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邓小平领导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是从反对“两个凡是”, 在理论上正确认识毛泽东思想开始的。对这个问题,最准确全面的阐述,还是邓小平的一段讲话。1 u3 k, ~, e7 U0 S! K Z% @8 I5 g
1977年7月21日,邓小平在十届二中全会上的讲话:5 V3 H% g, O3 L2 a2 d& ?
我在今年四月十日致华国锋同志、叶剑英同志、党中央的信中,曾经提到,要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我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把我们党的事业、社会主义的事业,以及共产主义运动的事业推向前进。我说要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作指导的意思是,要对毛泽东思想有一个完整的准确的认识,要善于学习、掌握和运用毛泽东思想的体系来指导我们各项工作。只有这样,才不至于歪曲、割裂毛泽东思想,损害毛泽东思想。我们可以看到,毛泽东同志在这一个时间,这一个条件,对某一个问题所讲的话是正确的,在另外一个时间,另外一个条件,对同一个问题所讲的话也是正确的;但是在不同的时间、条件对同样问题讲的话,有时分寸不同,着重点不同,甚至一些提法也不同。我们不能够只从个别词句来理解毛泽东思想,而必须从毛泽东思想的整个体系去获得正确的理解。2 j7 Q5 n: b6 R3 E' B# c
. F* {# a5 A1 }+ c) _, x) p这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精辟论述。所谓“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成为党的指导思想的理论体系,虽然有的是以导师和领袖个人的名字命名的。但是,都是时代思想和实践经验的一总其成的结果,其形成和完善,最后被确立为正确的指导思想,是需要一个千锤百炼的过程的。这个过程,既需要广泛深入的讨论,也需要实践的检验和深化。而且,对于思想理论,必须从体系上把握精神实质,用来指导对具体问题的分析和实践。究竟是遵循思想理论的精神实质,在实践中落实、检验、丰富、深化对其精神实质的理解,还是寻章摘句,确立个人或者小团体的权威,意图达到个人或者小团体的目的,这既是一些人的立场的反映,也是其思想方法是否正确的表现。
- r3 {4 f5 F5 n5 u8 O这里需要多说几句:当前有些媒体,试图以“纪念二十周年”的名义,宣传一种“改革方向”的不容置疑的权威地位。尽管是“纪念小平同志”,但其论述的逻辑,其实是违背了小平同志的思想的精神实质的。实践已经证明,对于邓小平理论最准确最全面的概括,就是已经写入党章和宪法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论述。就是在这个思想体系的指导下,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深化了改革开放;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世纪开局阶段,把握历史机遇期,统筹全局,科学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4 d+ n+ G$ L6 T: r4 e& @' D( E9 j; I: {
实践证明,邓小平理论的精神实质是正确的,三十年来的实践也是基本正确的。因此,试图突出甚至歪曲邓小平同志的某些具体论述,以达到某种宣传效果,或者突出在一些具体问题的论述上,几代中央领导人的差异,试图对当前的中央施加影响甚至压力,都是一种很不老实的态度,也是一种徒劳的做法。
9 V) |2 x; K$ O: }0 }那么,回到全文开始列出的第五个问题,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系统的成果,既是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起点的毛泽东思想,其思想文化内涵究竟是什么呢?为何这个指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成功的思想体系,对今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仍然具有基础性的指导意义呢?; ~, y. O: \+ \7 i5 {8 [3 w: K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