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汉三,又名马士杰,北京大兴人,老家在现在的黄村火车站西边的高尔夫球场附近。1906年出生,青年时期参加西北军;1938年投奔军统,被称为“军统内非嫡系上升最快的一个”、“北方活字典”;抗战胜利后任军统北平办事处负责人;1948年在南京被蒋介石处死。
, t# b7 E; J- M( ^5 G
" e! I9 K; u% _: O7 G* |% T大名鼎鼎的军统特务马汉三本来不是学军事的,更不是学特工出身,甚至从军后也长期未从事特工工作。少年时期的马汉三上的是农业专科学校,不到二十岁的时候离家出走,被招兵进了冯玉祥的队伍,因为有文化,被提拔担任师部文书,在宣侠父的身边工作。: P9 [8 | c& K" x2 ^. l( X
; ^, S# u- T Q8 |+ h. w7 H8 w& n
宣侠父是黄埔一期生,但实际上这个黄埔一期的海归大学生在黄埔只呆了很短的时间,就留下了“大璞未完总是玉,精钢宁折不为钩”离开黄埔北上到了冯玉祥的队伍以国民党员的身份开始工作,不久就被任命为中将参议,是黄埔生中第一个将军。
2 e; m N/ G. n+ }- n! G' I8 a/ _, a1 w9 d7 e0 t5 t
马汉三在1938年加入军统,因为军统在北方的工作基础薄弱而马汉三又极为熟悉华北情况,很快就被重用,地位也不断上升。1938年担任军统五原办事处处长,1941年升任兰州调查室主任,1942年初任绥远缉私处处长兼军统五原办事处处长,1944年回重庆任华北实验区区长,1945年任军统北平办事处处长,掌握北平的劫收大权。1947年以北平为源头,兰州、天津等地地下党曾经有过一次惨痛的损失,主持这次破坏的便是马汉三。
, @% P! \" f% p" S# }$ p
# b7 H: y8 o8 L/ J抗战期间,马汉三曾经被军统平津区区长陈恭澍称为军统北方四大干将之一,而另外的四个人都是黄埔军校出身,有的是戴笠的儿女亲家(王天木),有的是军统元老(乔家才、陈恭澍)。抗战结束前竟隐隐有与文强平起平坐的势头。
; S+ s9 E& a) X L
( t2 r7 L. `. I# @马汉三被称为北方活字典,来自文强的回忆他和戴笠的一段话。戴笠曾颇为自负的对文强说:他和死党胡宗南的用人之道都学自蒋介石,他用人突出一个“实”字,胡宗南用人突出一个“忠”字。但之所以倚重马汉三,不是因为他“实”,而是军统的人多来自南方,北方无人可用,而马汉三出身冯玉祥的学兵队,对于西北军团以上的干部了如指掌,更难得的是清楚部分人的思想倾向,对蒙疆也甚是了解;而且善于打入,冯玉祥、殷汝耕、外蒙、内蒙都有他的人。最后戴笠还说,对马汉三这种“倒戈将军”门下的,斩杀他可自作主张,甚至无需事先上报蒋介石,文强闻之胆寒。可怜马汉三还把戴笠当做靠山,死死抱住。4 v, q% z( Q& c8 X1 |
( I) }0 }) F0 I. a. p" B k! I话说回来,戴笠和胡宗南用人之道一“忠”一“实”,都学自凯申公。但是,胡宗南身边有TG情报战线后三杰,有TG不止一个情报网,还有个苏联的情报网,彭大将军对于他各个仓库有什么更是比他自己还清楚,胡宗南自己浑然不觉;戴笠呢,要是以余则成同志为代表的TG埋在军统里的钉子统统笑而不语的话,戴笠估计会感到一阵寒风拂过他的后颈。当然他们都不如天下无谍凯申公,蒋校长受到共谍们的多重保护,谁敢对蒋校长下手,周主任第一个不答应。
7 u F$ Q% r1 x, `1 I+ y( J8 d1 Z3 D' t3 u# z2 `- }6 J
马汉三之死,与其说是传闻中的爆炸了戴笠的的飞机,还不如说是在国民党内的多次斗争中站错了队伍。/ A! Y+ ?9 t2 q4 ~* t
& Z1 Q d) p8 _" f2 D* I% q. u$ c9 C
马汉三野心很大,在军统内部早期上升也很快,自然也比较早的遇到了玻璃天花板。戴笠死后,在毛人凤和郑介民之间,马汉三选择了郑介民。毛人凤来北平,他送礼送了一袋东珠约二三百颗;郑介民的老婆来北平,他则古玩字画慷慨解囊,以至于招架不住,只能关照珠宝商人不要把最好的拿出来给郑夫人,还给郑介民修了南京的房子,郑介民到北平,也常去马汉三那里。马汉三则通过郑介民谋到了北平民政局长的位置,而且还想当北平市长。另一方面,毛人凤要他安排自己亲信的老婆选北平立法委员,马汉三则没卖力去做。这其实是当时很多北方军统大特务的想法,因为毛人凤的资历在军统内部并不深。: x: L7 J* a; V5 n" n
" [. U2 L: I, }4 p0 g( l3 F马汉三另一次站队错误是1948年在副总统的选举中支持了李宗仁,而没有支持孙科。马汉三想借副总统竞选时机投靠李宗仁,于是努力帮助李宗仁竞选,华北区的选票大量落入李宗仁手中。作为军统干将为李宗仁卖力,这一次的站队错误比上一次还大。
+ N- J5 b0 P- N) y& i f5 W
) J0 @8 U" |+ y+ p% x" `. T1948年五月之后,曾经支持李宗仁竞选的北平市长何思源被解职,郑介民也可能隐晦的向他提出过警告,但是马汉三没想到大祸会来临的如此之快。其实毛人凤1946年就开始把亲信派到北平收集马汉三的资料,1948年5月军统的军法处长李希晨也来到北平,6月中旬毛人凤亲自到北平,6月30日马汉三就被以开会的名义诱捕于灯市口。9 I- W4 q' d) w& G7 k" W- Z
$ d( C9 C/ v- \ J- Z
马汉三曾经为李宗仁鞍前马后,但是被抓之后,他老婆想去找李宗仁出头。还没找到门路,就接到别人转来的李宗仁的电话,意思是马汉三的事情他知道了,要马汉三老婆不要去找他了。毛人凤那边更是笑里藏刀,要么藏着不见,见了也只说把问题说清楚就行了。
' t6 k7 a& z& e" Y# y' s
9 q9 I: ~7 I- a( p- d+ d1948年7月6日马汉三被飞机押往南京,9月27日被秘密处死在南京,罪名是贪污和私改手令。不过仅仅几个月后,他一手组建的军统北平站也随着北平的和平解放灰飞烟灭了。8 ]6 m; p- Y0 i- M
6 H% x3 Z6 N- T. c
我今年的计划是什么?目前只有一个想法,不管写什么,风格要变一变,要正式一些,换一换现在难登大雅之堂的文风。以前写东西主要是为了放松,但是现在发现放的太松,有些收不回来。大家若有兴趣,可以帮俺改一改这篇。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