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衰 2019-4-22 06:37 |
---|
签到天数: 488 天 [LV.9]渡劫
|
板凳

楼主 |
发表于 2018-4-8 10:25:22
|
只看该作者
f% `: J; ?; |. h0 j) z: ]8 d
谋略
; C4 H. p8 o1 c0 W. {$ a! r) l7 L1 R. A1 G0 b' ?8 N& N: O5 m
当然,沙特方面再骄狂,硬件实力还是杠杠的。胡塞武装要想以弱胜强,还得靠谋略致胜。
0 H* ]2 c6 ~ o2 t8 S$ `7 ^( ?/ u: v0 J
综合各方面信息,可以肯定的是,胡塞武装使用了美国FLIR公司生产的红外光电系统跟踪了这架战斗机。并择机从地面发射了一枚R-73近距格斗导弹。间隔数秒钟后,又从地面发射了一枚R-27T中距红外空空导弹。
2 ?' J( N3 W% C; i/ `6 n& t9 g+ m' `) g$ n6 R6 c
有分析认为,胡塞武装从趴窝的米格-29SMT拆下ZHUK-ME平板缝隙天线PD雷达及计算机火控系统,将其交联到地面发射架上,指挥了这次R-73和R-27T的偷袭。1 t. k+ L! ^! l2 |/ ]
3 D+ ?+ S, Z U- M8 t; X! ~6 M乍一听,这种说法似乎很有道理。也门内战爆发前,也门政府军空军的确拥有米格-29SMT,理论上存在将其改装成地空导弹系统的可能性。但是不要忘了,和用零件DIY电脑不一样,这种改装技术难度可大了。最起码你必须对系统进行精确校正。没有校正过的雷达,除了打草惊蛇,别无他用。胡塞武装有这个技术水平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支持胡塞武装的伊朗有这个本事吗?从两伊战争中的表现来看,这种可能性极少。况且伊朗空军并未装备米格-29SMT,指望他们触类旁通,还不如祷告“真主保佑”更靠谱。当然,这个技术难度对俄罗斯来说根本不是个事,俄罗斯也有在也门给沙特“上眼药”的动机和政治需求。不过,这种猜测没有任何证据支持。0 j9 }. }& i0 f. Z+ w6 B. y- d
) A& a O0 \" h a( S; {; O+ T
2 q* E( F( k5 K3 O
R-27弹体中部4片巨大的倒梯形差动弹翼
0 }* k/ V' u% w, d. b! ^/ j: u. ?( L$ Y3 z! [8 F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如果真是用雷达火控系统引导攻击,一定会触发F-15SA上的雷达告警器。战机进行电子欺骗和压制的同时,应该抛射箔条弹,而不是红外干扰弹。所以,笔者认为,这次胡塞武装是根据沙特战机活动规定,预先将导弹埋伏在战机航线附近,用战机无法察觉的红外光电系统对其进行跟踪,操纵发射架指向目标的同时,给R-73和R-27T通电致冷,待2枚导弹的红外导引头均锁定目标后,一先一后地发射了出去。2 j' h, }9 O1 {" C' a
$ G+ y) G+ }# D空空导弹改为地空导弹,这在全世界都是屡见不鲜的。由于低空空气相对稠密,导弹离架前又没有载机赋予初始速度加成,因此改从地面发射后,导弹最大有效射程较空中发射有大幅度缩水。但在此次事件中,由于战机飞行高度低,导弹航路捷径小,射程缩水根本就不是个事。虽然红外光电系统只能测角,无法测距,但在近距离内,只要导弹的红外导引头锁定了目标,不测距就发射也能保证战机处在导弹有效射程之内。; H7 k, a* Q; \0 U1 ~1 W
O( r/ r! K" n
R-73先升空,R-27T隔几秒再发射,这个看似稀松平常之举其实大有奥妙,充分体现了胡塞武装对手中武器的深刻理解和谋略。$ G9 |5 N& c8 O# j& M, b& r: B6 W" X. n
; t7 H5 O7 z& Y; x" O0 _- e8 sR-73和R-27T虽然都是红外点源寻的导引头,但是结构和指标特性差异很大。R-73导引头是标兵80型,焦距约46毫米,没有复杂的透镜组合,采用锑化铟光电二极管,主要捕获飞机蒙皮信号为主,瞬时视场角为2.5度。R-27T用的是TGS27导引头,焦距99.8毫米,有复杂的高精度复合透镜,同时有锑化铟和硫化铅光电二极管,既能针对飞机蒙皮,又能够针对尾流高温和尾喷管,瞬时视场角为42分。之所以这么设计,是因为R-27T作用距离比R-73远得多。而距离越远,目标飞机姿态越不确定,致使信号主体不确定,可能敌机机体大面积对准导引头,也可能尾喷管朝向导引头,甚至导引头直面的是敌机尾焰高温气团。简单概括,R-73导引头覆盖红外波段带宽窄,而R-27T的导引头覆盖红外波段带宽要宽得多。# P/ U, p- A. n/ j
1 ^ [/ i2 {* F/ y
很明显,胡塞武装考虑到沙特战机可能的机动应对,因此让射程短的R-73先升空佯攻,再让射程远的R-27T打主攻。因为后者导引头更能适应空中对抗时变幻莫测的势态。R-27T虽名为中距空空弹,但得益于复杂的气动外局,该弹在弹道末端的可用过载、敏捷性、爬升和转弯角速度等各项指标上,均不逊于主流近距格斗导弹。即便F-15SA做大过载机动,R-27T也能轻松应对。还有很重要的一点,R-27T技术手册规定,必须在前一发导弹发动机停止工作后,才能发射R27T,否则会引起红外导引头误捕获。考虑到R-73发动机工作时间不到3秒,因此R-27T间隔数秒再升空时,R-73发动机已熄火,避免了两枚导弹互相干扰。由此可见胡塞武装这次伏击,必定经过了长时间的精心谋划。
" X5 p$ n/ {9 F( V$ Q9 M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