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 3||
(1)举直错枉
子薇:《论语·颜渊》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孟子 滕文公下》孟子曰:“枉己者,未有能直人者也。”《大学》:“小人之使为国家,菑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老平:直为正,枉为曲。《论语•为政》说:“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论语·颜渊》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明代孔子故乡曲阜出了一位县官郭允礼,为官清廉,政务井然,百姓安居乐业。他有“居官座右铭”一则:“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廉则吏不敢慢,公则民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
(2)出尔反尔
子薇:《孟子·梁惠王下》:“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夫民今而后得反之也。君无尤焉!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大学》:“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康诰曰:‘惟命不于常。’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
老平:这是成语“出尔反尔”的出处,其原意是你怎样对人家,人家就怎样对你。“出尔”是因,“反尔”是果,这是儒家的因果观,也是儒家恕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前提。明乎此,则知治人之道,宋代大儒朱熹在《中庸集注》里说:“故君子之治人也,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3) 人之四端
子薇:《孟子·公孙丑上》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子薇语:仁义礼智,人之四体,人皆有之。一如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即孟子之言。
老平:儒家五常“仁、义、礼、智、信”源自孟子四端,“信”是汉儒董仲舒增加的。《孟子》一书两次提到四端,另一次在《孟子·告子上》,以说明性善论。孟子认为:“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人性本善,恶是后天污染的结果。把四端扩而充之,可以治国平天下,反之则难以齐家事父母。
(4) 术不可不慎
子薇:《孟子·公孙丑上》孟子曰:“矢人岂不仁于函人哉?矢人唯恐不伤人,函人唯恐伤人。巫匠亦然。故术不可不慎也。孔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智?’夫仁,天之尊爵也,人之安宅也。莫之御而不仁,是不智也。不仁、不智、无礼、无义,人役也。”子薇语:如孟子言,择术与择仁有冲突吗?
老平:孔子强调与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即择“仁处”;孟子强调选择有利于仁德的职业,即择“仁术”。什么是“仁术”?《孟子·梁惠王上》说:“无伤也,是乃仁术。”故造箭之术不仁,造棺材之术也不利于仁;而造铠甲之术和医人之术则是仁术,因为“仁者爱人”。可见择术与择仁既可兼容,又可冲突。
(5)富贵不能淫
子薇:《孟子·滕文公下》孟子曰:“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老平:第一段说“仁、礼、义”,朱子在《孟子集注》里说:“广居,仁也;正位,礼也;大道,义也。”第二段说内外相应,与时俱变。《孟子•尽心上》有类似说法:“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第三段给出了“大丈夫”的标准。
(6)彼富我仁
子薇:《孟子·公孙丑下》曾子曰:“晋楚之富,不可及也;彼以其富,我以吾仁;彼以其爵,我以吾义,吾何慊乎哉?”
老平:明代洪应明在《菜根谭》里说:“彼富我仁,彼爵我义,君子固不为君相所牢笼;人定胜天,志一动气,君子亦不受造化之陶铸。”可见上面曾子的一段话,是说君子不受名利诱惑,不为外物牵绊。
(7)与人为善
子薇:《孟子·公孙丑上》孟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自耕稼、陶、渔以至为帝,无非取于人者。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大学》:《楚书》曰:“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
老平:这段话有三个与修身有关的成语:“闻过则喜”是对待自身缺点的态度,与“闻过则怒”相对;“舍己从人”是处理个体与群体关系的原则,与“固执己见”相对;“与人为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出发点,与“心怀叵测”相对。另外,“与人为善”既可理解为心怀善意,也可理解为助人行善,还可理解为一起行善。
(8) 谁与为不善
子薇:《孟子·滕文公下》:“子谓薛居州,善士也,使之居于王所。在于王所者,长幼卑尊皆薛居州也,王谁与为不善?在王所者,长幼卑尊皆非薛居州也,王谁与为善?一薛居州,独如宋王何?”
老平:这是一个独善与众善,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问题。薛居州代表善士,如果君王周围的人都是善士,君王想不为善是困难的。反之,如果君王周围的人都不是善士,君王想为善同样是困难的。这是一个环境的问题,不是薛居州个人可以左右的。用现在的话来说,好的制度能使坏人变好,坏的制度能使好人变坏。
(9) 仁得天下
子薇:《孟子·离娄上》孟子曰:“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今恶死亡而乐不仁,是犹恶醉而强酒。”子薇语:孔曰成仁,孟曰取义。话虽如此,孟子言仁者亦不少矣。
老平:孔子论仁朴实,重在践行;孟子论仁雄辩,重在说理。孟子这段话先说夏、商、周三代的兴衰与仁有关;次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若不仁则不保;后作比喻,说既害怕死亡却又乐于做不仁义的事情,就好像既害怕醉倒却又要喝酒一样。《孟子·公孙丑上》也有相似的说法:“今恶辱而居不仁,是犹恶湿而居下也。”(老平 2013-8-9整理)
GMT+8, 2024-11-5 14:50 , Processed in 0.027227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