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386|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音乐] 《一样的月光》&《 鹿港小镇》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0 18:51: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就我浅薄的对电影和音乐了解,还没有发现有哪部电影能象《搭错车》这么怪异。――电影早已被遗忘了,而电影中的歌曲却永世流传。电影的女主角是谁,想都想不起来了,而电影歌曲的演唱者却一跃从华语歌坛新人变成了大姐大。电影有没有开创一个时代不知道,电影原声大碟却实实在在的终结了一个时代――一个以邓丽君为代表的柔美女声的时代被苏芮的钢片般的声线勒死了,女子也可悲亢,女子也可豪迈,黑色摇滚开始横扫那个年代(男黑罗大佑,女黑苏芮)。

不过看看这张大碟的创造班底,李寿全、侯德健、罗大佑、梁弘志、陈乐远、吴念真。哪一个都是后来威震台湾甚至华语歌坛的领军人物,这些精英凑在一起,作出的大碟,不是经典,天理不容!所以《搭错车》原声大碟能够位列《台湾百大专辑》第二,而且这些精英组合的创作只此一盘,永成绝响。

这张专辑中,广泛流传的除了表述亲情的《酒干倘卖无》以及经典爱情对唱《请跟我来》和爱情自省独白歌曲《是否》外,《一样的月光》以其独特的直击大时代的变革的歌词气势磅礴的编曲经苏芮悲亢高昂的演绎,如一杯浓浓的烈酒,沁入心肺,掉头又直击脑门,那种眩晕的感觉,不醉的人无法体味。



什么时候
儿时玩伴都离我远去
什么时候身旁的人
已不再熟悉


歌者先以平和的声调发出一连串的疑问,这个时候我们还不明白歌者要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只是从离去的玩伴和不再熟悉的身旁的人的描述中,开始逐渐体味到一丝孤独和无奈。

人潮的拥挤
拉开了我们的距离


然后歌者以几个简单的词“人潮”“拥挤”“拉开”“距离”登时将一副活生生的画面展现在我们面前,喧嚣的“人潮”,孤独的你我,玩伴,距离,拥挤的身旁的人,不再熟悉,玩伴,拉开距离。层层叠叠的画面,被这几个词前后呼应着勾勒出来,在我们的脑海中流淌,勾起了我们的回忆,并融合一起,歌者的情绪已经开始将听者的情绪逐步的调动起来。

听到这一段时,你的体味也许还是歌曲不过是在描述活于世间无法派遣人性的孤独。相同的作品不少,比如黑豹那首超流行的《无地自容》

人潮人海中有你有我
相遇相识相互琢磨
人潮人海中是你是我
装作正派面带笑容
不必过份多说自已清楚
你不必过份多说你自已清楚
你我到底想要作些什么
不必在乎许多更不必难过
总究有一天你会明白我
总究有一天你会离开我
人潮人海中又看到你
一样迷人一样美丽
慢慢的放松慢慢的抛弃
同样仍是并不在意

不再相信相信什么道理
人们已是如此冷漠
不再回忆回忆什么过去
我不再回忆回忆什么过去
现在不是从前的我
曾感到过寂寞也曾被别人冷落
却从未有感觉我无地自容
我不再相信
hi ye hi ye


黑豹用一首歌曲,愤怒的咏叹的一种情绪,在《一样的月光》中,用六句平平淡淡的话,完完全全的表达了出来,词作者驾驭文字的功力,可见一般。

沈寂的大地
在静静的夜晚
默默地哭泣

这时,歌者突然一转,从对自身内心的描述变成了对外境的描写。“沉寂”“静静”“默默”几个形容词又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副画面,只是这幅画面是拟人的,大地能让我们想到什么?国家、家园、民族或者早已溶于我们血液中的固有的东方民族的价值观、人性?大地为什么沉寂,为什么要默默的哭泣,为什么哭泣还要在深夜中?还不知道答案,但惆怅和悲凉已经开始在我们胸中弥漫。

谁能告诉我
谁能告诉我
是我们改变了世界
还是世界改变了我和你
谁能告诉我
谁能告诉我
是我们改变了世界
还是世界改变了我和你

歌声在这里突然变化,如黄河流到壶口,急转而下,气势摄人。“谁能告诉我 谁能告诉我”歌者用两个高亢的问句,将一种悲愤的情感宣泄的淋漓尽致。“是我们改变了世界 还是世界改变了我和你”整首歌曲到这里豁然开朗,原来作者要表达的是人成长过程中价值观、人生观不断的幻灭,这种幻灭是一种必然也是一种无奈,是成长的烦恼,是无法回避的涅磐。但是如果仅仅描述一种内在的人性的变化,这首歌很难让在高速奔腾的生活中的人们有过多的思索,毕竟成长是每一代人的烦恼。所以作者笔锋一转,人性的变化开始与时代的变革结合起来。这正是老罗惯用的套路,所有前面密密麻麻的铺垫,可能只为歌曲的最后两句打埋伏。

一样的月光
一样的照着新店溪
一样的冬天
一样的下着冰冷的雨
一样的尘埃
一样的在风中堆积

愤怒之后的小憩,曲调在这里婉转起来,一副淡淡的水墨画,开始在我们眼前缓缓的展开,月光、溪水、冬雨、尘埃,熟悉的家乡的风景

一样的笑容
一样的泪水
一样的日子
一样的我和你

歌声又转高亢和愤怒,连着四个急促的“一样的”,如胸中之火,喷发而出。只是这火,越发的悲凉。

什么时候蛙鸣蝉声
都成了记忆
什么时候家乡
变得如此地拥挤
高楼大厦
到处耸立
七彩霓虹
把夜空染得如此的俗气

歌声到此,终于开始点睛,歌者愤怒的原因,已经完全展开。“蛙鸣蝉声”组合的宁静画面与“拥挤”的高楼大厦对应,“七彩霓虹”与前段的“月光”“溪水”对应,现代化的进程对原有文化的冲击,跃然纸面。

谁能告诉我
谁能告诉我
是我们改变了世界
还是世界改变了我和你
谁能告诉我
谁能告诉我
是我们改变了世界
还是世界改变了我和你

急速的节奏、爆烈的鼓声,一咏三叹中,反复强调了歌声的主题“是我们改变了世界 还是世界改变了我和你”。

人类文明的进程,或者大工业化的进程到底带给了我们什么,是幸福还是毁灭?

歌中没有答复,也没有更深度去挖掘这个命题。我相信对此,作者也不满意。不久,罗大佑通过那首石破天惊的《鹿港小镇》将这个探讨更深的延续了下去。


鹿港小镇


假如你先生来自鹿港小镇  请问你是否看见我的爹娘 我家就住在妈祖庙的后面  卖着香火的那家小杂货店     
假如你先生来自鹿港小镇  请问你是否看见我的爱人想当年我离家时她已十八  有一颗善良的心和一卷长发   
台北不是我的家  我的家乡没有霓虹灯                 鹿港的街道  鹿港的渔村  妈祖庙里烧香的人们 台北不是我的家  我的家乡没有霓虹灯               
鹿港的清晨  鹿港的黄昏  徘徊在文明里的人们   
     
假如你先生回到鹿港小镇  请问你是否告诉我的爹娘 台北不是我想象的黄金天堂  都市里没有当初我的梦想  

在梦里我再度回到鹿港小镇  庙里膜拜的人们依然虔诚 岁月掩不住爹娘淳朴的笑容  梦中的姑娘依然长发盈空  

再度我唱起这首歌  我的歌中可有风雨声 归不到的家园  鹿港的小镇  当年离家的年轻人        
台北不是我的家  我的家乡没有霓虹灯 繁荣的都市  过渡的小镇  徘徊在文明里的人们  哦--

听说他们挖走了家乡的红砖砌上的水泥墙  家乡的人们得到他们想要的却又失去他们拥有的        
门上的一块斑驳的木板刻着这么几句话 子子孙孙永宝用  世世代代传香火  
啊--鹿港的小镇



在这首歌中,罗大佑放弃了《一样的月光》中通过对环境描写来烘托人性的比、兴手法,而直接以一个“北漂”(漂在台北)自言自语式的感受、回忆和描述,直截了当的述说了大时代下人心的迷失和失去“根”的痛苦。对于听者,这种冲击比《一样的月光》来的更猛更烈。

有人说,《鹿港小镇》写得是青年人理想的幻灭,但不仅如此。六十年代的台湾,正如八十年代的大陆,经济开始逐步腾飞,西方文明潮水般涌进,传统的、沉疴于中国人心中的东方文化开始变异、沉落直至消逝,就连“春风难绿”的古老的小镇也“挖走了红砖砌上了水泥墙”。古老的东方文明已临近了幻灭的边缘,霓虹灯湮没的妈祖庙、被科学游戏污染的天空、永远烧不净的垃圾和塞车永远塞不停的街道、价格每一天高味道反而不好的苹果、带着面具终日无法面对自己的人类……“异化”终于登陆这块古老的土地。撕天裂地的电吉他中爆发出的“家乡的人们得到他们想要的却又失去他们拥有的”的呐喊声里,我们听出的更是对古老文明失落的一种感慨。

整首歌充满了东西文化的抗争和排斥,以及失去了自有文明的东方人类的彷徨和无奈,在“台北不是我的家”的歌声中,我们该去寻找一个怎样的家园呢?罗大佑没有回答,也许麻木的人们对此尚没有感受。于是,在《亚细亚的孤儿》的唢呐声中我们看到了“在风中哭泣”的中国人的任人欺凌的过去,在《现象七十二变》中看到了蜕变的现在,在《未来的主人翁》中看到了危机的未来,还有《之乎者也》中清贫的教育、麻木的青年、《盲声》中冷漠的人群。失去了精神家园的人们,从这些歌中找到了共鸣,“台北不是我的家”弥遍了大街小巷。罗大佑以其歌曲中的抗议、抨击和讽刺而被认为是“叛逆青年”,并被带上了“青年时代的先知兼代言人”的帽子。但这并不是罗大佑的初衷,在玩世不恭的表象下面,在轻快的音乐节奏中,在深深的失落和困惑中,你可以看到他对五千年文明的诚挚之爱和对中国人未来命运的忧虑。

    这是时代转型时的阵痛,而只有处于这种转型时代的人群,才能够感受这种彷徨而又无奈的无家的感觉。当经济大潮轰然将旧有价值观彻底冲走,当物质财富成为衡量人生和社会的唯一标准时,这种痛苦也就在麻木中消失了。于是苏芮唱起了“跟着感觉走”。而我们没有梦的手可抓,只有在“毒奶粉”“瘦肉精”、农药、铬……的连番洗礼下,“脚步越来越轻,越来越快活。”因为,我们已经失去了愤怒的力量,我们已经成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我,纵然“蓝天越来越近越来越温柔”,只怕“希望就在不远处等着我”的幻境,只能梦中去寻找了。

评分

参与人数 2爱元 +10 学识 +1 收起 理由
山菊 + 5 + 1 好文字!
老票 + 5 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2017-9-30 14:50
  • 签到天数: 35 天

    [LV.5]元婴

    沙发
    发表于 2011-10-10 19:20:01 | 只看该作者
    有许多电影配乐 都流传下来 并成为经典 但电影早就让人遗忘了

    点评

    有时候声音比影像更容易流传啊  发表于 2011-10-12 08:22
  • TA的每日心情

    2016-9-18 00:11
  • 签到天数: 285 天

    [LV.8]合体

    板凳
    发表于 2011-10-10 21:15:43 | 只看该作者
    很喜欢苏芮的歌。
    写得真好。

    百大专辑第一是什么?

    点评

    罗大佑的之乎者也  发表于 2011-10-12 08:21
    我猜是邓丽君  发表于 2011-10-11 07:25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发表于 2011-10-12 17:39:32 | 只看该作者
    哎呀,难道你有这张专辑?我一直想淘这张来着,就是没碰上。基本上每一首歌都很熟悉,但就是没有见过这张原版专辑。当年满校园都听的是台湾歌曲和闽南调,后来就一直认为台湾歌手的质素要比香港歌手来得好。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8-9-23 20:26
  • 签到天数: 265 天

    [LV.8]合体

    5#
    发表于 2011-10-12 23:55:10 | 只看该作者
    说点八卦。

    “搭错车”电影是只用两天的时间就把剧本给搭起来了,是香港快餐电影的开山之作。

    电影本来应该叫“酒干倘卖无”,但由于侯德健的问题而改成这个名字。其实是有一部电影叫“搭错车”,但是和这部电影是毫无关系。

    “请跟我来”中的男声是导演本人。

    最重要的一点,本来里面的歌曲演唱者不是苏芮,然而另外一位在当时名气要更大一些的女歌手。


    最后,有点小小的纠正:
    六十年代的台湾,正如八十年代的大陆,经济开始逐步腾飞,


    台湾经济起飞应该是从七十年代才开始的。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0-3-23 00:29
  • 签到天数: 134 天

    [LV.7]分神

    6#
    发表于 2011-10-14 02:10:50 | 只看该作者
    好音乐,好文字!
  • TA的每日心情

    2024-4-28 07:27
  • 签到天数: 388 天

    [LV.9]渡劫

    7#
    发表于 2011-10-22 07:35:12 | 只看该作者
    http://www.youtube.com/watch?v=jDIcWy13j9I

    youtube上居然有全本两个多小时的《搭错车》电影,找时间再复习一遍。
    当初这部电影只看过一遍,剧情是忘了,还记得女主角刘瑞琪的一个镜头“冷漠的脸上带着泪”。我最喜欢的歌是《是否》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发表于 2012-4-15 00:55:30 | 只看该作者
    苏芮给力。怎么现在不唱了?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9-23 15:27 , Processed in 0.038502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