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K8 p( v5 E) B! ^纵观武器发展史,无论是陆上野战防空领域,还是舰载末端拦截领域,都曾流行过“弹炮合一”的概念。不过,各国探索虽不少,但真正服役的陆上弹炮合一防空系统,只有苏俄的“通古斯卡”、“铠甲”以及我国的PGZ-04A,舰载末端拦截方面,只有苏俄的“卡什坦”实际装舰使用。究其缘由,弹炮合一系统弊多利少,效费比远低于预期,是其“开花容易结果难”的主要原因。 9 |9 q+ ~/ F( @9 I2 ^ , n# Z. S' P: b' I- c L
0 P. ^2 ^3 D! Z7 i7 v8 K; c
客串防空火力的M6“线卫”战车,实际上就是在M3骑兵战车上装“毒刺”导弹 5 C2 O! M4 P- E* w/ f+ G7 s. w3 k& T
同理,短期内研制出一款类似于AN∕TWQ-1“复仇者” 全动化近程机动轻型防空系统,对中国军工企业来说也并非难事。笔者以为,这样的系统除了要像AN∕TWQ-1“复仇者”那样,装备光学瞄准具、前视红外系统、自动视频跟踪系统和激光测距机,使之具有一定的独立作战能力外,还必须加装车际数据链,使之能融入旅级野战防空网络,共享红旗-17搜索雷达及其他系统获得的空情情报,这样将极大提升这类系统的防空效能。) e' @) t3 S- g/ b) a9 p
3 e- d+ c3 U( }' H- ~: r) G) M
当然,目前PGZ-07车龄还很新,淘汰还是很遥远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加装车际数据链,让类似于AN∕TWQ-1“复仇者” 的全动化近程机动轻型防空系统分享PGZ-07那套昂贵的火控系统获得的空情信息,亦是提升旅级野战防空系统整体效能的有效手段。& K3 w: f1 ^% g-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