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297|回复: 9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杂谈] 神作:环球财经:走向质变的中美关系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2017-12-15 09:06
  • 签到天数: 2 天

    [LV.1]炼气

    跳转到指定楼层
    #
     楼主| 发表于 2020-9-8 10:17: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环球财经:走向质变的中美关系

    十年前的文章居然能应景。对比一下所谓“政委”金灿荣,只能说网络博眼球时代,大众只想听自己爱听的。世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

    ---------------------------------------------------------------------------------------------

    前言  环球财经副社长 彭晓光
      如何定位中美关系,在中美两国学术界都存在各种不同的观点,本文仅是一家之言,谨供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之所以判断中美关系“走向质变”,是基于:一,未来的10~15年,全球只有中国存在经济总规模超过美国的可能(虽然届时中国仍将是发展中国家且综合国力弱于美国),而且,中国还是独立的政治军事大国;二,锁定“霸权头号挑战者”是人类社会有史以来,所有霸权国家的本能,美国也不例外,而且锁定的对象,几乎只能是追赶自己的中国。
      这个锁定,标志着中美关系“走向质变”,这对中美两国而言,都是陌生而措手不及的。陌生,是因为近现代史上,中国从未被英语民族霸权锁定为“头号挑战者”,即使在中美两国兵戎相见的1950年代,美国依然坚决地锁定苏联为其“头号挑战者”;措手不及,对美国而言,是美国(仅仅在几年前)还非常自信地认为,中国经济再有潜力,总规模超过自己也是遥远的两代人以后的事(还未必超得过),同时中国在价值观和发展模式上将很快“皈依”美国,显然,美国对未来10~15年可能发生的进程是严重缺乏心理准备的。对中国而言,几年前中国也依然认为,未来几十年世界格局还是一超多强的局面。仅仅10~15年就可能在经济总规模上超过美国,自己在面临复杂的发展任务,军事硬实力准备远远不够的情况下,很快就被美国锁定为“霸权头号挑战者”,中国对此也严重缺乏心理准备(要知道,即使是全盛时期的苏联,经济总量也只有美国的三分之二。1980年,苏联经济实力达到美国的2/3以上,由于人口略多一些,人均数字为美国的60%弱。)
      相当一部分中国人,不愿意承认中美关系走向质变,这是可以理解的: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是真挚的爱国者,他们不愿意看到,近现代史上英语民族世界霸权(主动或被动)的挑战者,法、德、苏、日失败的命运降临在自己的祖国。
      但是,我们必须抛弃虚幻的一厢情愿,冷静理性地面对这个多少有些残酷的国际关系现实:美国捍卫自己绝对霸权,“决不当世界第二”的信念是极为坚定顽固的,除非中国放弃自己神圣的和平发展权利(这意味着停止或大大放慢发展速度,降低发展质量),否则,美国对中国的锁定,就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历史经验表明,一个国家被英语民族锁定为“霸权头号挑战者”,如果自己意识不到或意识模糊,那就必将对这个国家造成巨大的灾难。
      中美关系走向质变,意味着美国主动挑起的中美博弈,将可能会大大升级——美国在意识形态传媒、货币金融经济及地缘政治军事领域对中国的一系列动作,包括日本、韩国及某些东南亚国家在海上的一系列动作,都需要放在这个背景下去把握和应对。
      但是,中美关系的质变并不意味着世界末日,认为这场质变和博弈必将导致中美全面冲突和战争的观点,是机械宿命论。
      历史地看,英语民族捍卫世界霸权中针对其他世界大国的战略,总体而言是谨慎和保守的,这完全是因为迫不得已,因为任何重大的战略失误,都可能导致英语民族同被其锁定的“头号挑战者”两败俱伤,其他力量中心“渔翁得利”获得世界霸权的局面。过高估计英语民族的力量,同过低估计一样都是危险的。
      极端现实主义的美国战略大师基辛格最近公开警告,美中两国必须防止双边关系重蹈上世纪英德关系的覆辙,对这个警告,人们完全可以合理地询问:谁将扮演上世纪美国“渔翁得利”的角色,取代今天美国的世界霸权呢?(认为英国心甘情愿将霸权让给美国的观点,是对“霸权”概念毫无常识的天方夜谭。)
      按是否成功捍卫国家民族利益这个标准,俾斯麦、斯大林、毛泽东三位历史巨人是与英语民族霸权博弈的成功者,而拿破仑、威廉二世、希特勒、裕仁、戈尔巴乔夫则是失败者。新中国之所以成为同英语民族霸权博弈迄今为止惟一没有失败的世界大国,是因为毛主席和新中国第一代领导集体,坚持了革命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成功战略(抗美援朝,邀请尼克松访华),而后来的几代中国领导核心和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了这套成功的博弈战略,与此相反,德国、苏联后来的失败,恰恰是俾斯麦、斯大林的继任者背弃了他们的成功战略。
      60年前,英勇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我们这些今天依然享受“和平红利”的一代人,有责任和义务向前辈和先烈们,致以崇高的敬礼。
      我们坚信,中华民族有足够的精神、智慧和物质力量,正视走向质变的中美关系,迎接这场压力巨大、考验空前的美国挑起的中美全球博弈,并最终能够在更均衡稳定的基础上,重建对两国和世界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中美关系。
      三步曲英语民族与法德苏日的博弈
      一, 锁定“霸权头号挑战者”
      除了对拿破仑法国和“二战”后苏联的锁定几乎毫无悬念外,英语民族其他几次锁定都是经过了长时间的犹豫与反复,因为错误的锁定对其霸权而言,意味着致命的危险。
      “一战”前英国对德国的锁定:“一战”前,英国拥有世界霸权,但美国的经济规模已超过英国,法国、沙俄同英国在世界范围内激烈争夺殖民地,威廉二世德国在工业、海军和殖民地争夺方面也表现得咄咄逼人。最终,英国锁定了德国,但有一个事件可以证明英国选择的犹豫反复和艰难:仅仅在“一战”爆发前十年,英国还支持日本打败了(十年后“一战”中自己的盟友)沙俄,而德国在战争中则支持沙俄,德皇差点利用日俄战争,通过“毕由克条约”把沙俄拉进自己人的阵营。
      “二战”前英国对德国的锁定:这次英国面临的是更为艰难的选择,美国、苏联两个“幕后”大国实力强大,英日同盟早已解体,张伯伦长期对德国绥靖完全是因为迫不得已;在欧洲同德国迎头相撞,两败俱伤,不仅可能使苏联红军“席卷欧洲”,还可能导致自己的海外殖民地落入美、日手中,最终,英国再次锁定了德国,并在战争中赔上了自己的世界霸权。
      冷战后美国对“头号挑战者”的锁定:苏东剧变后,社会主义中国虽然是美国急于“和平演变”的头号目标,但消化拥有庞大核武库的俄罗斯,迎接日本激烈的经济竞争,阻止统一后的德国在欧洲坐大,使得美国根本无力将目标专注于中国,布什—切尼在2000年大选中猛烈攻击克林顿给了中国太多的发展机会,但他们上台不久,就爆发了“9·11事件”,他们设想通过战争控制中东、中亚,加强同中国及其他大国的博弈筹码,结果却是把美国引入了泥潭。
      二, 组建全球包围同盟
      锁定“霸权头号挑战者”后,英语民族立刻就启动组建全球包围同盟的程序,不惜出让重大利益,拉拢过去和未来(可能的)自己的主要对手,这包括联合德(普)俄组建反法同盟,联合法俄、法苏组建反德同盟,“二战”后联合德日组建反苏同盟等。
      显然,不组建包围同盟,自己同“头号挑战者”迎头相撞,就不仅必然给其他力量中心以取代自己霸权的机会,甚至自己还有被“头号挑战者”打败的危险,多次成功组建包围同盟,证明了英语民族是国际政治舞台上高明的组织者。
      三, 推动“同盟者”首先走向对抗战场
      仅仅组建包围同盟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同盟条约可以在一夜之间作废,英语民族充分利用自己天然的地缘优势,把“隔岸观火”的特权保留在自己手中,创造各种条件(包括利用“头号挑战者”的错误),首先把自己的“同盟者”推向对抗的战场:打败拿破仑大军的主力是沙俄,一战消耗德国陆军主力的是法国、沙俄,二战打垮德国陆军主力的是苏联红军,冷战如果转化为热战,欧洲日本肯定先于美国成为战场……
      英语民族非常清楚,如果自己先于“同盟者”走向同“头号挑战者”对抗的战场,那么自己不仅存在被打败的危险,“隔岸观火”的“同盟者”同样有取代自己霸权的可能。
      四, 法德苏日:完全可以避免的战略自杀错误
      工业革命200多年来,确实只有英语民族(英国和美国)建立了全球性霸权,但这不是因为什么“英语民族霸权天命论”,而是因为法德苏日都先后犯下了完全可以避免的战略自杀错误。
      拿破仑在打败奥地利和普鲁士后,如果不入侵沙俄,那么英法博弈的结果还是难以预料的;俾斯麦通过与沙俄的“再保险条约”为德国的安全奠定了稳固的基石,如果威廉二世和希特勒不背弃成功的“俾斯麦传统”,那么两次世界大战,即使英美联合力量也未必能动摇德国在欧洲的地位;列宁斯大林建立的社会主义体制,使苏联成功打败德国纳粹,成功地在同美国霸权博弈中上升到超级大国的地位,戈尔巴乔夫的背叛,却使得苏联不战而败;同法德苏不同,日本先后两次对美国的军事和经济挑战,都没有单独成功的可能。
      从历史中可以发现,在英语民族与其挑战者博弈的200多年中,莫斯科扮演了决定命运的“力量支点”作用,这对直面美国挑起的中美全球博弈的中国而言,不无启示作用。
      四个误区不愿承认中美关系发生质变
      对美国捍卫绝对霸权信念的坚定性、顽固性和极端敏感性,中国是缺乏体验的,这就导致了若干认识误区。
      误区一:即使中国经济规模超过美国,综合国力同美国也有很大差距,美国不会因此锁定中国。
      霸权捍卫者的正常思路是这样的:因为要分散力量面对众多的大国,所以某个综合国力弱于自己,但却在经济或军事领域迅速赶超自己的国家,就具备了成为“头号挑战者”的要件,如果放任这个国家综合国力超过自己,那就不再是挑战的问题,而是霸权转移的问题。
      美国经济规模超过英国的1890年代,美国的综合国力也落后于英国,伦敦城地位高于纽约,皇家海军远强于美国海军,美国陆军则完全不值一提,美国的科学远远落后于英国和欧洲,经济也呈现出粗放化、山寨化、盗版化特征,如果再加上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等,美国的幅员也远小于英国……但是,最终取代英国霸权的还是美国。
      我们没有理由怀疑,美国会千方百计阻止其他国家拷贝自己的成功经验。
      误区二:中国坚持和平发展,不与美国为敌,永不称霸,所以美国不会因此锁定中国。
      中国目前的政策,确实让美国锁定中国更为犹豫并难以凝聚国内共识,但影响美国决定的根本点,还是基本的国力对比变动趋势。
      而且,在国际关系中,“A国不把B国作为主要对手,不等于B国也不把A国作为主要对手”。两次世界大战,德国都把欧洲大陆的法国、沙俄(苏联)作为主要对手,威廉二世和希特勒甚至曾多次幻想同英国结盟,但这不影响英国把德国作为“头号挑战者”加以打击,因为英国认为,打败巴黎和莫斯科的德国将必然取代自己的霸权地位,而这是英国绝不容许的。
      因为没有清醒认识到被英国锁定,所以背弃“俾斯麦德俄(苏)谅解传统”的德国,犯下了难以挽回的致命战略错误。
      同样,戈尔巴乔夫、叶利钦,也不把美国当做对手,但这丝毫没有影响美国以金融战、北约东扩等一系列手段,几乎把俄罗斯逼近死角。
      误区三:中美有紧密的政治经济合作关系,又共同面对众多全球性挑战,所以美国不会因此锁定中国。
      霸权国家当然对具体的合作利益和解决国际问题高度关注,但捍卫霸权的本能,决定了其更关注其他大国同自己的相互力量对比。
      中美关系的复杂性就在于,虽然美国是双边关系设定议题的主动一方,但和平发展的中国却是改变双方力量对比的主动一方,对此我们中国人是缺乏敏感的,但美国人却并不缺乏敏感。
      “一战”前英国锁定德国时,英德(普)有上百年多次共同反对法国而结成的历史传统友谊,盎格鲁—撒克逊人同德意志人是完全的日耳曼同宗,英国的汉诺威王室来自德国,德皇威廉二世的母亲是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女儿,英德两国还互为对方最重要的出口市场之一……所以,当德军入侵比利时,英国向德国宣战时,德国上下对此感到无比震惊,痛骂英国是“向亲兄弟背后捅刀子的忘恩负义的小人”(由此也可以看出,德国在国际政治舞台的表现是多么的幼稚)。
      今天中美两国关系的紧密纽带,恐怕还不能说超过了当年的德英两国。
      误区四:价值观和发展模式上“皈依”美国,可以阻止美国对中国的锁定。
      如此肤浅的观点,除了极少数自由派之外,中国大多数人都不屑一顾了,苏联解体的教训就在眼前。
      九个紧迫课题直面升级的中美博弈
      还有少数人贩卖西方的所谓“民主国家间不相互打仗”的理论,我们以英美关系为例,两国算得上同文同种,有相似的政治制度(自由主义者眼中,两国是渐进式自由民主的典范),共同的法系,可美国独立战争后很快就爆发了第二次英美战争,美国南北战争时,英国完全同情支持南方(沙俄倒是完全支持北方,并向美国派出了自己的支援舰队)。“一战”前的英日同盟对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扩张构成了阻碍,美国军方也多次制定修改对英作战计划……
      假如不是德国在欧洲心脏地区的迅速崛起,很难想象后来英国会如此“宽容”地对待美国的发展。当然,历史是没有假设的。
      “二战”后,西方世界内部没有发生激烈的冲突战争,核武器和反苏是重要原因,但美国确立了在西方世界的绝对霸权则是更重要的原因,由此西方几乎所有大国都成了美国盟友——当然,按美国另一位战略大师布热津斯基的逻辑,那无非是“仆从”、“附庸”的代名词而已。
      中美关系走向质变后,美国挑起的中美博弈必将大大升级,这是不以任何人的善良意愿为转移的。虽然美国把美中关系比作英德关系,但除非取得颠覆性军事技术突破,美国总体上还是指望像对付苏联、日本那样靠意识形态战争和货币战争击败中国。
      同时美国不会放弃推动其他力量中心走向与中国对抗冲突的第一线,由于美国不可能对中国发动全面经济战,升级中的中美博弈很可能发生在两国经济合作更加深入的情况下,从而给博弈带来极大的复杂性。
      ◆地缘政治军事
      一 ,中美博弈下的世界其他力量中心
      俄罗斯:极而言之,即使美国向俄罗斯做出巨大利益让步,将俄罗斯纳入反华包围同盟中,美国也根本没有办法,让俄罗斯先于美国走向同中国的正面对抗。一个幅员世界最大,资源丰富,军事实力仅次于美国的俄罗斯,在中美博弈中“隔岸观火”,这本身就是对美国的极大制衡。
      欧元区:欧元区在低碳新能源领域与美国合作遏制中国的可能性最大,与美国合作针对人民币进行汇率战的可能性也很大,但有限度,因为欧元也是美元的攻击目标;如果美国与中国走向激烈的对抗,那么不管欧元区(德法等大国)如何表态,如何采取象征性动作,地缘优势地位决定了欧元区有资本在中美博弈中“隔岸观火”,这也对美国构成了极大的制约。
      印度:一方面,美国西方希望印度的发展能强于中国,否则印度作为所谓“世界最大的民主国家”,将给美国西方的意识形态说教带来很大的难堪(国内某些自由派学者不顾基本事实,硬要论证印度的发展强于中国,这使他们成了公众眼中的笑柄);另一方面,让印度经济腾飞成为第二个中国,美国西方的世界秩序其实将更难以承受。
      美国、英国的某些势力,像需要空气一样,需要印度走向对抗中国的前线:两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直接对抗,甚至局部战争,对他们而言绝对是一箭双雕的最佳战略。
      同中国竞争是一回事,同中国全面对抗则完全是另一回事(印度的损失要远大于中国),印度以其特有的夸大其辞攻击中国,很大程度上是为了从美国西方索要政治、经济及军事装备的支持。
      日本:日本在海洋权益方面依然会对中国采取较为强硬的态度,但是,在中美对抗中,主动或被动支援美军是一回事,在美国居于幕后“隔岸观火”的情况下,走上同核大国、自己最主要的经济伙伴——中国全面对抗的第一线,对日本而言则完全是另一回事,这对日本而言意味着战略自杀。
      当然,中日两国的经济合作还将更为扩大和深入,但鸠山内阁的命运让中日两国都清醒地认识到:只要日本依然在政治军事上被美国牢牢控制,排斥美国的东亚(经济)共同体和亚元区的建立,就基本没有可能。
      二 ,日益多发的周边地缘冲突与经济合作资本流动的关系
      在金融危机和美国国内经济复苏艰难的背景下,支持、挑动日本、韩国及东南亚部分国家同中国的海洋冲突,迟滞东亚经济合作的深度广度,阻止人民币区域化国际化,甚至制造东亚局部激烈的对抗冲突事件,引导亚洲资本大量回流美国,对美国而言是低成本、高收益的战略选择,美国“重返亚洲”,美军提出的“空海一体”作战理论,都是这个战略的组成部分。这对中国而言,则是需要深入研究的重大紧迫课题。
      三 ,美军可能的颠覆性技术突破
      美军在太空、反导、动能定向能、机器人(16.750,0.48,2.95%)、生物基因、地球物理、网络信息领域的颠覆性技术突破,将打破美国同中国、俄罗斯之间的战略平衡,使美国获得强行改变国际和平格局的有力筹码。对此,中国需要高度警惕并力争在最尖端的军事技术领域迎头追赶。
      ◆意识形态传媒
      四 ,中华民族与中国青年近卫军:信仰的力量
      需要清醒地看到,统治美国的盎格鲁—撒克逊——犹太资本神圣同盟,有着强烈的称霸世界的宗教天命(当然,他们同盟内部也存在着毫无调和余地的“终极信仰冲突”),这就需要中华民族和青年一代,在同美国的博弈中,同样展现强大的“信仰的力量”。
      延续了几千年的文明传统,加上中国革命和新中国成立后的革命英雄主义情结,深深刻在了我们民族(包括青年一代)的灵魂深处,即使偶尔被商业社会的惯例所遮掩,在重大命运关头,这个强大的“信仰的力量”依然会自动展现出来,对此我们有着充分的信心。
      某些自由派文人认为,因为没有西方(基督教)宗教传统,所以中华文明现在处于“信仰缺失”状态,这充分暴露了他们对信仰和宗教的无知(控制美国传媒的犹太民族显然更不会同意自由派文人们的这个观点)。
      在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三大一神教存在“终极信仰冲突”的当今世界,中华民族包容的“天下主义”精神信仰,对推动世界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五,“习惯性批判”舆情背景下的意识形态
      传媒战场
      通过意识形态传媒战争,象击败苏联一样击败中国,对美国而言是代价最小、收益最大的博弈方式,这决定了未来中美博弈,意识形态传媒战场的突出重要地位。
      与此同时,全球化、网络化时代,世界各国的舆情都呈现出了“习惯性批判”的特点,这使得全球的意识形态传媒战场对各国而言都更加复杂而难以驾驭。中国的网络舆情“习惯性批判”,主要集中在两点,一是痛恨腐败,二是基于强烈的爱国主义,对被少数所谓专家歪曲的“韬光养晦”严重不满。对此,我们认为:
      首先,从事意识形态传媒工作的人员,自己要对中国的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有基本的信心,这个信心,不是建立在空中楼阁,而是建立在充分的基本事实数据之上的。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经济规模与印度接近,是苏联的14%,是美国的3%,中国模式60年后的今天,中国经济规模是印度的4倍,俄罗斯的4倍,美国的35%,并可能在10~15年内超过美国,这些基本的事实应该足以让意识形态传媒工作者有比较充分的自信。
      其次,对广大群众和网友们痛恨的腐败现象,要比较及时地予以处理和反馈,中纪委将网络作为重要的反腐渠道,是非常重要及时的。
      第三,对中国面临的某些“战略困境”和“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政策,要坦率地告知公众而不是遮遮掩掩,要坚定地相信公众和网友们的水平,坚定地相信和依靠群众中的大多数。这对防止美国借突发事件离间中国政府和公众的关系意义重大。
      中国在经济和地缘上的若干“战略困境”,主要是面对美国形成的(同周边国家的海权争议,美国也是公开或暗中插手),这种困境很大程度上是由冷酷的国际力量对比而不是我们的政策决定的,英语民族和美国又是国际博弈的顶级高手,中美博弈必将是一场“持久战”,指望短时间内彻底改变某些被动和困境是不现实的,我们坚决反对投降主义,但也不得不防止冒险主义。相对于经济规模超过欧洲大国和日本的“平静”,中国经济规模接近美国的进程将会是特别“不平静”的,政府和公众为此都需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战略困境”不是中国特有的,俄罗斯对加入北约的中东欧小国的公开挑衅,也没有太好的应对之策;德国法国建立统一欧洲的宏图,也时常在几个中东欧小国的阻挠之下难以推进(更别说德国依然在政治军事上被美国牢牢控制);日本不仅在美国的货币金融战打击下“失去了二十年”,至今依然被美国牢牢控制,而且在同俄罗斯、韩国的领土争端中束手无策;曾经的世界霸主英国,现在“沦落”到了美国跟班的地步,以至于在记者招待会上有人提问“布莱尔是不是美国的哈巴狗”,布莱尔只能以英国式的自嘲对布什说“乔治,千万别回答是”。就是超级大国美国,迄今为止,面对远弱于自己的朝鲜、伊朗和委内瑞拉的公开挑战,也只能一再寻求国际间妥协的方式加以应对。各国都存在自己的“战略困境”,这是当今国际关系格局复杂而真实的写照。
      中美博弈的“持久战”性质,要求对公众坦率说明“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政策的本质。“是锋芒毕露好,还是夹着尾巴做人好?当然是夹着尾巴做人好”,类似这样的解读不仅只能引起公众的极大不满,是对“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政策的歪曲和抹黑,而且还缺乏逻辑常识,因为“不卑不亢,堂堂正正”这个真正正确的选项被遗漏了。
      第四,以“借力打力”战术,应对原教旨自由主义者对中国社会制度及公众爱国主义的持续攻击。
      在“习惯性批判”舆情背景下,正面宣传处理不当就有可能招致反感和副作用,所以,对原教旨自由主义者挖空心思攻击中国制度和爱国主义者的言论,可以采用一个简单的“借力打力”战术:把类似的事件和逻辑反用于美国、印度等所谓“民主大国”身上,原教旨自由主义者的反应肯定是不惜歪曲事实,对中国和美印等采取双重标准,这样,他们就等于是公开撕下所谓“自由民主”的假面具,公开暴露出洋奴媚外、毫无逻辑的本质。
      原教旨自由主义者,作为“反面教员”,在持续催生公众爱国主义情感,破坏美国对中国“和平演变”与“颜色革命”方面,发挥了奇妙而特殊重要的作用,这应该是中国没有重蹈苏联覆辙的重要原因之一。
      ◆货币金融
      六,美国可能的全新金融战武器
      依靠战胜日本经济挑战的货币金融战模式,战胜中国,对美国而言,同样是代价很小,收益很大的博弈选择。
      但是,中国模式的“国家控制资本”特点,使得美国无法照搬对日货币金融战战略战术,这次金融危机,被巴菲特称为“金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金融衍生工具(CDO、CDS等),在重创美国西方金融体系的同时,都未能撼动中国金融体系的稳定。
      富于创新精神的美国,一定会针对中国模式的特点,设计全新的金融战武器,而对这个领域的深入研究跟踪,也就成为摆在中国面前的一道紧迫课题。
      ◆自主创新、产业升级与资源环境
      七,中国自主创新、产业升级之路的重大意义与巨大困难
      转变发展方式,自主创新与产业升级,是中国模式解决资源环境困境,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但是,我们中国人要充分认识到,同建成中低端“世界工厂”相比,建成高端的“中国制造”、“中国创造”难度要大得多,而且,美国西方对此的“切肤之痛”也要敏感得多(美国,欧洲在同中国的战略对话中,都把“自主创新”列为单独的议题),未来10~15年,围绕着中国的自主创新产业升级,中国同美国西方的激烈博弈也将大大升级。
      ◆中国内政
      八,中国模式、人民民主与共同富裕
      中国一方面要坚持迄今为止被证明是比较成功的中国模式发展道路,另一方面也要以创新的精神对中国模式进行重大改进和升级,这其中,核心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人民民主制度,防止美国“资本控制国家”模式以所谓“西方自由民主”的形式破坏中国的稳定发展。
      加大劳动收入的比重,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共同富裕,是让人民生活得有尊严,让内需有效启动,让中国的发展更具可持续性的关键,也是成功应对中美博弈的关键。
      ◆美国内政
      九,美国模式与美国的阶级与族群问题
      被中国自由主义者捧上了天的美式“自由民主制度”,本质上不过是“资本控制国家”模式而已,黄光裕被判刑后,在美国一个大型网络论坛上出现了这些有趣的议论(大意):
      “什么,如果这样的人被判刑,那美国的一多半资本家和政客都该坐牢。”
      “可惜这位中国首富生错了地方,要是他在美国,肯定会被捧为金融天才。”
      “还可能被任命为政府主管,获得自由勋章。”
      “这至少说明中国的法律敢对首富判刑,在美国,官员和法官不过是富豪的门童。”
      “美国的富豪和官员们,看到这个消息,一定会唱起爱国歌曲《我自豪我是一个美国人》。”
      ……
      这种激烈情绪的背后,不仅仅折射出美国社会普通大众与大资本尖锐的阶级矛盾,也折射出更加错综复杂的社会族群矛盾(传统白人社会、犹太裔、非洲裔、墨西哥裔等等)。
      美国的阶级与族群问题的演进,对美国模式、美国国内政治以及美国对华关系的影响,是一个紧迫又容易被忽视的重大课题。
      质变、博弈后的中美关系重建
      中美关系再平衡的重建,将主要基于以下因素:
      一是中国成功顶住了美国在意识形态传媒及货币金融领域的进攻,没有重蹈苏联日本的覆辙;
      二是由于俄罗斯、欧元区因为地缘优势可以“隔岸观火”,美国升级中美博弈受到极大制约,根本不敢同中国走向全面军事经济对抗之路;
      三是由于中国坚持和平发展,不重蹈法国德国的历史覆辙,导致美国无力推动中国周边大国直接与中国进行全面对抗。
      随着中美两国综合国力的日益接近,中美关系将可能迎来一个拐点,即美国认识到继续升级博弈将极大损害而不是加强美国的世界地位,这时中美关系有可能在更加均衡稳定的基础上得以重建,对这样的前景,我们目前抱谨慎乐观的期待。

    评分

    参与人数 13爱元 +98 收起 理由
    喜欢就捧捧场 + 10 谢谢分享
    老票 + 10 谢谢分享
    testjhy + 10 谢谢分享
    colin1992 + 10
    tanis + 4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39#
    发表于 2022-2-19 20:59:28 | 只看该作者
    野草魂 发表于 2022-2-19 19:06
    单从太阳帝国这段转诉来看,这不是和二战前日本的看法一样。

    没错,一下子就看出水平在哪里了。

    他没有看到美国人个人主义的另一面爱国主义。享乐主义是胡说八道,美国人也很勤快。民主主义的反面是形成决策后的坚决。

    总提30年前写出这本书不容易,其实没有意义,关键的是他的观点是否有进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8-29 17:22
  • 签到天数: 247 天

    [LV.8]合体

    38#
    发表于 2022-2-19 19:06:31 | 只看该作者
    老福 发表于 2022-2-18 01:56
    财迷兄见谅。我快速看了链接里的内容,除了书名,看不出任何深刻高明之处,作为普通教授这种水平没问题, ...

    单从太阳帝国这段转诉来看,这不是和二战前日本的看法一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37#
    发表于 2022-2-19 09:05:38 | 只看该作者
    zilewang 发表于 2022-2-17 23:10
    这种话术,有几个人会相信?如果是张维为这么说,就原谅了。金当初的定位是以学者形象示人,收割小知识分 ...

    赵少康:就两岸关系这部分,跟洪秀柱张亚中蔡正元等确有区别,但要说“浅蓝”……赵的角色,更像他自己说的“战斗蓝”吧,负责吵架……
    下面这两位被点名批评“暗独“的可能更接近浅蓝:
    [url]https://www.dwnews.com/台湾/60278817/官媒点名国民党暗独又删文中共锁定声讨反共蓝[/url]
    多维是个什么单位大家心里有数,这条当参考吧……

    郭正亮,我觉得他属于那几个经常上蓝营政论节目,扮演一定角色的“绿营”人士,跟绿营主流恐怕已经不是一回事了,类似的还有沈富雄,也经常在蓝营节目露面
    要说“浅绿”,呃……台上的就是嘛,深绿一向对她很不满的:从讽刺她只会用“老蓝人“,到逼宫力挺赖清德,再到“假博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2-8-27 22:14
  • 签到天数: 351 天

    [LV.8]合体

    36#
    发表于 2022-2-19 07:42:14 | 只看该作者
    常挨揍 发表于 2022-2-18 19:38
    惊艳的是他短时间(半年?)获得现在在我们看来是对美国认识的“常识”。
    还是在那个辩论“姓社姓资”的 ...

    是啊,30多年前,各路思想最多、最混乱之时,他那么年轻能得出这些想法,真是人中之龙。
    所以我们混的平台和他不一样

    点评

    给力: 5.0 +1: 5.0
    给力: 5 +1: 5
      发表于 2022-2-19 10:5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4 天前
  • 签到天数: 1950 天

    [LV.Master]无

    35#
    发表于 2022-2-18 19:38:38 | 只看该作者
    老福 发表于 2022-2-18 01:56
    财迷兄见谅。我快速看了链接里的内容,除了书名,看不出任何深刻高明之处,作为普通教授这种水平没问题, ...

    惊艳的是他短时间(半年?)获得现在在我们看来是对美国认识的“常识”。
    还是在那个辩论“姓社姓资”的年代背景下。

    点评

    给力: 5.0
    给力: 5
      发表于 2022-2-19 10:58

    评分

    参与人数 1爱元 +8 收起 理由
    老财迷 + 8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4 天前
  • 签到天数: 1950 天

    [LV.Master]无

    34#
    发表于 2022-2-18 19:31:22 | 只看该作者
    老财迷 发表于 2022-2-17 16:09
    https://shimo.im/docs/jt83JQX9W3ccyPHD/read 《美国反对美国》
    作者在1988-1989年去美国访问,当年33岁, ...

    俺去年买了本盗版

    点评

    原版的旧书,你肯定舍不得买了 :)  发表于 2022-2-19 07:34

    评分

    参与人数 1爱元 +8 收起 理由
    老财迷 + 8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2-8-27 22:14
  • 签到天数: 351 天

    [LV.8]合体

    33#
    发表于 2022-2-18 07:09:04 | 只看该作者
    老福 发表于 2022-2-18 01:56
    财迷兄见谅。我快速看了链接里的内容,除了书名,看不出任何深刻高明之处,作为普通教授这种水平没问题, ...

    老福兄客气了。
    这类政治性的书,作者写了N多观点,大家肯定是各自解读。
    ------
    写了几段个人想法,又删除了。觉得大家没必要在这种事上花费太多时间,毕竟我们只是业余爱好,还要工作恰饭。
    大家求同存异

    点评

    给力: 5.0 涨姿势: 5.0
    给力: 5 涨姿势: 5
    谢谢财迷兄大度。  发表于 2022-2-18 09:0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32#
    发表于 2022-2-18 05:06:53 | 只看该作者
    zilewang 发表于 2022-2-17 05:42
    2013年之前,金说话还是比较注意。后来不知道受啥刺激,满嘴跑火车。从他说24小时把蔡英文抓到中南海面壁 ...

    呵呵,他这话大约一半是吸引眼球说说粉丝们爱听的,另一半也是认知作战,吓唬吓唬DPP。

    我记的他前几年(17?)还说过菜选上第二任期就会梧桐;前几天又说了,不过改成下一个任期内……

    你要是看台湾媒体,某几家也特别喜欢报道他这些讲话,一般还加上要菜政府谨言慎行的评论……尤其是选举前,意图如何,昭然若揭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31#
    发表于 2022-2-18 01:56:40 | 只看该作者
    老财迷 发表于 2022-2-17 16:09
    https://shimo.im/docs/jt83JQX9W3ccyPHD/read 《美国反对美国》
    作者在1988-1989年去美国访问,当年33岁, ...

    财迷兄见谅。我快速看了链接里的内容,除了书名,看不出任何深刻高明之处,作为普通教授这种水平没问题,但远远达不到‘理论’长老应该达到的水平。与正文文章相比,根本就不在一个高度上。

    唯一留下印象的是在“太阳帝国”一章里他的评论:“美国的体制,总体来说建筑在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民主主义的基础上,但它正明显地输给一个集体主义、忘我主义和权威主义的体制。”。我想,这可能就是他对美国真正的判断吧。作为长老,如果他还是这种判断,很轻率很危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3-1 00:08
  • 签到天数: 2397 天

    [LV.Master]无

    30#
    发表于 2022-2-17 23:06:54 | 只看该作者
    semtex 发表于 2022-2-17 09:47
    “美国反对美国”,就待了短短一年。 作者的观察能力确实了得。

    就怕这种人, “ XXX不就是那么一回事儿么,我又不是没见过。。。”

    更可怕的是这种人还登堂入室。。。

    点评

    给力: 5.0
    给力: 5
    然也  发表于 2022-2-18 01:5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20-1-2 12:07
  • 签到天数: 1 天

    [LV.1]炼气

    29#
    发表于 2022-2-17 22:47:07 | 只看该作者
    “美国反对美国”,就待了短短一年。 作者的观察能力确实了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1-1-29 10:21
  • 签到天数: 354 天

    [LV.8]合体

    28#
    发表于 2022-2-17 22:11:25 | 只看该作者
    老福 发表于 2020-9-9 09:10
    引文:"但是,我们必须抛弃虚幻的一厢情愿,冷静理性地面对这个多少有些残酷的国际关系现实:美国捍卫自己 ...

    今上好大喜功,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2-8-27 22:14
  • 签到天数: 351 天

    [LV.8]合体

    27#
    发表于 2022-2-17 16:09:18 | 只看该作者
    https://shimo.im/docs/jt83JQX9W3ccyPHD/read 《美国反对美国》
    作者在1988-1989年去美国访问,当年33岁,出版于1991年。
    更早的神作
    作者当上长老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爱元 +8 收起 理由
    老票 + 8 感谢! 一直在找这本书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1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1684 天

    [LV.Master]无

    26#
    发表于 2022-2-17 14:37:00 | 只看该作者
    hsb 发表于 2022-2-17 08:37
    徐吉军:揭秘美国阻击中国爱国力量的套路

      最近几个月,张捷老师评论联想的视频已经拍了好几十期,第五 ...

    汉唐是谁啊?笔名么?

    点评

    hsb
    不清楚。也许是最开头那位徐吉军?  发表于 2022-2-17 20:4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5#
    发表于 2022-2-17 08:37:47 | 只看该作者
    徐吉军:揭秘美国阻击中国爱国力量的套路

      最近几个月,张捷老师评论联想的视频已经拍了好几十期,第五十二期谈知识安全问题,其中提到反对西方伪史同时也反对人为篡改历史。

      在这期节目中,张捷提到2010年前后在《环球财经》杂志社的经历。当时汉唐正在环球财经任职,与张捷老师在同一个阵地战斗。

      在这里,之所以用战斗这个词,并不是夸大其词,因为当时确实是为国家利益在舆论战线战斗。

      张捷谈到,当时我们发了一组研究苏联解体的文章,重点是梳理苏联解体造成的损失,这组文章引起美国高度警惕,特意在香港组建了50多人的团队,设法阻止我们重要理论研究战略性文章的传播。

      张捷老师提到《环球财经》2010年第10期 刊发的彭晓光副社长的重磅文章《走向质变的中美关系》。

      这篇文章刊发后,汉唐亲手发布到天涯论坛,但是最终在网络上并没有太大的传播量,估计与美国的针对性阻击有关。

      2018年中美贸易战爆发后,彭晓光先生的这篇文章被网友找到,重新发布到网络上,引起热议。很多网友感叹:党内有高人,早就预料到了中美决裂,我们可以安心了。

      汉唐有幸全程参与了这篇文章的研讨和产生过程。

      说实话,这种涉及到中美关系重大论断的战略性文章,产生过程非常艰难。首先得益于彭先生多年的思想沉淀以及对中美关系本质的精准认知,还有对国内外形势的清醒认识,更有对国家利益的担当精神。

      当时我们俩用了一个月时间探讨这个话题,晚上探讨到凌晨,直接睡办公室沙发,睡醒了白天处理一下事务,继续梳理思路整理文案,晚上继续进行沙盘推演。我们分别站在中国和美国的立场进行推演论证,通常是彭先生提出观点,我提出问题或者质疑,他再来解答。如此反复琢磨多次,耗时一个月,改动文稿七八次才最终成文。

      这一个月,我和他都没离开办公室,没有回家,没有出门,如同疯魔一般,算是投入了全部精力。文章付刊后,长舒一口气,简直是累虚脱了。

      那时候环球财经的阵容非常强大,总编是经济学家向松祚;副总编是著名学者张捷;编委会成员今天在网络上依然声名赫赫的包括:《超限战》两个作者乔良和王湘穗;时任中国银行副行长的金融安全专家王永利;军方鹰牌代表戴旭;日本问题专家白益民;文化学者摩罗等人。由于年份比较久远,还有些专家的名字已经模糊了。

      然而,即便是如此强大的专家团队,依然很难让这个杂志以比较好的状态发展。主要原因是当时的舆论环境比现在要恶劣十倍。

      2010年前后,正是中国意识形态领域全面松懈的时期,多个领域从上到下弥漫着“彼岸论”,把美国作为一个心目中的标杆和样板。

      在这种舆论氛围中,《环球财经》显得非常异类,在西化狂潮中坚持中国国家利益,率先高举中国模式自主创新的大旗,为中国模式走向世界摇旗呐喊。

      当时,环球财经在大众媒体中坚持爱国主义立场其实是很孤单的,能够形成呼应协同作战的媒体只有环球时报。权威官媒普遍不参与论战,只做宣传工作。绝大部分大众媒体都避免表达明显的政治倾向,而勇于表达政治倾向的媒体几乎都是南方媒体矩阵。

      那些媒体的共同特点就是亲美,崇美,反对现行体制。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媒体,包括官媒一直表现出亲美这样一个立场?

      一方面是美国在意识形态领域疯狂渗透,培养内应;另一方面,美国方面为了扶持亲美媒体投入巨资和其他资源。比如著名媒体人士胡女士,几乎每年都获得美国颁发的各种奖项,这些奖项伴随着的还有政治和经济利益。除了扶持个人之外,还有各种财团愿意在这种有影响力的媒体上投放广告,有的媒体每年的广告费过亿。

      可笑的是,环球财经这种爱国立场的媒体,多次收到过友好人士的奉劝,建议我们淡化政治色彩,尤其是不要有反美色彩,这样有利于银行等合作单位把杂志推荐给高端人群,也就是诸多精英人士和资本家们。

      这些高净值人群,在当时那个特殊时期,普遍对美国非常推崇,不可能认同我们的观点,当然就形不成购买力。

      除了客观现实之外,美国方面也采取各种手段对我们进行干扰,比如限制文章在网络上的传播阅读,自然就不会形成足够影响力,产生不了质变。

      最后,这个宝贵的爱国阵地,几乎年年亏损,难以维持。没有广告,怎么生存是个严峻的问题。

      即便是在这种状态中,我们依然坚持为国发声。

      2011年7月23日甬温线发生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各路媒体对中国高铁群起而攻之。环球财经坚持了可贵的国家立场,坚持为中国高铁辩护。

      这一场舆论较量,环球财经功不可没。

      实际上,当时围攻中国高铁的舆论就是美日共同推动的,目的就是阻击中国高铁进军海外市场。当时日本正在东南亚与中国高铁激烈争夺,因为这一波舆论逆流,导致中国高铁连续丢掉大单,很大程度上延缓了发展的脚步。

      除了这个焦点事件之外,我们还推出了两期研究苏联解体的文章,当时汉唐撰写的文章题目是《血色回忆:俄罗斯私有化运动之悲剧史诗》,同样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

      彭晓光先生在连续发表十余篇重要战略文章之后,很快被美国纳入了视野。记得当时一位海外华人在研究中国政治动向的文章里,如此定义彭晓光:中共思想家彭晓光……

      在对手那里,我们可以看到彭晓光的文章造成的巨大影响。

      令人遗憾的是,彭文的论断过于超前,至少在绝大部分亲美人士看来,当时中美关系还相当融洽,更何况中国刚刚伸出温暖的援手帮助美国渡过了金融危机,美国应该报中国以善意。

      这篇文章以及其他两篇关于美国问题的文章,通过特殊渠道送到了部分高层手中,总体上反响非常积极,有一位大人物评价:能写出这篇文章的人,中国不超过十个。

      不过,也有人对这种看衰中美关系的观点并不认可。

      尤其是一些利益与美国绑定比较深的人,更是坚决反对中国国内发出警惕美国的声音。有人专门传话:关于中美关系的走向,还有待商榷。

      这就是2010年,这篇提前八年预判中美问题的文章的境遇。

    点评

    给力: 5.0 涨姿势: 5.0
    油菜: 5.0 伙呆了: 5.0
    给力: 5 涨姿势: 5
      发表于 2022-2-18 02:52
    给力: 5 涨姿势: 5
      发表于 2022-2-17 16:04
    给力: 5 涨姿势: 5
      发表于 2022-2-17 13:59
    油菜: 5 给力: 5 涨姿势: 5 伙呆了: 5
      发表于 2022-2-17 10:57
    给力: 5 涨姿势: 5
      发表于 2022-2-17 10:18

    评分

    参与人数 1爱元 +8 收起 理由
    老财迷 + 8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4#
    发表于 2022-2-17 00:09:44 | 只看该作者
    这篇又被顶起来了,神作再重温一遍也是好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3#
    发表于 2022-2-16 22:56:50 | 只看该作者
    看客 发表于 2022-2-16 21:32
    当年这篇神作居然张捷也有参与!【张捷评联想之五十二】知识安全之联想(下)

    张捷算是个牛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7-12-15 09:06
  • 签到天数: 2 天

    [LV.1]炼气

    22#
     楼主| 发表于 2022-2-16 21:32:21 | 只看该作者
    当年这篇神作居然张捷也有参与!【张捷评联想之五十二】知识安全之联想(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1爱元 +8 收起 理由
    老财迷 + 8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1#
    发表于 2020-9-10 16:13:20 | 只看该作者
    老福 发表于 2020-9-9 09:10
    引文:"但是,我们必须抛弃虚幻的一厢情愿,冷静理性地面对这个多少有些残酷的国际关系现实:美国捍卫自己 ...

    厉害国18年,是人大取消连任限制的时段。
    取消连任限制,夯死了米帝改代换人的犹豫之心;反过来,步步紧逼之下,改代换人制度还在的情况下很可能城下之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0#
    发表于 2020-9-10 15:55:59 | 只看该作者
    史节 发表于 2020-9-9 09:41
    一个国家厉害了都不准许宣传了吗?
    孟晚舟的最初布局在12-13年就有了,中国GDP已经如此庞大,低调一点人 ...
    但习上台后的行为,我怀疑当时有战略判断的。比如强调底线思维,

    大都写在丹顶军师那篇“获奖”论文里了。庚子来了第三次大危机,似乎有天意,彼时已下伏笔。也难怪军师“很重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16 09:51 , Processed in 0.047407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