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20-4-8 10:45 |
|---|
签到天数: 227 天 [LV.7]分神
|
今日重看满衫泪,可怜名字已前生——重读三毛之万水千山走遍
- y2 L' y: Q. z7 ]3 Z9 q2 g
* M# P( I7 K+ l0 A几十年之后重读撒哈拉的故事;意外地发现了当时的如同龙门客栈和滚滚红尘一般的乱世儿女情。也意外的翻出了三毛的全集。那里不只有一个撒哈拉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 f* Q0 y6 K7 s& M$ ^1 U
记得撒哈拉的故事是我姐姐买来的,红色封皮。后来在我疯狂的寻找三毛的书籍之后,总算是用自己的压岁钱买了几本。我还记得万水千山走遍是一本绿色边框白色书皮的书。查了一下背景资料才依稀知道三毛当时似乎是应了出版社之邀带着助手远赴南美写的纪行。这本书的内容和宗旨是游记,但是却不像普通游记一般让人关注的是描述的景色和旅途;也许这只是因为走遍这万水千山的三毛背负着曾经失去的苦痛。: J9 T2 \, k4 H8 K* z( V
) L: J4 b9 s- w+ v9 \1 m1 d* }
三毛如果未死,今年也得七十四岁了,应该已经过了老人的第一个坎儿了。真的无法想象,她如果活到现在的这个岁数,会是怎样的一种情景。美人自古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豁达如她,是否还能自入的行走在千山万水之间。但是在我们这样的读者眼里,三毛的魅力绝不仅仅只是美人。想想我当年初读三毛的年纪,对于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来说,美人与否并不重要。但是她字里行间流露出的那份徜徉于天地之间的赤子心态实在是非常诱人。要知道,虽然那个时候的初中生并没有现在这么夸张的题海,但学业的压力也绝对不轻松。可是每次读万水千山走遍的时候,我就似乎在心中完成了一次自由自在的远行。遥远的拉丁美洲,异域的风情都可以从三毛的文字之中无声无息的浸润我的心灵。
* L0 _+ G6 X3 C9 l三毛当年决定去拉美旅行的时间大约是80年代初,81年左右,那个时候她似乎已经开始回国定居。但遥远的加纳利旧事似乎仍然在缠绕着她的灵魂。毕竟,那是令人无比艳羡的一段爱的时光。所以我猜测,这个时候能帮三毛的,大约只有旅行了。
( b, A8 {) g1 T( J% G' C. q. N! W! o: M: j a8 L
万水千山走遍的内容有七个国家,墨西哥、洪都拉斯、哥斯达黎加、巴拿马、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和秘鲁。我后来想来,颇为惋惜的是三毛为啥没有去我最倾慕的阿根廷,去看一看不羁的潘帕斯的风。后来想想也就释然了,客观的原因似乎是当时马岛战争的余波未息。但是从我的角度来看,不管是巴西桑巴的热烈还是阿根廷探戈的奔放,都无法给三毛自己太多的情感上的帮助。也许只有在厄瓜多尔和秘鲁,三毛才能获得暂时的心灵上的宁静吧。
" U2 P- C5 ?( O. L这七个国家的旅途,三毛走的并不一样。我读来的喜爱程度也不一样;或者说文字的色调也不一样。我最喜欢的是秘鲁和巴拿马,但是我猜三毛最喜欢的应该是她魂牵梦绕的厄瓜多尔药师湖。以下就一个一个的来说我读文字的感受,也许还可以回忆一下我年少读三毛时的感觉——虽然也有很多记不得了。0 d) m: e" Z5 n- S/ O
墨西哥纪行里引出的米夏,我并不喜欢,但是却似乎很有些代入感。跟着一个充满了神秘魅力的传奇人物旅行,也许是我们多少三毛忠粉的梦想。不过米夏的思路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白人中产,他的视角也更近似一个西方白人的旅行者。从他的视角看起来,三毛的旅行匪夷所思。所以他也许是这万水千山走遍里离三毛最远的人。
4 \, ~% V/ }4 m: k; ?2 J: c" X# d! f3 g i' M1 Y
墨西哥最有意思的就是约根,三毛写起他来欲恨却又不忍,欲爱却又无心。想来也很有意思,漂洋过海万水千山的见到了一个自己的追求者,然而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的情况却又尴尬的很。不过从普通人的角度,我有的时候真的宁愿三毛可以接受这份爱,如果是那样,也许今天我们这些忠粉还能给三毛七十四岁的生日新闻疯狂打CALL。可是这是不可能的,因为那是三毛……
7 ~7 \( O& E6 Y当三毛决然的从别墅公馆里墨西哥走出来的时候,我这样的读者似乎也感受到了别样旅程的开始。也许这是旅行最有魅力的地方。活在自我的世界里去旅行,其实只是一种观光而已。我们携家带口老老少少的旅行都是这样,看看别样的风景,就像是漫漫人生的花絮。三毛的旅行却是向着沉浸在当地普通人生活中的目标而去的;也许这个时候,她自己的世界里太累了,她需要旅行中的桃花源来摆脱。3 X: ]7 T2 a9 M; `
我当年看到墨西哥纪行里的玉米神和自杀神的时候,三毛还在世。所以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感觉。后来再翻起这本书的时候,才会若有所思的想,也许那个时候的三毛就已经在试想自己的解脱了。三毛自己在书里说:1 f5 i. e: ?1 E! v5 ]; z- U+ W
“世上无论那一种宗教都不允许人自杀,只有在墨西哥发现了这么一个书上都不提起的小神。我倒觉得这种宗教给了人类最大的尊重和意志自由,居然还创出一个如此的神,是非常有趣而别具意义的。”。. t' I I6 O, z$ ~( P
老实说,作为三毛的忠粉。这段文字在她去世之后看来总还是有些心悸。
2 I+ u1 N% a+ d: j% H" i. E
! ?6 }% N m7 S5 d
自杀神$ y- }- o. s' _/ l2 w
后来我姐姐因为工作的缘故也去了一段时间墨西哥。当然并不是新墨西哥城。和我一样是三毛粉丝的她到是给我看了真正的TACO的照片。而且似乎还有蹦裘样子的衣服带回来。这也许就是我对于墨西哥最深刻印象了吧。
* z E, t6 P/ Y# k6 J% T洪都拉斯纪行里的破败和穷苦似乎应该是理所当然。但是这篇文字的最打动我的还是三毛的恻隐之心。想着那些穷苦的人就不忍自己吃牛排。三毛自己说:“当然,这是妇人之仁,可是我是一个妇人啊!”。也许这也是这个悲天悯人的女子最可爱的自省了吧。
; J( \& x* `% ~2 T. c
8 H4 o/ s$ v! l6 X) [& }4 G哥斯达黎加纪行似乎也并没有太多惹眼的地方。但是对于华人移民的情感还是淡淡的流露了一些。但此处的移民还仅仅只是三毛友人的亲戚,却也都有了自己的农场。纵然是三毛推己及人的感慨了一下异乡创业的辛苦,却也没有太多的让人动容。到是那个古巴移民的男人之泪还有些意思,他乡之地,以丧然之心态,偶逢失路之人的倾诉;难免会有些同悲之情吧,
' ]( W% N" p, e) [9 z3 B& J巴拿马的纪行简直就是一个远方探亲的记录。毕竟三毛的表妹,同时血脉相连的亲眷也在那里。所以这一段文章总是流淌着融融暖意,就好像游子春节回家时,挑帘进屋的时候那扑面而来的热气一般。不过在这么暖烘烘的意境里,美妮表妹的那几句话还是如此的冰冷。
$ r% R' Z% v0 H“你前两年伤心死了吧?”表妹问我,给我夹了一堆菜。
' a8 e& ]" I; i2 i“我吗?”我苦笑著,心里一片空空茫茫。
7 [3 Q Z2 j3 k. p4 F8 \& Y6 ^“要是表姐夫还活著,我们家起码有我跟他讲讲西班牙文━━”表妹又说。, U p) I) M, p0 e
如此这般说话,也许只有亲人之间才能够如此坦然直接。虽然三毛之后的文字也表达了对于率真的表妹的欣赏,但是那一片空空茫茫的心也许才是三毛此时的真情写照吧。8 F0 i/ D$ ~/ y: J( g. e& \
8 P3 k8 q8 _# l' @/ Y+ E9 t哥伦比亚的旅程似乎是一个旅行者到达极限时的反应。就连擅长乐天的三毛也难得在文字之间毒舌起来。旅程中不顺利的事情让她也开始了些许抱怨。当然这些抱怨之中也不乏精彩的总结:0 H$ z1 @/ a m! f. H7 M6 n+ M9 ~
“在中南美洲旅行,好似永远也逃不掉大教堂,美国烤鸡,意大利馅饼和中国饭店这几样东西。- |9 k) o/ K/ M" z) m- C: d/ ~5 {
对于大小教堂,虽说告以不看,完全意志自由,可是真的不进去,心中又有些觉得自己太过麻木与懒散,总是免不了去绕一圈,印证一下自己念过的建筑史,算做复习大学功课。
4 P6 Z' e; \9 r 至于另外三种食的文化,在博各答这一站时,已经完全拒绝了。尤其是无孔不入的烤鸡、汉堡和麦克唐纳那个国家的食物和文化,是很难接受的。至于中国饭店,他们做的不能算中国菜。”。
( k3 k* b0 B* @ [5 p以一个旅行指南的角度来说,以上的总结显得真实而且明确。我也确实没想到看到贫苦的穷人都无法吃下牛排的感性女子居然还可以如此准确而不失刻薄的总结一下之前的旅途。毕竟三毛不是张爱玲这样可以一边缠绵于自己的情爱之中无法自拔,一边还能够不咸不淡的写出红玫瑰与白玫瑰的女性怪物吧。% H" |) l0 j3 n- q
6 {) Z2 S3 X0 G$ ]8 F. Y ?/ j
从墨西哥开始,洪都拉斯、巴拿马、哥斯达黎加和哥伦比亚。三毛的旅程似乎都只是旅程。虽然也还是努力沉入当地人的世界、努力融入他乡亲人的暖暖的亲情,但是仍然还可以看得出来三毛的疲惫和颓丧。万水千山走遍的基调却绝对没有这么简单。后面的两个国家才是神来之笔,也可以说是我喜欢这部游记的关键。
4 z* n4 q1 S+ Z) B3 s/ ~
$ K/ L( k5 a) I不得不承认,厄瓜多尔的纪行我少年时第一次没有看懂。但是后来当我明白了那穿越一般的故事线之后,我几乎是耸着汗毛读完这段文字的。人是不是有前生姑且不论,但是在厄瓜多尔村落里的那二十多天描述,实在是让我边读边感叹。这是一种什么样感觉啊。跨越千山万水,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可是这个地方你却仿佛来过,这里的村民以为你是此地很久前的土著;这里的生活和银湖、心湖一样让你平静的无法离去。而你的前生——一个印加人老药师的孙女似乎也在此处历历在目的重现一生。这样的地方,这样的游记;也许只有如三毛一般的人间精灵能够如此的描述。也许这里就像是三毛自己的桃花源一样吧。古老的安第斯山脉,神秘的印加帝国,一个异域的东方女子却在这里如幻梦般的找到了自己前生的影子。一次肉身的旅行转化成了完整的灵魂穿越。这样的故事奇幻瑰丽的犹如魔幻世界。还是那句话,这个异域旅行的IP如果能被拍成电影的话,也需要比现在的穿越剧好看很多。商业大片所需要的灵魂穿越,异国风情和神秘古域都可以信手拈来的糅合转化。
/ J% h; P' b9 E' e R
# D9 L1 p% g* w5 o/ H( A1 K) M心湖( I. u: E5 d' z$ `: e! M% P4 [! D
6 u" W, Z3 e6 E" D9 U
当阅读的兴奋感逐渐冷却之后,再来看三毛的描述。却反而感到更深的悲凉和沉郁。为什么她会在旅行中灵魂穿越的原因分析起来总是让人心痛。其实喜欢穿越的很大一部分人群都是在现实中选择喜欢选择逃避的。只有当现实如滔天巨浪一般无法抵御的扑面而来的时候,人们才会不得不在自己的心灵之中构筑一个幻境来抵抗现实中的无力和悲凉。就好像卖火柴的小女孩儿在逝去之前见到的奶奶……
& i" t/ `& v1 d* q% Y7 }所以在厄瓜多尔的纪行,在真正明白的想清楚了之后,虽然我很喜欢这种魔幻空灵的方式,但也不敢多读。因为其中有着铺天盖地的伤心和令人无力的悲悯。2 G2 n- ]9 i$ t4 m
0 z! f$ h' d5 V+ T1 ]. X
最后的一个国家是秘鲁。这个时候的三毛似乎已经回到自己正常的状态。所以她笔下的秘鲁也格外精彩的展现了三个故事。这三个故事简单概括起来就是索诺奇的偶遇、演奏者的夜戏和如见旧人的马丘比丘迷城。: B& g+ H/ G' X+ @7 P/ A9 e1 i
索诺奇是本地土话高原反应的意思,这个故事的内核就是三毛在自己高原反应发作治好后的情况下在古斯各的广场捡到了一个荷兰女孩的场景。这个桥段是最典型的偶遇,也是最深刻的同是天涯沦落人。这种太显眼的相互悲悯却总是被三毛的文字处理的温婉阳光。最后那个荷兰女孩安妮留下的字条就很能说明这一点:. V4 e/ V S& f$ B( ]1 ~9 }9 F, U
ECHO∶你我从来只爱说灵魂及另一个空间的话题,却不肯提一句彼此个人的身世和遭遇。5 {- ]) @) p" B2 N; I, |, \
除了这十天的相处之外,我们之间一无所知,是一场空白。我们都是有过极大创伤的人,只是你的,已经溶化到与它共生共存,而我的伤痕,却是在慢慢习惯,因为它毕竟还是新的。也许你以为,只有我的悲愁被你看了出来,而你的一份,并没有人知晓,这实在是错了。
- }; _4 [: c( C8 b# V$ U9 i 广场上一场索诺奇,被你认了过来,这是你的关心,也是我们注定的缘分。% g( X t5 R0 G* {
彼此的故事,因为过分守礼,不愿别人平白分提,却都又不肯说了。4 T7 a4 C! K& e0 P2 J7 C! S
虽然我连你的姓都忘了问,但是对于我们这种坚信永生的人,前几世必然已经认识过,而以后再来的生命,相逢与否,便不可知了。% a9 R" n( }" n' P8 B1 t
我走了,不留地址给你。我的黑眼珠的好朋友,要是在下一度的生命里,再看- t5 J+ M8 Z. ?' [" o" C9 s+ A, }
见一对这样的眼睛,我必知道,那是你━━永远的你。
: Q: A8 V8 {) g. Q4 N6 m1 d; p 彼此祝福,快乐些吧!
0 J6 X% ^( Z b 安妮
3 G0 T) z9 X1 H; G, r: i+ S5 }这样的偶遇,虽然是显而易见的同病相怜但却没有任何的自怨自艾。这样的旅程里碰到这样的场景,就好像是随缘这两个字最贴切的现实解释一样的存在。这样的情景意会,我的文字无从表达我的理解和情绪。只能抄那首徐志摩的诗来了。
* k& F* l2 w. x. b6 i: h" }; s# Z# F《偶然》徐志摩
& { N5 k4 j6 A5 R! t9 n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l: l0 J, ~, O1 U2 a( s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k+ X: m0 O- |" Z2 k
你不必讶异,
* x1 ]0 b9 u# n b2 M更无须欢喜。
' P8 d3 j. S+ q8 ]'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x0 V0 d3 g: s5 p/ ^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 I+ X5 }4 \) p# ?* Z l* g1 u/ Y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5 E3 D+ O* g! ]$ Z% D& \
你记得也好,
% F; f5 Z ~1 w4 g2 o& ^最好你忘掉,
) p5 g9 K$ d( a \" q4 s5 T6 P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 @' a; `- \8 n5 O* ?. K1 u* N虽然徐渣男写这首诗是为了自己多次受挫的爱情和自尊,但是不得不说他的诗和意境是极好的。如此般的意境,也确实是我这样的理工男笔下无法仿效一二的。
1 A o" c! b1 O# R
, e3 g$ T7 _( p) s, p( D, U! h孤独的演奏者的夜戏则更像是一个小故事。但是如果你演过戏,上过台;如果你曾经为了自己的理想坚定如斯。那我估计你看完了之后也会心有戚戚的黯然。一个坚定而痴迷的民族艺术家,在雨原的背景之中孤独而矜持的卖票,本身的这样一个描述就可以让人心醉。最为一个三流的业余相声演员,我曾经在表演之前试音响的时候面对过空荡荡的学校礼堂。这种感觉是超出你承受能力的。更何况业余的表演还并没有生存的压力。所以我对于这样的在无望坚持中前行的艺术从业者有着无比敬意。这个故事值得一看,三毛描述的并不阴暗颓废,却总能让人于细节之中感觉得到一线希望。唯一的后遗症是我一直在寻找可能存在的给诺笛是什么。直到有一天,和一个音乐学院的朋友说起来。他恍然大悟的告诉我你说的一定是盖那笛。
" J* |8 R0 @. s) `盖那笛(quena),是一种南美洲的传统乐器,流行于玻利维亚、秘鲁等国家。一般为竹制或木制,7孔(前6后1),直吹,吹孔和箫类似。通常是G调(7孔依次放开为G A B C D E #F)。长约38厘米。音域可达3个八度。低音的quena叫做quenacho,通常是D调,长约51厘米。- i9 a' _% O- |! Z$ q4 z
) h; e# g0 m3 k( d' I
盖那笛# C! T7 C' J$ |' Q2 H& i8 E0 _. D
盖那笛是一种竖笛,音色介于尺八和箫之间。我后来还找来了一些音频听,也找到了最著名的老鹰之歌。当我真正的听到的时候才意会到了三毛在最后听到盖那笛独奏时的描写:4 [$ G! m2 G3 a o- ^7 t6 x
那个身体宽矮的印地安人,慢慢的走上了舞台,神情很安详,手中那只已经吹抚了千万次的旧笛,又被粗糙短胖的手指轻轻擦过。
0 U) s7 r6 U, S4 _ 灯光只照到他一个人,他的双手,缓缓的举了起来。
& t* D9 p% y) v5 ` 演奏的人,闭上了眼睛,将自己化为笛,化为曲,化为最初的世界,在那里面,一个神秘的音乐灵魂,低沉缓慢的狂流而出。# |. B+ D$ G! k* S+ U; t' r- y
刚才的民族舞蹈和演奏再不存在,全室的饱满,是那双音色惊人浑厚的笛,交付出来的生命。一只简单的笛子,表露了全部的情感和才华,这场演奏,是个人一生知音未得的尽情倾诉,而他竟将这份情怀,交给了一个广场上的陌生人。; g0 O& W8 c( L5 S0 U( q( e* M1 M
奏啊奏啊,那个悲苦潦倒的印地安人全身奏出了光华,这时的他,在台上,是一个真正的君王。我凝视著这个伟大的灵魂,不能瞬眼的将他看进永恒。1 p2 { g: b& U" i+ s( ?# [
不死的凤凰,你怎么藏在这儿?! k0 x8 C) C9 `! Z
那只魔笛不知什么时候停止了,整个大厅仍然在它的笼罩下不能醒来。
# z: J6 j. T. @; ^ 没有掌声,不能有掌声,雨中一场因缘,对方交付出的是一次完整的生命,我,没有法子回报。
5 [% s- f" |: f如此这般的文字,也只有当你听过了那空灵呜咽的声音之后才能体会其中意境之一二吧。; }* j y$ D: y. P
* x4 r4 ~5 @9 T3 H5 e, f
最后的这个故事,老实说我不忍写下去。因为这里有着三毛最令人心痛的情感。马丘比丘的迷城和逃水的经历就好像当年在撒哈拉的那个乱世出逃的缩影。撒哈拉沙漠和哭泣的骆驼形乐而实悲,那些故事的背景是及残酷的乱世末路。这一切,在马丘比丘的那个荒山重现了部分场景。也正是在这个场景下,三毛的刚强心态和弱女子的实质让她急需要一个可以依赖的旅伴。但是他的助手米夏却并不是一个这样的可以依靠性格的人物。于是一个大胡子的男子如天神一般站出来拯救了她。这样的场景也还罢了,令我心碎的是逃出水困之后在游客大巴上的对话,虽然写的委婉却又是那么明显的思念。作为一个三毛的粉丝真的是不忍重读……9 H ~$ v7 a1 L) ^( W. {" c+ H, l( w
那边的大胡子走过来,在我面前的空位子上一靠,长叹口气,也不闹了。1 x, y: t7 ~) m9 u' v
掏出一包半湿的火柴来,发抖的手,怎么样也点不著烟。" z9 z; m, A# z1 d' [6 ^
“请问那里来的?”前面的那人问我。) F' c+ o" Y$ `- {; y
“中国,台湾,您呢?”我说。5 Y2 j2 C! a$ w; N
“阿根廷。”他向我要了一只烟,又说∶“讲得一口西班牙话嘛!”" F$ q1 J6 ~; W/ a/ W9 }7 c
“我先生是西班牙人。”
0 `$ t( n. ~2 M9 h9 j# l) x 明明是过去的事情,文法上却不知不觉的用现在式。
$ y! W9 p8 p8 a; h& q 长长的旅途中,头一回与陌生人讲出这句话来,一阵辛酸卡上了喉头。便沉默不说了。
# U) i1 O7 M3 f曾经一起经历过乱世的爱侣已然不再。再次面临此类场景的时候,一个仿佛故人的影子闪现在自己的眼前,一样的可以依靠和豪爽……这样的思念实在是最深的无力,荷西的过去式和现在式才是最确实的悲怆。围城里曾经俏皮的说过,经过长途旅行还不彼此讨厌的人就可以结婚了。但是一起经历过乱世,一起相依相携出逃的人生爱侣却死生永隔。这样的春秋曲笔,实在是让看懂了的人无比的心酸。与此相比,雨原荒山之中神秘的马丘比丘似乎也成了旅行的副产品。' I: `& a" d% R: q) |
8 ?) Y. H) {1 F3 I" n
马丘比丘. P4 d2 d$ n- Z4 n) {6 U. Z) W
其实万水千山走遍的那篇附录也很有意思,是三毛此行的助手米夏写的纳斯卡之线的文字。纳斯卡之线也是我非常想看三毛自己来写的景致。毕竟纳斯卡之线似乎是目前地球上看起来最难以解释的景色。但是米夏写的文字如同白水。而我也只能作罢。纳斯卡之线是最接近于神迹的景观之一,也许曾经灵魂穿越的三毛能够从空中看到更多不一样的东西。
" i# a+ M# h/ Y归结到我的题目吧,今日重看满衫泪,可怜名字已前生是元稹的褒城驿诗中的一首。元稹曾七过褒城驿,也就在从关中入川的褒斜道上,号称天下第一驿。其中滋味也是深湛无比。这里不展开。但是这两句诗却用在这里做题目是恰到好处吧。' w- f6 @) v' X1 h, D$ R" h
; n4 l! a9 `6 x
褒城驿二首 其一(唐·元稹)
/ W7 K1 ?1 b6 U" E- t, ?+ e2 y3 L$ K6 y容州诗句在褒城,+ [7 d" J! o! M
几度经过眼暂明。
' _; d/ g+ E2 _# C% O今日重看满衫泪,
" H% S# g* d4 {: F可怜名字已前生。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