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衰 2019-4-22 06:37 |
---|
签到天数: 488 天 [LV.9]渡劫
|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7-11-20 09:37:05
|
只看该作者
; F. N: O5 g- B, M) `0 l
( Y3 [8 \* y+ a5 J+ _
* ?; i! g# p% a, s+ ~9 C( R: w# _' O8 i
最早进入我国空军的那一批苏-27 UBK实际上已经开始逐步退出一线部队,甚至退出现役
9 F5 \. Y# X" `; A: P$ y3 [
) D' o n) y1 D3 w' t4 U; g( r, j! A$ k1 T
苏-27SK的航电差距
}, b5 L% C/ S
, o9 F- s% G; k1 D/ b) D上世纪90年代初,随着苏-27SK“北雁南飞”,我空军终于跨入了三代机时代。该机给我军带来的“震憾”,以及对我国航空工业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不过,受俄罗斯落后的电子工业拖累,苏-27SK的航电系统水平,即使是在那个年代,也无法让人满意。
: Q$ {& j9 |$ U& [
a. e* i! W0 p苏-27SK采用的是SUV-27机载火控系统。该系统由RLPK-27机载雷达综合瞄准系统(包括NO01E雷达、TS100火控计算机、敌我识别系统)、OEPS-27E机载光电瞄准系统、SEI-31显示系统(包括ILS-31平显和IPV下显)、Shchel-3UM头盔瞄准具、SEI-27数据链系统、UO武器管理系统等组成。# V; i+ P) I; Y* J: e
% I N1 n* d* C" T7 r/ ]NO01E雷达采用落伍的倒置卡塞格伦天线,旁瓣抑制、天线增益、天馈系统内部噪声抑制等方面的性能都较为落后。对米格-21大小的目标(RCS=3)前视搜索距离为100公里,可以同时跟踪10个目标,并对威胁最大的目标优先射击。
0 d; K: b" } l& L( v0 M! |' Z
3 ~( v+ x( S& e K& }1 fSUV-27机载火控系统内用俄罗斯F OC TI 8 9 7 7总线相连。该总线是一种单向低速的数据总线,只能支持火控、导航系统的交联,而且信号∕数据处理能力不足。老式的TS-100晶体管计算机运算速度只有17万次∕秒,存储能力也十分有限,需要外部空情信息指挥系统提供目标分配与指示,协助飞行员掌握空情。& U- s/ P3 S e6 v, T( x; S
' O, y# l" @8 ^& `由于采用了大量的真空电子管及笨重的高压电路,NO01E雷达重量高达550千克。如果加上散热和电源部分,雷达系统全重接近980千克。其探测能力略优于F-16上的AN/APG-66,重量却几乎是后者的5倍!
1 V- z9 a" U: Q! p+ o% N+ N: `
5 B0 ^7 q! x( _9 J; b& a4 P) a, X苏-27SK采用的四余度电传操纵系统仍属于电子-机械混合体制。在纵向使用了四余度全权全时工作的模拟电传系统,而横向采用了机械操纵和模拟式三余度阻尼器的混合控制布局。这个系统虽然满足了飞机总体战术技术指标的要求,但也付出了较大的重量和体积的代价,可靠性也较低。. M2 D+ T2 s" ` `
0 I1 G2 i. s1 c苏-27SK不能发射主动雷达制导空空导弹,也缺乏对地攻击能力和手段。该机的雷达告警系统也极为简陋,只能显示雷达方向而无法提供雷达种类等信息。总体上,苏-27SK航电总体架构是分立式系统,相当于美国70年代中期水平,非常不利于武器系统的升级。5 z% u: k4 Y& q2 P
- i( j4 _* N; d U. O. S6 O8 Q {2 o
据俄媒透露,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出口中国的苏-27UBK战斗∕教练机,机载雷达最大探测距离有所增加、可以同时攻击两个目标,并具备多普勒锐化、合成孔径成像、地形跟随等对地模式,可支持R-77E,KH-29,KAB-500等俄式精确制导武器。为此,俄方在火控系统中增加了一个信息处理通道,采用BAGET-54火控计算机处理雷达新增加的功能,控制新增加的武器。座舱右上角增加了1个MFD显示器,用于显示新增加的精确制导武器。8 t6 u, G' f; U8 K
; Y& O$ f! ]6 |' E$ e6 m据外媒报道,沈飞自行组装的苏-27SK,被赋予歼-11A的编号。随着我国航空电子技术水平日益月异,在歼-11A生产过程中,我国逐渐为其添加国产航空电子设备及武器。这种“小修小补”,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歼-11A航电系统的落后面貌。4 u0 X0 E9 Q0 b; a: R5 p7 B
e. u, c e/ `/ A8 a
8 A2 w2 g6 P, H! `* u; `6 k/ D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