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圣王 发表于 2014-6-14 11:33:05

MacArthur 发表于 2012-2-11 03:4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所以老毛死活不跑,天天领着胡伯玉几十万大军游山玩水。。。

不但不跑,还生怕人家不知道,还给追兵留 ...

胡伯玉正在山东打陈胖子呢,陕北游山玩水的是神分身还是能量分身

定风波 发表于 2014-6-14 13:19:10

河蚌 发表于 2012-2-10 00:4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问题就在于,国军不单是不服从校长的手令这么简单吧,国军战术上是实在不知道如何进攻吧。
       ...

绝对是马谡,两军对阵尤其是这种级别的大战役,1万多人就想中心开花,真是异想天开

河蚌 发表于 2014-6-14 14:44:23

定风波 发表于 2014-6-14 13:1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绝对是马谡,两军对阵尤其是这种级别的大战役,1万多人就想中心开花,真是异想天开 ...

共产党真玩过相似的,在解放海南岛的美亭决胜战中,共军与国军包围与反包围重重叠叠,43军登陆部队1万余人被国军6个师5万余人包围,但43军就敢在援兵未明时打决胜战,就地坚持“中心开花”,硬挺了3天,最终等到40军的部队过来反包围,并将国军包围部队全部消灭。
说白了,还是战斗力和执行力的问题。象海南岛,40军本来在西线另一个战略方向,可以自由选择攻击路线,但指挥员在登陆后,通过分析情报,发现国军都集中在东线去围歼43军了,就改变原有布署(原来是准备向南打的),狂奔3天赶到美亭,参加决战。对比韩先楚,再看一下李天霞,就会发现国共两军真是天壤之别。


定风波 发表于 2014-6-14 15:20:05

河蚌 发表于 2014-6-14 14:4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共产党真玩过相似的,在解放海南岛的美亭决胜战中,共军与国军包围与反包围重重叠叠,43军登陆部队1万余 ...

怎么看都不是张或者汤主动想出来的有全盘算计的计划,估计有幕后原因。国军在海南岛比之重点进攻时期的共军可比性不大,攻守之势差别太大。

河蚌 发表于 2014-6-14 15:27:37

定风波 发表于 2014-6-14 15:2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怎么看都不是张或者汤主动想出来的有全盘算计的计划,估计有幕后原因。国军在海南岛比之重点进攻时期的共 ...

薛岳这个机动防御战术,有点隆美尔大西洋壁防御战的意思,只是当年诺曼底登陆时,徳军增援的五个装甲师直接让美英空军灭了,而薛岳这个倒是没有空军危胁,只是当时的国军战力根本啃不下共军。

定风波 发表于 2014-6-14 15:43:12

河蚌 发表于 2014-6-14 15:2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薛岳这个机动防御战术,有点隆美尔大西洋壁防御战的意思,只是当年诺曼底登陆时,徳军增援的五个装甲师直 ...

战略是建立在战术基础上的,罔顾战术基础谈战略,不是马谡是谁?国军和共军的战术基础差别挺大的

大胖子 发表于 2014-6-14 20:21:34

草蜢 发表于 2012-2-11 03:5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建议看看凤凰大视野的《铁马冰河,东北解放战争记实》。拍的不错滴。

看王树增的《解放战争》吧,凤凰鸟台的东西不提也罢

煮酒正熟 发表于 2014-6-14 21:44:10

定风波 发表于 2014-6-14 02:4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战略是建立在战术基础上的,罔顾战术基础谈战略,不是马谡是谁?国军和共军的战术基础差别挺大的 ...

那他还有什么更好的选择吗?如果有,可以给出来嘛。如果没有... 那就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那就不是马谡,而是内谁和内谁。实际上三大一打完,国军高层哪个不明白势不可为了?

njyd 发表于 2014-6-14 23:50:51

河蚌 发表于 2012-2-10 09:0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在一片黑暗之中,一定要寻找出一点亮光出来,要不然,你让败退台湾的国民党如何混呀。
话说,国军五大主 ...

能有想头是因为它是第一个被全灭的,其它的都坚持到三大战役。
如果一开始就没想头,根本就不要想了。

njyd 发表于 2014-6-14 23:56:22

河蚌 发表于 2012-2-10 09:4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咱都是这样认为的,可是果粉可不是这样的想的。
      其实俺更认为,孟良崮战役,从战略层面,绝 ...

从整个三年看,共军不是每次都能态到战役目标。但每次看到不对劲时共军都能跑得掉,这应该是国共战争中最大的区别。

njyd 发表于 2014-6-15 00:02:53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12-2-10 09:5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伤亡不是双方差不多,而是共军要多不少呢,大致上是多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四十,这是计算国军的战斗部队而 ...

一般情况下,装备差不多,只要守方有了准备,攻方伤亡总要比守方多。
算损失的话,加上俘虏就不一样了。

njyd 发表于 2014-6-15 00:20:10

河蚌 发表于 2012-2-10 13:3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可是国民党呢,连东北军的旧部都流落街头,可就是不让回去,怕去夺权,你想,如果这几万的东北回乡总队的 ...

53军不是回去了,有什么用?
共军能占领两厢的根本原因是搞了土改,这招国军方面无任何招数抵挡。

njyd 发表于 2014-6-15 00:26:02

猫元帅 发表于 2012-2-10 14:4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把我的理解讲一下。也许和你的问题对不上。就是讲一下。

1946年后的国共局势。一开始是国军优势,所以 ...

到那时候,东北的几十万国军撤到关内,共军的百万大军一样可以进到关内。
区别就是:淮海战役迟打一点,规模大一点。
而且东野的炮兵实力已经超过国军,打济南还好打些。

njyd 发表于 2014-6-15 02:11:37

我不是马甲 发表于 2012-2-11 18:3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个还真不能这么算。

党组织里面支部建在连上是中国特色,士兵委员会应该也是;


卫国战争时,苏军的政委就已经比同级军事主官低一级,比如师政委就是团级政委。这个团级是指他的干部级别,不是职务。
TG军队正长挂了一般是政委接替指挥。苏军在二战时正长后面是参谋长,再后面是副长,军事指挥没政工干部的事。当然聚集起来的溃兵中自告奋勇出来指挥的除外,而且象这样带回一帮溃兵的政工于部一般都会改任军事主官。
这是从苏联小说中看来的,应该差不多。

njyd 发表于 2014-6-15 02:17:08

河蚌 发表于 2012-2-11 20:2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47年7月开始的反攻,刘邓、陈粟、陈谢三路,实际的作用,就是将战场推向国统区。而能够进行这样的反攻, ...

按一本小说的说法:武林高手在对方一拳打来时,会伸出两指点对方的腋下,让对方收回拳头防守。
刘邓大军的出击是变成拳头猛击对方的腋下,把对方腋下捅出个大窟窿。

njyd 发表于 2014-6-15 02:28:42

本帖最后由 njyd 于 2014-6-15 02:31 编辑

shtony 发表于 2012-12-30 03:4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共军崩溃”?哪里崩溃啊,我们梳理梳理:国军5月19号占四平然后是公主岭长春等到5月31号占小丰满,攻势 ...

四平之后收编的原伪满兵跑了不少,主力没什么损伤。
共军最大的特点时,不对劲时能跑得掉,崩溃后能收得拢。

njyd 发表于 2014-6-15 02:55:03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12-12-31 00:2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回 @小书童 ,张此人是员勇将,但不是大将之才,之前抗战时期七十四军的战绩应该归功于王耀武,以及王耀 ...

张灵甫突袭淮阴那次表现不错,钻到个空子。不过那是按国军的标准,按TG的标准只占到地没消灭对方有生力量都是无用功。
74师打涟水应该有两次,我只在一部中篇小说中看到过它第一次打涟水,那是在乘苏北野战军刚撤到山东并与山东野战军合编,涟水兵力空虚时。TG原打算不守,但考虑到全影响两军合编的事务就强守了。打了几天后TG调动部队准备包抄歼灭74师,张灵甫见势不妙撤了。我到现在也不知道这篇小说是否是虚构的。
  不过有一映证,红日中提到因为第一次打涟水时那座宝塔上有一共军观察哨,对守军有很大帮助,张灵甫第二次打涟水时就下令架炮对宝塔猛轰。

定风波 发表于 2014-6-15 14:19:05

煮酒正熟 发表于 2014-6-14 21:4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那他还有什么更好的选择吗?如果有,可以给出来嘛。如果没有... 那就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那就不是马谡, ...

有个办法就是国军重点进攻中不冒头儿,齐头并进呗,当然也未必能胜,不过牺牲的就不一定是张了

孟词宗 发表于 2015-3-4 23:10:41

张灵甫真的是共产党员

酒杯里的忧郁 发表于 2015-3-8 12:23:09

张灵甫的死因一直是三种说法:自杀成仁、乱中中枪和俘后击毙,大陆的说法是第二种,国军说是第一种,而我听到的是第三种。
俘后击毙的说法来自一位父亲的老同事,他的名字我忘了,记得外号叫“反革命”,另一个外号叫“眼镜”,因为他戴眼镜。这位“眼镜”叔叔上海中学生出身,后加入新四军,他亲身参加了孟良崮战役,身份是前线记者,就是现在的“战地记者”,跟随华野六纵行动,而六纵和七十四师是冤家对头,几次碰上张灵甫都吃了大亏,特别是不久之前的涟水之战打得很惨,部队里仇恨心理很强。
据他告诉我,当时张灵甫是活捉了的,当时上级知道之后就怕下面胡来,急令把张等高级军官立即送到指挥部,并派了警卫排(特务排?)前往接管押送。警卫排押解途中,沿途战士知道这家伙就是张灵甫,都站在路边痛骂,有的还丢石头,张灵甫在山坡上与解放军战士对骂,手下军官也捡起石头扔回去,被回骂的战士急了抄家伙就要老子崩了你!警卫排的战士就赶紧过去拦住,互相推推搡搡。其他押送战士就催着张灵甫快走快走离开这里,谁知张大师长刚一迈步,脚下一滑摔倒在地,且把脚崴了,一时半会儿难以起身,而嘴里还在与四周解放军战士对骂,此时负责押送他的警卫排里一个排长(班长?)急了眼,他弟弟就牺牲于涟水,本来瞅见张灵甫就恨的眼红,为了执行命令才保护张安全下撤,谁知这家伙不但嘴里不干不净,还躺在地上“耍死狗”,恶从胆边生,拿起家伙儿就给了张灵甫一梭子!据“眼镜”叔叔说,警卫部队枪好啊,都是汤姆生。
这是我听到的一段关于张灵甫究竟怎么死的一段传闻,不知道这位眼镜叔叔到底是亲眼目睹还是听说的,不过既是亲历了孟良崮战斗,又是消息灵通的记者,我觉得还是比较可信的。
页: 1 2 3 4 5 6 7 [8] 9
查看完整版本: 我看张灵甫死因说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