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6-9-4 09:56 | 
|---|
 
  签到天数: 2 天 [LV.1]炼气  
 | 
9#
 
 
 楼主 |
发表于 2012-2-21 10:03:55
|
只看该作者
 
 
 
缅北战场活埋日本兵之谜 -- 《突破缅北的鹰》节选
 本帖最后由 萨苏 于 2012-2-21 10:06 编辑  
! j1 M' w! C% ~/ T' E. P+ C' I% a 
今天得知《突破缅北的鹰》一书已开始在当当上架, 
8 K' Z8 s, }0 i) P链接为 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2604687,特此通知一下 
4 W5 k& K+ X6 E& v% ~ 
2 J# t( W/ h) [) R2 \8 q" Y8 ?% g5 a6 _+ n 
 
! k6 M8 q4 a, w4 Q# f 
新一军军长孙立人在缅北战场,身穿毛背心,钢盔扣在下巴上,是孙立人将军独特的形象 
2 y/ w4 e5 F8 o2 ]& ~2 ~0 B  D" q 
作家李骜在《孙立人研究》一书的前言中提到,在远征军作战的过程中,有一个“孙立人活埋日本战俘”的传说。网上有对这段传说的描述:“1942年10月24日,新编第38师第112团开始攻击前进,29日即占领新平洋。当被俘的日军被带到师长孙立人将军的面前时,孙立人厌恶地皱皱眉头,不假思索地命令参谋:‘这些狗杂种!你去审一下,凡是到过中国的,一律就地正法。今后都这样办。’命令被迅速执行。日军第18师团曾在中国战场上犯下累累罪行,这些俘虏手上沾满中国人的鲜血,当然在劫难逃。+ M; b$ ?" J6 R1 |, i0 ^ 
 
/ D1 ]4 }7 \" W7 j“结果,缅甸会战中投降的1200名倭寇士兵以及倭寇军官,统统被孙将军以活埋的方式杀掉。唯一生还的倭寇,是一个叫山田进一的下士。因为经过审讯,孙将军得知他是台湾人。9 O9 p% f  V$ ] 
 
0 x4 U0 n! }, Y) S  \8 U0 u; \“活埋1200名倭寇的事件是二次大战中比较大的杀降事件,此事被美国报纸披露,震惊了世界,美国方面大为恼火,认为这将使日军此后更加顽强的抵抗。然而,其结果却是倭寇一旦闻得新一军的威名,皆望风逃窜。1945年春,新一军兵不血刃占领仰光,缅甸全境光复!孙立人将军名震全球,成为二战中与张自忠将军齐名,享有世界声誉的中国将领。”/ y8 v; n0 h9 z9 T3 |! P 
7 R0 O8 i; }, P2 a( H3 Z 
 
2 p: c) a( Q: d 
缅北日军第18师团所部留下的照片 
, U, z) l  d+ |/ k; |0 ~, j8 `7 P+ R+ m0 E 
这段描述虽然听来惊人,但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却是漏洞百出,比如新一军并未收复仰光。这座缅甸的首都属于下缅甸,按照作战序列属于英军的作战区域。而现存的影像资料也记录了大量远征军在缅甸俘虏的日军战俘,显然并没有被活埋。此外,在当地俘虏的日军也没有1200名之多。这些都说明这段描述的不靠谱……# ~- [  `, V, c$ l 
5 L$ B' N, y7 }0 f$ ^, v 
大规模杀俘在远征军作战中看来属于谣传,毫无历史根据。但是,新38师、新22师官兵很多都曾经打过淞沪抗战,对日军恨之入骨,也很清楚日军在中国的暴行,因此个别曾经到过中国的日军老兵被活埋,却也不是没有可能。我熟识的一位记者提到,当他向远征军老兵谈起“孙立人活埋日本战俘”的传说时,对方先是大摇其头,表示从未听说孙立人下过这样的命令。不过,活埋日军战俘的事情嘛……“李鸿干过!”0 P. o& T5 G& A; t( e+ v7 Z/ Y. E 
 
2 l; Y: P( I  u4 B( W语出惊人,但可能因事涉严重,这位老兵此后不肯再多说,我那位记者朋友虽然百般追问,也不曾得到确切的回答。因为没有找到权威文献证明此事,所以,这只能作为一种传言了。' A# D: v% M" I& \1 f" j' ^ 
 
  y( y: h! N5 g9 z& g, n
 
* N( S) j- J6 C' y 
活埋缅北日军的另一个嫌疑人 - 李鸿 
& W: ^# {. H# d5 x, N/ q这虽然查无实据,却很像李鸿的风格。2 O: u+ l" c9 u* Q0 c2 q 
3 J. ?  E, {: {1 l 
和廖耀湘一样,李鸿也是一个“湖南骡子”,同时,他也是国民党抗日将领中读警校出身的将军之一。他1904年出生于湖南岳阳,据说 其先祖乃唐代名将李泌。1925年毕业于中央警官学校,却没有去当警察,而是继续进入黄埔军校第五期工兵科学习,后成为孙立人最得意的部将之一。推测他在 中央军校教导团期间结识了孙立人,从此李鸿的军事生涯深深地打上了孙的烙印,被视为孙的铁杆嫡系。用“荣也因孙立人,辱也因孙立人”形容颇为贴切。; c! s3 H9 s% _) }# O+ r 
 
: ^/ A- s, B7 e1932年,随孙立人参加过“一•二八”抗战后,李鸿得到孙的推荐,调任税警总团第4团第二营担任连长,后到江西参加过对红军作战,也参加过“西安事变”时对东北军的作战准备。 
2 A' a* E+ a8 Y3 e- D& E: E 
* i$ r/ N' w" v6 ^: ]7 U1937年淞沪抗战打响,李鸿随税警总团参加战斗。激战中,孙立人被敌军炮弹击伤,负伤13处,是李鸿命令一个机枪连长将孙背回抢救的。 
( v1 h# F& Z* e2 t5 W3 A1 U! E& N3 i 
入缅作战时,李鸿担任新38师第114团团长,随孙立人转战缅北,率军退入印度。退入印度后第114团最先进驻,整理修建改造英军在兰姆伽留下的营区,后 来有人将李鸿誉为“兰姆伽训练营的开拓者和奠基者”。大反攻开始后,他率部攻入缅甸,先后参加了新平洋、胡康、密支那等战斗。在攻占密支那后,中国远征军 驻印军扩编,李鸿接替孙立人担任了新38师师长。: |$ z5 b$ J; V4 Y' |+ e 
 
) F% q$ ~% A7 ?! y0 f( f
 
 
- O$ c4 b% b: D: X" A史迪威,李鸿等中美将领在观看缴获的日军旗帜 
$ M& u! }. t, [! U* P( L) [6 c1 ?0 [, M9 \ 
不过,抗战结束之后,这位天不怕、地不怕的将军后来的命运坎坷,却也是远征军将领们的一个典型。 
' ?: A0 Z, H  M3 g 
9 F# l7 v* J. ~3 V新一军自缅甸回国后,蒋介石任命李鸿为新编第7军军长,后该部队在长春弹尽援绝,在友邻部队先后起义的情况下,向解放军投诚。李鸿在此役中没有参与长春起义而被俘虏。成为俘虏后,李鸿选择了仍然追随国民党的道路,解放军方面也未加特别责难,而是将其释放。当时有人认为蒋介石在战败后作风日益辛辣,劝他不要来台湾,更不要继续投效蒋介石,以免受害。但他坚决要追随孙立人,听说孙在台湾,便冒险辗转来到台湾。  q/ e  {, @/ Q8 ^9 G 
. m) Z2 A1 [! [, T$ K 
一开始情况似乎还好,蒋介石在他抵达台湾时,曾在官邸召见,当面对他颇多嘉许,并一度允诺要派他担任即将成立的成功军军长,或陆军官校校长,重新进入军界。不料事隔不到一年,李鸿就被逮捕并被施以酷刑逼供。/ z7 P% E! O) ?; R 
* N! q7 M4 Q, P# f5 I1 t 
和李鸿同时被捕的,还有陈鸣人等八位新38师远征缅甸作战有功的高级军官。特务抓了他们后,经过漫长的四年时间,不杀、不放、不审、也不判,直到1955年,“孙立人兵变”事件后才把这批人移送军法机关进行侦查;接着又拖了18年,到1968年才侦查终结,以叛乱罪嫌提起公诉。他们的罪名是在长春贪生怕死,放弃部队,而且台湾的军事检察官还指控他们在被释放后,与投共将领秘密联络,并接受中共中央社会部部长李克农的指示来台,“争取国军高级将领孙立人及掌握兵力,以备策应匪军犯台”。最终李鸿被判处无期徒刑,后来减刑为有期徒刑25年。 
7 V, a9 u1 ?6 G. R+ v) L 
$ J: E( F# w% z后来有人推测,所谓怀疑他们是“共谍”倒是次要的,剪除孙立人的羽翼,避免其拥兵自重,对蒋经国的“继位”形成威胁,才是最重要的。因此,尽管他们在战场上曾为国民党政权做过很多贡献,但却在内部斗争中稀里糊涂地成了叛逆的嫌疑。李鸿自始至终都不知道审判结果,直到1975年蒋介石去世,他获得释放,台湾当局才发给他判决书,他才了解自己被判刑的罪名是“阴谋颠覆,策反孙立人将军”。李鸿的夫人马贞一也同案被捕,坐牢达七年之久。李鸿夫妇在狱中生有一子,名为李狱生。 
. B# o, [4 E4 y& ?% K1 ?5 R1 @! B+ {& t  ~/ o% C8 P; M3 g' B 
李鸿出狱后贫病交迫,一代抗日名将在1988年病逝。李鸿死后似乎才忽然引发社会重视,各界致赠的挽联甚多,其中,孙立人的挽联最受瞩目,他的挽联这样写道:“六十年亲似兄弟,喜训善战。本望长才大展,精练雄师。奈竖子预定阴谋,削我股肱,构陷诏狱”;“常胜军纵横南北,能守能攻。那期上将平庸,牺牲劲旅。愿总统未遭蒙蔽,还君清白,洗尽沉冤。”$ M: H' @% n% x+ b2 ]: l 
 
9 y$ k: w+ ~* O. E( ], ]  V所谓“竖子预定阴谋”,背后指的是谁,昭然若揭。不过,“愿总统未遭蒙蔽”,就等同于明代大臣们给木讷天子的奏章中“愿君为尧舜”的无聊话了。 
# D5 Y# |2 d, x5 U& ~( n% ?- A* d 
 
 
+ M8 G# O% S$ q% C. p进攻缅甸八莫日军的中国远征军炮兵第三野炮营部队,李鸿是远征军攻打八莫的主要指挥官# i& D( Z$ z$ O( P6 S 
$ m+ Q$ w! Z2 o  ^* C& w5 @& v 
在缅甸战场上,活埋日本兵的或许只是一个传说。真正值得记忆的是远征军的英勇奋战。李鸿的作战风格凶悍快捷,只是由于长期在孙立人麾下,其作战能力被孙立人的光芒所遮掩。这次八莫战役,是他得以大展拳脚的一个极好空间。4 b- c: E+ v6 y7 d1 G, y% C 
 
% @) X$ s6 {" T' B0 D攻占八莫之后,那里的两条路被分别命名为“孙立人路”和“李鸿路”。这两个名字,和“史迪威公路”并为抗战史话中西南战场不朽的传奇。) g* m8 d( ~9 n0 F" ?3 J: f 
 
- K! F# V3 m  E7 T/ {; U[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