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 23||
“中庸”一词最早出自儒家经典《论语》,《论语》写道:“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大意是孔子说了,“中庸”是一种极为高尚的品德,世人已经很长时间不具备这种品德了。为什么世人难以具备这种品德呢?
儒家的另一经典《中庸》有这样一段话:“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意思就一“难”字,你可以管理好天下国家,可以放弃官爵俸禄,可以上刀山下火海,但就是做不到“中庸”。
究竟什么是“中庸”呢?儒家经典《中庸》用了很多文字来描述它,简而言之就是时常保持“中和”的心态。《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因此,“中”是指没有情绪和思维活动时意识的本然状态,“和”是指意识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去反映或反应,无过无不及。前者是指不接触事物时内心宁静的状态,后者是指接触事物时内心自然的状态。前者是基础,后者是应用,是一体两面。
何谓“庸”?我国最早解释词义的专著《尔雅》写道:“庸,常也。”这个“常”是经常、长久的意思。《中庸》指出:“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其中的“君子而时中”是指君子要时常保持“中和”的状态。因此,“中庸”一词是指保持“中和”的境界,而“中庸之道”是指保持“中和”境界以及相关的原则和方法。
回过头来看加藤,他那种两面讨好,左右逢源的处事方法并不属于《论语》、《中庸》所说的“中庸之道”,理由如下:
首先,从内含上看,“中庸”是指不管有没有事情,人的内心都要真实自然。这样做不仅有利于自身生命活动,也有利于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因此《中庸》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加藤的导师朱锋曾批评他“爱吹牛,说大话”。加藤的辩解是“我说大话是有根据、有战略的”,“这是一种保护。”且不论加藤的言行是否“有战略”,但说“大话”就意味着不真实,而不真实是违反“中庸”实质的。因此加藤不懂“中庸之道”,他被“大话”绊倒是迟早要发生的事情。
其次,从原则上看,“中庸”要求无固无我。《论语》写道:“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孔子提倡处事不臆测,不武断,不偏执,不自私,以达到“中庸”的境界,其中不自私是关键。从中文媒体对加藤的采访文字中,可以看到加藤为了出名,不时做出一些勾人眼球、揣摩上意的言行,比如提前离场、故意碰掉椅子上的衣服以引起人家注意等,而且因效果不错而自鸣得意。由此可见,加藤有小聪明不假,但这种小聪明与“中庸”的原则相去甚远。
第三,从方法上看,达到“中庸”有致诚和执善两条途径。致诚是使自己的心意真诚,内外一致。儒家经典《大学》写道:“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慊。”意思是说诚意就是不自我欺骗,而且要做到像讨厌恶臭和喜欢美色那样自然,这是一种内在的满足。加藤是一个日本人,他对钓鱼岛归属问题有不同看法很正常,然而他一边在日文文章里呼吁“全体国民保卫钓鱼岛”,另一边又在中文专栏里说“双方各有各的立场和说法”,这种在中国人面前模糊立场的做法透出了加藤不真诚的心态。
达到“中庸”的另外一条途径是执善。执善是指行善,并把行善而产生的喜悦安详感受保持在心。《中庸》写道:“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意思是说孔子的学生颜回就是通过执善来达到“中庸”的。发生在七十多年前的南京大屠杀,是当年日本军国主义丑恶本质的突出表现。加藤前段时间在南京对此的表态是:“当年在南京所发生的事情我始终不明白。每个人说得不一样,每个历史学家说得不一样。我也不明白,什么叫真相。”加藤的这段言论再次使用了他惯用的模糊手法,然而从中国人的立场来看,加藤这次表态不仅不真诚,而且不善良。这样一个不诚不善的人谈何“中庸之道”?
综上所述,擅长左右逢源的加藤嘉一其实不懂得“中庸之道”。那为什么加藤本人和一些中文媒体都说他懂得“中庸之道”呢?那是因为他们对“中庸”的理解停留在一知半解的水平。在中国历史上,有一部分人把“中庸”理解为不偏不倚或两面讨好,其实是对“中庸”的曲解。在先秦儒家典籍里,把那种没有原则、媚俗趋时的人称为乡愿,孔子在《论语》里明确指出:“乡愿,德之贼也。”
老平 2012-7-1
GMT+8, 2024-11-22 15:09 , Processed in 0.031578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