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177|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战史] 抗美援朝中最大规模的反坦克作战-文登川之战(中)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 05:31: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951年六月,在我志愿军第五次战役结束后,参战双方都明白了对手的力量和决心,敌我双方都进行了较大的战略调整:既中国方面不再强求攻占整个朝鲜,美军方面处于欧洲为主战场的考虑,也无法增援更多的力量,朝鲜战场达到了一个新的平衡,敌我双方可以接受在三八线停火。美军方面为谈判做准备,发起了1951年夏季攻势,主要目的:拉平东线战场杨口以北人民军防线突出部,维护南朝鲜首都汉城所需水库和相应补给公路。

战前

1951年9月,美军刚刚完成一场战役,美军称之为Battle of Bloody Ridge。这场战斗双方的主角是:

美国方面:美军第二步兵师9团,23团和38团,南朝鲜伪军36团。

北朝鲜方面:朝鲜人民军第5军团6师,12师和32师。

这场战斗的起因听起来很简单。朝鲜人民军占据着项岭,由于地形原因,美军认为他们的供给线在朝鲜人民军的监视和火力引导攻击范围内,就发起了这场他们后来称之为血岭的战役,企图攻占983, 940和773(标高)三个山头.

血岭和文登川(伤心岭)位置示意图

血岭图

战斗结果是美军和南朝鲜伪军伤亡2700人,朝鲜人民军第五军团遗留了约550具尸体,撤退了1400米,建立了后来被称之为文登川的新防线。

美军为避免重大伤亡,在这场战斗中,利用自己的优势发明了第一招:著名的“范佛里特弹药量”,不惜代价向攻击目标倾泻弹药,美军第八集团军司令官范佛里特的原话是:“只要夺取阵地需要,可以使用所有的弹药”。

敌人的第二招我们很快在文登川看到:在朝鲜山地间大规模使用坦克,美军称之为“坦克劈入战”。我志愿军很快将面临敌人的炮兵,装甲兵,空军的优势火力,他们的应对方法是什么?志愿军指挥官是如何决策的?

待续

; @! d5 s, A  u2 J8 Z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发表于 2012-1-11 11:45:48 | 只看该作者
继续哈,继续哈!8 C3 j) B9 l5 V9 B5 G7 Q
1 L& K6 E$ ^1 v) w
8 b( c/ Q4 I! v
  • TA的每日心情

    2019-2-23 14:22
  • 签到天数: 476 天

    [LV.9]渡劫

    板凳
    发表于 2012-1-12 21:30:55 | 只看该作者
    慢慢等啊慢慢看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3-7-7 20:03
  • 签到天数: 525 天

    [LV.9]渡劫

    地板
    发表于 2012-1-12 22:52:20 | 只看该作者
    太少了,看的不过瘾啊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3-6 10:27
  • 签到天数: 1 天

    [LV.1]炼气

    5#
    发表于 2012-1-14 08:08:0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gordon 于 2012-1-14 08:42 编辑 5 h* [0 T+ }2 \4 P$ l/ e
    * C3 F- L) \8 g8 U1 y: c6 a
    又是一场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同错误的对手打一场错误的战争。$ Z) J2 E/ i6 m8 Y8 ^; P8 p
    2 ]" o- `, ~/ }% ~8 l" D0 c1 s2 B+ A
    如果防御的一方能够获得一种高效反坦克武器,其火力可以洞穿攻方所有坦克的装甲,而且又不失时机地将这种武器配置在具有决定性的地域,其结果必然是攻方蒙受巨大损失,要是这种防御力量不仅足够集中并且拥有足够的纵深,那么攻方就有可能完全失败
    8 {$ h+ A0 O9 R' f( I4 @, w
    " x! }& T/ k7 e+ H6 H                                                                                      ————    古德里安' ]. K! p: ^3 c
    0 [/ t4 X0 K4 Z( u& x9 g/ W
    从后来的结果和美军不爱占领阵地的习惯看,肯定有相当深厚的防御纵深,而当时的航空炸弹投弹还不能像海湾战争一样精确打击。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3-6 10:27
  • 签到天数: 1 天

    [LV.1]炼气

    6#
    发表于 2012-1-14 08:12:5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gordon 于 2012-1-14 08:43 编辑 . q2 b4 F5 F6 \+ R4 n

    3 z# I1 A9 Z6 \/ \, A反斜面,对于美军来说这场仗太难打了,对于后勤的威胁,这颗钉子又不得不拔。" n5 \) C2 b5 h9 [9 N1 l

    6 b  N+ P0 x7 l2 H/ }要是俺指挥,棱线排炮打,反斜面飞机飞不停,正斜面就是地毯,只要占领棱线,就OVER 了。
    % q( J9 F- [6 z! W  M
    ' H8 G8 x2 y" \4 @; m9 D' C这个组织协同要好,火力不要断,一鼓作气。
    ; |$ ~3 f& A8 d& \/ z2 o/ N3 ~. s6 N& K) m( y& Z
    顺序是这样,先飞机反斜面压制,然后呢就开始进攻了,正斜面+棱线,火力覆盖步兵冲锋一次搞定。
    & l8 v# J0 e# o0 i$ S7 L
    2 n$ L6 i7 A" B6 S( z0 Q/ M这个跟上甘岭比,小巫见大巫了。
    ; ]' q# W6 O( |# n. E: x+ S4 n' F0 x) a
          持续好几天的棱线攻防战,这个包括美军稳扎稳打利用炮火优势逐步控制棱线,而志愿军就死守反斜面阵地拖时间,到夜间新部队(也就是预备队)运动上去重新控制棱线(这个战术在中国对上甘岭战役的宣传中被反复提到,就是白天美军占领阵地,而志愿军晚上反击重新占领阵地,这个阵地就是指棱线)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3-6 10:27
  • 签到天数: 1 天

    [LV.1]炼气

    7#
    发表于 2012-1-14 08:59:2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gordon 于 2012-1-14 12:25 编辑
    9 q  ^! j3 _( m( G4 v; ?5 T1 [+ G" `
    曾参加过马良山战斗的王凤和就这么回忆——“最初我们在山上挖散兵坑,工事很简陋,一人一个坑,勉强能蹲下来。敌人进攻的火力非常猛,完全是灭绝式的火力打击。敌人先用四五十架飞机倾泻炸弹,轰炸大约20分钟,天昏地暗。轰炸机过去后,再上“油挑子”(F-84),油挑子扔下燃烧弹,山上浓烟滚滚,一片火海。随后是炮群轰击,炮弹像雨点一样,山上的土不知道翻了多少遍了,碗口粗的松树被弹片打折,变成秃山。然后是坦克,冲到阵地前,用火焰喷射器喷射。最后才开始发起步兵冲锋。按照这样的打法,一轮重火力压制后,一个班也就会有两三个命大的活着。”
    . E8 A, v7 ]- P4 {1 h- z. J3 m' \' V7 A7 {* R6 b' `. z
    额的神啊。: s" ?; k: z/ y7 `) y
    . g2 R4 B$ `. }/ j! `4 T# [. m
    easy com,easy go ,千万别让游戏停,right!!! 没有大炮兵还真收拾不了他们了。" j2 D7 ?2 R  K

    8 x) j2 g% y. w/ }) n# T! N现代战争一个疏忽就会要了老命了,但是看老美的架势好像不怎么当回事,你牛,你真牛。
    $ t6 _* e  E* o- ?/ H9 u! Y' L4 ~
    9 c  `- o& w) s7 g8 h3 I1 a# e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16 13:38 , Processed in 0.035455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