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792|回复: 9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评论] 说说鲁奖获得者周先生的《将进茶》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8-14 20:24: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俩天颇有一个大新闻,就是周啸天先生的一本旧体诗词集获得了鲁迅文学奖。这一消息,不禁让我这等旧诗词爱好者欢欣鼓舞。既得大奖,便思一睹以为快。可惜网上找到的,正经作品只有一首《将进茶》,其他作品,近似打油而不如,一笑可也。
于是便来谈谈这首。

下面是原璧。
将进茶
余素不善饮,席间或以太白相诮,退而作《将进茶》。
世事总无常,吾人须识趣。空持烦与恼,不如吃茶去。世人对酒如对仇,莫能席间得自由。不信能诗不能酒,予怀耿耿骨在喉。我亦请君侧耳听,愿为诸公一放讴:诗有别材非关酒,酒有别趣非关愁。灵均独醒能行吟,醉翁意在与民游。茶亦醉人不乱性,体己同上九天楼。宁红婺绿紫砂壶,龙井雀舌绿玉斗。紫砂壶内天地宽,绿玉斗非君家有。佳境恰如初吻余,清香定在二开后。遥想坡仙漫思茶,渴来得句趣味佳。妙公垂手明似玉,宣得茶道人如花。如花之人真可喜,刘伶何不怜妻子。我生自是草木人,古称开门七件事。诸公休恃无尽藏,珍重青山共绿水。
注:成都“九天一都”茶楼,作者为题名也。《红楼梦》四一回:妙玉将自己常日吃茶的绿玉斗来斟与宝玉,宝玉笑道:“常言世法平等,他两个就用那样古玩奇珍,我就是个俗器了。”妙玉道:“这是俗器?不是我说狂话,只怕你家里未必找的出这么一个俗器来呢。”“妙公”,宝平对妙玉的戏称。“青山绿水”,茶名。

作为对照,《将进酒》列于下。
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周先生行迹大家可以自行搜索。
说实话,也许是因为期待太高,读完这篇作品,——好像这篇和诗词集同名,堪称代表作——我是有些失望的。

下面开始评论:

诗歌开篇,大略可分两种,我名之曰“平起”和“奇起”。(古人早有此分类,忘记在哪看到的了。)平起者,起句平淡,或言风景,或说缘由,句不见好,字不见佳。这是作诗的正途,大部分诗歌都是如此起句的。奇起者,开篇即眩人眼目夺人魂魄,一句就唬住了读者,使读者注意力不能不集中于诗歌,期待后续。然而如此开篇,要有大才华大笔力,否则虎头蛇尾,全篇必至于失败。这是大诗人选择的开篇方式。
李白就选择了后者,两个“君不见”携天风海雨而来,磅礴而下,闻者不能御也。
周选择了前者。平起之句,也有高下之分,周的开篇,在平起类中,当属上上。若无李白开篇之对比,可打满分。“世事总无常”四句,虽无大气势,却有小情趣。点明喝茶之缘由,奠定全篇之基调,逗起无限之下文,读来颇为爽口,足堪一笑。
不过,李白是劝酒,而且是豪饮,如此豪放开篇恰当无比;周是饮茶,如此小情趣开篇,也是得宜。酒与茶本就有区别,饮酒饮茶区别也大。这样两个开篇,似也是李之酒和周之茶的区别。因此也只能说周是稍稍地逊了一筹,——我的这个评价,也许有个人偏好在内,万一有人不爱李,认为其狂妄呢?也说不准。
开篇周略逊一筹;再看下文。

周在小序中说,“余素不善饮,席间或以太白相诮”,故知周之茶诗中必谈酒。不揣浅陋,我认为周谈酒太多,放的位置也差。“不如吃茶去”之后,依照一般感情发展来说,下句必然是谈论“吃茶”之种种,如何吃茶,吃什么茶,在哪里吃茶,都可以说。然而周却在“吃茶去”之后,插入一句“世人对酒如对仇”,硬生生地打破了读者的期待,颇有“牛不喝水强按头”的意思——我想论茶,你非逼我说酒?!
这里的感情发展,是有个结的,不顺。
李诗就极为自然。既说时光迅捷人生短暂,则接下来谈“人生得意须尽欢”,流畅无比,毫无窒碍。顺势而下,一气直到“会须一饮三百杯”,完美地接续了上面的天风海雨之势。
转回来再看周诗,从“世人对酒如对仇”到“我为诸公一放讴”,也是无比流畅的。但是“放讴”之后竟然还在谈酒:我数了数,全诗共32句,从“世人对酒如对仇”到“醉翁意在与民游”,是十句,谈酒的句子,竟然在一首谈茶的诗中,占了三分之一强!!
谈酒太多了。这里表现出,周才华不足或者对茶的感悟不深,单单谈茶不足以敷衍成篇,只能靠酒凑数。

这一句“茶亦醉人不乱性,体己同上九天楼”,值得讨论。对这一句,我有个可能太过不敬的想法:这一句本来面貌是“酒亦醉人不乱性,体己同上九重(天)楼”!读读“放讴”之后的这几句吧,你不觉得很顺当吗?
“诗有别材非关酒,酒有别趣非关愁。灵均独醒能行吟,醉翁意在与民游。酒亦醉人不乱性,体己同上九重楼。”
我第一次读,就是把茶字看成了“酒”,读出来的效果如上所示。
还有两处可谈:一是“九天楼”,虽是借用了“九天一都”的名字,还是读着不爽口。此处用事不妥,以辞害意了。
二是,“酒亦醉人不乱性,体己同上九重楼”可能就是句子原貌,是偶得之佳句,用于此处,为了照应茶的主题,改“酒”字为“茶”字。这一改,韵味大失,而且——
又给感情发展打了个结。
  
李诗到“三百杯”之后,是一转:前面数句为一层,到“三百杯”为不得不止之处;既止则必转,转则换韵,转则变七言为三言,气势也为之一改——前面以势压人,后面好语相劝。在“请君为我倾耳听”之后,语句铺陈,直到结尾为又一高潮。
周可能也觉得自己写酒太多,强行谈酒。在“九天楼”之后,详述茶的好处。这种铺陈的句子,多几句少几句无关大局,多也不见得好,少也不见得差。
我个人的评价标准是,有没有警句。
李有,“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虽然无理,毕竟算好句。周无。

接下来就是结尾了:不得不说,李就是大诗人,周就是比不过。
一般而论,一首诗,一篇文章,高潮都在中间,到结尾时,只剩“余音袅袅”了。可高手,偏偏能在结尾处掀起一个高潮。骆宾王的《讨武曌檄》,结尾处奇峰突起,“试问今日之域中,究是谁家之天下”,一句话便使人热血沸腾。听了此檄,听了此句,宁不使人提三尺剑,冲万人阵?而其他檄文,高潮都在中间,到了结尾处,沸腾的热血早已冷却,要不要提剑冲阵,嗯,还是再思量一下吧。
李白此诗也是如此。“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以如此之句结尾,以如此之句劝酒,安得不饮?!
相形之下,周就太差了。不说最后一句“珍重青山共绿水”平平淡淡,毫不出彩,甚至还隶了个不知所谓的事,“‘青山绿水’,茶名”。我本以为你是要我保护环境呢!!“珍重青山共绿水”嘛!
从结尾处尤见周笔力之不足。

  
以上是分论,具体分析诗歌,下面是总论,谈谈诗歌总体。
1,  周诗谈酒太多
上面已经论及。这里补充一条。
一首好诗,诗中当有警句。周诗中确实有些句子不错的,就是开篇四句。这四句大善。“世人对酒如对仇,莫能席间得自由。不信能诗不能酒,予怀耿耿骨在喉。我亦请君侧耳听,愿为诸公一放讴”,这几句也不错,毛病上面说过了。
下面这六句也非常好,如果改“茶”为“酒”的话。
“诗有别材非关酒,酒有别趣非关愁。灵均独醒能行吟,醉翁意在与民游。茶(酒)亦醉人不乱性,体己同上九天(重)楼。”
但可惜啊,诗中最好的一句,“诗有别材非关酒,酒有别趣非关愁”,竟然是谈酒而非谈茶的。足值一哂。

2,周诗前半好,后半差
前半直到“九天楼”,算好诗,顺畅自然,又有佳句;“宁红婺绿紫砂壶,龙井雀舌绿玉斗”也不错。从“紫砂壶内天地宽”到结尾,一般。像什么“绿玉斗非君家有”,尤为恶俗。
这也是常态,作一首长诗,太费功夫,需要绝大的才华和笔力才能善始善终。于是经常出现的一种情况是:才华不足,只能支撑前半,于是前半好;但诗没结尾,还需要硬凑一个后半,于是各种烂句子就联翩而至。此诗也是如此。烂句子的一个标志就是用典,句句用典。因为肚子中没有存货,又不得不完篇,于是便用典。用一个典故便凑得一二句,凑着凑着,一首诗就写完啦。
李白通篇只用了一个熟得不能再熟的典,陈王。相当于没用。

3,音韵不足
“……清香定在二开后。遥想坡仙漫思茶,渴来得句趣味佳。妙公垂手明似玉,宣得茶道人如花。如花之人真可喜,刘伶何不怜妻子。我生自是草木人,古称开门七件事。诸公休恃无尽藏,珍重青山共绿水。”
这几句换韵太频,实际也是凑的表现(才华不足)。尤其是最后一个韵脚,竟然用了“水”字。虽然依古韵不出韵,但依普通话毕竟是不押韵了,你就不能换个字?!此句用事太僻(新),用韵又不合今音。

4,诗歌效果
李作《将进酒》,读完浮一大白。
周作《将进茶》,读完保护环境去了。

5,我猜周先生喝的是大碗茶,所谓九天一都就是个大茶铺子
这一段纯属胡咧咧,大家看看就好。
读完《将进酒》,便知李白是豪饮,是极情之饮,用大杯,喝大口酒,不是细斟慢呷。和李白在一起的是豪杰之士,上得筵席,便说:哥们,一口闷了。畅快淋漓也。所谓“万古愁”,不过劝酒之辞,非真愁也。
读完《将进茶》,便知周不爱茶,喝茶是为逃酒,是为避“烦与恼”。或者周爱的是喝茶的趣味,而非茶本身。周的茶,也不是文人雅士的茶,不是为了那一刻的悠然忘我、逋逃尘俗。其诗音节轻快,犹若哼着小曲,带有十足的烟火气、人间气。
没去过天府之国,不知道“九天一都”是个什么样的所在。

完。

评分

参与人数 4爱元 +16 收起 理由
丁丁咚 + 2 谢谢分享
逆天废柴 + 2 谢谢!有你,爱坛更精彩
七月群山 + 2
山菊 + 10 谢谢!有你,爱坛更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8-14 20:30:5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月下 于 2014-8-15 09:22 编辑

不过也别批周批的太厉害,周的这首还是不错的:和李白比自然太差。

不过周的水平也不是一般人能达到的。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4-16 03:01
  • 签到天数: 192 天

    [LV.7]分神

    板凳
    发表于 2014-8-14 21:20:37 | 只看该作者
    月下 发表于 2014-8-14 20:30
    不过也别批周批的太厉害,周的这首还是不错的:和李白比自然太差。

    不过周的水平也不是一般人能达到的。 ...

    同意。

    不过问题不是他该不该得奖,而是评审的倾向。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发表于 2014-8-14 22:10:00 | 只看该作者
    佩服閣下﹐居然化這麼多時間﹐寫這麼一大篇來評論。值不值﹖

    点评

    当然值!  发表于 2014-8-15 01:42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楼主| 发表于 2014-8-14 22:37:5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月下 于 2014-8-14 23:35 编辑
    海外逸士 发表于 2014-8-14 22:10
    佩服閣下﹐居然化這麼多時間﹐寫這麼一大篇來評論。值不值﹖


    做点科普而已。像这样的长篇诗歌,能读懂能读明白的不多。

    写这种东西对自己也是磨练。

    评分

    参与人数 2爱元 +12 收起 理由
    逆天废柴 + 2
    山菊 + 1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楼主| 发表于 2014-8-14 22:43:58 | 只看该作者
    水风 发表于 2014-8-14 21:20
    同意。

    不过问题不是他该不该得奖,而是评审的倾向。

    得奖毕竟是个好事,有助于推广古体诗词。那些评委的评价也可以理解,毕竟不能自打嘴巴,说自己评出来的诗狗屁不通。

    至于他们是不是真懂诗,那我就不知道了。

    周的诗歌,就我之所见,整体的感情取向还是可以肯定的。虽然细读也难免读出周皮袍下的小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5-29 05:31
  • 签到天数: 195 天

    [LV.7]分神

    7#
    发表于 2014-8-15 01:42:08 | 只看该作者
    月下 发表于 2014-8-14 07:30
    不过也别批周批的太厉害,周的这首还是不错的:和李白比自然太差。

    不过周的水平也不是一般人能达到的。 ...

    同意!
    不过你用李白来对比,恐怕很难有人能胜出哦~~~我读的时候也是最喜欢前四句:)

    俺最喜欢看读后感,多写多写!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4-16 03:01
  • 签到天数: 192 天

    [LV.7]分神

    8#
    发表于 2014-8-15 02:03:23 | 只看该作者
    月下 发表于 2014-8-14 22:43
    得奖毕竟是个好事,有助于推广古体诗词。那些评委的评价也可以理解,毕竟不能自打嘴巴,说自己评出来的诗 ...

    恕我直言:

    业精于勤,之所以诗在唐代达到顶峰,就是因为这本身就是科举的一部分,而且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所以当时的文人,整天就是脑子里面想这些。到了宋代,词为贵,所以作词的大家层出不穷。到了明清,八股文成为了标杆,所以无论诗词,都与唐宋相差甚远。但就算是明清的文人再不济,人家天天也是脑子里面在想这个,这是正式的工作与社交的一部分。

    现代呢?也就是几个爱好者,闲来无事,聚集在一起,作作诗,连连句。其它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想别的。就这个样子,还能指望古诗词能够复兴,那纯粹是缘木求鱼了。

    只有能够流传下来的传统,才是值得继承的传统。很多该被雨打风吹去的,就让他们随风而逝吧。

    评分

    参与人数 1爱元 +2 收起 理由
    七月群山 + 2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楼主| 发表于 2014-8-15 02:23:07 | 只看该作者
    山菊 发表于 2014-8-15 01:42
    同意!
    不过你用李白来对比,恐怕很难有人能胜出哦~~~我读的时候也是最喜欢前四句:)

    确实,李杜之高,真让人望而却步。。

    不过看周诗的题目、序和文章结构,就知道他是模仿的李白。那也就别怪人们拿他和李白比。他自己也说"今人诗歌有不逊于唐人者"云云。

    周的其他长篇,大多一个套路,水平和这首差不多,毛病也差不多。律绝未见绝佳者。

    上面的那个del是发重了。

    点评

    哦,那我删啦:)  发表于 2014-8-15 02:26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5-29 05:31
  • 签到天数: 195 天

    [LV.7]分神

    10#
    发表于 2014-8-15 02:24:52 | 只看该作者
    水风 发表于 2014-8-14 13:03
    恕我直言:

    业精于勤,之所以诗在唐代达到顶峰,就是因为这本身就是科举的一部分,而且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

    说得没错~~~不过,我还是坚信:诗词在失去了她世俗的利用价值之后,将会得到更好更纯粹的传承。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
     楼主| 发表于 2014-8-15 02:31:02 | 只看该作者
    水风 发表于 2014-8-15 02:03
    恕我直言:

    业精于勤,之所以诗在唐代达到顶峰,就是因为这本身就是科举的一部分,而且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

    您说的有道理,我也同意。

    不过当代和古代毕竟有不同。

    1今人想作诗能作诗的,十倍百倍于古代。
    2今人不必汲汲于衣食。当代社会,想饿死还是有点难度。
    3时代剧变,新事物新题材数不胜数,有东西可写。王安石曾说,好言语都被老杜说尽。王安石可以这么感叹,毕竟唐宋区别不大。今人这么说,就是矫情,就是没写诗的天赋。

    所以当出几个大诗人。

    我仔细研究过自己的诗,得出明确结论:那个大诗人不可能是我。实在是没有写诗的那份才情。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7-12-24 06:47
  • 签到天数: 640 天

    [LV.9]渡劫

    12#
    发表于 2014-8-15 03:15:02 | 只看该作者
    我也虚度几十年了,自吹的,包装的名家如过眼烟云,从来没见过超过李白的,也没记住他们的只言片语,退一步,也没觉得有超过鲁迅的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5-14 07:16
  • 签到天数: 142 天

    [LV.7]分神

    13#
    发表于 2014-8-15 06:35:4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鹤梦白云上 于 2014-8-15 06:48 编辑
    水风 发表于 2014-8-15 02:03
    恕我直言:

    业精于勤,之所以诗在唐代达到顶峰,就是因为这本身就是科举的一部分,而且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


    同意。

    说一句让很多爱好古诗词的人不高兴的话,现代人用古诗的形式写诗,是不可能有文学性的。可以有文化性质,娱乐性质,作为一项兴趣爱好,陶冶情操,这些都没有问题,但是牵涉到文学艺术的范畴的话,可以讲,现代人写古典诗词,那是缘木求鱼。

    没有古代的社会、生活、教育、环境,天翻地覆慨而慷,时代已经彻底变革了。现代的汉语诗人,没有写古诗的。为什么?因为你再那么熟读唐诗,你写不出唐诗的窠臼!!!你写得越好,就越象唐诗,就越没有文学艺术性!因为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这是铁律。你要创新,那么,你就很可能落入周啸天这种模式,让人笑话。再说了,现代人,对文言文的掌握,是不可能达到古人的程度的,那么,用文言文写诗,这叫小孩子耍大刀,外行人才会觉得好。很多人一说文化,总觉得文言文才叫文化,啧啧怪事,眼界太狭小了。

    古典诗词,比如唐代达到顶峰的律诗,是不是自唐以降,越写越不足观?这就是历史的趋势!宋不如唐,明不如宋,清不如明,那么现代人就连清朝人都不如。鲁迅都说唐诗都叫唐朝人写尽了,现代人还写什么写。鲁迅文学奖发给一个旧体诗,简直是对新文化运动旗手鲁迅的侮辱。鲁迅睡着了都要跳起来。

    文学的语言,有一个规律,必然是时代的语言。李杜的语言是唐朝的语言。但丁莎翁的语言是但丁莎翁的语言,但丁莎翁没有用拉丁语写诗,李杜也没有用上古语言写诗。

    如果说,中国当代文学的主流还在唐诗宋词上打转,那不是中国诗歌中国文学的悲哀,而是中国文化的悲哀!

    我观察现代人写古典诗词,一点灵气都没有。本来很有灵气的一个人,越学进去就越没灵气。因为什么,因为你被传统和规矩套死了。符合格律的文字叫不叫诗,那不叫诗啊!格律只是一层皮,诗歌的形式可以是这样也可以是那样,千变万化的,近体诗的格律只是沧海一粟而已,时过境迁,完全没有必要奉若圭臬。反观现代人为什么特别喜欢写律诗?就是因为律诗有套路有规矩,那么没有创造能力的人就喜欢去套,觉得套上了就是诗了,符合规矩了就是诗了。

    证明古典诗词过时的一个证据就是,现代人写的古典诗词能否反映当下,当下的生活、工作、命运、悲喜,当下社会是什么社会,首先是工业化,商业化,然后信息化,数字化,社会结构,生活方式和古人大不一样,存在决定意识,这在文学上必须得到反映。所以用古体写当代,就觉得这人没融入生活,写一个空中的楼阁,沉湎在过去的时光里,也就没有唐朝人写的东西那么有生气。

    杜甫为什么被封诗圣?翻翻杜诗就知道了,完全是他人生的反映,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结合在一起写了,翻翻《北征》就知道了。没有《北征》,《秋兴》这八个八句律诗就是空的!《秋兴》某种意义上是《北征》三吏三别撑起来的。李白诗歌不象杜诗,但是李白有李白的理想,有李白的努力,有李白的破灭,挣扎,得不到,忘不了,想逸,寄情山水,包括后来辛弃疾寄情山水,我见江山多妩媚,都是有感而发的,背后有个事业心有个灵魂在里面的。现代人旅游就是旅游,照完相片完成任务。写诗就是写诗,填完格律收工,里面什么也没有。

    有一种情况古诗词还有发挥的余地。就是,比如你是个大官,江泽民,习近平之类的,写写壮志总结人生,这个是不关文学的,这个叫风雅,自然有人捧场。呵呵,老干体。

    说到这里,给小轩的人说个道歉,因为这里的爱好者大多爱好的是旧体诗。话说回来,写写古诗,的确很风雅的一件事。文学不文学的,艺术不艺术的,就不管它好了。

    文学和艺术,历来都是伤心的汉子们管的。

    评分

    参与人数 2爱元 +10 收起 理由
    洗心 + 4 涨姿势
    平沙落雁 + 6 涨姿势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18-9-19 04:17
  • 签到天数: 311 天

    [LV.8]合体

    14#
    发表于 2014-8-15 07:41:18 | 只看该作者
    这主儿用李白的名篇作底纯粹就是找死,8过,也就是勇气可嘉也~

    全篇既无哲思,又无想象,更无豪情,纯玩儿文字游戏耳,温吞水一般的东西,无色无味倒也无毒,哈哈~

    点评

    油菜: 5.0 给力: 5.0
    油菜: 5 给力: 5
    可見其人之自負和不自明。  发表于 2014-8-15 10:58

    该用户从未签到

    15#
     楼主| 发表于 2014-8-15 08:40:27 | 只看该作者
    鹤梦白云上 发表于 2014-8-15 06:35
    同意。

    说一句让很多爱好古诗词的人不高兴的话,现代人用古诗的形式写诗,是不可能有文学性的。可以有文 ...

    论诗词,清比明要好

    点评

    同意  发表于 2014-8-15 12:46

    该用户从未签到

    16#
     楼主| 发表于 2014-8-15 08:45:07 | 只看该作者
    dashanji 发表于 2014-8-15 03:15
    我也虚度几十年了,自吹的,包装的名家如过眼烟云,从来没见过超过李白的,也没记住他们的只言片语,退一步 ...

    鲁迅的水平努力努力还是可以达到的

    点评

    油墨: 5.0 给力: 5.0
    油墨: 5 给力: 5
    呵呵。  发表于 2014-8-15 11:00
    即使能达到,估计也是几十年的功夫了  发表于 2014-8-15 09:57
    那就看您等的努力了。  发表于 2014-8-15 09:54

    该用户从未签到

    17#
     楼主| 发表于 2014-8-15 08:47:12 | 只看该作者
    平沙落雁 发表于 2014-8-15 07:41
    这主儿用李白的名篇作底纯粹就是找死,8过,也就是勇气可嘉也~

    全篇既无哲思,又无想象,更无豪情,纯玩儿 ...

    哲思《将进酒》里也没有,茶和酒不同,也不太需要豪情。不过太白的豪情一般人还真赶不上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18-9-19 04:17
  • 签到天数: 311 天

    [LV.8]合体

    18#
    发表于 2014-8-15 08:50:47 | 只看该作者
    月下 发表于 2014-8-15 08:47
    哲思《将进酒》里也没有,茶和酒不同,也不太需要豪情。不过太白的豪情一般人还真赶不上 ...

    诗歌要么有哲思,要么有想象,要么有豪情,要么有缠绵绯恻之意趣,要么有批判现实之犀利,不能一样都不占吧?

    一样都不占的那不叫诗歌,叫文字游戏

    点评

    油菜: 5.0 给力: 5.0
    油菜: 5 给力: 5
    中。  发表于 2014-8-15 11:02

    评分

    参与人数 1爱元 +4 收起 理由
    西楼客 + 4 不能同意更多了,附庸风雅而已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9-4-30 11:05
  • 签到天数: 544 天

    [LV.9]渡劫

    19#
    发表于 2014-8-15 08:56:37 | 只看该作者
    鹤梦白云上 发表于 2014-8-15 06:35
    同意。

    说一句让很多爱好古诗词的人不高兴的话,现代人用古诗的形式写诗,是不可能有文学性的。可以有文 ...

    周这首诗,我评价就一个字---颦
    本想多加一个字:效
    后来一想,周的诗,多评他一个字,都是他占便宜。索性我一跺脚,一咬牙,就评这一个字吧!

    该用户从未签到

    20#
     楼主| 发表于 2014-8-15 09:18:32 | 只看该作者
    平沙落雁 发表于 2014-8-15 08:50
    诗歌要么有哲思,要么有想象,要么有豪情,要么有缠绵绯恻之意趣,要么有批判现实之犀利,不能一样都不占 ...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诗呢?怎么评价?

    哲思,想象,意趣,正如王国维提出的境界,哪首诗里都有,无非多少而已。有的值得一夸,有的不足道。

    豪情不是诗歌必备。现代人多爱豪放之作,可能喜欢豪情吧。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19 05:26 , Processed in 0.051889 second(s), 3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