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 24||
去年11月在广州增城的南华书院参加“书院教育高端论坛”,并作了题为“国学教育对生命成长的真正意义是什么”的发言,这篇文章就是根据当时发言的录音文字修改、补充而成的,在此感谢广州南华书院和深圳吉筠书院同道所做的录音整理工作。
这个题目全名叫做“国学教育对生命成长的真正意义是什么?”题目有点长,但它道出了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我们现在搞国学教育的目的是什么?这个题目很大,不大好讲,我从自己的个人经历切进去,从三个角度来谈。第一个角度是从我个人的传承来谈,第二个角度是从儒家心法的基本原则来展开,第三个角度是从《大学》的三纲八目来谈。
一.从个人的传承角度谈国学教育
先讲第一个角度,从传承角度来谈。首先要说的是,我的传承是被选择的,因为我出自曾氏家族,庆字辈,曾子的第75代裔孙,这个身份没法选择,生出来就这样。另外一个就是变成家族里儒家心法的传人,也是被选择的,家族前辈认为你孺子可教,慢慢就把你带上了。不是说你想学,他就会教你,而是他想要你学,然后设了一些方法,把你套进去,后来你发现,哦,原来是这个啊。所以说我是被选择的。另外,我还喜欢搞整体观研究,这个是我自己选择的。因此我现在有两个东西,一个是儒家心法,我是被选择的;另外一个是整体观,是我选择的。从我个人的经历来看,国学传承的路子有三步:家教,师传,自悟。
1.关于家教
其中第一步的家教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的。我成长在一个比较大的家族里面,我在广州出生,老家是梅州兴宁,客家人,我们整个村落都姓曾,都有血缘关系,这个村的名字就是我太祖的名字,生活在这样一个大家族里自然要受到一些传统文化的熏陶。曾氏家族里面有个宗圣祖训,宗圣就是曾子,他是孔子的学生,祖训里面写的都是曾子的核心思想。宗圣祖训有十六个字:“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三省吾身,道传一贯。”从小就受到这个祖训的熏陶。
先说“孝悌忠信”,孝就是要求孩子孝顺长辈,不仅仅是父母,比你辈份高的都要孝顺。悌是要听兄长的话,那时候我在家族里是比较小的一个,只要别人年纪比你大,你就要服从他。当然这是指小的时候,大了有时候就不服从了,但烙印还在,到现在还是这样,家里面有什么问题,第一时间问大哥,然后轮到二哥,最后才轮到我发言,不存在好不好的问题,只是习惯而已。
有一次大嫂问我:“你们怎么这么奇怪,明明你大哥说得不对,为什么不反对呀?”我想了一下,觉得是受了父亲的影响,我印象中大伯父有时候也说的不对,连我这个晚辈都能看得出来,但我父亲就是不吭声,慢慢我也成这样了。在这样一个大氛围里面,长辈虽然没有明着叫你孝悌,但言传身教的结果是自然而然了,这就是家教的一部分。后来接触一些朋友,他们比较强调忠和信,其实儒家的家教是从孝悌进去的,《论语》里面说:“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意思是说在家里孝悌,却在外面犯上作乱,这种情况是不大可能出现的。就是说孝悌是忠信的基础,移孝作忠嘛。
第二个是关于“礼义廉耻”。近年传统文化复兴,大家对礼说得比较多,要恢复很多礼仪,比如见面礼、婚礼、冠礼等,这是礼的一部分。我个人理解,礼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秩序,对人也好干事情也好都要讲秩序,对不同的人要有不同的礼仪,干事情先干什么,后干什么都有一定的
秩序,这个秩序是礼的重要内容。当然,礼还有另外一个重要内容是恭敬,你行礼的时候要恭敬,恭敬不仅指人外在的容貌举止,而且与内心有关,《周易》说“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说的是外面的恭敬可以引发内心的真诚,内外是一致的。如果仅仅有外面的形式,就可能导致虚伪。比如外表对人很恭敬,一转头却骂娘,这是不应该的。如果你真正尊敬这个人,转过头去就不会说他的坏话,不仅不说,内心就没这么想,这才是真正的有礼,相反就叫无礼。它要求内外要合一,这与《大学》里面提到的慎独功夫有关,慎独有行为慎独,言语慎独,心意慎独,一层层的进去,它是这样来强调礼的。
祖训里面第三句是“三省吾身”,“三省吾身”现在成了一句成语,它原来出自《论语》:“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要求每天从三个方面来反省自己:谋忠,交信,传习,这是《论语》三省,后来还有《大学》三省,就是从读书、修身、处事三个方面来反省。要求每天写日记,有事没事都得写,写什么呢?开始是让你记录事情,后来是让你反省事情里面的对与错,错的要找出原因和改正的方法,对的要肯定,要保持下去。不一定每天反省三次,反省的东西也不一定是三样,它是循序渐进的,但是每天睡觉以前,回想一天的重要事情,然后把它写下来是必须的。长辈未必看你写的东西,他是要求你自己写自己看,自己看看反省过的东西有没有重犯,如果能做到不二过,那就很好。他希望你最好是事不过三,曾氏家族很强调这个三,一件事不要重复超过三次,超过三次就认为你没有用心。
家训里面最后一句是“道传一贯”。这个一贯也出自《论语》,《论语·里仁篇》说:“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按照老祖宗曾子的说法,一贯是指忠恕。怎么理解忠恕呢?南宋大儒朱子的解释是“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意思是尽自己的最大能力去做就是忠,推己及人就是恕,恕的另一种说法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关于忠恕的基本理解,进一步可以理解为里外一致,里外一致的实质是心一致。
具体到恕来说,自己里面有的东西才要求别人有,如果自己里面没有,就没有资格要求别人有,它是里外合一的东西。恕怎么去做呢?起步的时候要求不夺人所好,不强人所难。大家都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道理不难理解,那该怎么去做呢?就是人家喜欢的东西,你别去争抢;人家做不到的东西,不要强迫人家去做。这就是恕,很落地的。小时候前辈就说这些东西,说完了就让你去做,他要求的东西都能够落地,不落地的东西是成不了家训的。
从小生活在这样一个家族里面,就会打下相应的烙印。以前没有注意到这种薰陶有多大的意义,认为大家都差不多,后来长大在不同的地方跟不同的人接触,发现这些家教很有意义,小时候形成的东西就变成习惯,习惯成自然了。比如有序,干事情的时候先做第一步,再做第二步第三步,有了这个概念就会倒回来做。小时候一进房子的门,鞋要放在一个固定的地方,走的时候就会很清楚在那里取回鞋子。到前辈家里,什么书都可以看,但有一个要求,看完以后要放回原处。玩东西也是这样,如果玩完以后不收拾好放回原处,下一次就可能玩不着了。他是要培养你一种秩序感,这就是一种礼,慢慢你就形成一种习惯,《大学》说:“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如果先后、始终的秩序没有建立起来,孩子就会没有规矩,长大后干事情就不容易成功。因此可以说传统家教的目的是让孩子养成好的习惯。以上是关于家教。
2.关于师传
我出生在广州,小学五年级的时候第一次回老家过年,没有家人陪伴,就一个人回去。过年的时候看见祠堂边上有一幅对联,那是在文革期间,但对联的内容不是革命口号,而是写着“春回东亚,派衍南丰。”我看了以后就问:“派衍南丰”是什么意思?周围的人都说不知道,最后问到家族的一位前辈,他解释说:我们这一支曾氏,来自江西南丰。我听了很新奇:南丰?我们不是在兴宁吗?他说不是,我们的老祖宗是从江西南丰过来的。小孩喜欢刨根问底:那南丰的老祖宗是从哪里来的?他说是江西庐陵,再往前就是山东南武。我觉得奇怪了:这个东西您是怎么知道的?他说我们有家谱。我说我能看吗?前辈就从柜子里面拿出一本东西让我看。
这个时候我脑袋动了一下,看到家谱的时候就觉得自己很不简单,除了父亲母亲,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之外,好像还有一条线,不断地往前延伸,自己就是沿着这根线过来的。这一下子兴趣就起来了,我说我能抄吗?前辈盯着我看了一下,点点头。后来前辈就慢慢给我讲一些东西,抄一些东西,还要背一些东西,这些东西与曾氏家族有关,与《大学》有关。
前辈教人的方法是一门深入,举一反三,用的是三重门法。从头到尾教的东西都是围绕着《大学》来讲的,从小学到高中毕业,反反复复就是讲《大学》,要过文字门,行事门,心意门,对应的是文法、行法、心法。前辈的教法体现了宗圣祖训里面说的“道传一贯”,以一来贯通别的东西。前辈教完以后,吩咐了几样东西,其中一个是要到外面学一下佛家和道家的东西,主要是与修身有关的内容。另外一个是有机会要了解一下西方的东西,那时候改革开放刚开始,他已经这样要求了。这个前辈有一个特点,就是不叩不鸣,他平时说话不多,有问才有答,你不问他不会主动跟你说,除非是他决定要教的东西。
后来我就跟外面的一些前辈学道家和佛家的东西,到那个时候发现三重门法不仅仅是儒门在用,佛家和道家的前辈也在用,也强调一门深入,在某一段时间里不主张甚至不允许你看别的东西,要求达到一定水准后才可以涉猎别的东西,给人感觉有点封闭。后来发现这样要求是有道理的,因为一般人的精力比较分散,做不到专注,做不到惟精惟一。怎样才能把散乱的精力专注起来呢?前人往往从教法做起,三重门法就是其中一种。这种教法不意味着你一辈子就学一个经典,只是要求在一个阶段专注一个经典,使它成为你的本,“本立而道生”。没有这个本,就会飘来飘去,好像什么都懂,但什么都不精深,这种方法需要因人而异。以上说的是师传。
3.关于自悟
不管是早期曾氏家族的前辈,还是后来家族外的前辈,都有一个特点,你问他问题,他不会直接给你答案,往往会反问:你说呢?这跟三重门有关系,过文字门的时候有注解法,注解法先要自注,不管什么问题,也不管你懂不懂,他都会先要你谈自己的看法。开始我不习惯,心想我都没看过这个东西,怎么可能知道呢?如果我知道还需要找你吗?老师说:人家告诉你的是人家的东西,如果你习惯了这种方式,你就只能过人家的门,修身的真正目的是要过自己的门。他希望你从心里面出来一些东西,不要老依赖别人。
老师这样教是希望学生以后能够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按照《周易》的说法是“与时偕行”,用现在的说法是与时俱进,就是要跟着时代一块走。一方面能够继承传统的东西,另一方面能够在不同的环境下进行交流混化,然后有新的东西出来。如果没有,这个传统就会慢慢衰亡,因为时代变了。从清末开始,我们中华民族面临的就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天下问题,而是东西方的问题,人家几千支洋枪就把你从北京打到西安去了。因此有些东西必须得变,怎么去变?一代一代传下来的东西是本是基础,然后需要融合新的东西,需要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就像经典里说的,“周虽旧邦,其命惟新。”
后来我跟一位前辈学整体观,这个整体观源自中国传统文化,它包括古典和现代两部分,我发现古典整体观里面的原典,其实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比如《大学》就是一部关于个体与社会整体性的经典,其中的三纲八目是达到人群合一的原则和路径。中国古典整体观是一个大的体系,包括心身整体,人群整体,人天整体等内容。我认为它们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这些东西西方没有,将来中国文化要影响世界,整体观是必不可少的。
4.小结
从家教到师传再到自悟,我觉得国学教育对我生命成长的影响主要有两点,第一是继承,没有继承就没有了根,以为自己懂得很多,其实懂的东西都是外来的,最后就会变成一个文化飘人。第二是发展,要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这个创新其实是一种新的融合。这对一个人是这样,对一个团体、一种文化也需要这样,这是我的感受。
二.从儒家心法的角度谈国学教育
下面从另外一个角度切入,用儒家心法的原则来谈国学教育对生命成长的影响。儒家心法有一个修身原则,叫做小儿修安,少年修诚,青年修正,中年修明,老年修得。这个得不是道德的德,而是有所得的得,是《大学》“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那个得。
关于人的成长阶段,现代医学分得比较细,有婴儿期,幼儿期,儿童期,少年期,青年期,成年前期,成年后期,然后是老年期。如果按照《黄帝内经》就分得比较简单:生长壮老已,就五个,这个已是衰亡期。儒家心法说的也是五个时期,从年龄上来看,小儿是到什么时候呢?是零岁到七岁。少年时期是从八岁到十八岁,差不多涵盖了我们现在义务教育那九年,过了这一年就可以行冠礼了。然后就是青年,是十九到三十五,中年是从三十六到六十五,不是六十而是六十五,搞修身的六十还是中年,六十五以后才进入老年,有的前辈划的还要靠后,说八十岁以后才叫老年。
1.小儿修安
这个心法原则要求小儿修安,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就是说这个阶段对人的影响是很大的。小儿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呢,朱熹认为:“教小儿,先要安详恭敬。”按照前辈的说法,小儿修安一个是安详,另外一个是安全。这个修安要处理什么问题呢?处理的是人与物的关系,在小儿心里,家长也是一个物,修安的的过程就是心身成长的过程。
先来说安详,它要求不要压抑孩子的天性,压抑会产生情绪,儒家讲“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这个中能不能顺利地建立起来,关键在小儿阶段的修安。小儿如果压抑太多,情绪扭曲太大,后面的中就很难修。如果孩子的情绪偏了怎么办?就需要用对治法,比如孩子急躁了,就要用定静来对治,如果早期的安修好了,孩子的性格就比较平和,不容易偏激。如何修安呢?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在自由中加上引导。平时尽量让孩子自由发挥,发现问题就进行引导,给孩子讲道理。如果孩子接受,就不要唠叨;如果孩子不愿意做,就问他为什么,让他把心里的想法讲出来,然后就行诱导,这样做的目的是不要让孩子感到压抑和委屈,孩子就容易安详。
修安的另一个内容是安全,要培养孩子行为上的安全感,这个很重要。传统曾氏家族很强调人生安全,为什么?因为曾氏家族重视两个经典,一个是《大学》一个是《孝经》,《大学》强调修身,《孝经》强调孝顺,《孝经》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因此受过这样教育的人是不会轻易去冒险的,不会弄得自己青一块紫一块,怕父母担心。
有一次去新西兰旅游,在南岛去皇后镇的路上有一个景点,它是世界第一个商业蹦极跳台,从桥面往峡谷下面跳,高度超过40米,有一些人掏钱绑腿往下跳,当时我也想跳,但最后还是没有跳,因为感觉有危险,父母还在呢,不要说是生命危险,就是你弄疼了,弄不舒服了,父母知道都会很担心很心疼,这就是不孝,不能干这个。
回过头来看我们的孩子,现在的90后,00后缺的是什么呢?缺的是动手的能力,不会跟物打交道,让他煮个水泡个茶,手忙脚乱,容易烫着自己,动手能力差就会带来不安全。我小的时候,大概3、4岁吧,就自个洗小手绢,那个时候没有纸巾,每个小孩都有个小手绢,得自个洗,父母不会给你洗。然后就是扫地,扫帚比人还高,就让你扫,大人明知道你扫得不干净,但还是夸赞扫得不错。等你扫完转身去玩,大人还得扫一次。为什么要这样做?培养你跟物打交道的感觉,《大学》八目前两目是“格物”和“致知”,培养小孩子跟物打交道的感觉,可以理解为一种“格物”“致知”。
《大学》不一定要等到了15岁以后才学,除了“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学问之外,有些东西可以放在小时候用的。比如说“格物致知”,前辈让你干事情,通常不会给你很详细的吩咐,有时就不告诉你道理是什么,只是让你去做,等做了以后再来提问题,不要不“格物”就想“致知”。所以小的时候就鼓励你自己动手,也许你干出来的东西不怎么样,但他还是鼓励。等你慢慢大了以后,他的要求就有点变化,变什么呢?要有结果,小时候你干的可能没有结果,大了以后就要求有始有终。
记得小的时候要搞航海模型,那时候的航海模型比较土,动力是一根橡皮筋,搅搅搅,搅成一团然后一放,螺旋桨就会嘟嘟地转起来,然后把小船放在水里就可以走了。大人认为你要买材料没有问题,但有一个要求,你的船最后要能动,不能说我弄不了,然后扔在一边完事。这个要求也算是“格物”,培养你动手的能力,培养你跟物打交道的那个感觉,让你知道什么叫做成,就是成功的那个成。
有了这些以后,这个人就会比较安全,马路什么时候可以过,什么时候不可以过,你会自己判断。游泳的时候,水不是很深的时候你敢游,大江大河你就不敢去,因为你知道自己没有这个能力,这种感觉与你从小的“格物”有关系。如果没有这种感觉就容易出问题,现在有一些十几、二十岁的人干事情不知深浅,这不是有没有冒险精神的问题,而是缺乏安全意识,这就有麻烦有危险,这与小时候缺乏修安有关。所以我赞成现在的孩子除了诵读经典以外,还要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让孩子自己去干,干不成的时候再去指导,不要代替他,这是小儿修安,既要安详又要安全,而修安的目的是要达到自控。
2.少年修诚
《三字经》开篇就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如果孩子变得不善了,那是受了环境的影响。因此在少年时期一方面要让孩子学习新知识,另一方面要防止孩子的心灵受到污染,就是要保持孩子的“赤子之心”,因此要修诚。
举一个我自己的例子,我小时候调皮,但也比较诚实,那时候是文革期间,我们不喜欢学校里的一位老师,因为他老骂我们,我和几个同学就把几块玻璃碎片放在老师坐的凳子下面,老师来上课一拉凳子,呯呯几下把他吓了一跳,然后我们就很高兴,老师就很生气:谁干的?站起来!大家都不吭声,攻守同盟,小时候就懂这个。老师一看硬的不行,就换一招软的:我知道你们贪玩,没关系,谁都有贪玩的时候,承认错误就是好孩子,老师不会责怪的。于是我就举手,老师一看我脸一板:出去!那一堂课就罚站了。站在课室外面,我心里很委屈:不是说不惩罚吗,怎么说话不算数呢?而那帮没举手的损友却在里面偷着乐。
回家后跟父亲坦白,说这事首先是我不对,但老师也做得不对,他说话不算数。你不是说过曾子杀猪的故事,要我们做人要诚实,曾子为了诚连猪都杀了,为什么我认错了老师还要罚我?父亲顿了一会儿说:那个老师可能没有看过曾子杀猪的故事。哈哈,这叫什么道理,现在就叫大人忽悠孩子。《论语》里有“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的说法,父亲是怕我经过这件事情后不尊重老师,所以就绕了一下,变成了父为师隐。
如果当时家长没处理好,我就可能在这个老师的影响下学会撒谎,撒谎是为了逃避惩罚。那时候家里对我的做法是,你只要讲了就不惩罚,错了没关系,承认了就可以了。其实我小时候坏事干得挺多的,数不过来,但受到的惩罚并不多,因为我能承认,当然你不能老认错又老犯错,认了以后还得有改的表现才行。
所以少年修诚要注意这一点,孩子错了要指出来,可以给他一些压力,但这个压力要有一个限度,不能让他为了逃避压力而说谎。一旦孩子不诚实了,后面的事情就比较麻烦。关于这个我感受比较深,我小时候受的惩罚比较少,按我大哥的说法,我这人比较狡猾,什么叫狡猾?就是做错了就承认,承认了就没什么事了。他认为是狡猾,我认为是诚实,做错了就承认呗,就算你不承认,事实已经存在,这是可以感觉到的东西。
通过修诚要达到什么目的呢?是要建立自信,如果小朋友到读小学的时候不自信,你会发现他后面的学习就会有问题。这个自信是怎样建立起来的?我认为自信是给父母、长辈和老师带出来的。记得小的时候,逢年过节父母就把我带出去见亲戚朋友,让你跟大人行礼打招呼,根据不同的年龄和身份作出判断,做对了就赞扬肯定。有人来家里拜访,就让你端椅子递茶水,客人就会夸奖说这个孩子真懂事,慢慢自信就有了。
在学校也是这样,有一位语文老师比较喜欢我,因为课堂提问的时候我会主动举手回答,答对了他就马上给以肯定,到后来当有几个同学同时举手的时候,他总是把我放到最后一个,就是当别人都答不上来的时候才让我回答,这就给了我很大的自信,结果我就变成班里语文最好的一个。
由此可见,小孩的自信是在跟别人打交道,通过别人的反馈建立起来的。这就要求家长和老师要擅于发现孩子的优点,然后给予鼓励和肯定。那么修诚和自信有关系吗?有,真诚是自信的基础,反过来说,孩子不自信就会撒谎,它是紧密关联的。
3.青年修正
修诚以后是修正,《周易》蒙卦说:“蒙以养正,圣功也。”一般的解释是对小孩子要进行正确的教育,我觉得这个说法不够到位,“蒙以养正”的实质是要培养良好的品行,包括性格、习惯和志向。到了青年阶段这个要求就更加突出,所以青年要修正。
前面说的小儿修安阶段,小儿对应的是物,是在跟物打交道的过程中修安;而少年修诚阶段,少年对应的是人,这个人包括家人、同学和老师,是在跟固定人群打交道的过程中修诚;接下来就是青年修正,青年面对的是社会,是跟不同的人群打交道,环境要比以前复杂,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也很无奈,容易被各种东西诱惑。因此要修正,修正的内容一要正心,二要正气,就是要培养孟子所说的“浩然之气”。
正心需要立志,要立好的志向、大的志向,有了志向就会选择适合自己的路子。青年人刚进入社会的时候诱惑很多,五花八门的东西都有,要达到一个目标可以选择很多路径,这个时候路子一定要正,宁愿脚踏实地走远一些也不要抄近道,因为近道容易通到邪道上去。如果青年时期路子走得正,不贪快求多,虽然用的时间比别人长,但到中晚年的时候就不会有问题,就能够善终。否则到了中晚年会吃力和后悔。按照以前的说法,青年才俊要走“大学之道”,要“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使自己成为利己、利人、利社会的君子。《论语》记载孔子“十有五而志于学”,就是立志要学“修己以安人”的大学问,这就是立志。
修正的另一个内容是培养正气,立大志本身就有利于培养“浩然之气”,除此之外,还需要注意行为端正,用行为、形体的端正来正心和养气。以前家族里有一个人,走路的时候很特别,总是一本正经,在家里如此,走出去也是如此,走路的时候从来不东张西望,也不怕别人笑话。他父亲不是军人,搞不清楚他为什么这样走路,后来才知道他是修身的,炼的是心身相合,因为精神老要注意形体,因此走起路来就显得一板一眼。其实孩子从小就应该注意形体端正,因为形气神是一个整体,形体不正就会导致气不正,气不正就会导致心不正。
所以传统蒙学经典都有这方面的内容,比如《弟子规》要求:“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看上去有点繁琐,其实是有必要的,因为除了礼貌上的需要之外,它还有以形引气,以形正心的作用。如果小时候就养成行为端庄的习惯,到了青年时期对修正就会很有帮助。修正的结果是什么呢?是自立,就如孔子所说的那样:“三十而立”。
4.中年修明
然后是中年修明,《大学》开篇就提出要“明明德”,明有明白、清明,不疑惑的意思。修明一是要从事理上明,二是要从意识上明。
人到中年,家庭有了,社会阅历也丰富了,会看到很多不如意的现象,比如看到有的人投机取巧却能够买车买房子,而有的人刻苦耐劳,却要天天挤公交,心里会郁闷,会有很多想法,容易产生情绪。这个时候需要从事理上去明,要明了一个人当下的处境,不仅跟他过去的作为有关,还跟他的家庭背景,所处的地域和时代有关,要把时间和空间的因素加在一块,从一个大的背景来考虑自己的处境,这样就比较客观,也容易找到突破困境的方向。又比如看中国的社会现状,需要从纵横两个角度来看待,纵的角度需要了解历史,知道中国的现状是几千年历史延续的结果;横的角度是看近一百年来的国际环境,知道中国的现状是国内外因素交叉融合的结果。如果能够从纵横两个角度来看问题,就接近于中,看问题就不容易偏激,不容易执着。这是一个层次的明,从事理上修明。
另一个层次的明是从意识上去修,这个明是要明了自己意识活动的本源在哪里,为什么自己会产生这个想法。这是一个更为深入的层次,是真正的透过现象看本质。这就要求遇到问题的时候意识不要老往外跑,要反求诸己,通过自我反省回到意识活动的原点,去观察把握自己的意识活动,从而获得新的认知、新的自由。
修明面对的是自身和历史,就像《旧唐书》所说的那样:“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因此修明的结果是要达到自明,明了自身的处境,明了自己的使命,明了自己存在的意义。明了以后就不会杞人忧天,就不会怨天尤人,就如孔子所说的那样:“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5.老年修得
老年修得,这个只能从道理上简单讲一讲,因为我自己就没到老年,说多了就是胡扯。老年修得,是指变外得为内得,变旧得为新得,变有形之得为无形之得。
人到老年的时候,社会身份变了,生命活动能力也下降了,需要主动放下外在的、旧的、有形的东西,比如名利、地位、恩怨等等,要重新建立起自己的兴趣爱好,这些兴趣爱好与利益无关,与名气无关,使自己的生活变得轻松,精神变得自如,以求看破得失,看破生死,从而达到孔子所说的“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简单来说,老年要面对的是得失和生死的问题,修得是为了自主,最终目的是自主生死。
6.小结
从这个儒家五修原则来看,国学教育对生命成长的意义是什么呢?它的意义就在于提高一个人的生命活动水平,从一个自然的、带有盲目性的人,逐步变为自控自觉的人,而且在有效控制自身生命活动和精神活动的基础上,去影响周围的环境,使自身与环境融为一体。
三.从《大学》三纲八目的角度谈国学教育
第三点,从《大学》的三纲八目来谈国学教育对生命成长的意义。《大学》是儒家四书之一,它的核心是三纲八目,三纲八目的内涵很丰富,下面我从修身的角度来谈谈看法。
1.三纲
先谈三纲,《大学》开篇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三纲是指“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明明德”说的是什么东西?简单地来说是要往内走,往自己的精神境界走,但往内走不是最后的目的,往内以后还要往外,那就是“亲民”,不管是早期的“亲民”还是后来的“新民”,本质上是一样的,就是以内为基础,是“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是修内而达外,修己而安人。因此可以认为,《大学》的前两纲说的是内和外的问题。
第三纲是“止于至善”,“至善”是什么意思?从心法的层面来看是指中,从社会的层面来看是指公。因此从“明明德”到“亲民”再到“止于至善”,既是一个从内到外,然后融通内外而达于中的过程,也是一个从个体到群体进而到社会,达到“天下为公”的过程。从修身的角度来看,“至于至善”既是“明明德”、“亲民”的进阶,又是 “明明德”和“亲民”的指导原则,三者是一个整体。
2.八目
再来谈八目,《大学》八目是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按照前人的说法,八目是实现三纲的步骤。如果说三纲给出了一个修内达外止于中的基本原则的话,那么八目给出的就是三步两阶段的实施方案,其中“格物、致知”属于知步,“诚意、正心、修身”属于修步,“齐家、治国、平天下”属于用步,而知步和修步构成了内圣阶段,行步构成了外王阶段。因此八目是通过从内到外、从近到远、从小到大,一步一步去实现内圣外王的。
具体来说,《大学》论说八目是从“明明德于天下”开始的,就是先要立一个大志,立一个大目标,然后,从大到小来寻找落脚点,然后再反过来从小做起,从“格物”开始,而“格物”是从自己身边的东西做起,然后再往内走。为什么“格物、致知”以后会导致“诚意、正心”,而不像西方近代科学那样,走“格物、致知、再格物、再致知······”的路子呢?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它涉及到中国古人对心与身、心与物的认知,涉及到整体观的内容,这个问题先搁在这里,以后有机会再讨论。
然后来看“诚意、正心、修身”,“修身”什么意思?在《大学》里“修身”是以“诚意、正心”为前提的,这个不难理解,但《大学》“修身”不仅仅需要修意识,还要用意识去驾驭身体,如果不能驾驭身体,就叫做“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大学》这段话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而以意驭形是基本含义。如果不能做到心身相合,人的功能就难以体现,虽然器官还在,却如同行尸走肉,因此“修身”需要心身相合。
再来看“齐家、治国、平天下”,把“修身”的境界往外延展,从小家庭到大家族,再到诸侯国,最后到周朝的天下,使天下太平,古人是这么讲的。我们现在可以换一个角度,对于做企业的人来说,管理一个企业就类比于治理一个大家族,就是“齐家”;企业做大了上市,可以类比于“治国”;企业走出国门面向全球,可以类比于“平天下”。这是一种变通的说法,不管是在那一个领域,只要想做得出类拔萃,都有一个“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过程。
3.小结
从《大学》三纲八目的角度来看国学对生命成长的意义,就在于它让人知道什么是本什么是末,本是内求修身,末是外求处事,本与末不是对立的,而是一个基础和运用的问题。对于先秦儒家来说,修身的目的是为了处事,修身的水平需要通过处事来检验,而处事又是修身的扩展和延伸,两者是统一的。通过不断地修身和处事,就能够变小人成大人,所谓大人就是有公心的人。《礼记》说“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当内心越来越大,从家到国再到天下,能够“止于至善”,就成其为大人了。这个大人不是心里想的事多,而是心量大,能够行善,能够为公。
四.结语
最后来总结一下,今天讲了三点。
第一点谈的是我个人的传承,从家教、师传、自悟这条路径来看,国学教育对生命成长的意义就在于:国学教育让你知道什么是中国人?如何成为一个中国人?为什么这样说?因为人的本质不在于国籍,不在于居住地,而在于文化认同,在于思维方式。从小的家教和师传,传授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习惯,这个习惯打上了一个民族的文化烙印和思维烙印。
第二点,从儒家心法的原则来看,传统国学教育对生命成长的意义就在于:它能够把一个不自觉的人变成一个自觉自控的人。如果我们仅仅是用现代教学体系来培养孩子,掌握技巧、知识没有问题,但对生命的理解,尤其是对自己的意识活动的认知和把握是不够的。而人的主宰是精神,如果你不能有效的认知和把握自己的意识活动,就难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所以说国学教育是不能忽视的。
第三点,从《大学》三纲八目的角度来看,通过国学教育能把我们从一个小人变为一个大人,这个小人不一定是贬义,它是相对于君子来说的。君子的特征是遇到问题会反求诸己,以内求修身为本,然后修此而知彼,修内而达外,进而成为北宋大儒张载张子所说的那样:“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关于国学教育对生命成长的意义这个问题,我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老平
2013-11-02 发言
2014-02-07 修订
GMT+8, 2024-12-22 23:02 , Processed in 0.042078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