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24-3-22 17:13 编辑
1 S0 y' [$ N4 ^4 t/ z- }1 `" a3 Y0 m$ r! \2 e
欧盟与美国在2021年建立了欧盟-美国贸易与技术委员会,意图协调欧美对华技术贸易事宜,主要就是芯片。据报道,委员会将在4月举行会议,研讨围堵中国传统芯片问题。
+ o3 W9 |% Q+ J' X) L! V8 J/ ?
) {' k, w, N( N: A7 G欧美对于对华技术贸易一直是既要又要。没办法,欧美去工业化已久,经济高度金融化,繁荣与发展高度依赖中国。但又“必须”牵制中国向高端的发展,把欧美的蛋糕吃光。
: c2 f% f! ~# y; }, ^) B0 G1 o5 Y
3 \/ y: a5 ?+ ~$ D& _8 f欧美对世界的控制仅剩供应链顶端和金融。顶端技术也失去控制后,欧美实体经济就彻底依赖中国了,然后金融经济也将成为失去皮的毛。即使现在,GDP总和超过46万亿美元的美国、欧盟加澳新日韩绑在一起,也压不垮GDP只有1.6万亿的俄罗斯,凸显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在硬对抗中的差别。怼上俄罗斯10倍体量的世界最强实体经济中国,后果更加可想而知。欧美现在的各种疯狂打压实际上是在退守孟良崮,真正的再工业化才是反攻中原,但那是遥远的事了。, ]7 P# X) T+ J
- [) f L# a- S1 O
传统芯片指28nm以上。作为比照,F-22用到的芯片技术相当于500-600nm级,F-35为90nm级。& q% i7 ~, |. q: i& `( y
6 R0 g. m' H: k: H
也就是说,传统芯片对大量工业和民用应用绰绰有余,更加先进的高端芯片只对算力要求高得多的手机、服务器、计算卡等有用。在工业4.0时代,高算力的作用越来越大,但传统芯片才是在最大范围内“化腐朽为神奇”的中坚,比高端芯片低得多的研发、制造、应用成本也决定:在一切可能的场景,“劣币驱逐良币”,低成本比高性能更得到倚重。
$ ?) g" I3 g, ]
3 X9 o- O9 c) A5 _
6 d: D }0 u0 }7 i- h4 T8 ^6 k
传统芯片的研发、制造、应用投资远远低于高端芯片,但性能对大多数应用够用
" Y `1 n3 x' y2 M6 `$ @6 S
+ z& [$ a, \" h |( ]
/ z0 q- v* @, I$ X+ R台积电依然有1/3的营收来自传统芯片,但从芯片数量来说,就要翻转了
" U2 O+ R" G0 @" z" s6 e( `) _) R$ A) y% v. g* }' V- g
8 M( P" u' {( a" Y, P) H+ |
中国芯片在世界上的占比尚低,但这是从芯片营收来算的,按芯片数量,中国已经占据大头
% v& _# h+ f+ C0 P: V/ o$ V( G4 n6 I4 B8 C4 t0 {' p
中国在芯片方面依然在发力追赶,但这主要是在高端。在传统芯片方面,中国已经形成很大的成本和市场优势,否则欧美也不至于那么忧心忡忡了。按价值来说,中国芯片还处于第二梯队,这是因为高端芯片的价值远远高于传统芯片,还真是四两与千斤的差别;但按数量来说,中国芯片已经占据大头。不大为人熟知的是,中国芯片已经是出口中的重头戏,主要对象是欧美的汽车工业。
4 B6 W9 c }7 C2 {& b) `" \: Q4 n1 B7 e2 q, _
“数量优势”意味着中国芯片实际上盘踞了世界供应链的一大块,使得欧美脱钩不易。但只要下决心,不惜自我放血,脱钩还是做得到的。这正是欧美联手围堵的初衷。问题是,这个策略可能还没有落地就破产了。9 i' c/ e& i+ b% o" r
' C& S1 w4 q3 }5 m ]5 z4 n$ i- i4 H
欧美供应链转向中国制造的传统芯片(而不是台湾、韩国或者其他地方),正是因为中国芯片的压倒性成本优势。
+ ~0 _# F% W$ `7 a: l r7 F6 l
# w: E/ {7 d A# V L2 r: ?# ~欧美制造本来在成本上就居于劣势,现在靠品牌溢价勉强维生,要是被迫用欧美自制的传统芯片,成本进一步攀升,竞争力进一步滑落,要么把自己挤出市场,要么逼迫欧美人民买单,全面提高生活成本、降低生活水平。用台韩芯片都只能缓解一点成本压力,但不能缓解“国家安全”和“供应链安全”焦虑。
9 n# S; U- g9 n7 |. b$ ?8 W5 i& t; n9 |2 X6 `
这还不是最坏的,因为还有全球南方。% G# a1 D d* W. p
1 ~) H) e1 A3 s1 w, u
中国本身就是巨大的市场,中国人均消费水平远远低于欧美,发展空间巨大。这决定了中国芯片与中国制造是如虎添翼的关系,低成本、高质量产品不仅牢牢把住国内市场,也将在全球南方挤占欧美产品。% D; s. w* ]( D; U) x% t$ W
9 y. w7 m% b: u9 w
全球南方的人均消费能力肯定和欧美不能比,但总和消费能力还是很可观的,这个市场值得抢。
. K- v3 C5 ?. R% k, c
u9 R! F/ Z% k8 u$ o都说没有最坏,只有更坏,在芯片方面还真是。
$ P7 k9 `( Y z2 k: ~
5 t7 K, b% E. W- ^. r
4 B% a6 V' X8 w, y+ R
) T; v1 T- o+ P x中国芯片对于28nm以上的传统芯片已经驾轻就熟,传统芯片产能还在继续扩大。仅2024年就预计有18座新晶圆工厂投产。2023年,中国大陆在传统芯片方面占世界份额已经达到31%,预计到2027年将扩大到39%;台湾从44%下降到40%。在先进芯片(16nm以下)方面,台湾从68%降低到60%,大陆从8%降低到6%,美国增加幅度较大,从12.2%增加到17%。
0 {% u/ @$ u$ s, d8 {2 d$ p5 T5 M
华为Mate 60代表中国芯片也在“大举入侵”7nm和更加先进的芯片,据说5nm芯片将在2024年的新华为上面世。即使在手机领域,7nm对应的是iPhone 11的水平。在潮人中不屑一顾,但对于全球南方来说,性能绰绰有余。也就是说,中国制造在全球南方可能把欧美的份额挤光吃尽,“肥了中国,瘦了欧美”。别忘了,欧美的发达史与从殖民地榨取分不开。现在要自己压榨自己,前景可想而知。( l6 q9 w* ?2 {( r- R
! V+ N1 D/ K* X# P' [美国急了,已经把希望寄托在中国已有ASML设备和进口耗材消耗完毕上,但中国的国产化继续“悄悄地进村,打枪地不要”的传统,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地打造全体系的半导体制造能力。
& z5 V7 o+ U2 R8 n) D2 r8 W4 y7 p2 k
好玩的是,由于购买力较低,物美价廉在全球南方具有压倒一切的重要性,这使得用中国芯片武装起来的中国制造具有碾压性的竞争力。欧美产品被挤出中国市场、全球南方市场,围堵真成小院高墙了,自己把自己关进围城,然后步步退缩。4 B. O h4 l# K8 L
2 }5 @; L6 O. {& F J- q. N
到时候,人可以非法移民进入欧美,商品更可以。! |% H" T* L2 V7 d0 y
; A; v7 C4 O# E
这真成农村包围城市了。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