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衰 2019-4-22 06:37 |
---|
签到天数: 488 天 [LV.9]渡劫
|
5#
楼主 |
发表于 2017-10-31 15:45:16
|
只看该作者
, P1 j; l9 ~' i2 S s中印边境地图4 Q# W: M- r, V! r0 I
1 u2 v X2 E# \' g, |5 u3 _' X1 @
外强中干0 O/ M [0 x& x; ]8 t: o* t ?
3 G! O. D& j2 w9 Z$ t0 N
在印度媒体的宣传中,部署在中印边境的这些山地步兵师被赞誉为“精锐劲旅”。不过,从军官升迁、军费拨给、装备和部署情况来看,印军山地步兵师在其陆军中,不过是二、三流的角色。印度陆军的真正主力,是3个重装军:隶属于西方司令部的第2军(辖第1装甲师、第14机械化步兵师、第22步兵师、第40炮兵师、独立装甲旅)、隶属于中央司令部的第1军(辖第31装甲师、第36机械化步兵师、第4步兵师、独立装甲旅、独立步兵旅)、隶属于西南司令部的第12军(辖第12机械化步兵师、第11步兵师、独立装甲旅、独立机械化旅、独立步兵旅)。这3个重装军中,第2军是克什米尔方向的预备队,第12军是直面巴基斯坦本土的预备队,而第1军则是印度陆军的总预备队。该军在印军中的地位,相当于本轮军改前,第38集团军在中国陆军中的地位。; V% X' v6 D# V. e2 ^
3 d7 g" I6 Y" z: M1 _2 `
由此可见,宣传归宣传,实际上印军的山地步兵师并不是印军核心力量所在。印度方面自己也承认,山地步兵师受制于后勤补给,即便采取进攻态势,所能突击的战线短,任务纵深浅,通常其一梯队担负的任务不超过两个战术目标,持续作战的能力严重不足。
: m/ ~; K8 @+ a8 c- h) U- m, k2 s/ }4 H
事实上,这些部署在中印边境的山地步兵师,被前线司令官们以旅为单位,进行了纵深梯次配置。看来印军对1962年被解放军穿插分割打得全线崩溃的教训,可谓刻骨铭心。不过,在旅以下,印军将山地步兵以连为单位分散部署,并频繁调动他们执行一些诸如巡逻、反暴乱等次要任务,严重影响了部队训练和士气。这样的静态守备部队,既缺乏主动进攻能力,也缺乏“有事”时,迅速集结并大范围快速机动的能力。这种事实上的全线被动守势,与印军训练中强调的“进攻”作战,形成了鲜明而又滑稽的反差。反映出印度军方的“理想”很丰满,但现实却极为骨感。
, E- X, f# {5 R3 t2 M# {0 k% T9 o. S
4 y2 m$ n# i& o+ W/ v印度山地部队与美军第10山地师教官进行交流& w2 G- g8 H) [& d
" i* j, j% ]1 L+ b: i- t9 c
至于印军方面引以为豪的山地部队素质,不妨听听第三方的评价。2004年,美印达成联合反恐协议。印军邀请美军第10山地师教官充当客座教授,向印军官兵传授先进山地战术。然而,美国教官回国后普遍反映,印度军人都天生感觉良好,尽管他们在掌握特种山地作战技巧和战术配合方面相当愚笨,却始终自以为是,“印度人操着只有他们自己能懂的英语和教官争辩,这就造成新的问题——印度人经常用有利于自己的方式曲解原意”。美军教官甚至不屑地说,“与其用这样的兵和中国军队对抗,还不如主动(和中国)搞好关系算了”。 K6 A) C- ]0 w# N
7 c: s/ T0 t2 I. c' Q! W综上所述,印军山地部队经过几十年的建设,相比六十年代,战斗力有所提升。但客观的说,这种提升是依赖武器装备更新而带来的量变,在作战思想、战略战术上并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质变。纵观印军山地部队的攻防战术特点,与六十年代相比,虽有所变化但并不明显,战术指导思想仍停留在机械化战争时代。加之印军脱胎于前宗主国殖民地部队,战术思想受其影响颇深,作战讲究堂堂之阵,凡事求稳,不肯轻易犯险。这样的部队,无论宣传部门如何卖力包装,都难掩其“外强中干”、落后于时代的本来面目。
8 X) M6 u L/ ?7 l4 I% J. [$ X
- U, h) ?; E4 w: ^, e: \# f9 o0 P2 j# N/ b3 C3 F( ]1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