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04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读书笔记] 再读《文心雕龙》(4) 正纬第四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0-3-23 00:29
  • 签到天数: 134 天

    [LV.7]分神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4-13 06:23: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到处停留的叶子 于 2013-4-15 09:25 编辑 6 e5 }) y" B) `" l. N+ l0 A3 ]

    ) Q5 w! U; a" J$ b- {/ y 正纬第四
    : Z5 r( e$ y" F) m8 V, e7 g, V: Q
    " j7 `& u! {; h+ S* N夫神道阐幽,天命微显,马龙出而大《易》兴,神龟见而《洪范》耀。故《系辞》称:“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斯之谓也。但世敻文隐, 好生矫诞,真虽存矣,伪亦凭焉。
    ' b/ W8 C. L8 Q1 d4 f) k* W) V4 C
      【译文】& z( k$ i7 C0 @8 K& f( z9 _+ W
    根据自然之道阐明幽深的事理,上天的启示显现于微妙的事物。黄河里龙马出图而产生了《易》,神龟在洛水负书出献。所以《周易·系辞》里说:“黄河出图,洛水出书,圣人效法它写作了经书。”讲的就是这些道理。但历时久远,文辞隐晦不清,容易产生不实的假托荒诞之事。因此这些东西里面,虽然保存有真实的东西,但假的也据此存留下来。
    ( w) I& b1 y" `4 J0 a$ \
    7 K3 C7 w; d( e/ T$ G, b1 I" p7 t$ [3 l/ i8 ?
    夫六经彪炳,而纬候稠叠;《孝》《论》昭晰,而钩谶葳蕤。按经验纬,其伪有四。盖纬之成经,其犹织综;丝麻不杂,布帛乃成。今经正纬奇,倍摘千里,其伪一矣。经显,圣训也;纬隐,神教也。圣训谊广,神教宜约。* j6 i; c8 e0 u$ H
    而今纬多于经,神理更繁,其伪二矣。有命自天,乃称符谶,而八十一篇皆托于孔子,则是尧造《绿图》,昌制《丹书》,其伪三矣。商周以前,图箓频见;春秋之末,群经方备。先纬后经,体乖织综,其伪四矣。伪既倍摘,则义异自明,经足训矣,纬何豫焉?

    : Z1 d- O' _0 W% H 【译文】
    ; G6 ^* |' q  p( j, E+ P  b& D  F儒家六经文采焕发,而纬书却十分烦琐;《孝经》《论语》等昭著明晰,而解说它们的《钩命诀》和《八谶》却十分纷乱。根据经书来检验纬书,有四点可证明纬书是伪托:用纬书来配经书,就像织布帛一样,必须使丝和麻的经线和纬线不相混杂,布或帛才能织成;而现在经书是正常的,但是纬书却十分的诡奇,彼此背迕,相距千里。这是证明纬书是伪托的第一点。经书内容明显,那是因为它用世事来进行训言教育;纬书的内容隐晦,因为它是以神秘的现象来说教。人世的训言本宜说得详细,神界的说教本宜说得简约,而现在纬书反多于经书,把神秘的道理说得更加繁多。这是证明纬书是伪托的第二点。要由上天而降旨意,才可叫做符谶,可是有人说八十一篇纬书都是孔子所作,而纬书又说唐尧制了绿图,周文王姬昌制了丹书,这是证明纬书是伪托的第三点。在商周以前,纬书就已经频繁出现了,但经书是在春秋末年才完备的。如果是先有纬书后有经书,这就违背了先有经线后有纬线的自然规律。这是证明纬书是伪托的第四点。伪托的纬书既然和经书相抵触,那它和经书的意义不同就很明显了。圣人著的经书已经足以成为后世的准则了,纬书又去参预干什么呢?
    ; i2 u; W, S! g8 H
    ( a3 r( z/ N0 |  c: m& Q+ H 原夫图箓之见,乃昊天休命,事以瑞圣,义非配经。故河不出图,夫子有叹,如或可造,无劳喟然。昔康王《河图》,陈于东序,故知前世符命,历代宝传。仲尼所撰,序录而已。于是伎数之士,附以诡术,或说阴阳,或序灾异,若鸟鸣似语,虫叶成字,篇条滋蔓,必假孔氏。通儒讨核,谓起哀平。东序秘宝,朱紫乱矣。
    0 _5 L' i$ w, S至于光武之世,笃信斯术。风化所靡,学者比肩,沛献集纬以通经,曹褒撰谶以定礼,乖道谬典,亦已甚矣。是以桓谭疾其虚伪,尹敏戏其深瑕,张衡发其僻谬,荀悦明其诡诞。四贤博练,论之精矣。
    9 C5 y4 N/ N( Q5 l! b
      【译文】4 B" J$ A2 K6 Z
    河图、洛书的出现,是由于苍天有美好的旨意,这些事完全是为了预兆圣人在世的祥瑞,而并不在于匹配经书。所以,孔子在世时,黄河不再出现河图,他就有所感叹;如果这些事情是可以随意伪造的,那孔子也就无须劳神去喟然叹息了!从前周康王曾把河图陈列在东厢,可以知道前世圣王对于上天所降祥瑞,视之如宝而世代相传,孔子编撰,不过是客观地叙述记录下来而已。于是,那些有方技的术土,就用诡诈之术来牵强附会:有的谈说阴阳鬼怪,有的预言灾难变异,什么鸟雀叫声像人说话呀,什么虫子吃树叶成了文字呀,各种各样的纬书到处滋生蔓延,都必定要假托孔子的著作。精通儒学的人讨论考核,认为这些纬书起源于西汉哀帝和平帝时,河图、洛书本是古代帝王珍藏的国宝,从此便真伪混淆、邪正相杂了。到了东汉光武帝之时,由于光武帝本人非常相信谶纬之术,追随者也争先恐后,随着这种风气的影响,谶纬之学的学者真是众多,可以说是比肩接踵,沛献王刘辅杂选一些纬书来解释经书,曹褒依据旧典杂选谶书来制定礼仪制度,这种离经叛道的作为已经相当严重了。所以桓谭痛恨谶纬虚伪,尹敏嘲讽谶纬浮妄虚假,张衡揭发谶纬乖僻谬误,苟悦指明谶纬诡诈伪托。这四位贤人的学识都非常渊博,他们的论述是精深的。
    2 L# W  Y  n& s- B  U1 S) o" M- y% x9 D) a

    6 f9 k! Z4 U6 ]( I- G- c3 E  K' r. ?4 n若乃羲、农、轩、皞之源,山渎钟律之要,白鱼赤乌之符,黄金紫玉之瑞,事丰奇伟,辞富膏腴,无益经典而有助文章。是以后来辞人,采摭英华。
    6 x: H+ \% C4 j# v4 w4 ]5 R平子恐其迷学,奏令禁绝;仲豫惜其杂真,未许煨燔。前代配经,故详论焉。
    ; N& J/ N: ?$ x: ^0 }$ m2 h
    3 L) f6 V- m+ R
    【译文】
    , [9 ^. C' f6 S  D& d至于纬书中关于伏羲、神农、黄帝、少皞故事的最早的传说,山川和音乐灵应的会合,白鱼跳进周武王船中与流火在周武王屋上变为赤乌的符验以及黄银与紫玉等所显现的祥瑞,这些记载,内容广泛,奇异瑰伟而又辞采华丽、丰富,它们对经书虽然没有什么益处,而对写作文章却有所帮助。所以后来的作者常常拾取采摘它们中的精华来描写。张衡因担心纬书使后人学习时迷惑上当,曾上奏请求下令禁绝谶纬之书;荀悦为它们中还混杂着有价值的东西而惋惜,不同意把它们全部焚烧了。因为前代人的纬书是用来配合经书的,所以有必要详细地加以论述。
    1 s: [& o! C0 U- v+ f) f$ w  s: C! O
    9 Q* Z# @) |; Q 赞曰:荣河温洛,是孕图纬。神宝藏用,理隐文贵。世历二汉,朱紫腾沸。芟夷谲诡,糅其雕蔚。
    % d! |2 Y/ H8 X( c' _# W, v6 ~, Q# E% \4 @/ L* U/ c, K
    总结:
    ' R% c, J4 z# U! r, J光荣的黄河,温暖的洛水,
    9 f+ [9 y5 k/ b; x孕育了谶纬出现的是河图洛书。& ^  n0 y5 O1 P7 f5 P+ v
    神圣的宝物蕴藏着巨大用途,
    2 d( ~! l* y( q% q( A3 `内容深刻而文辞可贵。
      E* e- y9 E( `$ x- D3 T. I可是经过了西汉和东汉,
    4 r; `- a$ n+ Y* [5 O谶纬的出现搅乱了经书。
    2 g5 U* j. c' w# k! Z! O& T4 k' i" o剔出它们欺诈诡异的部分,* {$ K" Y; K- Q7 U) A
    吸取它们富有文采的精华。/ G- l5 W8 b3 O7 V
    " d! Y( L2 H" v

    % l5 q& g5 D% U" c5 U5 k" A这次的参考译文是来自另外一个网站,中国古籍全录
    ( x, @/ B; I6 z- s& Q0 V2 rhttp://guji.artx.cn/article/43751.html
    5 D; j2 j, L% [$ H0 s# a. R7 x! X% ~: ]5 j! W2 r
    --------------------叶子散步分割线----------
    9 u% W; ^! B9 Y  n
    ! L& \3 X  i1 F3 o散了一圈,对这个纬还是不十分了解,古人的经和纬,到底最初是怎么定义的呢,上一篇定义了经,但什么是纬呢?4 J8 u* k, v+ w) C! q
    4 q' w/ J1 j; g) N6 O
    不想了,今天的脑子不思考,只适合闲聊。4.12
      C- I* a! W8 U
    ) g% i* i. W* F  u
    9 z. C3 N% H0 N$ L! B: R# H----------4.15感想摘录-------------
    $ t2 e' ~& k+ e7 B8 S( l! J8 V  I7 N* n9 O) A6 _& d1 I
    这篇文字给我很混乱的印象,我觉得作者在企图说明纬书里面有正和邪的区别,有些是精华,可以借鉴学习,有些是搅乱经书的,那就是糟粕了。正因为这个观点的存在,他处于一种矛盾的自我辩论中。
    1 @! Z/ s, \. ^0 C( G5 M2 v  P# ^: \5 ]* h- H7 b/ ?: W; U
    比如现代的人们,大概只有科学理论才被公认是经,从文学开始就有争议了,什么才是正统的文学?
    2 G, l' ]/ m$ v7 \! [
    # y) s: C+ q. ]7 ?神话传奇魔幻未来,穿越奇情平行空间,如今此类的文学,大概都是属于纬的范畴。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0-3-23 00:29
  • 签到天数: 134 天

    [LV.7]分神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4-27 10:43:4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到处停留的叶子 于 2013-10-16 17:02 编辑
    " ~" J! v. ^; n+ f  W
    7 U* g3 M% N. x4.26 突然的一点领悟
    * }  |0 K0 }& W, j! g
    ( B) g; [$ l8 Z$ Z1 U我今天签名的时候突然领悟到一件事情,为什么我看这一篇尤其没有共鸣感。
    # v+ w, u( R4 L/ D4 g! p7 v' o) p4 G- {8 k* U" K9 ?2 z% {2 e
    文心雕龙受正统的儒家影响十分巨大,或者说,作者受儒家的影响至深,因此他写的所有东西的背后,隐藏着这些影响。所谓正统和非正统,区别有用和没有用,以及担心后人上当而禁止读纬书,如此等等的思考方式,都是让我无法接受的,更不要说共鸣了。
    4 \6 n+ z7 s* J尤其反感的是在谈纬书的时候,他们区分真假的原则,我看也是以实用主义为准则:凡是有利于他们的理论的就是真的,正的,其他的都是假的,邪的~~
    , Q$ r% O5 f4 Y2 g. G7 O9 g
    : B9 m4 r! {9 Y. ~7 u0 d对于我来说,我受老庄的影响更深一些,我觉得人都是有自己的判断的,如果有一个圣人总是来告诉我这个应该那个不应该,为什么应该为什么不应该,我肯定很反感。我能够接受的是有这么一些人,他们有思想有准则,他们对自己严格,做到了很多事情,那么,我会尊敬这些人,并在自己觉得可以借鉴的范围向他们学习。, G9 q3 y8 g- ?  E+ }; t

    4 N, P; _+ I( E# Z$ c但我不会要求自己,也不会要求我周围的其他人都做到这些。
    " q( s5 u# Z" \+ L" l9 g7 k# W/ b; \6 h/ I0 `' l9 b: Y2 }' C# D% D- `/ r

    1 R- A5 w3 C$ }$ H' W" E3 Z! e( c/ {# G& d) d4 l  {* r
    我突然就想起,庄子早就说过,“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w2 ~: `- J* [' B

    5 C4 W% f# r' I记得在王蒙《庄子的快活》一书中看到过几句话,依稀是这么说的:
    3 Q* K$ V% @- `- B' Y" f) [& U" j4 n
    花开一春,人活一世,有许多东西说不清楚为什么,到底怎么了~7 M. t* ~" D6 H9 _& x
    我们迷惑着,体会着,感受着,将信将疑着,
    0 A/ W: G0 ?$ s# N不知,不尽知,有所期待,有所失望,所以一切才这么迷人。

    5 Z/ F/ A( c1 ^6 d, \9 D8 E0 {3 i
    / p: t& j" k% A0 }所以,有时间不如再和迷人的庄子一起跳跳舞吧。
    ; s5 D; }9 Y4 p& S3 x* \1 F  |1 ?" N! c5 S4 g3 t- ^
    -----------------------------------
    ; u  g# ^0 m" h" l庄子的光华 (一)天问8 T3 s# f; H  b+ @2 r. v
    http://www.aswetalk.org/bbs/thread-23496-1-1.html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5-5-23 10:29 , Processed in 0.045754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