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启年(1899年-1968年),字东陆,
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
一级上将。原中国宪兵
(
委员长近卫队)首领,后任国军五十二集团军副司令。解放战争初期通电全国起义,其部改编为民主建国军。
孟良崮战役期间,王启年带领一个步兵团死死挡住国民党
李天霞援军六日,为
解放军全歼74师,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朝鲜战争期间,率部全歼灭
美国建国师“骑一师”。第六次战役中率部参加锡安保卫战,独自带领警卫员小崔闯出包围圈,深入虎穴突入敌军腹地,勇闯敌军司令部,智擒敌军中将斯密斯。迫使敌军“章鱼军团”退兵,锡安城转危为安。1956年授上将。
庐山会议期间拒绝揭发
彭德怀,被免职下放。后文革期间遭红小将迫害,虽有中将李云龙派人前来营救,但为表清白,愤而拔枪自杀。
生平经历 1899年10月10日生于
广西广川县。父王思强,乃桂系名将
王宝强族兄。十二岁是被过继给族叔王思国,养父为
王启年取字“东陆”,以纪念亡父投军报国之志。
王启年幼时爱读三国,每每听到说书人评三国,都会击掌大呼:“完喽!大清要完了,天下要大乱了!我就要做那乱世中的赵子龙了!”
早年就读于广川国立两等小学,后入武汉国立师范大学省。1916年 考入保定军校第九期。1917年10月 加入国民党。1919年领导“保定学生罢学同盟会”进入
北京参加五四运动。同年毕业后到
广州投奔孙中山先生,任海陆军大本营准尉见习官、
少尉、中尉队附。
1920年 5月 任护法军第四师第三十四团排长。后转入桂系
陆荣廷部,任护法军第二军第五旅排长、连长,1922年秋提升
营长。参加过
护法战争和
粤桂战争,粤闽战争,累功升至118团团长。
1922年6月14日
陈炯明叛变,于1922年炮轰
总统府,企图杀害
孙中山。王启年率部救援,护卫着孙中山离开
广东,到达
上海。孙中山握其手:“此次蒙难,南北诸公皆坐视不管,唯有王启年舍身相救,真是患难见真情!”
1923年初,王启年秘密返回广东,联合陈八尺、黑羊、林深河、马前卒、文思特、邓肯等部,成立“定粤讨贼联军”,任总指挥,利用从美国海军陆战队莫非中校处购买的大量军火(手枪9011支,步枪73213支,自动步枪11298支,机枪891挺,各种野战炮山炮241门,弹药手雷无数)击败占据广东的诸路军阀,迎孙中山返。
1924年 1月 在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
中央监察委员会候补委员,中央执行委员。
1927年北伐期间, 任
国民革命军第八军军长,陈八尺任党代表。根据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的决定,负责筹办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第二分校(即
黄埔军校南京分校)。
北伐时期
广西王启年墓(误)
1926年 7月 率第八军三万多人参加
北伐战争,转战湘、鄂、赣、皖等省,连克连捷,逼迫川省十六路军阀易帜改旗,立下赫赫战功。
在北伐时期,还兼任过左翼军指挥官、江左军总指挥、国民党
湖北省临时
政治会议委员、
安徽省政府主席、
国民政府委员和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等职。
1927年 4月 支持
蒋介石发动“
四一二政变”,实行“反共清党”。 5月 被蒋介石任命为第五路军总指挥,统辖五个军又一个独立师。
8月 和
李宗仁,
何应钦等
实力派逼迫蒋介石通电下野,并由他们三人担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党务委员,主管
南京国民政府。接着,指挥
龙潭战役,消灭
北洋军阀之一的
孙传芳主力部队,顺势继续北,攻克
徐州,彻底毁灭了割据一方的孙传芳势力。
1928年初月 任西征军总指挥兼第三路军总指挥,率部西征
武汉,击败
唐生智,逼降
汪精卫。
1928年 1月 蒋介石第二次上台后,被任命为国民政府国防部长,
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校务委员会委员、
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武汉分会主席和第四集团军总司令,参加蒋介石举行的第二期北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