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枫 发表于 2016-4-19 01:17:41

中国制造业的丧钟是否已经敲响?

http://www.bbc.com/zhongwen/simp/china/2016/04/160418_ana_china_manufacturing_industry

蔡可
旅英自由撰稿人

中国的制造业正在面临一个前所未有的危机,这点既让人担忧又令人兴奋。
笔者从2008年开始关注报道深圳东莞佛山等地制造业,见证了金融危机下制造业的困境,富士康发生的一连串的年轻工人自杀、罢工;东南沿岸出现用工荒和中低端企业外迁。时过境迁,如今试图以另一个角度看到这些事件对制造业的深远影响。
首先,从成本来讲,关于中国廉价劳动力优势是否还存在的争论非常多,甚至对于目前劳动力是否算得上廉价的争吵也众说纷纭。

红利不再
如果看看眼前的实例—— 一个在惠州生产马达和电调的工厂,2009年一个普通工人的工资是1500元。七年时间,这个数字涨到4000元,熟练工的频繁跳槽和新手培训成本,每个工人的实际成本比这个数字还要高。
与此同时,产品的价格利润提升远远低于这个速度。曾经在深圳盛极一时的贴牌服装业的海外迁移告诉我们,以前仅靠国外设计来进行低利润生产和加工的模式,在今天的中国已经无法持续了。
近日,牛津经济研究院发布的一份根据2003-2016年的研究报告称,中国制造业在单位劳动力成本(劳动总报酬/总产出,或平均劳动报酬/劳动生产率)方面,对美国的优势已缩至4%。另一方面,相比美国、日本、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中国单位劳动力的生产率仍然较低。
就这样,在追求利润和压力成本之间的夹缝中,企业要么纷纷倒闭,要么纷纷加快自动化和信息化,使得市场对于低价重复劳动力的需求在减少。于此同时,三十多年的计划生育带来的人口红利的消失,以及教育程度的普遍提高,又使得这种劳动力的供给也在消失。
其次,国际层面来讲,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和不少发展中国家的加快低端制造布局,也在前后挤压“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这个品牌的生存空间。
制造业升级,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提高国际竞争力的目标,而是一个关于生死存亡的急救手段了。

浴火重生
笔者最近在拜访一些供应商的时候看到了一些非常令人感触的场景:一个200人的工厂下午五点大部分工人准时下班,厂房到了晚上九点以后几乎空空荡荡,唯一加班的部门就是研发部门,一些工程师甚至睡在实验室地板上,而其他人仍然在努力工作着。
要知道这在七、八年前的话完全是相反的。现在不少行业的工厂每年拿出15-25%的资金进行创新以及非常普遍,更有甚者达到40%。
然而就在去年,服务业在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却首次超过了50%,甚至超过了工业10%,对于面临多重打压的传统中国制造业,有人也不无理由地担心,制造业的丧钟是否已经敲响?
中国总理李克强在今年两会的工作报告中说,要以创新支撑和引领经济结构优化升级,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推动中国产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跃升。在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和最近两会发布的十三五文件中,政府都将创新和质量放在了中国制造业的首位。
其实,在服务业大幅跨越和进步的背后,有很大一部分正是由多年积累的制造业推动的,或者换句话说,制造业在创新的外衣下,正在走向服务化。在电子商务龙头阿里巴巴等的带动下,传统的低附加值制造业已经土崩瓦解,其中浴火重生的是一个带有强烈服务性质的制造业。

优化制造业
拿本人熟悉的固定翼无人机自动化行业来说,一个小型资本的创业公司,如果要从设计走向生产和营销,其中需要走过设计,项目管理,原型制作,制模组装和量产等多个环节,而产品本身又分了智能飞控,智能动力系统,机身材料和空气动力设计,电子器材,和外观设计等多个部门。
如果我设计了一个三轴的控制杆,我知道它应该怎么工作,但我并不知道如何排列伺服器才能最大简化组装过程,怎么减少生产成本。以前,或许能通过一个一个的搜索阿里巴巴寻求类似的产品供应商,或者依赖某一阶段的合作者的建议,而他们的出发点不一定是为我最大化减少成本。
但在造业服务化后正在涌现了一批硬件孵化服务商,正在逐渐缩短创新和智能硬件之间的鸿沟,这些服务商给创业者提供一个整合了供应链,技术评估和甚至销售的服务。这一系列实际上是大大降低了创新的门槛,也帮助优化使用了行业里面最优秀的资源。
这样 的服务还可以进一步的优化制造业,比如通过网络平台出租闲置的设备,优化个性生产和销售的关系,通过智能生产缩短运输和储存的环节。举个例子来说,一家在深圳大型企业预测到自己月底会有多少台机器会闲置,把他们广告出去;一家在成都的创业公司,完全不用和其他人一起排队等待使用靠政府资助的落后的孵化园设备,通过网络下单直接利用这些过剩的资源,双方都有获利。同样,那些剩余的未加工的原材料,也可以通过同样的方式最大化减少浪费。
这一点,正是未来中国从制造走向创造的一大看点。

未来竞争力
和已经入门工业4.0的德国相比,中国还面临着缺乏标准化,试错成本巨大,产品质量不稳定和工艺传承短等这些短时间无法解决的问题。引用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王志乐教授的在中国智造论坛的讲话来说,中国政府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停止支持和补贴那些高成本低效率的企业,让那些产能过剩的僵尸产业自然死亡,让真正需要互联网+的产业自主去转型,不要怕失业和下岗,多投资人才的再培训,也不要幻想靠政策就可以刺激创新,放开手来让市场决定企业的生死。
如果这些都做到了,我相信中国在2025年前保持世界制造业竞争力是没有问题,现在所缺的,就是耐心和积累,这不仅仅是生产工艺和材料能源技术的创新,也是消费者个性化和对产品品质需求的升级——让我们拭目以待。
(责编:欧阳成)

=================

“唯一加班的部门就是研发部门,一些工程师甚至睡在实验室地板上,而其他人仍然在努力工作着”

这确实是意外,也是迟到的希望。经济发展的目的归根结底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生活水平提高了,劳动力成本就不可能低,所以中国经济不可能永远靠低成本劳动力发展。创新是经济转型的根本,现有工艺和过程的不断改进挖潜是也是一样。没想到中国这么快就走到这一步了,这是工业发达国家的标志。

这启动了新的增长模式,提高了总体经济层次,也根本改变了教育的作用。接下来是工科生的黄金时代,读书无用论可以休矣。但这也对大量低教育的中年劳动力提出巨大的挑战,这一次连下海、自谋生路都不容易了。这也是西方发达国家劳动阶层的共同问题。这一次真的要全世界劳动者同病相怜了。

方恨少 发表于 2016-4-19 02:15:29

以前外国工人按时下班,中国靠工人加班睡在地板上追赶他们。以后外国工程师按时下班,中国要靠工程师加班睡在地板上追赶他们了。。。。。。{:205:}

赫然 发表于 2016-4-19 02:26:20

方恨少 发表于 2016-4-18 13:15
以前外国工人按时下班,中国靠工人加班睡在地板上追赶他们。以后外国工程师按时下班,中国要靠工程师加班睡 ...

现在外国快没有工人了。以后,外国就要没有工程师了。{:190:}

料理鼠王 发表于 2016-4-19 06:01:59

去产能导致的失业潮,是可以预见的。特别是建筑业。这是更加隐性的失业。
但是政府的措施并没有出台,呵呵。

grass 发表于 2016-4-19 06:26:13

赫然 发表于 2016-4-19 02:26
现在外国快没有工人了。以后,外国就要没有工程师了。

没错,国外大概只需要土木工程师吧

晨枫 发表于 2016-4-19 07:30:25

料理鼠王 发表于 2016-4-18 16:01
去产能导致的失业潮,是可以预见的。特别是建筑业。这是更加隐性的失业。
但是政府的措施并没有出台,呵呵 ...

经济转型的深层意义就在于简单劳动力的工作岗位的消失。这会对工资上涨形成压力,最终形成新的平衡,只是下一波转型。

冰蚁 发表于 2016-4-19 08:49:34

grass 发表于 2016-4-18 17:26
没错,国外大概只需要土木工程师吧

怎么可能。自我感觉太良好了。

料理鼠王 发表于 2016-4-19 08:50:32

晨枫 发表于 2016-4-19 07:30
经济转型的深层意义就在于简单劳动力的工作岗位的消失。这会对工资上涨形成压力,最终形成新的平衡,只是 ...

理解,只是政府通过有形的手强制推动企业转型。有好的一面,但是极大地妨碍了企业的自我升级。
升级意味着成本,本来可以通过自然淘汰,形成产业链。
现在,珠三角的制衣,制鞋,玩具,甚至一些机电产业纷纷向东南亚转移,劳动力成本是一方面,毕竟是劳动密集型,很难通过改造提高效率,另一方面是TPP的影响。
本来国内劳动力成本也没这么大的问题,这十几年,房地产的发展,一方面改善了大家的居住环境,另一方面,由于利润空间巨大,相关从业人员的收入水平远高于同级,这就直接冲击了一般制造业。制造业才是最大的吸收劳动力就业的行业。也是中国最有竞争力的行业。
为了和谐,政府每年强制提高最低工资,导致整个社会对于收入预期的增加,房租增加,服务行业收费水涨船高。增加的工资很大一块都为了应付支出的增加,所以一般劳动者对于收入增加并没有感觉。
相应的,恩格尔系数向下,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生活压力越来越大,这也可以说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是人们越发对财富的向往,并不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现在强力政府管制下,还能维持和谐的局面。但是已经有很多不和谐的声音,如果像大家拿一样的小政府,估计门都不敢出了。
治大国如烹小鲜,牵一发而动全身,一项政策,有得益的一方面,必然有损失的地方。但是国内媒体往往回避后一点,总是歌功颂德,让大家不能有清醒地认识,一些理性的声音往往不能得到支持,在网络上表现的更加极端。

对于简单劳动的定义,中国是个大国,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发展差距很大,东部可能已经是发达国家,中部可能还赶不上世界平均水平,西部有些地方只能是第三世界。国家在十年前的规划是向中部/西部转移,后来发现,不可能,这极大地增加了供应链的长度,时效性和质量成本,总成本没有降低多少,风险增加,所以转移不动。(郑州富士康是个特例。iPhone价值高,主要靠空运。)
相关行业纷纷向东南亚转移就可以理解了。

去产能必将伴随失业潮,政府如何应对,才是和谐社会的基础。
这次GDP数据,对照一下相关克强经济学指标,这脸打得,呵呵,大家还不是歌功颂德。
只能说全世界都在做数据,中国还算好的,毕竟制造业基础在。只是这种优势还能维持多久,这才是最大的问题。

code_abc 发表于 2016-4-19 09:22:26

制造业早就在变了,连我现在呆的不大的厂都用上工业机器人。像特斯拉那种吹得很高大上的东西,在我们这里也就是一个生产工具而已。

liuqing098 发表于 2016-4-19 09:42:40

高铁人的爱情巨轮:90后女生为设计师男友做“动车蛋糕”
http://www.guancha.cn/society/2016_04_18_357397.shtml
这个新闻算是晨大转发的文章注解吗?

晨枫 发表于 2016-4-19 10:24:40

料理鼠王 发表于 2016-4-18 18:50
理解,只是政府通过有形的手强制推动企业转型。有好的一面,但是极大地妨碍了企业的自我升级。
升级意味 ...

嘿嘿,大家拿的小政府,应该把你请过来领教领教。{:187:}

冰蚁 发表于 2016-4-19 10:39:10

code_abc 发表于 2016-4-18 20:22
制造业早就在变了,连我现在呆的不大的厂都用上工业机器人。像特斯拉那种吹得很高大上的东西,在我们这里也 ...

工业机器人也分三六九等吧。看过一个目前中国工业机器人现状的报告。印象中国内的工业机器人应用制造都还很弱,大量的低端货,厂家又有点陷入恶性竞争的态势。中高端工业机器人技术还在西方国家手里。

code_abc 发表于 2016-4-19 11:32:16

冰蚁 发表于 2016-4-19 10:39
工业机器人也分三六九等吧。看过一个目前中国工业机器人现状的报告。印象中国内的工业机器人应用制造都还 ...

中高端在西方手里的问题,我是这么看的:
1、目前应用方面中低端的需求应该远高于中高端需求,高大上的东西看上去很给力,但是企业家很实际,满足需求就好。
2、利润上的空间足够吸引大家往高端发展。

所以我觉得这事有趋势就好,慢慢来,着急也没用。只要这个趋势不被打断,迟早也会发展上去的。说实话在技术上我看不出有多大的障碍。

料理鼠王 发表于 2016-4-19 12:45:51

料理鼠王 发表于 2016-4-19 08:50
理解,只是政府通过有形的手强制推动企业转型。有好的一面,但是极大地妨碍了企业的自我升级。
升级意味 ...

那是吃饭的多,干活的少。还是属于小政府。呵呵

燕庐敕 发表于 2016-4-19 12:48:33

原来晨老大也是在号召这个呀:

Workers of all countries, Unite!

冰蚁 发表于 2016-4-19 21:23:44

本帖最后由 冰蚁 于 2016-4-19 08:37 编辑

code_abc 发表于 2016-4-18 22:32
中高端在西方手里的问题,我是这么看的:
1、目前应用方面中低端的需求应该远高于中高端需求,高大上的东 ...

也不是。实际就是没掌握技术。中高端机器人技术上的难度体现在高级加工能力上。其实也就是国内制造业的短板所在。本质是一个问题。不是用用机器人,中国制造业就升级换代了。国内对中高端机器人其实需求量很大。需求量可以用以前的电信设备来打比方。电信设备没有走一哄而上然后同质低价竞争的老路,现在是走出来了。然而国内机器人行业的苗头目前感觉不乐观,很可能重蹈低水平恶性竞争的老路,那这个行业也就完蛋了。中国制造业想往上走就很困难。

中华如龙 发表于 2016-4-19 21:37:19

我们在开启的数据时代现在和美国一样是最前列的国家
这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第一次同最强大的国家集团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

我们在工业领域的十三五规划 留下了启动更多人口进入工业化的余地
人类历史上亿万级的工业国是美国和苏联
但5亿以上的人口工业化只有中国。。。。。。。。。。。。。。。。。

四处张望 发表于 2016-4-19 21:51:02

冰蚁 发表于 2016-4-19 21:23
也不是。实际就是没掌握技术。中高端机器人技术上的难度体现在高级加工能力上。其实也就是国内制造业的短 ...

中高端机器人需求量很大,这个...,非常存疑。

冰蚁 发表于 2016-4-19 22:08:05

本帖最后由 冰蚁 于 2016-4-19 09:46 编辑

四处张望 发表于 2016-4-19 08:51
中高端机器人需求量很大,这个...,非常存疑。

制造业想往高端走,就必须提高高级制造加工能力(精度/速度/良品率等等),必须提高生产效率。只靠低端机器人是不行的。

国际机器人协会(IFR)发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全球70%的工业机器人销往中国、日本、美国、韩国和德国,其中中国市场的工业机器人销售量达5.7万台,同比增长56%,约占全球销量的四分之一。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本土机器人厂商销售量为1.6万台,同比增长78%;而国外机器人厂商销售量为4.1万台,同比增长49%。

  虽然在销售增速上高于国外厂商,但中国机器人厂商主要扎堆于中低端、缺少核心技术,九成企业规模在1亿以下,但主要集中在三轴、四轴的中低端机器人,高端机器人主要依赖进口。2013年中国购买并组装的3.65万台工业机器人,其中外资机器人普遍以高端工业机器人为主,几乎垄断了汽车制造、焊接等高端行业领域,占比96%;而国产机器人主要应用还是以搬运和上下料机器人为主,处于行业的低端领域。


中国政府要做的当务之急的事情是尽快建立全国性的社会保险制度,放开户口,让人能自由移动,放弃地方政府的行政壁垒和对不良企业的各种补贴,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等等。这些看着和制造业无关,但这个是让市场能够真正发挥威力,企业做大做强的保证。光靠喊口号给政策没用的。新兴的机器人行业在口号和政策刺激下一下子冒出来近千家,70%在亏损(2015数据)。纯属瞎搞政绩的结果。现在政府如果能赶紧放手机器人这个行业,这个行业恐怕还有活路,否则又要给搞死了,再走数控机床行业的先爆发后低迷的老路。

中国制造目前就是处在一个两岔路口。一念活,一念死。我认为行政上的束缚和巨大惯性使得前途目前很不明朗。

四处张望 发表于 2016-4-19 23:43:46

冰蚁 发表于 2016-4-19 22:08
制造业想往高端走,就必须提高高级制造加工能力(精度/速度/良品率等等),必须提高生产效率。只靠低端机 ...

光喊口号给政策用处不大,这个我赞同。
但是你说的其他的,逻辑链条实在是很薄弱。完全放手的结果基本上就会是尸横遍野。换个逻辑说,不要让做房地产和股市比制造业更容易来钱,我觉得逻辑链还更强点。
页: [1] 2 3 4 5 6 7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制造业的丧钟是否已经敲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