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萨苏 于 2012-1-17 08:36 编辑
9 k) w% T2 ?9 O# ?9 ]. W
# w( d w' n* M' K+ T, _
6 E& t' m! q4 p) W! r0 L E6 q
在桃园机场的国民党空军美制RF101侦察机,正前方的5656号机,就是张育保中校的座机。1965年3月18日,邹宝书和张育保就是由此起飞的 6 o2 g7 V8 B. B' N8 B
: g- o8 z$ C; n
在汕头参战的国民党空军六大队所使用RF101侦察机的具体型号应为RF101A,以后美国曾为其提供更为先进的RF101D型战机。这两者外观的区别不大,最重要一点不同是前者开加力飞行的时间限为五分钟,而后者则没有这个限制。有这样区别的原因是RF101A开加力时间过长会把发动机尾喷管上部装设的着陆减速伞烤焦,而RF101D把减速伞舱转到了垂尾的根部,所以没有这个担心。
o( J! V% x: C6 f, X* i4 `, N: \. w' \8 T) [' |/ i2 Z$ p
3 @- P6 P6 o4 l& @9 P5 g
国民党空军的RF101D,注意其减速伞位置
# {# a. ]/ [) P( o: |
0 O- P9 G% T, l; k a+ A" ]发生在1965年3月18日的汕头空战,对国民党空军第六大队的官兵来说,是一场颇为困惑的战斗。
6 h. l: E1 C* P+ p2 t7 [
0 N- p4 q% D: X4 C1 h这是因为虽然RF-101在福建曾被击落两次,但国民党空军已经吸取教训,在战术上做出了改进。从理论上来说,不应该出现被打下来的情况。
/ V5 _& i4 O9 P& n; ~
* o6 x4 N' u2 m1 o, {' Q两岸围绕RF101的交手,可以说是双方在交锋中不断改变战术的过程。4 J* h4 o4 h0 t; R' e) M
" x, ~& g* I2 g8 a1 A; k) l1961年被福州高炮部队击落之前,RF101的主要战术是在超低空贴地飞行,高速通过目标时进行拍照。由于地球是一个曲面,而且解放军没有空中预警机,所以福建前线的雷达无法提前发现掠海而来的RF101,一旦发现其踪迹,飞机已到头顶,很难对其进行拦截了。
; A% h3 a T0 r4 M* Z( y% a3 A5 L7 v, k, i4 Z
# e, ~3 _$ Y! J' B 在1979年的英阿福克兰海战中,纳粹老兵训练出来的阿根廷空军飞行员就是用这个战术,打掉了英军号称当时世界最先进的谢菲尔德号导弹驱逐舰
( d1 l( M: X! x& V9 K7 R8 ^9 c; b! _2 |
不过,这种战术也有弱点,那就是飞机离地太低,不但高射炮,连高射机枪甚至步枪都能打到它,如果侦察的对象是机场,兵营这类“硬”目标,对方砖头弹弓子不管三七二十一往上乱招呼,也没准儿就发生乱拳打死老师傅这类悬乎事儿 – 事实上第一袈被击落的RF101基本就是这命运。+ c# u: [4 n& z% t3 o
% J- `' Q6 ], u3 u3 k* H" z
而也就是这次损失之后,国民党空军才恍然记起此前也有RF101 曾在侦察中被地面炮火击伤,这种事情不能说是偶然。% d. @. W; G5 [9 u( r# y& _
7 A F( F8 }% ~% k; U% H* }0 i6 p
在一个地方摔倒两次是蠢人才干的事情,国民党空军调整了战术,改为RF101在进入大陆之前低飞规避雷达,进入岸线后立即爬升,到8,000米以上的高度进行侦察照相,这个高度解放军的37,57毫米高炮已经心有余而力不足了,更大口径的机炮则射速下降,易于规避。按照这一战术,RF101在地面炮火面前基本是安全的。
6 G/ p( P/ h3 {' Q: @4 q9 ]/ k0 O) r: p; d' i
但是解放军又出动了新装备的歼六战斗机,结果击落了谢翔鹤少校。6 {5 k+ A7 x; S, J' j5 R4 O
/ _5 w" P$ u7 l4 s1 ^
谢翔鹤那架RF101被击落,一半是因为他自己漫不经心,顶别人的班出航却没把这次例行任务当回事儿,注意力不集中;另一半国民党空军还没有歼六已经装备福建前线的情报,被海航打了个冷不防。
* C, F- d% a" [" ]
8 O1 ^" Q/ d A" a3 g0 w& ^
; I' |* Q" D7 x6 N 击落谢翔鹤的海航四师十团飞行员王鸿喜
- s- a/ d* u% S# R# q& \ ) W+ B G% `+ ?( d4 y- E& y+ ~3 F
吃了亏国民党空军再次改变战术。他们把RF101的侦照任务从单机出航改成了双机出航。RF101与歼六相比,实际性能多项占优,F101设计航速1,900公里,RF101的首部为了装备照相机修改了形状,导致阻力增大,但其航速仍可达1,700公里/小时,远超歼六的1,450公里/小时(不开加力只有1,250公里/小时)。要说弱点,也就是转弯半径大点,上升和下降时不如歼六灵活而已。歼六的前身米格-19被认为是一种没有充分发挥潜力的飞机,它的翼面载荷较低,十分灵活。解放军空军巧妙利用了RF101的这一弱点。谢翔鹤少校被击落就是在爬升中遭到了偷袭。
8 v: T8 t. @: F6 q; L2 S0 U4 k) r4 C- p+ w7 Q! u* b, f
在汕头这两架国民党军侦察机严格地遵守了新的战术,两架RF101相互掩护,彼此照应,长机先爬升,僚机为他观察后半球有无解放军歼击机,而后互换角色,大大增加了解放军空军袭击它的难度。% Y t* S7 b3 D! s
' ] s- Y" G8 O$ H$ T1 M# _8 I8 O- V, R6 Y邹宝书和张育保驾驶的两架飞机已经双双爬升到八千五百米的高度,视野开阔,即便被解放军歼击机追击,只要开加力就可以凭借速度摆脱,按说应该是安全的,但张育宝居然稀里糊涂被击落了,实在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m8 D! k+ R: }0 W& v8 a0 J! L
( _9 z" L1 w+ y) y
空十八师方面,得到RF101起飞的报告,指挥所中的副师长沈科下令待命的两架歼六歼击机升空迎击,却只有高长吉的一架起飞成功,高长吉的僚机发生了机械故障。
; X0 O, ~0 |2 ~' M9 D5 X1 K7 R' W" p$ f, G1 Y4 ^2 g
按照采访宋心之先生所得信息,当时解放军在这次拦截中一开始简直是运气糟透了。不但飞机只起飞了一架,而且攻击引导也出了问题。* J- Y: |) [. b; ^7 W6 d
3 H5 z1 l& b% C6 F) ~3 O当时解放军空军作战采用苏式战术,对地面雷达的引导较为依赖。击落谢翔鹤其实很大程度上因为雷达引导十分出色,正好将王鸿喜引导到了谢翔鹤的侧后方。+ f% Q4 s7 R) M0 ?( L2 O
I; [: H, C" h/ |" f9 {, |
不过,这次高长吉可没有这样好的运气。
5 z1 f& Y1 p; M* g
7 ] q( U) \* R2 I按照地面雷达的指示,高长吉从高空云层中穿出,却没有发现应该在自己前方的RF101.* W- q; P: N9 C
: w I1 p$ J @3 b
他没有看到RF101,RF101却看到了他。4 w' s, J. B, `- Y9 l1 K
$ p1 B6 y- m7 m( ?3 _3 f& _+ X邹宝书中校的长机实际并不在高长吉的前方,而是正好在他的后方,一眼就看到了这架孤零零的解放军歼击机。
' m( W4 J2 h( V3 X! {
+ F2 E2 {8 N! Z# y. G4 a突如其来的对手,把邹宝书中校吓了一大跳。7 i: r7 J: ~! Q7 @+ K R3 U
& g# T1 E" J' Y- H' ?& h$ f! D[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