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爱吱声 返回首页

平沙落雁的个人空间 http://129.226.69.186/bbs/?772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ZT]百年苏州面,评说品真味

热度 29已有 974 次阅读2012-12-13 12:59 | 苏州

提到面,很多人会立刻想到山西、想到兰州,然而许多走南闯北,经过大风大浪的人,被苏州绊住脚步的两样东西里,除去评弹,就是苏州的面了。

http://www.heatmovie.com/bbs/UploadFile/Mon_0608/27_69733.jpg

面,在苏州的吃食里好像也同它的地位一样,是司空见惯地不咸不淡。也许苏州有太多令人骄傲、自夸的东西,所以对这日日相见的面条纵然知道是好的,却并不大 张旗鼓地喧扬,况且,有客自远方来,请去吃一碗并不昂贵的面,总不是好礼数的苏州人的作派。这点,日本人却不计较,客来请吃面的做法再通行不过,荤荤素 素、鲜甜咸香尽收其中,主人家还省时省心省力!就从这小处看,就已知日本人的精明。

http://www.heatmovie.com/bbs/UploadFile/Mon_0608/27_69734.jpg

  苏州人也精明,苏州人的精明用在怎样做好一碗面,怎样招徕生意上,所以苏州人虽不争这名号,骨子里却是知道自己这碗面的好的。常常有大师傅态度平和地吐出一句:其实,苏州的面是最好的。这,恐怕不只大师傅,更是坊间尽知的真相。

http://www.heatmovie.com/bbs/UploadFile/Mon_0608/27_69735.jpg

  (一).评面
  苏州人吃东西讲究,面,也不含糊,这里有很多窍开。
  
  煮面
  吃到嘴里的东西,除了卫生外,还是讲究个吃口,吃口好不好,与煮的过程有极大关系。

  面身
  粗线条地讲,面有宽、细之分,制法也分手工和机器。南方的店,多用机器制面,好面,往往要来回轧好几次,轧的次数少,则面没有韧劲,影响吃 口,影响汤色。面店里吃面时,总一窝蜂地挤,往往是递了筹就算,也不向师傅提要求,其实,宽面、细面还是可以选择的,但不说的话,师傅通常给以细面。也 是,阔面虽爽滑,却不及细面贴合苏州人的脾性,捞起来满满的,嚼起来不费多大劲,汤味也容易伸进面里,挂在面身上。否则一碗简简单单的阳春面也不会风行古 今。

  下面
  下面讲究冷水点面,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过冷河,它最大的作用在于醒面,另外,面吃久了也不容易混。

  捞面
  捞面是手指间的技巧。君不见,弯弯排一条人龙,要的份量各各不同,但是你要几两面,师傅便给你几两,不多不少,功夫全在那筷子一挑间,一筷下去,要几两便是几两,比秤还精到。这便是技巧。

http://www.heatmovie.com/bbs/UploadFile/Mon_0608/27_69722.jpg

http://www.heatmovie.com/bbs/UploadFile/Mon_0608/27_69730.jpg

装碗
  装碗是门艺术。要求不拖水,不泼汤,抖翻时要像观音头,入碗中要呈鲫鱼背。面起水,夹在筷子上,手腕轻轻一拧,往小爪篱中一顿,抖两抖,翻两 翻,卷紧,做成观音头,一边动作,一边往碗上凑来,要不拖水,一转腰间完成全部动作。然后,筷子轻轻一挡,面便垛到碗里去了,这时要不泼汤。面,纹丝不 乱,象码过一样,中间微微拱起,其状,行业里称为鲫鱼背。苏州人的细致、细腻、小情调,全渗透在这点滴间。


好了,端到这样一碗面,便可以开吃了。
  
  食面
  煮面的程序和方式再讲究,如果吃口不好,难免沦为瞎讲究,被人笑。所以吃客只以放进嘴里的结果,论这面的好坏。对于吃客来说,一碗面的优劣只看两样:面汤、浇头。

  面汤
  再没有比苏州人更注重这面汤了。能拴住众路食客的,这面汤,功居奇伟。

  汤味
  原汤以骨头、鸡壳、肉皮、蟮骨等加入各种调料,连番熬制而成。煮面的地方,常常可见并排放两口大锅,一锅煮面,一锅便是煮汤。煮面的火为大 火,所以一直处在沸腾状态,而汤锅的火为小火,稍注意一下,可见锅沿周围一圈冒着小泡,行话称之为“蹿边”。蹿边使汤既保持高温,又保持适宜的浓度。

  原汤本无色,有色的是助汁。
  助汁铺在碗底,只有一匙的样子,深褐色,在窗口拿面的人是不容易看到的。它是五花肉经过数小时的烧制焖熬出来的的汁,绝对的精华。所以,单一碗面汤,就有七荤八素在里头,苏州人的智慧和吃的门槛当真非同一般。

   汤色
   虽然是荤汤,却要一清见底。有的地方的面汤,就是混,但原料用得其实都一样,这里面有门道——投料的先后顺序不同,另外还与面起水后的抖翻有关。汤混了,苏州人便不认为它是碗好面。因而,那些好看的姿势,可不仅仅是用来看的。

http://www.heatmovie.com/bbs/UploadFile/Mon_0608/27_69724.jpg

http://www.heatmovie.com/bbs/UploadFile/Mon_0608/27_69723.jpg
  浇头
  说起浇头,能一下子报上来的便有四十余种,在这些浇头中苏州人尤以焖肉为傲。

  焖肉曾经因为技术上的改革,一度变为蒸肉,事后发觉,只有用老法子做出来的肉才好吃后,这种做法才一直被沿袭下来。只是现在的肉好像缺了松木香,也许是保护森林的需要吧,如果是这样,我们便也不好苛求了。但唯其如此,这块肉,也还是一极棒的。

http://www.heatmovie.com/bbs/UploadFile/Mon_0608/27_69726.jpg


  焖肉是红烧的,只是看上去并不红,膘肉最正宗的色泽应为象牙色,肉皮才呈棕红色,带着透明,精肉的色泽更暗些。夏天,整块肉的颜色还要浅淡,但味觉并无变化。

  香
  “上风切,下风香”,是对焖肉之香最根本的说法。一次吃面,对座之人还未开吃,只是把焖肉往面汤里揿,下风口便闻到一股千回百转之香,无法形容,无以名状。因之,香也是无处不在的。

  味
  味之一道,行家用八个字形容曰:入口即化,酥烂脱骨。现在很多人因富贵病的滋扰,对肥膘敬而远之,连带敬畏起这焖肉来,于是损失了不少口腹之欢,其实,焖肉经几小时的历炼,早已今非昔比,油不可说没有,却呈去势了,入口酥烂,一抿就化,实在是没什么可惧。
  
  佐面
  现在买面时,帐台上通常可以看到许许多多个小碟子,这些便是除了浇头外,另外用以佐面的小料。

http://www.heatmovie.com/bbs/UploadFile/Mon_0608/27_69725.jpg

  姜丝
  吃姜在民间就异常盛行,俗话说“早吃姜来夜吃卜,郎中见了卟卟哭。”意思是说,人人早上吃姜晚上吃萝卜的话,就能常保健康,使得郎中都没有生 意做了。由此可见,吃姜的传统由来已久。姜本来就是厨房里广为使用的调味品,用在面上也不稀奇,稀奇的是与面结合后,出来的味道,直叫人欲罢不能。因此小 小一碟姜丝,5角钱,老吃客还是想也不想的就会要一份。


  葱往往是店方先洒好的,选择余地不大,但是爱吃的人还是会在递筹的那一刻关照一声“重青啊”。的确,热面拌上青葱,立时香味扑鼻,胃里已先就翻腾开了,而且色泽也悦目喜人。小小一碗面,做得当真是一点都不马虎。

http://www.heatmovie.com/bbs/UploadFile/Mon_0608/27_69732.jpg

http://www.heatmovie.com/bbs/UploadFile/Mon_0608/27_69729.jpg

  红油、酱油、米醋、胡椒粉
  这几味小料,以前是放在桌上供食客自取的,如今也要买了,大约每份3角钱。但是这种吃法多少有点破坏原汁原味之嫌,所以店方也不极力推荐,只 看各人的喜好了,多是口味重的人才作此种选择。其实,味道要浓些,只需关照一声紧汤就行,大可不必破坏面之本身的风味。店方配出那样的味道,自有它的道理 所在。要吃重口味的面,可选苏式面以外的面品。当然,对于拌面而言,醋还是少不了的。


(二).品面
  品面,似乎讲得有点玄,不过一碗填饱肚子的东西,何必说得那么严重,但别忘了,面这东西只是现在才司空见惯了,旧时,那可是有钱人才吃得起的东西,谈到品,可一点不为过。

  四烫
  好面要四烫:面烫、汤烫、浇头烫、碗烫,此四烫是为了确保面的良好口感而为之的。前两样都容易做,只这后两样,随着吃面人群的壮大,已很难做 到了。冷浇头,更象是自助餐的做法,卷在热面热汤中温吞。所幸,并不是所有的浇头都这么做,如果吃些上好的面品,比如爆蟮,那便一定是现炒出来。现在的浇 头还有一种做法,便是过桥。一份一份盛在小碟子里,给食客时,是一碗光面,一碟浇头,随客人的把它当小菜或者拌在面里。对于虾仁这种很散的浇头,这倒是一 种不错的做法。碗烫,似乎也没什么人在意了,可是,地道的做法是要把碗用热水先烫一下,只是这种做法现在连食客都要觉得是臭讲究了。

头汤面
  面要吃头汤面,这时煮面的水不浊。如果是中间去吃,那么最好选吃拌面,因为用来拌面的面总是那一锅中的头铺面,而不会在里面滚过很久,以至烂糊。

  汤纯
  汤,头一口和最后一口吃着的味道应该是一致的,是为汤纯。虽然是荤汤,却应该不腻不混。

  吃法
  现在吃面,至多只会问要几两的面,食客也不做什么要求。殊不知,一碗面可以做成硬面、烂面、拌面、汤面、紧汤、宽汤、减咸、增咸、重青、免 青、免红等很多种。阳春面或浇头面上桌,要先挑和面条,然后啜汤、吃面。细面容易吸汤,味道容易钻进面身里,三、五分钟里吃完,吃到的面就原汁原味的,时 间一久,吸汤过多,面就烂了,口感自然变差。

  
  (三).说面
  大凡久经磨历的东西,都会形成自已独有的文化,面业,这旧时被称作油腻饭的下层行当里,在人们还没有认识到它的有些作为也是一种文化时,便因为种种原因消失了,比如,响堂;比如,传说中的枫镇大面。

  旧时响堂
  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古装戏中,前臂搭块毛巾在店堂里招呼客人的堂倌,他们便是响堂。吃油腻饭的都是些穷出身的人,没有什么文化,但是身为响堂,个个都有绝活,本领大得很,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玲珑巧言,鉴毛辨色只不过是最基本的要求而已。

  响堂的嗓门都很大,中气十足,声音不仅店里听得到,店外也要听得到才好,这是老板做生意的门槛,频繁、热闹的喊声,不正说明生意的红火吗!那时候,顾客落座后点吃什么,什么要求,都由他们一声吆喝,传到灶上,而且喊来有声有调,抑扬顿挫,别有一功。

  响堂在喊时,总要先拉长一声“要末来哉……”作为前语,如果两个顾客要四两鱼肉双浇面,就接上一句“鱼肉双浇两个两两碗,硬面减咸,免青宽汤……。”最后一字必也是拉长的,余音不绝。那时忌四,所以四两面被称做两两碗。

  响堂的算帐本领也是让人称奇的。旧时总是先吃东西再付帐,顾客吃完后离座去账台会账,响堂只需瞄一眼,便即时心算出,然后报出确数,任你吃了 多少,怎样一个繁复了得,报账时绝不会出错。遇顾客之间代为会钞的,响堂就呼“今朝某先生请某先生,总共会钞多少多少。”有时顾客指认某先生的账由自已 付,如果被指认的顾客先吃完,响堂就呼“今朝某先生请某先生客,欢迎明朝再来!”

  响堂还要像表演杂技一样端面。两手一次端八碗面是最常见的现象。早几年观振兴的响堂两手一次端二十几碗面的盛竞。这么多的碗,份量、浇头、要求各不相同,但是响堂却可以一丝不差地端到各人座前,这份记忆,当真令人惊叹。

  如今的面馆里,响堂是看不到了,起码在苏州。这种流失的文化、消失的风景也只有在电视电影中才能重逢,然而纵然重逢又如何,遥远地不真切,越看越叹息!

枫镇大面
  枫镇大面的名字有时还是可以在少数面馆帐台后的流水牌上看到的,然而,又有几个能说自己的枫镇大面就是传说中的枫镇大面。

  这面的历史可追溯到乾隆下江南时。传说乾隆到了枫桥镇,腹中饥饿,便去敲一户面店的门,谁知这店主俩兄弟是赌鬼,无心经营,以致店内已无现成 可吃的东西。兄弟两个于是瞎弄一气:没有酱油就用盐代替,没有肉骨吊汤就捕黄膳取而代之,酒没有怎么办,看见酒酿,便拿来权充作酒用,如此马马虎虎地凑合 成一碗面。乾隆哪曾吃过这样的东西,竟止不住地叫好。枫镇大面便如此不经意间诞生了,而且名声远扬,兄弟两个从此发达。

  枫镇大面具有很强的时令性,非得大热时才有,唯有用黄蟮吊汤才正宗,但也因此极易变质,闹不好就吃坏肚子,而且,这款面做起来费时费力,颇有 点吃力不讨好之嫌,现在已没什么面店敢做和愿意做这款面了,纵然做,方式也必有变化。能保持传统做法的朱鸿兴面馆,也只在东大街分店才在盛夏时供应一个 月,不知今年可有机会吃到。

http://www.heatmovie.com/bbs/UploadFile/Mon_0608/27_69728.jpg


(四).品苏州面的两大代表去处  
  苏州面馆不少,排得上号的也不在少数,这里,选择一家年代最久的,一家年代最近的地方作为代表,来表现苏州当今面馆的风貌,当然,两家都是鼎鼎有名的,不管从什么方面来讲。

  朱鸿兴——香飘吴越,老店新辉
  朱鸿兴的前身本是个路边小摊,那时还没有名号。1937年由朱春鹤一手创办,靠着说书先生说书时插科打诨时,顺带着讲到朱鸿兴,而声名大噪。 面条细韧滑爽,面汤清澈鲜美。精选用料生坯,青鱼及所需用鱼要求2公斤以上、2.5公斤以下,猪肉只拣后腿肉,鸡、蛋、鳝、虾等亦各有所选,不达标准,宁 缺不用。浇头花色品种繁多,有焖肉、肉丝、爆鱼、什锦、香菇、 虾爆鳝糊、三虾、三鲜火鸡、虾仁蟹粉、蜜汁葱油蹄膀、咖喱蛋汁排骨、冻鸡等几十种。“面以浇变,浇以碗衬”。面汤备红、白两种,不同浇头的面点用不同的 碗,蹄膀面用红汤红花碗,焖肉面用红汤青边碗,虾仁蟹粉面用白汤金边碗等等,不一而足。如今在本土的面铺多达15家,上海的分号也开得轰轰烈烈。
  畅销面品:排骨面、蹄膀面、爆鳝面、三虾面。

  同得兴——汤中品淡咸,面外知生熟
  在众多老店面前,同得兴实在年轻,只有十几年的历程,然而在众多的面馆里,同得兴的面却是卖得最贵的。在它还没成为今日之同德兴时,生意并不 理想,但是经过不断的创新,如今已然名扬海外。飘曳的黄色旌旗,挺拨的深褐飞檐,门前的大红宫灯,已然成为同得兴的标志。文化与商业的结合,是同得兴感人 至深的印象。它的这种文化已超越了饮食领域,更渗入了人文的、地方的风土文化,既切入到城市的脉动里,又融入到历史的积淀中去。
  畅销面品:水晶焖肉面、昆山卤鸭面



膜拜

鸡蛋
19

鲜花

路过

雷人

开心

感动

难过

刚表态过的朋友 (19 人)

全部作者的其他最新日志

发表评论 评论 (22 个评论)

回复 葵花九段 2012-12-13 13:04
同得兴 不错的
回复 平沙落雁 2012-12-13 13:06
葵花九段: 同得兴 不错的
哪儿都木吃过,纯柏拉图式会餐
回复 hotmen 2012-12-13 13:06
朱鸿兴,都是连锁的。
同得兴,老板为了品牌和质量,收回了连锁,现在好象只有三家了。
回复 葵花九段 2012-12-13 13:08
另外还有陆长兴,黄天源,陆稿荐面馆,伟记奥灶面馆等
回复 hotmen 2012-12-13 13:22
葵花九段: 另外还有陆长兴,黄天源,陆稿荐面馆,伟记奥灶面馆等
都是连锁的。另外伟记老板可能跟同得兴老板是亲戚。
回复 葵花九段 2012-12-13 13:35
hotmen: 都是连锁的。另外伟记老板可能跟同得兴老板是亲戚。
这个你都打听到了 哈哈
回复 hotmen 2012-12-13 13:39
葵花九段: 这个你都打听到了 哈哈
说来话长,两个老板都吃面时闲聊过。但没求证过。
回复 hotmen 2012-12-13 13:42
平沙落雁: 哪儿都木吃过,纯柏拉图式会餐
来苏州,请你去。还是很值得品尝一下的。
但先泼点水花,期望越高,失望越大。
回复 贪玩的风筝 2012-12-13 13:45
苏州去吃过,面还可以,别有风味,与其他地方的确大为不同,味道么,说的过去,真说特别好吃,未必见得,但那是特色是很明显的,我觉的值得试一试
回复 chalet 2012-12-13 14:12
俺觉得吧,苏式面比其他地方的面,那还是差了很远,整个江南都不行,吃米的地界搞不出什么好面来。
要说长处,那也就在浇头上,谁叫这里物产最丰呢,翻得出花样啊。
要说面本身,还得是山西和西北,和苏式比吧,就是专业和票友的差别。
至于苏式的凉面(魔都这旮沓滴),那就更惨不忍吃了
回复 苏鲁锭 2012-12-13 16:44
朱鸿兴吃过,很一般。
回复 老杨 2012-12-13 17:14
也就那么回事 那有那些个文人说的那么邪乎
回复 liuqing098 2012-12-13 19:58
今年在苏州吃过蟹黄面,味道绝对棒!原来是吃大餐开胃的,正好有人把吃,就一下干了五小碗。以至于后来大餐也没空间与兴趣了。朱鸿兴、同得兴也很好,就是汤水、浇头、面、配料都比较清爽。与北方面的浓墨重彩却是不同。
回复 河蚌 2012-12-13 20:30
苏州最大的特色就是有中国最浪漫的读书人,能够把池塘说成沧海,把土堆说成高山,螺丝壳里弄出道场,清汤水中酿出沉香。
回复 燕庐敕 2012-12-13 22:37
河蚌: 苏州最大的特色就是有中国最浪漫的读书人,能够把池塘说成沧海,把土堆说成高山,螺丝壳里弄出道场,清汤水中酿出沉香。 ...
我一个无锡的同学贬低苏州说的更损:能在屌毛上面微雕刻诗,不过刻的再精细,也是根屌毛。
回复 河蚌 2012-12-13 22:39
燕庐敕: 我一个无锡的同学贬低苏州说的更损:能在屌毛上面微雕刻诗,不过刻的再精细,也是根屌毛。
  
回复 蓦然回首 2012-12-14 02:48
爱菊轩看了也许一笑而过。在我们西北人眼里,南方的面。。。
回复 老杨 2012-12-14 09:50
燕庐敕: 我一个无锡的同学贬低苏州说的更损:能在屌毛上面微雕刻诗,不过刻的再精细,也是根屌毛。
hahahaha  笑死人了 这话说的太损了 也就无锡人说的出   两个城市互相竞争关系 两个地方的人相互不买账   
回复 平沙落雁 2012-12-14 11:22
hotmen: 来苏州,请你去。还是很值得品尝一下的。
但先泼点水花,期望越高,失望越大。
老北京那些吃食让“作”家们一吹,文化得不行,其实也就那么回子事儿,估计苏州也是一样,,,三分味道七分吹捧
回复 hotmen 2012-12-14 11:50
平沙落雁: 老北京那些吃食让“作”家们一吹,文化得不行,其实也就那么回子事儿,估计苏州也是一样,,,三分味道七分吹捧   ...
说得没错。另外,这个味道跟环境,心境,都会相互发生作用。
12下一页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11-23 09:21 , Processed in 0.032122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