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33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Hard ROC 2.5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8-4-9 11:42: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18-4-8 21:43 编辑 6 c+ k" m7 O2 _+ t' W9 G7 v

$ i. V1 D4 H) R7 v/ h) y! P* T+ q8 HHard Rock Café是美国的一个时髦人的去处,有吃的,有喝的,但主要卖点还是与滚石音乐有关的主题装修。很多大城市都有这么一个甚至几个Hard Rock Café,美国之外的很多国际城市也有这东西。多年来,台湾当局力图打造坚固防御,用双关的Hard ROC作为守岛概念的品牌,既有强悍、坚固的意思,又叫起来响亮。实事求是地说,就字面而言,这是一个不错的品牌。
5 p2 w( J: }+ V9 w; G" L6 x5 C$ Y' |; y$ t

9 s* t7 n, r6 \: @Hard Rock Cafe可算美国“软实力”的小象征,这是东京; u3 g& M) v- X) l6 I

; O% Y/ c5 f4 [; ^9 A, }
- f3 e) C- `3 |5 ~但Hard ROC是台湾打造的守岛概念4 U9 i, O- ]) `9 n, ~( p% L* l7 N
- S) \, ]  y0 d  L
原版Hard ROC承认两岸实力不均衡的现实,强调非对称反制,但实际上还是很对称的。Hard ROC由“爱国者”(尤其是PAC3)防空导弹打造反导网,由F-16打造空中防线,在海上则由“基德”级驱逐舰、“佩里”级护卫舰、“光华6”级导弹艇和谈论已久的潜艇打造海上防线,由AH-64D“阿帕奇”武直和拟议中的M1A2“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打造水际滩头防线,武装对抗解放军的登陆大军。台湾方面甚至有谈论,要在确认登陆作战在即的第一时间立刻升级,出动巡航导弹和战斗机空袭,一举打掉集结在东南沿海集结的解放军两栖船队,最大限度地破坏登陆意图。
; d/ D9 T! W4 y4 e# b  I2 p+ ^/ j# ^+ A
2 V1 o, {+ K' a: h" l, g8 ^
坊间对解放军攻台一向充满想象
& Q! F( e4 @( u7 \6 p, U4 `. ?5 ^' F  |$ F; C+ I/ T& [
4 M: J" `+ F; T' E" s* @2 |
台湾还对武力反制充满想象
- T# G# o% F! t3 H8 V' Q6 q4 W  J4 t. Q" W$ Y- N
不管是数量还是质量,两岸力量对比在迅速向大陆一边倒,这样的传统防御是死路一条,但也是台湾当局不得不考虑的路。否则就只有缴枪投降了。试图在D-1日先发制人,那是嫌死得不够快了。
9 F, D. G- d. I* r- w4 B# Y2 ^" m9 {! i
不过,总是有“热心人”为台湾的武力拒统出谋划策。2014年,美国战略预算评估中心(简称CSBA)发表报告,以Hard ROC 2.0为名,提出分散实力,弹性防御,以制造最大伤亡而不以御敌于岛外为目标,真正打一场非对称战争。2 s' }, s- `  |. [! O0 V
% A! M! e" o' h) A' A. [
CSBA把台岛防御分为三个方面:防空、反舰和反登陆,提出以大量微型潜艇为反舰主力,构筑海峡防线;以卡车发射的反舰导弹为反登陆主力,机动发射、拦截登陆舰船;以卡车发射的ESSM为防空主力,打一场防空游击战。! G$ M4 Q# B; A
# T$ o- G" k' f: D" K. U
台湾当局很快就拒绝了CSBA的“好意”,强调继续寻求美国出售F-16C/D和常规动力潜艇。1 s* |# O( g4 [; X2 y( @

% N  C, D9 n$ m! y+ B7 q: n; Z4 `5 n8 o: i  g7 d
ESSM原本是舰射的% x* A- q& n# K! p1 U9 F

7 h; P. t8 }: v0 a
& B  Y8 X9 m3 }! L但在Hard ROC 2.0里,改成陆基8 B, z: q- f+ e9 _  }1 H; c
# N( P9 [8 s0 f9 c

" G; j( T7 d& [* }" H+ I/ K( o; PHard ROC 2.5里,进一步改成SLAMRAAM& S3 s0 o. i2 }5 `( S
7 p, u$ [9 e/ k5 x$ R6 f! {5 m) c
大概是为了强调态势的严重性和弹性防御的必要性,2016年,兰德公司也推出专题研究:《台湾的防空选项:相对成本与作战成效评估》,也提出放弃以战斗机为中心的传统防空理念,最多购买57架可短距起飞的F -35B ,但用“哨兵”雷达与车载发射的AIM-120导弹组建21-40个防空排,放弃要地防空,以保卫台湾的“爱国者”和“天弓2/3”防空导弹与机动反击部队为目的。这是CSBA的Hard ROC  2.0的更新版,姑且称作Hard ROC 2.5,尽管兰德并没有用这样的称呼。但这一次,台湾当局装聋作哑,不予置评了。' u$ O; l0 ^# t4 H- V. W5 b

6 `$ L& c7 H+ ?# Y2 Q2 t% y  H6 ^  K( E% A* M; Y# m
可巧,也门胡塞武装土法打下沙特F-15,重新引起人们对Hard ROC 2.5的兴趣
2 v1 q& o8 {! p9 e! ]( j/ y& d8 f" F. V. E1 `" x" ?
可巧,也门的胡塞武装通过“陆地米格-29”的办法,用拆下的米格-29雷达与R-27空空导弹,土法打下了两架沙特F -15(沙特方面不承认被击落),重新勾起了人们对Hard ROC 2.5的兴趣。
4 r  Q5 U2 r9 c5 m/ s: ?  {- @3 ?, L1 D& h, [
一旦台海战争爆发,空中一定是首先争夺的焦点。按照台湾和美国方面的分析,大陆军事行动的升级顺序为:" F" M$ I7 V) U9 M* N
1.        恐吓
7 B5 k; F) l3 \& c5 x  j, P0 ?2.        封锁  e$ y3 a: q+ ]6 i
3.        轰炸
/ i1 P5 r3 R- c% s3 l) O3 {3 r4.        登陆
/ |1 U' Z5 j# }( Y
/ a( v1 x3 w+ ~( p: @# \现实地说,一旦台海战争爆发,如果还存在恐吓、封锁、轰炸阶段,那只可能是战术性的、过渡性的。即使在最理想情况下,恐吓也只可能迫使台湾退回不统不独的原状。这不是理想状态,只是避免战争的不得已状态。不统不独的现状一旦打破,就只有往前走,一举解决统独问题。封锁与轰炸也很难迫使台湾弃独求统。而且这样的行动夜长梦多,百弊丛生。解放军一旦开始行动,只可能专注于一个目的:尽快登陆,追求快,不怕拖。: F& P$ x! ^" m0 T3 [
/ ^. i# \' \( d; v: F) L# q* S- P
因此,对台湾而言,空中对抗从反骚扰、全域防空到野战防空迅速变化,其中反骚扰顶多是转瞬即逝的过渡状态。! v; |3 W- t: {

6 x, F2 H. u4 L* q2 S! e! N7 f7 {, y2 q: y- E
台湾防御的关键在于空中
' m  u- P8 @3 P3 S& E# X/ M; c/ g& M2 Z  o! M

0 U1 Y- F& l/ N3 y+ T; u& O但到了这份上了,恐怕除了喜感就什么也没剩下了- Z  r+ L6 f+ F# ^! K
* `( g1 B/ l/ n, A! u5 W9 N% _

% L0 J8 ]" P: H. ], X  {% {5 \这东西更加靠不住# \5 e8 f6 p( E, k& D  J

* x# r% U" B6 }/ [台湾的传统防御思路是以全域防空为主,战斗机作为主力,“爱国者”PAC-2和“天弓2/3”中远程防空导弹作为重要辅助。在数量和质量都占优势的解放军空地联合打击面前,台岛全域防空的有效性已经不值得花时间讨论了。台湾还有打造“防空刺猬”的想法,在战斗机靠不住的时候,以地制空,用“世界上密度最高的防空导弹”确保台岛防空。这依然是全域防空,只是放弃战斗机,改为依靠防空导弹。这也是美国智库急于劝说台湾把精力集中在野战防空的道理。2 k1 z4 l7 K! b3 z/ i
$ a8 v) z5 \4 [8 N. i, s- `3 ~% L
台湾现有防空导弹包括3个连的“爱国者”PAC-2(另外订购了7个连的PAC-3),6个连的“天弓2”,19个连的“霍克”,加上24个连的“天空卫士”双35高炮,还有众多“毒刺”近程防空导弹(包括车载版的“复仇者”系统)和一些“小橡树”防空导弹。
, b3 c0 {0 h/ O) t& X7 D
3 N; h' T% Y, [( K. y8 M8 O" z$ o/ s: K: V( w, L
爱国者
' ^0 A9 m- B: O+ E& W" k
& n- d( v6 u$ O" h7 h
. j) H* a. X' l' o1 s天弓: B) D$ _& G& v" v/ f- ^0 G6 ~

. P. S7 v0 K- B  f1 P$ J1 i
7 r; l3 j! x# N( ^* R8 O1 j不行了还有“霍克”顶着$ n! ]- t; p+ o1 t
7 J1 [" R' I7 s1 u% F; ~& E3 r

& a* [- C  f+ N3 f. A; @) g再不行还有“小橡树"
) G7 c) ~; B" n- J6 ~" F3 _' H/ i2 d( w2 W! G/ }

( ^, S' O3 g7 q到了”复仇者“也上的时候,就差不多是拼刺刀了
' R0 v/ ]9 `4 O- F1 r$ ^. O+ o
( l0 ]4 a" ~9 T  s" O“爱国者”、“天弓”、“霍克”都只有有限的机动能力,或者说是可机动的半固定式系统。在反辐射和空地火力的联合打击下,“半衰期”是以天计的,如果不是以小时计的话。“爱国者”PAC-2还有防空能力,PAC-3是反导专用的,基本上不能用于防空。“天弓1”已经退役,现在换用“天弓2”,这是在“天弓1”基础上改用X波段主动雷达制导的升级版,射程也略有增加,还具有有限的反导能力。“天弓3”进一步加强反导能力,采用Ka波段主动雷达制导和定向破片战斗部。
; Y! U0 H0 \# ~+ ~! T8 x/ ]. p
2 J/ H3 o4 S8 p" _+ a; V“霍克”是60年代的基本技术,再更新也已经老旧不堪,不堪大用了。好处是系统重量较轻,机动能力比“爱国者”、“天弓”更好,更适合在山头等特殊地形部署。现计划用“天弓3”替换“霍克”(可能共用发射架),并换用MPQ-64“哨兵”雷达增强探测能力。不过这样的“霍克-天弓”系统依然不是机动防空系统,还是可机动的半固定式,只是机动性比“爱国者”和“天弓”略好一点而已,“半衰期”没有实质性的差别。6 h& t2 [. Y8 E

6 S; e  `: l& b7 D; b" C2 ?- y双35高炮和“毒刺”导弹只能用于点防空,不到拼刺刀的时候用不上。只有早期“响尾蛇”空空导弹技术水平的“小橡树”还在服役,这对很多人都是一个惊讶,其在台岛防空作战中的作用不超过心理作用。' y0 {! r' i5 l6 E% ~2 ]! B5 j; ?8 h- \
+ t# k9 m+ s3 {( ^+ _, B* ]% @
这样的防空导弹构成是谈不上以地制空的。按照CSBA和兰德的观点,台湾需要转向弹性防空的思路。
7 S/ u2 P" D7 j5 R: A- z/ W, ~; B6 r) Q: Y. O) G
在CSBA的Hard ROC 2.0里,弹性防空以卡车发射的“增强海麻雀”(ESSM)为主。“海麻雀”是雷西恩将“麻雀”中程空空导弹改型为舰用的结果,ESSM Block 2的射程达到50公里,采用主动/半主动双模式雷达制导,主要由Mk41、48、56垂发发射,也可用老式的Mk29八联装倾斜箱式发射器发射,主要用于拦截反舰导弹和低空入侵的敌机。在Hard ROC 2.0构想里,ESSM为Block 2,采用主动雷达制导,配以红外光电搜索。这样避免了对搜索和照射雷达的需要,降低系统重量和成本。更主要的是,增加了反制困难。被动的红外光电搜索无法用常规的反辐射方法预警和压制,空中飞机经常要到防空导弹发射后,才能察觉到附近有防空导弹的存在。8 q2 ]( ?1 y7 U
0 o* m, D5 g1 r8 j; p4 K
这可能成为很难对付的防空组合,ESSM还有可观的射程,问题在于对空探测距离。在地面的红外光电探测由于工作环境和物理限制,在实战条件下低空探测距离很难超过10公里。ESSM的主动雷达制导只能用于末端制导,正常使用中需要中继制导引导到距离目标足够近的位置才转入主动雷达制导,全程主动雷达制导的截获距离有限。这些因素加上系统反应时间,使得ESSM与红外光电的组合的实战射程未必超过“复仇者”多少。
" N# _. A  j. g) V0 Z. u0 c+ u( y: b6 D. ?

0 C* V4 R& N9 _Hard ROC 2.5用“哨兵”雷达与SLAMRAAM的组合主打防空/ u6 y; x3 W4 i* O- K/ M: a! t

) T' B  ?& m( J$ ]3 \* F兰德的Hard ROC 2.5进了一步,改用MPQ-64雷达与陆射AIM-120的组合。在中程空空导弹领域,AIM-120(也称AMRAAM)取代了“麻雀”,体积和重量更小,而且从一开始就采用主动雷达制导。这倒不是说陆射AIM-120(简称SLAMRAAM)在本质上就比ESSM更先进。美国武器技术的一个特点是持续改进,交替发展。旧壳换新瓤可以保持使用上的连贯性和系统兼容性,但又大大提高性能。ESSM的制导、火箭推进剂技术都是最先进的,只是采用了“麻雀”的弹体直径和接口标准而已,以便于与现有系统适配。“标准”系列舰空导弹、“响尾蛇”系列空空导弹也都是这样的。但ESSM是舰用的,基本体积和重量都大,设计也针对海上环境。SLAMRAAM可以从悍马或者轻型卡车发射,比如挪威的NASAM。SLAMRAAM更加适合轻型高机动野战防空的需要。* J! x0 F6 R3 K( a2 _

$ A0 }8 a+ M7 E0 c) ?2 A# H2 PMPQ-64“哨兵”雷达是装在拖车上的,一辆悍马就可以拖走。这台单面的轻型X波段3D相控阵雷达可以360度旋转,转速30转/分,可通过电子回扫达到45转/分的虚拟转速;探测距离40公里,改进型增加到75公里;可在-10度到+55度范围内俯仰,在任一机械俯仰角时,雷达波束可在22度俯仰角内搜索。系统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联网能力,主要用于中低空防空搜索。
7 c6 B! o8 d2 l6 k+ ?5 F. M. `" B/ C2 q
在理论上,“哨兵”雷达与SLAMRAAM可以构成机动的中程防空导弹系统,并可提供中继制导,这几乎是弹性防空的理想平台。但凡事总是有个但是。“哨兵”雷达毕竟是精密电子设备,能够承受的震动有一定的限制,所以机动速度受到限制。在良好公路上,可以拖行的最高速度达到64公里/小时。在碎石路上,最高速度降低到48公里/小时。越野拖行时,进一步降低到13公里/小时。这个越野不是爬冰卧雪或者攀岩趟水,而是在硬土地或者草甸子上。7 U: K* ?1 w6 b7 |  S

1 M" s5 A1 v9 [5 u# H; P( O& Z在战时,良好公路是首要目标,不仅公路本身会受到打击,公路上机动的车辆也要受到打击。所谓战时可以混入平民车辆的队伍,这是一厢情愿的,甚至可以说是对平民生命不负责任的做法,与恐怖分子使用人盾是一样的性质。台岛的良好公路就这么些地段,良好公路打光后,碎石路也难逃。在缺乏道路的荒郊野地,只有13公里/小时的速度则是拖拉机在耕地,能做到多少有意义的机动,只有发挥想象力了。在理论上,“哨兵”雷达改为卡车装载没有不可克服的技术困难,机动性可以有所改善,但生存力挑战依旧。
0 Y, V9 s8 l! ^2 q8 f4 k/ Q, F# M: j
“哨兵”不是机动防空系统,必须停车,才能打开雷达,才能搜索。在使用中,这需要至少两部系统交替前进、交替开机。在高密度、高烈度战场上,这就带来严重的战斗连续性和生存力问题。在狭小但相对平坦的台岛西半部,可供建立雷达哨的地点有限,要提供稳定的观测和中继制导还要生存下来,这简直是不可能的任务。不用雷达,改用被动的红外、光电观测手段,生存力大有改善,但探测距离极大受限,回到Hard ROC 2.0的问题了。
, Y' L, A( z. s% Z1 |! c8 Y+ T! Z' [* m- P% D1 \* Y$ H6 i. X
采用快闪战术,瞬时开机,瞬时发射,快打快撤,这是另一个思路。这也是胡塞武装打下沙特战机的做法。往远了说,这还是解放军在60年代首先发明的,用这个办法打下了好几架窜犯的台湾U-2。但这对台湾防空是没用的。快闪打的是冷不防,需要对方飞机的活动相对有规律,而且缺乏时刻准备着的防空压制手段。用“哨兵”雷达瞬时开机、截获目标,在发射AIM-120导弹后,立刻关机转移,这是可能的。AIM-120可以全程依靠主动雷达完成跟踪、攻击,问题与ESSM一样,有效截获距离很短,有效的防空保护圈很小。同时,即使“哨兵”雷达关机,也已经在对方飞机的鼻子底下了,单靠关机可能已经很难逃过对方反击了。延长开机时间可以中继制导,增加有效射程,但那也增加被压制的机会。
1 j% S9 g8 A! P7 w5 t7 s8 E; ?7 ]3 S+ ]- @5 @# F
更重要的是,快闪战术是以放弃可靠、持续防空为代价的。兰德甚至建议,放弃一般的要地防空,集中保护“爱国者”、“天弓”和机动反击部队。这从美国方面最大限度制造解放军伤亡的角度来说是合理的,但从台湾的政治角度来说是不可接受的。
3 \3 \2 D; S, c, b9 ?( e
. a7 ^# p2 y: P3 q2 I; ]
% F8 i! t  ]( E台湾现有防空导弹防御圈
3 y$ c7 X' R. x+ Z% g: x2 ]  b, X: c$ l+ F% _

! x, }+ J* P, z5 H4 ^/ t$ UHard ROC 2.5的防御圈, B' M, ]: q6 T8 Y% z1 A
3 E6 s2 q7 F* `3 P, `8 `; _
在战术层面,快闪战术也有很大的问题。快闪需要一定的预警,才能知道什么时候向什么方向搜索,以最大限度地压缩搜索时间,尽快锁定,尽快发射,尽快关机转移。问题是,在快闪为主的弹性防空架构下,谁来提供这个预警?对手相对固定的活动规律是一种变相的预警,但形成这样的规律,掌握这样规律,都需要时间,而台湾防御最缺乏的就是时间。即使假定解放军大意到被台军掌握了空中活动规律,到了这个时间,台湾防御还剩多少都是一个问题。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弹性或者不弹性的防空还有什么意义?
6 w3 l# _6 W9 P# a7 S
, p) S8 J, M6 x& O/ \另一个问题是快闪难以应对高空目标。“哨兵”雷达在本质上是中低空防空用的,SLAMRAAM也没有足够的能量攻击高空高速目标。对手在战区高空徘徊,伺机攻击,尤其是对暴露的机动反击部队和岸基反舰导弹发动高空打击,对于以中低空防空为主的弹性防空就是难题。高空待机与中低空无人机侦察相结合,主动清扫防空阵地,更是难办。弹性防空与“爱国者”、“天弓”相结合,在理论上可以填补高空漏洞。但要是半固定的“爱国者”、“天弓”能在反辐射和空地联合打击中生存下来,也就没有弹性防空什么事了。为什么要守着长矛不用,非要用短剑呢?
0 F. K& {% x) H& Y5 t- X. d  Z! y$ a' Z, R9 W
即使改进的“哨兵”能用于高空防空,SLAMRAAM的射程和射高能延伸到高空高速目标,也需要“哨兵”的开机时间延长,增加被压制的危险。解放军用快闪打U-2是有特定条件的。U-2的飞行速度很低,一旦进入红旗-2的射程内,基本上就不可能逃出。快闪的目的是在远程预警雷达的提示下,拿捏好开机的时机,确保U-2进入射程。过早开机可能把U-2惊跑,而不是担心U-2的反辐射压制能力。台海的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哨兵”雷达既缺乏远程提示,也几乎肯定要遭到压制。
1 B5 V% n& Z# ~9 {. Z% ^5 ?
/ k7 V4 o3 {0 _* U7 `$ K最大的问题还是快闪本身。这是打冷枪,相当于狙击手。可以造成零星伤亡,但肯定不足以阻止坚决的强攻。解放军一旦展开攻台,就不会心存侥幸,不管是豆腐还是核桃,直接用铁锤砸,随时准备强攻。要是零星伤亡就能阻止,那还叫强攻吗?
/ E$ ^. d! k" A. _) W) ?
( f7 x( K5 O7 r; J" l4 T, k0 X以为弹性防空可以制造疑惑,使得解放军不能确认绝对制空权,因此不敢发动登陆作战,这是彻底的误判。解放军还没有在绝对制空权的情况下打过仗,连相对制空权都还是新鲜事物。零星的弹性防空是不可能成为威慑的。
8 _3 y9 F# f$ j! y0 I+ H1 _2 _
0 m6 ?3 k2 `! `: E用弹性防空保护台军的机动反击部队、阻止登陆,这更是不靠谱的事情。要是连连续开机都做不到的弹性防空就能确保机动兵团作战,那对方的空军是形同虚设了。且不说具有强大机动与火力的登陆兵团,得到海空和远程火力支援的水银泻地式提前行动的特种部队或许已经使得尚存的台军机动反击部队和防空体系陷于瘫痪了。6 e5 j' S$ @( h- `1 d
! p6 h( }5 L* L( c' F
很高大上的美国智库如CBSA还有一些奇怪的计算方法。比如说,以前南斯拉夫战争期间北约的总投弹量作为基准,用塞尔维亚的人口、面积和GDP平均,得出靠轰炸迫使投降所需的人均、单位面积和单位GDP投弹吨位。然后假定解放军在战区投入500架飞机和每日投弹量750吨,再用台湾的人口、面积和GDP来套,计算出需要时间。按照面积来算,需要2天就能使台湾投降;按照人口来算,需要10天;按照GDP来算,则需要80天。这成为台湾能坚持多久的依据。问题是,不同计算方法的目的是互相验证,不同计算方法得出大体相同的结论,可看作可靠。但计算结果的差别如此巨大,本身就说明了计算方法的不靠谱。或者说,塞尔维亚与台湾根本不可比。
+ e  z6 _" q3 b8 O7 W
) A$ W# ^5 f1 ?至于鼓吹台军放弃滩头,退守城镇和山区,打游击战,打持久战,用大量伤亡迫使解放军放弃攻台,这已经不值得评论了。" K; G  Q5 E3 U4 h) }
% n/ T+ z0 D* c

8 B3 }  X" o8 a# j离地下工事近一点,这是好主意,多带水和干粮,躲过一阵子,可能就没事了
  o3 W1 J2 O% ~' \- T* C; O/ L% _1 h+ e. y2 S: Y# f9 a
7 |; r* K: f% Z( X, |
这涂装挺好看,留着,航展娱乐用
0 `: J1 [4 f' t5 X3 H$ {0 a( N# ^$ ?) o0 E( z! B
弹性防空也好,快闪也好,防空刺猬也好,都是白搭。Hard Rock Café还是不错的去处,但Hard ROC就别奢望了。该吃喝就吃喝,该投降还得投降,思路要清楚。
1 p3 t  }$ G( U; Q) t0 w7 V

评分

参与人数 3爱元 +12 收起 理由
mezhan + 4
莱茵河 + 4
nettman + 4

查看全部评分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9-7-4 11:03
  • 签到天数: 814 天

    [LV.10]大乘

    沙发
    发表于 2018-4-9 14:50:11 | 只看该作者
    台湾问题应从长计议,不急在一时,留待10年20年后解决。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5-5-22 08:12 , Processed in 0.040609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