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8|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 一个上海人士对行为的观察:闯红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8-8-29 17:29: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从外国人也闯红灯说起 (2018-08-27 14:46:22)  转载自:耳机俱乐部小白的博客


一个经常听见的为闯红灯辩解的说法是“外国人也闯红灯”。因此我们中国人闯红灯也不算啥,是吧?关于这个问题我好多年前就在一篇谈“文化”的文章里分析过,偶尔翻到看看,多年过去,我的基本观点未变,也有了些新的感触,这里干脆写一下。

我去过不少“外国”,就我的观察所见,外国人确实也闯红灯(仅指行人)。繁忙的大城市更常见,比如纽约和巴黎街头,经常看到。相对来说德国、日本等纪律性很强的地方,闯红灯的少,但也不是没有。从小孩子到老头老太,闯红灯的都有。

但是,我这里要强调一个转折,中国很多人无视红灯穿马路的具体做法,和国外见到的“老外闯红灯”,存在一个重大而本质的区别。老外在什么情况下会不顾红灯?在视野内没有车辆、或者车辆还很远、穿过马路肯定不会对车辆造成任何干扰的情况下,会穿。确实我们想像一下,一条马路上视力所及根本见不到车辆,一堆人等在红灯前是否很无谓?这个情况下不少老外是直接穿过去的。这种闯红灯,实在地说,没有危害性,也不会干扰车辆行驶。

中国人怎么穿马路的?经常是车子就在离路口不远行驶,他就敢穿的,因为他认为车子会减速让自己。不谈安全问题,这种穿马路的关键害处是干扰汽车的正常行驶。因为这种人很多,中国的汽车开到路口都是要减速的,而在国外很多地方,是要求路口迅速通过、不减速的。中国交通的通行效率低下,和这种逢路口就减速的习惯做法有很大关系。

问题背后的核心,我觉得是中国人从小缺乏“不能干扰别人”的理念教育,整个社会也没有形成“不能干扰别人”的文明准则。公众场所高声喧嚷、吸烟、手机开外放、跳大妈舞、在车辆跟前穿红灯、开车时则喜欢逼迫式的变道加塞(逼别人让行),等等,都是这一理念缺乏的表现。可以说中国人是最喜欢干扰别人的,因为从小没有受过足够的“不能干扰别人”的教育,社会也没有这样的共识和气氛。

在“不干扰别人”方面做得最好、程度接近极端的,是日本人。我在日本机场见到一百多号小学生席地而坐安静候机而不发出任何声音,对日本人的纪律性和不干扰别人的绝对性感到震惊。欧美主要国家(所谓“西方人”)没有日本人那么极端,但日常生活中都实践着尽量不干扰别人的原则。只在没有车辆或车辆很远的情况下穿马路,其实也是这种原则的体现。行车也是如此,当你需要变道,前提就是不会影响其他车辆的行驶。靠卡位、逼迫别人减速让行来完成自己的变道、加塞,在欧美国家极其少见,因为这违背了“不干扰别人”的文明原则。在德国的高速公路上,当快车道的车辆发觉有车比自己更快、正逼近自己,是会主动向右变道、让出快车道的。

一个社会的文明准则,即什么是文明、哪些行为是文明、哪些不文明,是需要时间来培养的。我觉得“不干扰别人”的问题,是目前阶段国内社会文明领域一个很大的短板,是和西方主流发达国家的最大差距。这一代人也许已很难改变习惯了,希望在多数人的共识之下,经过教育,我们的下一代人能够在这方面做得更好。


(完)

评分

参与人数 1爱元 +4 收起 理由
龙血树 + 4

查看全部评分

沙发
发表于 2018-8-29 20:55:2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mileREGENT 于 2018-8-29 21:15 编辑

抛开闯红灯不闯红灯,个人觉得,我从小受到的教育里,有很大一部分,更有许多潜移默化的,就是“不要打扰别人”。但现在的感受是,将来,我绝不会再教我的孩子“不要打扰别人”这种东西。

这东西太扯了。

第一,你不去打扰别人,别人却一定会来打扰你,这个赔本买卖不能做。第二,很多时候不打扰人,事情根本就做不成。延伸开来,不会打扰领导,有时你应得的东西根本就拿不到;不会打扰老师,你本应学会的知识永远学不会。

我要教给他或她的,将是两条:

1. 打扰人要看时机。

学会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场合、打扰“正确”的人。这样才能把事情办好。一味地不打扰人,畏畏缩缩,永远不能成事;但学不会在正确的时机打扰人,等于是给自己找麻烦、下绊子。

2. 要学会遵守规则,无论是潜规则还是显规则。

因为违反规则的成本实在是太大了。不作弊是因为一旦被抓到就会被开除;不闯红灯、不变道加塞是因为那是在拿自己的生命冒险;在不准吸烟的地方吸烟、手机开外放打扰人休息,等于是在脸上写“没朋友、注孤生”。况且p民一般是没什么违反规则的资本的,假如实在想违反,那你必须先摆脱p民的身份。

至于“不要打扰别人”,QTNND,让小日本去遵守吧。

我一直觉得,奉“不要打扰别人”为圭臬者的心里,往往还有一句没说出的话,“别人和我没关系,出了事别找我”,私以为,这样的人是不大适合做朋友的。

点评

给力: 5.0
给力: 5
  发表于 2018-8-30 10:58

评分

参与人数 1爱元 +4 收起 理由
龙血树 + 4 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8-8-29 22:23:18 | 只看该作者
郊区和农村,对交通规则比较无视。

谈事情就事论事比较好,从一件小事情,不要引申太多。文章作者这一点没有把握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8-8-29 22:26:04 | 只看该作者
smileREGENT 发表于 2018-8-29 20:55
抛开闯红灯不闯红灯,个人觉得,我从小受到的教育里,有很大一部分,更有许多潜移默化的,就是“不要打扰别 ...

赞同两条。

最后一段不一定:有很爱打扰人的人,但很不爱帮人。也有正好相反的。都为数不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8-8-29 22:30:0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mileREGENT 于 2018-8-29 22:46 编辑
龙血树 发表于 2018-8-29 22:26
赞同两条。

最后一段不一定:有很爱打扰人的人,但很不爱帮人。也有正好相反的。都为数不少 ...


是的,说句大言不惭的话,俺可能就属于不怎么喜欢打扰人,但很乐意帮人的。是以有了“你不去打扰别人,别人却一定会来打扰你”这么痛的领悟

但更深一步想,这种并非是不想打扰人——这是俺从自身出发的认识,可能会有些狭隘:

俺并非只求奉献,不求回报的圣人。可为什么有时候理应张嘴提要求的时候,张不开嘴呢?就是因为“习惯”了不麻烦人,进而丧失了合情合理“打扰”别人的能力。

窃以为,这一类——习惯于被打扰,却不怎么打扰人,是算不上奉“不要打扰别人”为圭臬者的,因为并非是不想打扰,而是被习惯给束缚了 ( 强词夺理一下:P

奉“不要打扰别人”为圭臬者,用句时髦话,也可以说成“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8-8-30 13:35:17 | 只看该作者
这个还是看法律的,有些国家是“闯红灯撞死责任在闯红灯者”如美国;有些国家是“闯红灯撞死责任在司机”如欧洲。中国是先学美国再学欧洲,现在执行的更奇葩,闯红灯撞死责任在闯红灯者和司机,但赔偿在司机。司机无责的话,基于人道主义对弱势人要赔钱,基于无责保险公司不赔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8-8-31 22:39:0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易水 于 2018-8-31 22:41 编辑
smileREGENT 发表于 2018-8-29 22:30
是的,说句大言不惭的话,俺可能就属于不怎么喜欢打扰人,但很乐意帮人的。是以有了“你不去打扰别人,别 ...


老师给你回答问题是本职工作,根本不能算是麻烦。其他的情况,你是习惯了不麻烦别人,还是隐隐害怕被拒绝呢。如果是前者,那有人死乞白赖地非要帮助你,你应该觉得很不舒服的,如果实际需要但是张不开嘴,那常常还是后者。简称:脸皮太薄。需要锻炼。判断时机肯定是重要的,人家在忙你非要麻烦人家,肯定不会有什么好结果。别人心情不好,你一定要凑上去,那就是现成出气筒。

别人一定会来打扰你,那是因为别人有几十亿呢,总有能张开嘴的。有的真的需要帮助,有的和你有来有往,感情融洽,有的是在利用你。你把最后一种鉴别出来,然后说不,就不会觉得痛了。助人是快乐之本,被人利用则不是。

评分

参与人数 1爱元 +4 收起 理由
龙血树 + 4 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8-9-1 07:08:38 | 只看该作者
易水 发表于 2018-8-31 22:39
老师给你回答问题是本职工作,根本不能算是麻烦。其他的情况,你是习惯了不麻烦别人,还是隐隐害怕被拒绝 ...

醍醐灌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5-7-2 01:53 , Processed in 0.037334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