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武汉本来就处于流感、细菌以及支原体衣原体引发的肺炎的高发期,医院本来就处于超负荷状态。当新冠状病毒肺炎的消息扩散开,恐慌抓住了几乎每个人。
发烧的病人蜂拥而至,就像银行挤兑一样,医院也几乎被挤爆。各种发烧病人等在长长的空气恶劣的候诊室的队伍里,大大提高了交叉感染的机会,使得本来没感染的病人也可能被冠状病毒感染。医护们和病人们都极度疲惫紧张,陷入了恶性循环中。
如果这时候,武汉卫健委能提供一个引导病人预诊和分诊的手机应用程序,下载到每个人的手机上,或许会避免病人峰值集中在少数医院,减少急需救治的病人无法得到诊治机会和病床的可能。
首先,这个程序要有排队功能,很多餐馆都有,告诉你前面有多少病人,需要等多久,避免病人挤在发热门诊互相传染;
其次,有个引导自我诊断的功能,比如科普一下最流行疾病如冠状病毒肺炎的症状,报一下自己的体温,把自己的症状上传;
第三,应用程序服务端应该由社区基层医院的医生个人或者团队来应答,可以发起视频会诊,作出初步判断。如果怀疑是传染病,可以通知基层医院,以及小区物业或者居委会帮助病人家庭隔离和消毒,提供口罩和交通工具前往指定医院。医院的分配可以根据各医院负荷情况以及病情轻重来分级平衡;
第四,如果病情严重,可以申请救护车抢救。
通过市民这种半自我管理的手机应用程序,卫健委可以及时掌握疑似病人的数量和分布,追踪密切接触者。可以在传染病爆发初期就及时掌握情况。
使用这种应用肯定会牺牲个人隐私,但是传染病大规模爆发的时候隐私往往要就让位于公众健康安全。这种应用可被发布到每个市民手机上。由于病毒和细菌的进化速度快于人类的防御,以后我们会不断遇到未知病毒和细菌的威胁。在不断开发新疫苗和抗生素来筑起防护墙的同时,也要及时采用最新技术手段来战胜瘟疫,比如大数据,5G视频,远程会诊,让这些技术落地到每个市民手中。卫生部门的管理方式需要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