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怎样理解和谐社会?
; ~6 ~: d0 z( F, k因为和谐的本意,来自于音律,我们这里就以交响乐团、合唱团做譬喻。共产党好比总监、指挥,各个阶级、阶层、集团好比各个乐器、声部,理论探索好比创作,革命好比彩排,执政和建设就是演奏和诠释作品的过程。演出一旦开始,就不能轻易中止。只有各个乐器和声部都能各安其位,才能演出和谐的作品。但是,如同现实中的演出总会出现各种情况,实际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更是丰富多彩,千机百变的。, H+ R0 H( u! G4 R" z. o; j: ~& o% j
因此,中国共产党要有随时发现不和谐因素,及时进行调整的能力。这就是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 s$ H3 ~- i0 T; U: H5 s
社会利益多元化,博弈随时发生。我们不能寄希望于社会和市场自动调节,党的各级组织,特别是领导干部,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必须善于使用综合手段,及时判断,有效处置,不断化解矛盾,直面新的矛盾,站稳立场,遵循正确的思想方法,使矛盾真正成为改革发展的动力。, O3 }, Z9 v, D+ Q! ^/ D
简而言之,如汝信所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没有矛盾的社会,而是一个不断解决矛盾,又不断产生新的矛盾的生机勃勃的社会。1 @, z) X3 H& T2 U; ^2 N3 |
那么,这个和谐的愿景,除了共产党这个组织基础,就思想文化基础而言,是以什么作为保证的呢?这就需要我们进入下一个问题,其实也是回应全文开头所列的第六个、第七个问题:改革开放的实质是什么?出现一系列问题的原因是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其思想文化内涵是什么?怎样理解其普世性价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