫萨拉丁。萨拉丁先后征服了埃及,阿拉伯半岛圣城麦加和也门。他不但从十字军手中夺取了圣城耶路撒冷,还从他原上司赞吉王朝手中夺取了阿勒颇,建立了西起利比亚,南至也门的阿尤布王朝。 到了蒙古西征,忽必烈的弟弟旭烈兀率领蒙古铁骑将萨拉丁的曾孙围城在阿勒颇。根据《元史》,射雕英雄郭靖的原型郭侃也曾随旭烈兀征西,参与了阿勒颇攻城。蒙古大军仅用4个星期时间,就攻克了坚固的阿勒颇古堡,因为萨拉丁曾孙的英勇抵抗,旭烈兀破天荒地允许他离开阿勒颇,条件是让他献上大马士革。。。 这是我的最新战火文章的开头: 阿勒颇之战:西方所谓“停火”让流血持续到了最后
1198 次阅读|9 个评论
分享 权力的积木5 : 青春的躁动(转)
gordon 2016-1-2 19:46
当多个群体联合成为更大社会时,总是面临这样一个组织问题:如何将维持秩序和协调集体行动的权力集团的规模限制得足够小,以确保其紧密合作;在前面 的文章里,我已介绍了几种方法:1)强化父权和宗族,以将权力限制在长辈手里,2)赋予长支与幼支以不平等地位,从而将权力集中在长支手里,3)通过婚姻 关系的内聚化,形成上层姻亲联盟,并垄断权力。 后两种方法都意味着地位分化,然而,只有当权势能够跨代积累时,个体和支系间的权势差异才能固化成阶层,进而形成稳定牢固的权力集团;可继承的财产 权恰好创造了这样的条件,但是,不同类型的财产权有着不同的积累特性,而后者限定了地位分化的可能性,从而将社会大型化引向不同方向。 早期农民的主要财产是土地和牲畜,在旧大陆的多数农业社会,种植和畜牧都以某种比例混合搭配;在跨代传承过程中,土地数量要恒定的多(尽管也会因土 壤退化或河流改道等原因而变动),牲畜数量则波动很大,而且出于生产组织的考虑,人们在处置土地产权时,有着普遍的抗分割倾向,即便不得不分也会尽可能推 迟,而畜群则很容易分割,事实上也总是一有机会就分割。 例如,蒙古游牧者的多妻家庭,每位妻子和她的孩子们拥有单独的帐幕和自己的畜群,构成独立家户,而约鲁巴宗族社区(规模常达数百人)的土地归宗族集体所有,核心家庭只拥有使用权,成员去世后就被收回重新分配,马里多贡人(Dogon)的多妻家庭则处于中间状态:土地由家庭集体所有,并由长妻带领诸妻共同耕种,而牲畜则由每位妻子分别拥有,类似情况在非洲农牧混业社会十分常见。 土地和牲畜的差异也体现在分割时机上,畜牧者往往在男孩成年时便分给他几头牲口,作为其建立自己畜群的启动资本,到他结婚时,再分走一群牲畜(否则 就无法成家),所以,以畜牧为主业者,家产分割继承是随每个继承人结婚而逐次进行的,最后父母保留的那一份由幼子继承,相比之下,以种植为主业者,通常要 等到大家长去世之后,或宗族裂变之际,才一次性分家,在采用长子继承制的社会,甚至在分家时,也只分牲畜(和其他动产)而不分土地。 由于畜产的固有分割倾向,很难跨代积累,每一代的财富差异很快被子女数量所抹平,这样,以牲畜为主要资产的社会就难以形成稳定的阶层分化,因而无法 通过上述后两条途径实现大型化,结果,要么停留在碎片化状态(就像中亚游牧民在多数时候那样),要么必须找出其他途径,他们找到的方法之一,是年龄组(age set)。 年龄组是这样一种制度(本文介绍的是非洲的年龄组,南岛和美洲的年龄组性质有所不同):所有男性按年龄和资质被分入依次相继的五六个组别,这些组大 致可归为四个阶段:未成年、战士、长老、隐退者,其中战士和长老还常分为新晋和资深两组;各组在发型、服饰、文身、彩绘等身体装饰上有着显著区分,在社会 分工中承担不同任务,有着各自的社会地位和相应的义务,遵循不同的社会规范。 每隔若干年(短则六七年,长则十几年),当长老们决定晋升一批新战士时,符合条件者便在经历一系列仪式和品质考验之后,升入上一组;对于个人,最关 键的两个环节是经由成年礼而成为战士和从战士晋升为长老,前者意味着被共同体接纳为有用一员,而后者往往与结婚成家的权利联系在一起,并在公共事务决策中 拥有发言权。 非洲成年礼的核心是割礼,其过程极为痛苦,远不像现代医学条件下的包皮环切术那么轻松,接受割礼的男孩,不仅不许挣扎、呻吟、眨眼、扭头,还要长时 间忍受众人刻意营造的恐怖气氛:在仪式临近前几天,前辈们就不断渲染割礼有多痛苦难熬,施礼当天早晨,男孩被一桶冰水浇头,接着,父辈谆谆教诲割礼有多重 要,母亲手执棍子随时准备在他表现出怯懦时给予痛打,兄弟们以几近辱骂呵斥的口吻大声质疑他能否经受住考验,姐妹们则在一旁紧张的走来走去,担心着兄弟的 怯懦会影响自己未来嫁个好丈夫。割礼所留下的伤疤,往往要过三四个月才完全愈合。 也有些成年礼不是割礼,但同样痛苦,比如南苏丹努尔人(Nuer)的额部切割:顺着抬头纹的路线,从左耳到右耳,切出六道深入额骨的切口,切口之深,从遗骸头骨上都能看到。 年龄组普遍存在于非洲的农牧混业社会,从非亚语系的奥罗莫人(Oromo),到尼罗-撒哈拉语系的马赛人(Maasai),到尼日尔-刚果语系的祖鲁人(Zulu),横跨非洲三大语系,如此广泛的流行,表明它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工具大概颇有成效,才会被众多民族所模仿,那么,它是如何起作用的呢? 年龄组在实践中有很多变化,最重要的区别是对各组成员所施加的约束,强弱十分不同,处于光谱最弱一端的是努尔人,他们的年龄组最松散,大致是一种区 分尊卑和声望的标志,功能上有点像军衔,其约束力限于社交和仪式性场合,比如节庆宴会上某人该坐在什么位置,或者两个陌生人相遇时,是该平等相待还是尊卑 有别,它带给群体的组织功能是最弱的。 肯尼亚的马赛人则处于光谱另一端,男孩一旦晋升为战士,便离开所在家庭,和同组兄弟集中居住在村外的专属营地里,并开始接受资深战士的训练,担负起 保卫社区的责任,包括巡视领地边界,寻找新牧场(特别是在旱季来临之前),击退盗牛团伙,对外发动盗牛突袭,猎杀领地内危及牲畜的食肉动物(主要是狮子 ——有人因此误以为猎杀狮子是成年礼的一部分,其实那只是新晋战士迅速建立声望的多种方法之一),等等。 年龄组对马赛男性施加的最重要约束是,战士不可以结婚,也被禁止与任何已接受割礼的女孩交往,只有在晋升为长老之后,才能回到原先的家族,并娶妻成 家;由于两次新战士招募之间通常相隔15年,而接受成年礼的年龄下限大约14岁,所以,晋升长老时至少已经29岁,运气差的话已接近45岁(13岁时刚好 错过一次招募,于是28岁成为战士,43岁熬成长老)。 这显然是一种严酷的老人统治, 通过禁止年轻男性结婚,并赋予其最危险的任务,老人们降低了自己面临的资源竞争(包括性资源) ;和普通的家长制和宗族 老人政治不同的是,通过强化同龄合作,长老组将家长权威集体化了,因而可以更有效的压制年轻人的反抗,而 同龄合作的强化,恰恰又得益于同组长老早年在战士 组中长达十五年的共同居住和集体行动经历。 长期合作所建立的兄弟情谊可以达到这样的程度:同组伙伴(age mate)被认为应该分享任何东西,甚至是妻子,当伙伴来访时,主人会在晚上让出他的茅屋,让妻子和来访者自己决定是否一起过夜。 可是长老们如何压制晚辈的反抗呢? 要知道,刚刚经历了成年礼的新战士,大多处于好斗而危险的青春期,正是制造骚乱和挑战权威最积极的叛逆阶段,青春 期躁动带来的高犯罪率也是每个现代社会面临的一大麻烦,欧美的大量犯罪学研究都显示,在所有社会中,15-19岁总是暴力犯罪率最高的年龄段,而且远远高 于其他年龄段。 按某些进化心理学理论,青春期躁动并非由性功能发育所附带的有害副产品,而是年轻男性为自己在即将进入的社会竞技场中争得有利地位的一种方式,暴涨 的雄性激素只是执行这一心理功能的媒介; 这种躁动就像把一群母鸡刚刚放到一起时所引发的频繁啄击一样,等到啄序确立下来,就相安无事了。 支持这一适应性解释的一个证据是,在地位高度平等、没有阶层分化的小型狩猎采集社会,比如卡拉哈里沙漠的桑人(San)游团中,青春期躁动的表现要轻微的多,因为既然没有明显地位差别,也就没啥好争的。 那么长老 如何避免这一躁动伤及自己呢? 答案就隐藏在躁动的性质之中,由于它是一种适应 , 躁动和所谓“叛逆”的指向并非随机,而是相当有策略的 ,简单 说就是欺软怕硬,这一点从校园团伙和街头帮派中很容易观察到,许多挑衅和惹是生非只是为了测试对方是否好欺负,以便将自己的啄序排到他前面, 只有当大量年 轻人找不到比自己更软弱的欺负对象时,青春期躁动才会因绝望反扑而伤及当权者。 年龄组和成年礼的要点在于,通过一系列精心安排的震慑性仪式和清晰可见的晋升阶梯,明确告诉其成员: 你目前处于啄序的哪个位置,而且不必着急,只要 你活得足够久,总有一天会升到高位,同时,它并不试图压制年轻人的躁动,相反它还鼓励和嘉奖这一躁动,并将其引向群体外部,把他们的好斗和不满变成服务于 群体利益的战斗力。 实际上,类似的机制普遍存在于各种需要人为排定啄序的组织机构中,大学里老生仪式性欺负新生,军队中老兵考验新兵,秘密会社的残酷入会仪式,监狱里 对新来囚犯的虐待,往往都是极具羞辱性和压制性的,排定啄序的用意昭然若揭;极度夸张的闹洞房习俗,或许也是出于类似心理,因为 结婚和成年一样,也是社会 地位的一次重大晋升 。 总结起来,年龄组制度的妙处在于,它同时解决了这些社会面临的几大组织问题: 1)通过深化年龄段之间的垂直不平等,从而在维持个体间和家族支系间平等的条件下,控制了当权集团的规模——这意味着同等规模的当权集团能够管理更大型的社会; 2)通过细分年龄组,并在各组间实行社会分工,从而将每类公共事务上所需要的紧密合作圈子规模限制在邓巴数之下; 3)通过另辟战士营地并建立军事化集体生活, 将战士组升级成了真正的战争团队,为其成员日后成为当权长老时保持紧密合作创造了条件 ; 4)通过强化年龄段之间等级区分和长老权威,将冲突压力引向外部, 由于晚辈在家长去世前无望分到大额家产,不得不在群体外部寻找机会,积极发动袭击,特别是盗牛袭击 ; 5)让年轻组别承担主要战争任务,使得死亡率分布像低年龄段偏移,从而降低每个晋升环节的竞争压力。 基于这些组织优势,许多非洲农牧混业社会建立起了部落和部落联盟一级的政治结构,人数可达数千和数万人,若辅以选举制从而组建更高层次联盟,更可达到数十上百万人的规模。 奥罗莫人于16至19世纪间在埃塞俄比亚建立的嘎达(Gadaa)体制或许展示了它的极限能力,这是个三级共同体,其最高层酋长会议(luba)由 各支系选举产生,任期八年——也就是奥罗莫年龄组的间隔年数,在较低层次上,资深长老组直接实施集体统治;有意思的是,奥罗莫人每过八年招募新战士组时, 都要发动一场对外战争,此类战争还专门有个名字叫butta,从1522年到1618年共发动了12场butta。 年龄组所带来的战斗力,从祖鲁王国的崛起中也可窥见一斑 ,祖鲁军队的基本作战单位Impi的前身便是战士组,受所在部落长老和酋长的支配,服务于部落利益,后来,得益于其前辈丁吉斯瓦约(Dingiswayo)在数十个部落组成的联盟中所建立的霸权,祖鲁王国的创建者沙卡(Shaka)在持续不断的征战中逐渐强化了对这些战士组的控制,最终 通过打散部落编制而消除了其部落身份,成为直接服务于祖鲁国王的国家军队 。 作为一种军事组织,年龄组的痕迹甚至在罗马军团中也可看到,罗马军团(早期)的步兵基本作战单位是一个四排阵列,每排由一个120人小队构成 20×6的小矩阵,这四排由前至后分别由少年兵(velites)、青年兵(hastati)、壮年兵(principie)和老兵(triarii)组 成;如此排阵的结果,无疑也是越年轻的士兵死亡率越高(少年兵或许是例外,他们虽然冲在最前面,但以投掷标枪为主,并不近身接战)。 或许并非巧合的是,罗马(至少在早期)也是实行民主选举的平等社会,而且,直到公元前1000年左右的青铜时代晚期,古拉丁人仍以畜牧为主业,以季节性移牧(transhumance)方式过着半定居生活。 **************************************************************************** 在公元前四世纪,罗马人将军队改制为青年兵、壮年兵和成年兵的形式,放弃了方阵。他们以密集小队的形式作战,排列成棋盘的阵型。这种方式有可以灵活移动于战场,与固定的方阵相比尤其如此 最年轻和最贫穷的人加入了罗马军团的第一阵线,青年兵;在他们之后的是壮年兵的第二阵线,年长而较为富有的公民;最后才是后备成年兵,最有经验的战士 组成的第三阵线。“事情发展到了成年兵”是一句罗马谚语,意为事情已经到了危急关头 注:基本上青年兵和壮年兵是一类的,只是以财富划分。 军官是最宝贵的,军官退二线。 不能用老骨头打仗
233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蒙古的行省制度(转)
gordon 2014-3-16 14:58
忽必烈对中国领土有着很多贡献,1264年,忽必烈在已臣服的吐蕃地区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负责处理和管辖当地的军政事务,这是西藏历史上第一次被 纳入中国中央政府的版图。1284年,元世祖忽必烈派员到台湾“宣抚”,同年,在澎湖设立了政府管理机构——巡检司,台湾在历史上第一次被纳入了中国中央 政府的版图。忽必烈时代,开始在云南设置行省,这是云南地区完成中国化的关键一步。   在政制方面,忽必烈大多沿用了前代汉族王朝的制度(当然,这对蒙古统治者来说,则是一个创新),在中央设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分管行政、军事和监 察,此外还设翰林院等机构,也有所创新,比如设宣政院掌宗教。 元朝在政治制度上对中国最大的贡献,则是行省制度和发达的驿站制度 。这两项制度通常认为发源 于中东,其实在中国前代也已有原型,但元代“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的广袤国土促使统治者强化了这两项制度。行省制度一直延续到今天, 发达的驿站制度对元代商业繁荣起了很大的作用。 行省制度源于魏晋时的行台,当时为中央政权处理军国大事时的临时派出机构。 金朝曾在边境广置行台 尚书省 。 蒙古人入主 中原时仿金制,设行尚书省统辖一个大区的路府州县,演变成地方最高政治机构。元世祖中统年间,尚书省并入 中书省,地方机构也改称 行中书省,简称行省。从此,地方政治制度进入划省而治的阶段。 行省是 元朝统治时期广泛设立于全国的地方 大行政区,在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省”的本意为宫禁,引伸为中枢机要 、行政机构的名称,因此 行省起初是指临时性的中央派出机构,取代表中央行使权力之意 。它滥觞于魏晋北朝、隋朝、唐初以及金初短期出现过的“行台省”,到金朝后期再出现时,已较频繁地使用行省的简称(以前通常简称“行台”)。 元初的行省性质与金朝类似,仍属中央派出机构,设置并不稳定。但随着全国的统一,行省很快转化成了固定 、常设的地方大行政区,“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明朝废宰相,中央已无称“省”的官府。地方的行省一称虽亦废止,但代之而设的布政使司在习惯上仍被俗称为行省乃至“省”。于是“省”的含义遂由宫禁、中枢转变为地方行政机构,影响直至今日。 洪绂说,元行省是“中古殖民地制度之遗物”,“省区即军区”,“ 皆为军事控制区域,各拥相当军需资源;藉以供养驻军,镇压地方,其目的乃以武力维持专制统治与剥削 ” 。钱穆说,元行省是“一个极不合理的制度”,“ 行中书省就是一个行动的中央政府 ,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如是则地方绝无权,权只在中央”;“ 这种行省设施,实际上并不是为了行政方便,而是为了军事控制 ” 。显而易见,前人对元行省制多有微词和针砭。 元代行省置丞相、平章、左右丞、 参知政事,其行政机构名称和官吏品秩与中枢相等,凡一省军国大事无 所不领。行省辖区不仅地域辽阔,且 省界犬牙交错,使 其无山川险阻可依 ,北向门户洞开,形成以北制南的军 事控制局面。 因这一措施有助于防止地方割据,故为明、清所继承 。元行省所辖路府州县无固定统属关系,随意性很大。有些行省与路之间还设道,属监察性质。为加强控制,元在路府州县均设 蒙古事务官“ 达鲁花赤”,监 督各级官吏,执掌最高权力。县以下设村社和里甲,常由蒙军驻村社实行军事统治。里长通常为蒙古人、色目人,衣食由居民供应,成为当地的最高主宰。由此使民族矛盾与 阶级矛盾更加激化,导致元末农民大起义。 注:解决了唐代的藩镇割据问题。 秦汉以来,地力行政区划大都依山川地形的自然界限或历史传统等因素来确定,这在客观上为地方长官割据称雄提供了地理条件。然而自元代始,行省区划主要以中央军事控制为目的,不惜打破自然地理界限,不顾区域经济联系,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局面。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各个地方的行政区划,而且在一定扼杀了各个行省占有地理优势做大称雄的机会。 在行省之下的路、散府、州、县,都有所谓达鲁花赤,而行省衙门本身反而没有。原因是行省的最高长官,无论左丞相或平章政 事,或右左丞,或参知政事,总可以用蒙古人或色目人担任,而 路府州县的“总管”由于是“亲民之官",在事实上非用汉人不可,于是就添设一个达鲁花赤在这总 管之上。   元朝是个很特别的帝国,说它特别,第一是因为幅员广阔到了今天我们没有办法想象的程度,横跨欧亚大陆,竖兼北极南海。 第二是民族众多,每个民族的历史风俗都不相同。如何管理,成为元朝统治者的最大的难题。   怎么实行这纵横万里的独裁统治呢?元朝采用了一种创举,那就是达鲁花赤制度。所谓达鲁花赤制度,就是元朝中央政府向全国各地各级政府部门派遣监临官(蒙语:达鲁花赤),比如,某县有知事,与之平级的还有一个达鲁花赤。也就是说,这个县有两个一等县级领导。彼此是什么关系呢?县长主持工作,达鲁花赤监督并掌印。县长有事要事先向达鲁花赤通报,并且取得达鲁花赤的同意,才能行政,不然就寸步难行了。什么人可以做达鲁花赤呢?这是有严格的资格限制的,在这一点上,元朝的组织部门是从来不含糊的。那就是只有元朝统治者信任的蒙古人和色目人才可以担任,至于汉人和南人,只能担任在监督下的一把手。当然,蒙古人和色目人也可以担任这样的职务。   至元二年(1265),元廷正式规定,各路达鲁花赤由蒙古人充任,总管由汉人、同知由回回人充当。 之后,汉人作达鲁花赤的,便解除官职 。在缺少蒙古人时,允许由"有根脚"(门第高贵)的色目人充任。此职的设置有明显的民族歧视和压迫的性质。   在元朝的统治者看来,只有蒙古人和色目人才是自己人,而 汉人和南人是可以利用的人 。这个制度,在战争时期,应该是很有效的。各级监临官一方面负责监督各地方政府,另外一方面也很好的执行了中央政府的命令。 ××××××××××××××××××××××××××××××××××××××××××××××××××××××××××××× 关于行省制度研究啊,是地理学的一种,叫做经济地理学。克鲁格曼 就很擅长搞这个。 扩展阅读: 转王安石悖论 http://www.aswetalk.org/bbs/blog-663-25835.html 罗马的崩溃只有一次,而中国历史上的崩溃却一次接着一次。究其原因,因为欧洲的地理是开放性的,而中国在地理上形成一个封闭的区域, 一次内部崩溃或者北方入侵之后,潮头一过,又恢复了平静 ,其历史惯性又导致了下一个王朝的建立。 老虎以前画过股市的一个曲线,就是那个东西。
2090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蒙古大夫实验报告之一:神奇小米
热度 30 禅人 2014-3-4 16:00
蒙古大夫是谁?和尚姐姐呀。 为证明这回不是标题党,闲话少说,下面直入正题。 降糖的神奇小米 这个小米不是手机哦,是真的小米。去年底回上海,在师太妹妹也就是我小姑家看见“ 苦荞香米”的袋子,文字介绍属食疗保健有降三高的作用云云。妹妹与我一样,向来对保健食品持审慎怀疑,怎地买这米来吃尼?原来也是她女老板的推荐,女老板的老公有三高,试吃这小米数月之后,体检指标明显好转,遂成了 苦荞香米的 信徒,义务宣传员。妹夫的血糖素来偏高,既然有老板老公趟过地雷,而且反正是粮食不是药物,妹妹也就权且买来一试,早餐给他煮小米粥喝。按理说糖尿病人是不宜喝粥的,但这小米粥似乎另类,妹夫吃过后两小时测血糖居然正常,而他吃普通早餐原是需先吃药的,于是现在天天早餐喝这特殊的小米粥。 既然有两例靠谱人士的成功经验在先,我回坡时就在淘宝买了几包(每包 1.8公斤,65元) 运回家,给我妈试吃。我妈有糖尿病,十多年来一直饭前吃药控制。为验证这小米是否真有作用,我让妈妈晚饭前 暂停服药 做几次不同的吃法,以便对照。以下是实验数据(小坡标准血糖8以下算正常): 第一晚:吃家人普通饭菜,饭后两小时测血糖——14 (绝对超标) 第二晚:吃苦荞小米粥(40-50克量), 饭后两小时测血糖——9(还是超标,但下降幅度伙呆了!) 第三晚: 吃苦荞小米粥(40-50克量),消化片刻下楼散步半小时, 饭后两小时测血糖——6.5(正常了耶~ 再次伙呆了!) 第四晚:为准确起见,重复第三晚, 饭后两小时测血糖——6.4(确定伙呆了!) 从此开始执行晚饭停药-喝粥-散步大法,三天测一次,血糖均在6.5左右。 老太太现在彻底信服,每天晚饭自觉煮粥吃,饭后换上运动鞋兴致勃勃下楼散步,并且由于持续的散步锻炼,自觉腿力也比以前健了,上周末去离家一站地铁远的餐馆吃饭,饭后与我们步行回家,二十多分钟,脸不红气不喘完全没压力。 实验结论:这苦荞香米对我妈确实有降血糖的作用,加上饭后适量活动,晚餐前的降糖药可以停的。 (声明:以上系自家个例分享,仅供好友们饭后解闷儿,不作他用。健康事大,还请遵医嘱。 ) 补遗:我买的 苦荞香米,产地是山西雁门的,状如小米,粥煮时有清香味儿,略滚即熟,颜色近似绿豆汤,口感有点像荞麦茶。
1086 次阅读|26 个评论
分享 热那亚商人在蒙古汗国
gordon 2014-1-25 05:17
先解释第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的历史书中对
0 个评论
分享 这是引用的,语音学的一篇小文,请教高人,西夏和宋人的口语有什么特点 ... ... ...
热度 6 Stolists 2013-3-30 16:50
元代书面用的“记音词” 元代文章有个显著特色:从皇帝诏旨到剧台说白,都高度口语化;而口语单词,有从蒙古话中引进的; 也有以蒙古发音说汉语而变调改腔的。中原发音原本无“卷舌”之说,元人则有。这么一来,元人口语 中的词汇就丰富了,但书面表达时,往往没有固定的汉字与之相对应,于是出现了大批“记音词”,用 音同或音近的汉字把口头言语记录下来;久而久之,字形稳定了,也就成了通用的书面语。以下举若干 实例来说明之。 1、葫芦提:也写作“胡卢提”、“胡卢题”、“葫芦题”、“葫芦蹄”、“葫卢蹄”。意为糊里糊涂、 不明不白﹑不辨是非,同“糊涂地”。按:葫芦,为古语“鹘突”的音转,“鹘突”即“糊涂”。 提、题 、啼、蹄,皆为语尾助词。现江浙方言,还保存有这种说法。 2、软荅剌:形容人刚死时四肢瘫软下垂的样子。答剌,今通作“耷拉”,无力而下垂的样子。 3、乱死:或写作“乱煞”、“乱杀”,急煞的意思,十分慌乱、无所适从的样子。又,贫煞:即穷死, 贫穷得很的意思。煞,表示程度的副词,同杀,同死。今江浙方言,“急死人”仍有写作“急杀人”、 “急煞人”者。 4、打甚么不紧:也作“打甚不紧”﹑“打什么紧”﹑“不打紧”。“有什么要紧”、“有什么关系”的 意思,即“不要紧”。元时口语,谓“要紧”为“打紧”。另,甚么:什么,也写作“拾没”。 5、一火洒:一伙呀,一群唦,一帮啊。洒:词尾,轻音。宋元陕西方言。今川人仍以“洒”为语助词: “你来洒”,“这样好唦”。 6、慌急列:慌急里,也作“惊急烈”、“惊急列”、“荆棘列”、“惊急力”、“惊急利”。形容很慌 张的样子。“列、烈、力、利、里”,均读轻粢,语助词,无义。 7、战笃速:也作“颤笃速”、“战都速”、“战扑速”、“战笃索”,即“颤哆嗦”。哆哆嗦嗦、心惊 肉颤的样子。 8、绷扒吊拷:古时酷刑。绳捆索绑,吊起来打。绷扒,剥去衣服,用绳捆起来,使其趴在地上。吊拷, 把人吊起来拷打。也作 “絣扒吊拷”、“棚扒吊拷”、“门扒吊拷”、“吊拷绷扒”、“吊拷繃扒”、 “吊拷掤扒”、“吊拷絣把”。 按:“绷扒吊拷”等各种写法,均音近义同。 9、争奈:即怎奈、无奈。“争”同“怎”。 10、兀的:指示代词“这”﹑“这个”,常表示郑重或惊异的语气。也作“兀底”、“窝的”、“兀得 ”﹑“阿的”。 11、剔团圆:即滴溜儿圆﹑“非常圆”的意思。剔,表示程度的副词,与 “滴溜儿”意思相同。团圆, 也作“突栾”、“秃图”。 12、长则是:老是、总是、一直是的意思。也作“常只是”、“常子是”、“常自是”。按:“长”为“ 常”的借音字;则、只、子、自,均为一声之转。 13、妇女每:妇人们。每,后来写做“们”,表示人的复数。小的每:孩儿们。 14、阑删,也写作“阑珊”、“阑散”、“阑山”。意为衰颓、衰落。 15、歪剌骨:也作“歪腊骨”、“歪刺货”、“瓦拉姑”。省作“歪剌”、“歪腊”,骂人的话。明代 称北方的一个族群为“瓦剌”。 16、家克计:即“家计”,持家的方法。“有一等妇女每,相随并不说家克计”。克,词中衬字,无义 。 17、直恁的:竟然这样地。恁的,也写作“宁底”、“恁地”。竟然这么、那般的意思。 18、也么哥:哥。也作“也么歌”、“也末哥”、“也波哥”。三个字乃典型的语尾记音词,有声无义 ,起迂回顿挫的作用。《汉乐府》即爱用此种“记音词”,是不能望文生意的。 19、足律律:象声词。形容风声或物体在风中的飘拂声,鬼魂在阴风中急走声。又作“足吕吕、促律律 、卒律律﹑赤力力”。 20、辱没:也作“辱末”、“辱莫”、“辱么”、“辱模”、“辱抹”、“辱灭”。玷污羞辱的意思。 21、遮莫:也作“折末”、“折莫”、“折么”、“者末”、“怎么”。宋元时习用语,意为“或者是 ”。 22、信口开合:也作“信口开喝”、“信口开呵”、“信口开河”。 不假深思、不负责任地随口乱说。 23、干支剌:也作“干茨腊”、“干此剌”、“干忽剌”、“干支支”。平白地、无故地。 245、喃喃笃笃:也作“囊囊突突”、 “突突囊囊”“笃笃喃喃”,今作“嘟嘟囔囔”,连续不断地自 言自语,又吐字不清。 口语中,有音无字的现象很普遍,使用“记音字”,取其音而达其义,是个常见现象。比如表否定义时 ,有“不(京语)、否、莫(川语)、勿(吴语)、弗(沪语)、呒、冇(粤语)、毛(湘语)、没、殁”等字形。 汉语中,许多加强语气用的“衬音”(助词),记录下来,也可以写成不同的音近字,如“家”这个字 ,做衬音时,也可写作“介”、“价”、“家”、“格”、“各”、“克”之类的,如“张(介)寨” 、“赵(格)铺”、“厐各店”、“石(家)庄”、“死命(价)闹”之类;说时,均只占音位而不一 定要发声;记录时,也不一定非用哪个字形不可。反过来看,有许多音译词,用通用字即可,却被人故 意变形了,“咖啡”一词即是;还有方言词,以粤语为最。有很多字(词),粤人特意加上个“口”旁 ,以示与中原相区别,而字义却完全一样,加上“口”,怪怪的,根本没必要。 其实,各国语言中都有这类“衬音”现象。波斯语之“苜蓿”,原是写做“苜介蓿”的;“乌兹别”就 是“乌兹别克”;英语之“麦克唐纳”其实就是“麦当劳”,日语之“宿舍”、“学校”之间,都应嵌 进一个“克”音(占半个音位而可以不发声)。 看来,“记音词”不是个别现象,值得语言文字工作者留心斟酌之 西夏文据说极其深奥,口语不知道有没有研究成果,另外北宋和南宋时期口语,能直接参考《金瓶梅》嘛? 刚有个朋友说,参考《水浒》,更契合实际
2369 次阅读|3 个评论
分享 蒙古史
热度 7 gordon 2012-6-16 22:34
作者简介   普兰诺·卡尔平尼(Giovanni de planoCarpini,1180-1252)著有《蒙古史》(Historia Mongalorum)。作者出生于意大利中部佩鲁贾附近之Plano Carpini。他是方济各会创始人圣方济(Saint Francisda Assisi)的弟子,先后在德意志、西班牙担任大主教,为建立北欧、西欧的方济各会作出很大贡献。   此书是他1245—1247年作为教皇使节出使蒙古汗廷归来所写的报告,分九章,前八章分别记述蒙古(即我国的元朝)的地理、人民、宗教、习俗、国家、战争、被征服国家、对付 蒙古人 的 方法,第九章叙述其往返路程和在蒙古宫廷的情况。这是欧洲人根据亲身见闻所写的关于蒙古的第一部详细报告。 这本书怎么读?个人觉得,首先读第六、七、八章这三章。第六章描述了蒙古人的作战特点,第七章讲了曾经和蒙古人作战的国家的一些战例,第八章提出了应对蒙古军队的方法。 总之,这是一本内行人写的书,尤其值得一提的是, 这本书里提到了穿甲箭的淬火的工艺,这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宋朝对金的重甲骑兵毫无办法,后来还成为中国文化中的噩梦,为“拐子马”和“铁浮屠”写了一系列的论证文章。 蒙古的其它军事技术没有提到,例如 短镫(马镫的一种)、反转弯曲复合弓、三马连乘的战术,铠甲(蒙古的铠甲也很有特色)、军医(蒙古是第一个拥有军医的军队),仅仅提到了淬火穿甲箭头。 所谓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他之所以仅仅看出了淬火穿甲箭头,而看不出其他的,例如骑兵的一些改进,我推测和他本身的积累有关,西欧的重骑兵可能使得它在冶金技术上有很多积累,所以可以直接看出淬火穿甲箭头的优点来。 中国人老有一个愚蠢的问题,为什么文艺复兴不发生在中国? 如果真正理解这个问题的人,会告诉你,这是一个偶然性的事件,真的,这真是一个偶然的事件。 注:如果一个人没有读过《蒙古史》,没有读过《阿拉伯通史》来跟你谈文艺复兴,不用理他。 名词解释:盐水淬火 水的冷却能力强,使钢易于获得马氏体,但工件的淬火内应力大,易产生五星裂纹和变形。 油的冷却能力低,工件不易产生裂纹和变形,但用于碳钢件淬火时难以使马氏体转变充分。 通常,碳素钢应在水中淬火;合金钢则因淬透性较好,以在油中淬火为宜.
377 次阅读|9 个评论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11-22 05:36 , Processed in 0.032880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