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 9||
“这个男人来自地球”是部神一样的片子,导演随便找了几个人堵在一间屋子里面狂飚对白,其中一个突然说得自己好像活了几万年一样,用一种亲历的方式来讲述几千年的历史。。。其余几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高知被忽悠得一愣一愣的,在一段段的扯谈之中,试图改写出一部简陋版的人类历史。。。
其实这是很好的幻想小说啊,不是那种一开始就预设在太空中星球大战的场景,而是在完全现实化的氛围之中,讲述一个完全不现实的故事,而且尽量让这个不现实的故事被人们接受。。。这比直接预设完全架空环境的故事要困难得多,因为没有那种直接跳出现实的观感(因为反正是假的嘛),而是要一点点地剥离你所“以为”的现实感,在一个作者与读者、导演与观众、约翰与一众教授的反复、纠缠、拉锯之中,努力地挑战作为现实生活的某些基础,然后提出一种“假设的现实”的可能性,让这个假设更加真实,进而能够对真实的现实有更多新的角度的感受。。。
所以这样诡异的“科幻”电影,实在需要些诡异的文字来搭配着下酒啊。。。至少,挑战所谓的"知识“就是很好玩的事情啊。。。
语言与时间:——from The Man from Earth
前言 语言(1):谎言森林
假如只能用一种方式去描述这个世界(注释1),你会用什么方式?……我想,我会用“谎言森林”的意象,“谎言森林”所拥有的是对于世界的“真实”与“虚幻”的二元建构。
一如“杀人游戏”所呈现的世界,一切的事实(身份、关系、能力)都是被语言构筑起来的空中楼阁,你相信什么,怀疑什么,是你生活的全部。
假如“杀人游戏”之中构建了整个世界,那什么是世界上最亲密的关系?不是精神的共鸣或肉体的纠缠,而是那些更加愚蠢的事情:
相信。(注释2)
1 时间(1):关于“神”的双重建构
《来自地球的男人》中提出的最重要的命题是,如果一个人拥有近乎无限的生命,会发生什么?
而更为基础的问题也许是,电影为什么会提出这个命题?
那也许是一种关于“神”的双重建构的需求。
关 于“神”当然有很多种的可能性(注释3),但是我倾向于把神作为一种人所不能抵达的境界的所有物,例如,神可以突破人的局限,这一局限可能包括彼此相通的 四个方面的内容,时间的局限、空间的局限、信息的局限和改变对象能力的局限。或者说神是无所不在、无所不知和无所不能的。
时间的局限包括两个方面,时间是有限的,我们不能拥有永恒的时间;我们不能控制时间,我们不能控制时间的快慢,不能跳跃到任意的时间点。
所以我们建构神的存在,让他们代替我们去超越我们本身的局限,部分地或者整体地。
那么,神存在的地方,应该是我们无法体验的存在,那里有着完全不同的规则与内容。但是这一存在对于人类有什么意义呢?除了提供一个可供幻想的美好世界之外?
那就是对于神的第二次建构,让我们建构的神回到人间,让某种程度上不朽的神(只能突破时间限制的一部分),与腐朽的人一起生活,看看会发生什么。
2 语言(2):容易被接受的语言是什么?
14000 年的时间,让他能够形成对于这个世界更加丰富和全面的看法,关于这个世界的面貌的阐释。但是,这一阐释如何能够突破“教科书”的限制,如何让人觉得他的阐 释不是从教科书中复制而来?也就是说,他的个体“语言”,如何与公共语言抗衡?14000年生命所形成的个体语言强度,能否与5000年文明所形成的集体 语言的强度抗衡?
John 的叙事,于大部分都是和经典理论相符的,但是会在某些小的部分上有自己认为的不同见解,例如关于谁首先发现日心说的问题。但是更重要的,是一种个人视角的 叙事,通过个人观察与体验的细节去还原地理与历史的宏大叙事,用生动的人物还原冰冷的古迹,借助个人的体验和感受去呼应历史上的事物和对象。用一种“非亲 身体验不能如此”的叙事方式,去摆脱“教科书”的限制。
这里可以被还原为一个更加基本的问题,什么样的语言是更容易被相信的?而前述的个人叙事被接受的方式,实际上是一种感性上的接受,那么这就简单地建立了一个理性-感性的二元框架。
容易被接受的理性形式与内容是什么?是根本性的问题、独特的视角、宏大的时空背景、严丝合缝(不一定正确)的逻辑形式、充分的和新鲜的佐证信息(大量的名字和事件)……
容易被接受的感性形式与内容是什么?是光线、音乐和温度所塑造的氛围、是讲述者激昂或温婉的语气、是演讲者直视你内心的眼眸、是话语内部所蕴含的那些强行被压抑或张扬的情感激流……
还有更重要的,在这些公共属性的形式与内容之上,常常无法预知的,每个个体的过去所带来的预设性影响。听众为什么接受你,不是你讲得有多好,而是对方过去的阴影覆盖了你,对你的语言(可能和形象、身份叠加在一起)有着无可回避的易感性。
你没有做对什么,你只是刚好是什么,或者做了什么,恰好而已……
3 时间(2):人与神的直接对峙
在关于语言的“真实”与“虚幻”的历史性对峙中(注释4),关于你相信什么样的语言的对峙中,这个世界从来不会揭示谜底的问题是:
你应该相信的是什么?……
不能揭示谜底的原因是人所面临的不确定性,这其实是对于因果关系的一种困惑,我今天所遭受的不幸,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我今天做出的选择,又会有着怎样的结果?
对 于因果关系,其中很大部分能够通过时间的延长而看清,通过不同选择和判断的结果,通过事实的一次次近似的重复,看清不同人、不同事的不同影响。影片 john所说的,不断把experience转化成view of myself的过程,这就是所谓经验的意义,以一种不完全的方式,获得对于因果关系的简化的认知。(注释5)
所以人们渴望借助更长的时间的力量来突破不确定性的桎梏,明晰我们的过去、当下和未来,让我们的选择有更多的确定性。
这就是神的能力,在时间之中的自由。
而人们努力试图获得的东西之一,就是这种相对时间的自由。
假如以人的肉身与头脑的能力,获得神的超越时间的自由,结果是什么?
是不确定性的依然存在。
John的14000年生命,并不能超越他所处的时代。正如他所说的。他能够理解的东西,并不能超越他那个时代最优秀的学者,无限时间的生命累计过程,
不确定性的最重要来源,则正是影片不断讨论的:
爱与死亡。
爱是什么?人类为什么要爱?又为什么不爱?爱的后果是什么?
死亡是什么?死亡之后是什么?为什么会死亡?死亡对于活着的过程的影响是什么?
面对爱与死亡,无数的灵魂困惑而惶恐,那是我们无法理解与掌握,但又无时无刻不得不面对,不可避免地去体验的对象。
那是神不愿给予的,而人类永远在不断探寻的东西。那是神与人之间永恒的对峙之所在。时间、空间、肉体、精神、财富、暴力、欲望……也许这一切都只是人们去探索爱与死亡的路径而已……
而宗教,则是为这种对峙,为了解决爱与死亡的难题,现实世界中提供给人们的一种可能的出路。宗教给予这种不确定性一种解释,那是神的意志,那是命运的力量,那是karma所编织的一张无边无际的网。
4 语言(3):童年终结的可能性
在这些不确定性的迷雾中,语言是什么呢?
语言就是人们应对神的挑战的产物,它是把转瞬即逝的思维固化下来的工具,它是可以被反复理解与思考的对象,它把不确定性固定下来,显示出来,让不确定性成为一种至少在形式上确定的对象,进而追求意义上的确定……
虽然语言一直被“谎言”与“误解”而毁坏……
虽然如此,语言中依然蕴含着对于这个世界的魔力:揭示世界的真相,并去影响这个世界的存在。语言是人类意志的一种固化,是对于神的一种挑战。
如 果时间中的事件不断循环,那么“永劫回归”的结果是什么?也许是语言中的确定性的不断增加。因为,每一句语言,你都有不断验证的机会,当你知道你所投入的 爱情,只会给你带来毁灭性的后果时(注释6),在下一个轮回之中,你是否还会做出当年同样的选择?选择一个坚决地走向自我消弭的未来?当你的答案依然和上 次相同,似乎其中蕴含着地确定性是不断增加的。影片的结尾,奔向john的那个镜头,似乎就蕴含了这样的意味,她知道他不会老,她知道自己会死在他面前, 她知道自己的孩子会死在他面前……但是她依然义无反顾地奔向他,奔向爱与死亡,这就是“永劫回归”中的确定性吧……
而不确定性是否会完全地消失呢?
也许这里蕴含着一种可能性,那就是语言是伴随着不确定性产生的,是人们对抗不确定性的产物,而语言的消失,也许会伴随着不确定性的消失。而不确定性的消失,也许就是整个人类的童年期的结束(注释7)。
而童年期的终结,其生理特征也许就是交流不再依靠语言,转而直接进行脑中内容的沟通与交流,用超越时空的脑电波之类的心灵感应方式。在这里,“真实”与“虚幻”的二元语言困境被突破,当你直接读取他人的心灵时,只有完全的真实与完全的理解。
人类文明也许会呈现为完全不同的形式吧……
You never saw a grown child die……
童年的人类死去之后,会是怎样的情景呢?那便是科幻最为动人之处,它让你的精神超越是人的界限,去体验和思考神的问题。进而去反思,你作为人的存在……
注 释1:我一直迷恋用一种单一的视角去阐释整个世界的感觉,就像昨天刚刚看过的,施坚雅的《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将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作为一个 幌子,大谈经济结构与政治结构的匹配性,将整个中国的历史,特别是1949年之后的历史,基于“基层市场”的空间尺度的实际变迁,对于政治空间和经济空间 的纠缠,进行了一场动人心魄的叙述。从这个视角看出去,提供了理解整个世界的可能性……单一的视角去阐释,也许如盲人摸象般地无法全面地成立,但是有着如 艺术品一般的执着与单纯。我一直幻想着,能够写一本以“分类”的视角描述整个世界的书……
注释2:这里我比较了“相信”、“信任”、“信赖”和“信仰”四个词汇,虽然“相信”的动词感更加强烈,但是其意义相对其他词,更能够表达个体与他者(人或者非人)的相互关系,“信任”、“信赖”太偏重与人的关系,“信仰”则太具有宗教意味,“相信”则更加基本和中性。
相 信的视角其实可以放在“纳什均衡”之类的框架中去以其他视角理解,“纳什均衡”中的经济理性精确而冷酷,但现实生活中并非如此,所谓社会制度,也许就是为 了避免“纳什均衡”的产物,制度的作用,也许就在于形成更加容易 “相信”的外部环境。另一方面,保罗·扎克的“神经经济学”所提出的“催产素”(男女都有的一种刺激副交感神经的激素,据说通过进食、洗热水澡和和谐的性 生活会产生,还被称为“爱情激素”)对于相信的影响,而相信会对人的行为产生影响,从更加自然科学的视角,阐释了相信的力量对于人类行为的影响。
当 然,比起“催产素”的影响,人们也许更加愿意相信爱情本身的魔力,那是让人相信到托付生死的力量。这让我想起古希腊神奇而诡异的“底比斯圣军”,他们的挑 选标准是:同性恋、恋人关系、战斗力强悍,这只军队以“斜形战斗队形”战术击溃了斯巴达的“震慑冲击战术”,在留克特拉战役中一战成名。想想都激动人心, 一只彼此相爱的军队,一只对战友无比相信的军队,一只你愿意把背后的空当留给爱人的军队……虽然确实很诡异……“底比斯圣军”纵横40年几乎无敌,最后被 亚历山大大帝的父亲消灭,据希腊历史学家普鲁塔克所说,打扫战场的时候,每个战士的胸前都有致命的伤口(这说明他们最后的动作都是面向敌人冲锋,而非转身逃跑),每两具尸体紧紧挨在一起……好一场灿烂辉煌的毁灭……
注 释3:神是什么,不同的宗教有不同的阐释,我的理解其实是高度乱蒙型的,因为我其实不能理解任何的一种宗教。记得阿西莫夫有一篇《神们自己》,(源自席勒 的那句“对愚昧,即使神们自己都束手无策。”)说明被认为是神的存在物,也有着他们的不可超越的局限,所以,请各种神们原谅我的无知吧……
注 释4:关于“相信”的另外一种视角,来自“现代——后现代”的叙事框架,现代主义及现代主义之前,人们依然对这个世界可以选择“相信”,但是后现代的思潮 之中,因为信息的泛滥、权威的瓦解、价值的多元,“相信”变得更加艰难,人们也许因此更加容易选择“不相信”的立场。无从相信、无可相信、无法相信,正如 科学对于原有艺术幻想的抹杀,对应着知识的不断扩张,人类文明中,总是有某些东西渐渐萎缩了。
注 释5:经验具有各种各样的意义,它借助过去的力量,实现对于未来的预测,不论是对事还是对人,当然,这里有所谓经验主义错误存在,就是说,这种经验是一种 不确定性的预测,对于复杂的外部世界,它其实是一种高度危险的简化。经验并不是逻辑上的必然,而只是一种想象中的必然。
注释6:“永劫回归”也许是尼采式的“虚无”概念的思辨,是对于人摆脱神之后的无助的局面的阐释,只有的一次的人生不可避免地面对偶然性的空虚。
对 于我来说,更有趣的可能是clamp的《圣传》中的阿修罗王与夜叉王之间的对白,“如果,你最重要的人会给你带来灾祸,你会怎样做?”,“保护他,伸出双 臂,尽我所能地保护他!”这个白滥的对白背后,我看到了语言的力量,在命运通过轮回或预知而确定的情况下,人们通过语言去面对命运。不仅仅是去面对与对 抗,而是在这个过程中体会自己存在的感觉和意义。
注 释7:这里我受到阿瑟·克拉克的《童年的终结》的影响,这部作品最动人,就是题目,那是将整个人类文明是做更伟大进程中的一部分的题目,其中蕴含的视野和 关怀令人动容。5000年,也许都不过是刚刚开始,在我们的哲学、科学和艺术似乎已经发展到无路可走的后现代之后,我们潜藏的命运,也许就是一场真正的革 命,一场无与伦比地成长,让我们告别童年……而文中关于思维直接交流的想法,则是直接抄袭克拉克的思路了,不过,在这里是和“真实”——“虚幻“的语言二 元结构的叙事一体化的。
猫元帅: 这个片子最后把男主角引向耶稣的原型,本意是为了引发该剧中最大的冲突。也就是人与神的冲突。但是实际效果我认为并不好,因为这有点过于刻意了。 ...
gordon: 斜形战斗队形的由来也受当时科学技术的局限,主要是没有发现穿甲原理
古希腊传统的方阵的作战方式是非常刻板的。重装步兵的主要武器是长矛(2.4-3米),当两阵 ...
顽石: 也许对于鬼佬们来说,扯到宗教问题总是显得深刻些吧。。。
GMT+8, 2024-11-6 09:32 , Processed in 0.033505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