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6-3-6 10:27 |
---|
签到天数: 1 天 [LV.1]炼气
|
本帖最后由 gordon 于 2011-11-16 14:13 编辑 . W6 J* ]9 t N0 |, p2 p
gordon 发表于 2011-11-16 07:48
8 Q5 m& D1 z9 K3 c. @" N红缨枪较刺刀来说有几大优势:首先它更长在面对对手时心理就占有优势,其次它比鬼子的刺刀更轻,舞动起来 ... $ V1 Z* d2 z r( ]3 b0 ~
! ^. ]9 S" p" u大刀和长矛常常并称,那么大刀效果怎么样,好用吗?! e1 T" B2 B, v/ I7 |
1 a7 l- T& ?. E% l- u
在真实的白刃战中,枪刺以迅速有力的直刺为主,目标在对方胸腹,而大刀限于其型制,以对敌上半身的劈砍为主,两者各有利弊。大刀防御敌方的直刺,只有将对方的枪身或刺刀格开,如果没有足够的力量和技巧是不容易办到的。大刀的优势在于刀重势猛,砍上非死即伤,但其作用距离有限,必须尽量贴近敌人身体,因此最适合在工事、房屋、树林等空间有限的环境中使用。而在开阔地形或冲锋时,除非敌人在气势上被己方完全压倒,否则持大刀者难以占到便宜。同时,大刀要求使用者有比较好的武术功底和身体素质,并经过长期练习,才能运用自如,而刺刀拼刺的训练则相对比较简单。此外,大刀对使用者的脚法要求也很高,因为大刀相对带刺刀的步枪来说比较短,短兵破长器,要点在于脚下疾速灵活,因此武术家常有“短见长,脚下忙”的说法。明代吴殳说:“大刀击实之法则在斫其枪杆,枪杆被斫,不断折必粘住。杆被粘住,则不能闪转颠提,刀更进步,必伤人矣。”但是如果敌方步伐也非常快捷(抗战初期日军的体力和训练水平普遍在中国军队之上),“击实”之法将可能沦入最危险的“拙力”境地,持刀者必败。而且在除肉搏外的其他形式战斗中,大刀基本上没有用武之地,作为辅助兵器也非常勉强。 - m# H+ O0 j# H) b2 t
# j. e& o8 \% \
由于大刀对抗刺刀时固有的弊端,当时国内有识之士曾对此进行过研究,并试图从改进刀法上来加以克服。
" W1 ?) H% y0 t& [李尧臣(1876~1973年),河北冀县人,清末镖师。1931年,29军副军长佟麟阁聘请他为武术总教官,李针对原有刀法比较复杂、未经良好训练则很难发挥作用的弊端,结合传统的“六合刀”法,改进创编了一套“无极刀”法,连劈带刺,动作简单有效。以大刀对付敌刺刀时,常用的一招是:出刀时,刀斜向右下方,刀口朝自己,当对方刺刀直刺时,大刀斜向左上方抡动,以刀背磕开敌枪,同时刀锋立即向前劈下,劈、砍连为一体,对手来不及回防,已经身首分离。29军大刀队在长城抗战中所使用的正是这一套刀法。# I8 D' d9 Q7 X) O7 Q. D
) @6 V! {5 R5 T但是,实战毕竟不是武术对练,特别在对付以现代化装备的敌寇时,这些刀法对于提高大刀这种原始兵器战斗力的有效性显然很微弱。即使是“喜峰口大捷”也不能证明大刀的有效性,尽管是突然发起的夜袭,而且进攻前还向敌军营帐投掷了大量手榴弹,歼敌总数也不过800余,29军自身阵亡却有近600人,王长海团副团长胡重鲁,营长王凤芝、苏东元均在夜袭蔡家峪之战中牺牲。虽然大部分伤亡是在撤退过程中发生的,但若换用其他任何一种兵器,取得的战果恐怕也不会在大刀之下。 5 i' X. I, v: z$ O) s
) W, y2 G. n, u7 O5 ?6 ~
注:这一招的关键是“磕”,利用厚背大刀比较重的优势把刺刀磕开,个人觉得这个非常不靠谱,除非是经过长期训练的老兵,才能使用这种连磕带削的技术,如果对手体能好、臂力比较强也实在是够呛。反正tg 肯定是用不了这一招,饭还吃不饱呢,哪有力气用大刀啊。
5 r$ N+ k) l5 [6 ?8 ^ P1 k9 j, d. [2 Z* v4 S9 T0 @$ ~# u
同样是29军,同样是大刀,4年后的“七·七事变”中再未能取得类似喜峰口的战绩。
( D! L, ?/ s( S) J: z
' H4 v& Q4 o8 }5 X% D! N+ F/ L4 Q大刀的精神价值大于实战价值最直接的证据就是,待抗战全面爆发后,除了极少数例外(如由军法处或督战队使用),国民党正规军中已不再装备这种武器。正面战场上最后一次大规模使用大刀是在1939年的第一次长沙会战期间,刘汝明的68军大刀队以肉搏歼灭日军300人,但随后遭到日军毒气袭击,中毒达400余人。尽管整个抗战期间中国军队都严重缺乏步枪,但1939年以后正面战场上的肉搏战中,国民党军队几乎全部改为使用刺刀。 % S7 L' E! l0 t( G" h5 F" A
6 c9 Z: ^8 {1 Y6 }) r
注:李尧臣这个改进是最不错的了,当时还有其他的武术名家也进行了研究,没有任何进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